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幼兒園也同樣是一個小江湖;江湖有江湖規矩,而幼兒園也有自己的潛規則,家長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開心,讓自己省心,那就一定要了解好幼兒園裡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情,以下這三個幼兒園裡的「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一定要知道。
一、別把老師當保姆
我們的教育中一直有對老師進行讚頌的傾向,誇讚老師是園丁,老師是蠟燭,照亮了孩子,燃燒自己。這在師德和精神層面上本沒有錯,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從現實的角度來講老師也只是普通人,教師也只不過是他們的工作,對孩子學習之外的生活負責,可以是老師們的自願加班,但卻不是老師們的強制義務。
而很多家長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往往覺得老師沒能照顧好孩子的生活,就是老師有問題。但哪怕在幼兒園中,也有相當問題是不由老師們負責的,因此家長負起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別把老師當保姆,讓老師回歸教學的位置,才能更好的處理好師生關係。
二、老師的小小指責可能很重要
所謂「聽話要聽音」,這句話對幼兒園的老師們的發言來說尤其如此。現在的幼兒園老師們往往年齡較小,面對就比自己年長的學生家長們本就有些膽怯;再加上很多家長並不樂意聽到自己孩子的「壞話」。因此如果老師對家長提出了「一點點的不足」,那家長就應該意識到老師所說的一點點其實背後的問題可能相當之大。
老師說孩子有些孤僻,那其實就意味著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需要得到良好的提升;老師說孩子在自理方面稍稍弱一點,那可能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良好的自理能力培養;老師說了,而家長沒能領會到這個意思,那就很可能讓老師覺得家長對孩子不重視,因此對家長的印象不加,甚至影響到對孩子的觀感。
三、送孩子來幼兒園之前請先教好
關於這一點有些家長可能有些異議,我送孩子來幼兒園不就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教孩子嗎?如果我自己會教還要老師幹什麼?但其實家長應該意識到,從目前的我國幼兒園教育來說,師資力量遠遠不夠是個不爭的事實的。
孩子在家中的時候,父母兩人加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五六個人圍著一個孩子忙活可能還忙活不過來,而在幼兒園裡一個老師要照顧最少10多個孩子,哪怕老師再專業、再精力旺盛也是完全不夠的,因此教給孩子基礎的自理能力,減輕老師的負擔,既可以讓老師對孩子以及家長刮目相看,並有更良好的觀感,同時也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負責任的體現。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該培養什麼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幼兒園之前的教育往往局限於知識的學習,但其實知識的短暫搶跑並不能讓孩子有太多的優勢,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真正需要的是基礎的人性培養,和情商社會能力的學習。而這套《歪歪兔全情商彩圖注音讀本》相信會成為家長們培養孩子情商的好助手
這套書全套共計8冊,每一冊都對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應當培養的一種情商品行,對其進行著重的介紹和教育,把行為習慣、逆商、性格、性教育、品格、財商、情緒管理、社會交往這8個方面都囊括其中。
同時書中的文字都配有拼音助讀,可以讓孩子獨立閱讀繪本,更好地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而所配的插畫畫風也十分溫暖,非常符合孩子們的審美,是不可多得的優秀兒童成長書籍。
同時考慮到這個年齡的孩子可能因為不愛讀書的現象,這套書在書中也做了許多小心思,比如在書冊結尾中就有這些不同的互動遊戲,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閱讀。
當然孩子的情商成長也同樣受不了對於社會能力的學習,我在這裡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怎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這套書全套共計6冊,分別對孩子需要培養的6種社會交往能力做了分門別類的介紹。書的形式也十分別出心裁,以圖文相合的方式,讓家長既可以當育兒經看,知道教育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需要培養什麼;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讓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