通常來說,幼兒園會接收3-5歲的小朋友,分為大、中、小三個年級。而接收3歲以下的一般被叫做小小班,也就是託班。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家長等到孩子2、3歲的時候,就想給孩子送到幼兒園,方便自己出去工作。但又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非常糾結。
其實就現在來看,幼兒園的老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尤其是一些私立幼兒園,更是事無巨細,但想要成功入園,還需要寶寶掌握三大技能。
寶寶入園不到一周,就被老師勸退
最近閨蜜小茹準備重新找份工作,於是把3歲的孩子,送到一個口碑和服務都特別好的私立幼兒園。
誰知道沒過一周,幼兒園的老師就告訴小茹,孩子不能再上幼兒園了。
原來是因為小茹的兒子自理能力太差,不但上廁所需要人,就連吃飯也得老師一口一口餵才肯吃,別的小朋友看見老師怎麼偏寵他,都不幹了。
紛紛也都要老師餵完,短短的一周,幼兒園鬧得是雞犬不寧,老師也是沒有辦法了,才來找小茹溝通,希望小茹兒子在掌握基本的自理能力後,再來上幼兒園。
家長要知道的3大「潛規則」
其實幼兒園有一些沒有放在明面上的潛規則,需要家長知道。
1)潛規則之孩子的自理能
大多幼兒園招生學生的年齡都卡在3周歲,其實這與孩子的自理能力脫不了關係。
根據研究,孩子會在2-3歲後掌握自主排洩,也就是說3歲後,孩子完全可以自己上廁所了。
至於剩下的穿衣、吃飯等都也應該在3歲前掌握,可以說入園前必須讓孩子掌握自理能力,是大家公認的幼兒園「潛規則」之一。
2)潛規則之孩子的表達能力
在幼兒園不同於家裡,只有一個孩子。在有很多小朋友的情況下,老師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時候會忽略到孩子。
這就需要孩子能學會主動的提出自己的需求,而這種提問勇氣和如何表達,都需要家長在孩子入園前就教給孩子。
據統計,多數孩子會在4-6個月時第一次說話,但也只是使用單個的詞,1歲以後寶寶漸漸能把詞連接在一起,2-3歲後孩子基本會掌握300個詞。
平時多鼓勵孩子表達想法,不要替孩子說出來,多和孩子聊天,他會模仿你的語序、語氣,更好的學會該如何表達自己。
3)潛規則之孩子的社交能力
最後一項潛規則就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別看孩子才3歲,但其實就已經有自己的領地意識了,到了幼兒園後很可能會因為玩具、食物等和其他孩子衝突。
如果你家寶寶沒有好的社交能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其他小朋友排擠。
平時要經常帶孩子去同齡人多的地方,試著和別的小朋友打招呼和相處。
另外在幼兒園,小朋友們很容易發生摩擦,這時候就需要教會孩子,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摩擦和矛盾,帶孩子提前進行情節演練,如何道歉,如何和好。
面對寶寶抗拒幼兒園該怎麼辦?
除了上面那3項本領,家長們最常見的問題,恐怕就是孩子抗拒上幼兒園了。其實猛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就算成年人也要一段時間適應。
更不要說孩子了,所以如果孩子出現抗拒、哭鬧都是正常的現象,家長不要太過強硬。
專家建議:可以先帶孩子去要上的幼兒園熟悉熟悉環境,在家裡先按照幼兒園的作息生活一段時間。
我們在家裡,還可以模擬一些幼兒園的場景。通過遊戲的方式教給孩子如何在幼兒園裡與他人相處。
最後一點,一定要告訴孩子上幼兒園並不是不要他了,不要怕麻煩反覆的告訴孩子,「你愛他,也不會不要他,但他長大了需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給足孩子安全感。
糖果媽媽留言板:你家娃上幼兒園的時候掌握這3項技能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