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再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所以特別關心孩子的生活教育,孩子進幼兒園後,父母總是有一顆體操完不了的心,特別是關於幼兒園的負面消息一旦出現,家長就會加倍關注,甚至心急如焚。
小婷因為丈夫的工作調動帶著孩子去了新城市,孩子在上幼兒園,所以在附近找了私立幼兒園,小婷沒想到一向乖巧的孩子剛剛去幼兒園幾天,就吵著不去了,小婷問為什麼不去,寶寶卻說其他孩子不願意和自己玩。
小婷把這件事反饋給老師,希望她們能更多地關注孩子,老師口頭答應了,但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每次小朋友對小婷的孩子還是愛答不理的樣子。這樣的時間持續了半個學期左右,小婷和班裡孩子的父母親越來越熟悉,意外的得到了其它父母透露的一點「內幕」。
一個寶媽說,其實他們入學時會給老師送禮物,拜託老師照顧自己的孩子,小婷突然醒悟了,難怪老師總是對自己冷淡。另外,因為總是在群裡點名批評孩子,性格開朗的孩子現在上幼兒園就哭,回來也不喜歡聊天。知道了這件事的小婷和丈夫商量,意思是和其他父母一樣送禮物,但是丈夫堅決不同意,寧肯不要學費了也要換幼兒園,讓小婷很為難。
今天呢,我就來和大家聊聊幼兒園有什麼「潛規則」
1、不要不獨立的孩子
很多人當然認為私立幼兒園是「做生意」的,只要有生源就行,但實際上很多私立幼兒園的門檻很高。在招生的時候,會針對孩子的獨立能力進行深度了解,如果孩子不能獨立完成吃飯、上廁所等行為,會被幼兒園勸退。
2、家庭環境決定老師的態度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在變著花樣的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掌握孩子的家庭狀況,在很多情況下,拿出各種各樣的表格讓父母填寫,甚至調查收入、房子面積、車等等。而家庭收入的高低也直接決定了孩子在幼兒園受到老師關注的程度,現在,這種狀況發生在很多幼兒園,很多父母對此都很牴觸。
3、孩子的顏才藝決定地位
幼兒園就像一個小社會,很多時候孩子能否在裡面鍛鍊也和各方面的因素有關,比如,禮儀的小標兵、演出時的站位,這些都與孩子的顏值、才能有關。即使是玩遊戲時的角色扮演,被老師寵愛的孩子也總是優先選擇,而相貌普通,性格沉默的孩子們,往往只是一個「陪襯」,不會得到老師的照顧,失去鍛鍊自己的機會。
總結:這些潛規則非常現實,從側面反映出了人性中「醜惡」的一部分,雖然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笑話,甚至很氣憤,但這些事情是的確存在的。各位家長朋友,你們的孩子在幼兒園是否遇到這樣的情況呢?歡迎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