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做了幾年寶媽寶爸的家長就會知道,有的時候別說孩子害怕與人來往了,連自己都會對人際關係感到害怕。首先是孩子各個學科的老師,孩子成績優異也就罷了,如果是成天在學校搗蛋的孩子,別提家長多「害怕」見老師了。
其實老師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會不一樣,對待家長時的情緒和狀態,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家長會上,有的家長詢問老師時,老師會寬慰家長,稱讚孩子,可是有的情況下,老師們只好搖搖頭,讓做家長的回家多看管孩子。
實際上在老師和家長的相處之中,也有一些小「技巧」。像老師們邀請家長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時,最好能夠按時到場,因為這畢竟是所有孩子父母都要到場的場合,等誰都不好,自己缺席容易影響老師的安排,對孩子的影響更不好。
此時,如果家長可以提前幾分鐘到場,能夠觀察觀察接下來都會做什麼的話,要比每一件事都問老師要更清晰、直接許多。而且這樣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面對家長會,大家都參加過,也覺得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那麼,家長會上的這些小規則,你是否知道呢?
1、著裝
家長的著裝不需要太華麗,但是一定要注意整潔問題。因為你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作為父親、母親的身份,更是孩子家庭教育、成長環境的體現。更何況,在這樣的場合裡,恰當的著裝是一份尊重,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知道。
2、帶上紙筆
家長會召開的目的在於,老師可以直接地與學生家長溝通一些具體的事情,比如下一個階段需要做的事情,孩子的成績分布情況等。帶上紙筆可以幫助家長記錄下重要的內容。
3、手機要靜音
誰都不會喜歡在開會的時候突然有幹擾的聲音出現,家長會上也一樣。這樣既不禮貌,也會打亂節奏,所以最好讓手機靜音。
4、做好總結,能夠及時與老師溝通
總結的目的在於告知老師自己對這次家長會內容的吸收和做法,恰當的總結可以幫助老師很快了解家長想法,有效溝通,這對父母而言也是一件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事情。
1、參與孩子的重要時刻
其實家長會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孩子就算再不喜歡父母看到自己狼狽不堪的模樣,不理想的成績,也不會願意在小朋友父母都來的情況下,自己父母不來。所以像這樣的重要時刻,家長別缺席了。
2、關注孩子的成長
成長不只有學習一個方面,父母還應該關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思維發展等多個方面,平常多陪陪孩子,給予高質量陪伴,這是參與孩子成長的有效方式。
在這裡提醒大家,家長會不是攀比場,但是也要重視。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孩子的家長會」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鴻兒媽媽,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