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很多父母都會有擔憂,比如,擔心他在幼兒園不適應,擔心他哭鬧不想上幼兒園,擔心他在學校被小朋友欺負,擔心老師不喜歡他,等等。總之,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父母們都不那麼放心。
畢竟,幼兒園對於小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小社會」。他們要在裡面學會獨立應對一些問題,學會如何與人進行交際,學會如何表現才能讓老師喜歡。所以,幼兒園也是「小社會」,也有「潛規則」,有些事老師不明說,家長也要了解。
小朋友喜歡乾淨、漂亮、有禮貌的孩子,但也會「欺軟怕硬」
如果你問老師,幼兒園裡什麼樣的孩子最受小朋友的歡迎,老師肯定會說:「小朋友喜歡乾淨、漂亮、有禮貌的孩子,不過孩子也不能太軟弱。」因為,如果孩子沒有一點脾氣,還動不動就愛哭鼻子,很容易受人欺負。因為,小孩子也懂得「欺軟怕硬」。
就比如,在幼兒園裡,那些膽小、內向、愛哭、個頭矮小的孩子,就很容易淪為大家欺負的對象。因為,小朋友也會對比力量懸殊,也會看誰平時比較膽小好欺負。所以,家長們要明白,教育孩子有禮貌,待人溫和沒有錯,但是也要讓孩子堅強、勇敢,如果別人欺負他,要懂得告訴老師,或者自己勇敢反擊,不管是說話回懟,還是打回去,總之要有「我不好惹」的態度。
老師喜歡乖巧聽話的孩子,但也喜歡聰明,懂得配合的家長
另外,再說說老師吧,其實每個孩子在老師眼裡都是一樣的,她們的責任就是帶好孩子,教好孩子。但是,有些孩子比較討喜,有些孩子老師就比較反感,除了跟老師喜歡那些乖巧聽話的孩子有關之外,也跟他們的家長有關。
就比如,幼兒園組織什麼親子活動,希望家長能夠配合參加。可是有的家長根本不當回事,一點都不積極配合老師。但是有的家長就比較重視,懂得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自然喜歡他們,也自然多關心他們的孩子。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的是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所以,那些聰明、懂得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會為孩子在幼兒園的「待遇」加分。
孩子之間會存在攀比心,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物質、友誼
最後,父母們要明白,在幼兒園這個「小社會」,孩子們最常有的一種行為就是攀比。比如,比誰的媽媽漂亮、誰穿的衣服好看、誰的書包貴、誰的爸爸開的車是豪車,等等。這些攀比,會滋生孩子的攀比心,讓孩子變得虛榮、物質,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所以,這就需要父母正確引導孩子看待物質和友誼。
父母要告訴孩子,衣服、書包、車子等物質,都是父母創造的,跟他們沒有關係。而且,衣服、書包只要乾淨整潔就好,而車子只是交通工具,方便爸媽接送他們而已,如果堵車的時候,電動車也很方便實用。
至於友誼,告訴孩子,如果因為自己有漂亮衣服,或者願意把自己的吃的、用的給對方,對方就跟自己做朋友;不願意的話,對方就不理自己,那不是真友誼。真正的友誼,是相互付出,相互幫助,就算沒有那些物質條件,也不影響彼此的關係。
今日話題:家長們,對於幼兒園這些「小規則」,你了解多少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