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也是「潛規則」?有些事老師不明說,家長也要了解

2020-12-14 檸果育兒

執筆:檸兒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很多父母都會有擔憂,比如,擔心他在幼兒園不適應,擔心他哭鬧不想上幼兒園,擔心他在學校被小朋友欺負,擔心老師不喜歡他,等等。總之,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父母們都不那麼放心。

畢竟,幼兒園對於小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小社會」。他們要在裡面學會獨立應對一些問題,學會如何與人進行交際,學會如何表現才能讓老師喜歡。所以,幼兒園也是「小社會」,也有「潛規則」,有些事老師不明說,家長也要了解。

小朋友喜歡乾淨、漂亮、有禮貌的孩子,但也會「欺軟怕硬」

如果你問老師,幼兒園裡什麼樣的孩子最受小朋友的歡迎,老師肯定會說:「小朋友喜歡乾淨、漂亮、有禮貌的孩子,不過孩子也不能太軟弱。」因為,如果孩子沒有一點脾氣,還動不動就愛哭鼻子,很容易受人欺負。因為,小孩子也懂得「欺軟怕硬」。

就比如,在幼兒園裡,那些膽小、內向、愛哭、個頭矮小的孩子,就很容易淪為大家欺負的對象。因為,小朋友也會對比力量懸殊,也會看誰平時比較膽小好欺負。所以,家長們要明白,教育孩子有禮貌,待人溫和沒有錯,但是也要讓孩子堅強、勇敢,如果別人欺負他,要懂得告訴老師,或者自己勇敢反擊,不管是說話回懟,還是打回去,總之要有「我不好惹」的態度。

老師喜歡乖巧聽話的孩子,但也喜歡聰明,懂得配合的家長

另外,再說說老師吧,其實每個孩子在老師眼裡都是一樣的,她們的責任就是帶好孩子,教好孩子。但是,有些孩子比較討喜,有些孩子老師就比較反感,除了跟老師喜歡那些乖巧聽話的孩子有關之外,也跟他們的家長有關。

就比如,幼兒園組織什麼親子活動,希望家長能夠配合參加。可是有的家長根本不當回事,一點都不積極配合老師。但是有的家長就比較重視,懂得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自然喜歡他們,也自然多關心他們的孩子。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的是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所以,那些聰明、懂得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會為孩子在幼兒園的「待遇」加分。

孩子之間會存在攀比心,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物質、友誼

最後,父母們要明白,在幼兒園這個「小社會」,孩子們最常有的一種行為就是攀比。比如,比誰的媽媽漂亮、誰穿的衣服好看、誰的書包貴、誰的爸爸開的車是豪車,等等。這些攀比,會滋生孩子的攀比心,讓孩子變得虛榮、物質,也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所以,這就需要父母正確引導孩子看待物質和友誼。

父母要告訴孩子,衣服、書包、車子等物質,都是父母創造的,跟他們沒有關係。而且,衣服、書包只要乾淨整潔就好,而車子只是交通工具,方便爸媽接送他們而已,如果堵車的時候,電動車也很方便實用。

至於友誼,告訴孩子,如果因為自己有漂亮衣服,或者願意把自己的吃的、用的給對方,對方就跟自己做朋友;不願意的話,對方就不理自己,那不是真友誼。真正的友誼,是相互付出,相互幫助,就算沒有那些物質條件,也不影響彼此的關係。

今日話題:家長們,對於幼兒園這些「小規則」,你了解多少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也是「小社會」?有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也要了解
    執筆:檸兒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很多父母都會有擔憂,比如,擔心他在幼兒園不適應,擔心他哭鬧不想上幼兒園,擔心他在學校被小朋友欺負,擔心老師不喜歡他,等等。總之,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父母們都不那麼放心。畢竟,幼兒園對於小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小社會」。他們要在裡面學會獨立應對一些問題,學會如何與人進行交際,學會如何表現才能讓老師喜歡。所以,幼兒園也是「小社會」,有些規則老師不明說,家長也要了解。
  • 幼兒園裡的3個「潛規則」,老師嘴上不明說,家長心裡要有數
    美美馬上否定了我的想法,她說圖圖的老師並不是對所有孩子都這樣,可能只對她家孩子如此吧。美美說也許是因為自己沒有意識到幼兒園的「潛規則」,她也是很久了才發現這個問題的。後來經過高人指點,美美覺得可能是自己「不會做家長」,孩子班上的家長時不時會讓孩子給老師帶點好東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送禮」,自家孩子從來沒送過,那些送過禮的孩子都被老師罩著,而沒送過禮的孩子就被「孤立」了!美美說完後,我卻無言以對,看來幼兒園的一些「潛規則」真的要提前了解,不然孩子吃虧,家長受累!
  •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老師不明說,孩子不理解,家長卻應該知道
    最近跟一些朋友進行聚餐時,一位朋友當了很多年的幼師,另一位孩子馬上要去幼兒園的朋友就問這位朋友說:聽說現在幼兒園也跟個小社會一樣,要想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開,就必須送老師禮物,或者必須給紅包,否則孩子就不被照顧是嗎?
  • 幼兒園裡也有「潛規則」!老師不會明說,但是家長也要知道
    幼兒園作為孩子第一個離開家長生活的場所對於孩子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就特別吃香,不僅老師喜歡,在幼兒園的朋友也有很多,而有些孩子不僅被同學們孤立,就連老師都不待見,這是為什麼呢?
  • 幼兒園的「潛規則」:老師不會明說,但家長也需要知道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各位家長就會逐漸發現一些問題,老師都會偏向於一些孩子。這樣就有很多家長覺得老師偏心,就去找老師的麻煩。所以幼兒園裡也是有一些「潛規則」,只不過老師們不會明說。但是作為家長的也要知道。
  • 幼兒園也有「潛規則」,老師不會明說,但是家長要知道!
    很多時候,人們以為只有成年人的世界,才會存在潛規則這個說法,殊不知幼兒園就是一個江湖,孩子在裡面也會碰上潛規則,就看父母如何做了。 對於如今的社會,有些成年人才會有的事,已經完全深入到了教育系統,幼兒園的孩子不是成年人,但是幼兒園裡面有成年人,所以潛規則就在所難免。
  • 幼兒園裡的潛規則:老師不會明說,家長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前幾天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其中一個朋友已經在幼兒園當了好幾年幼師了,其中有位兒子快上幼兒園的朋友直接就問幼師朋友,我家娃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聽說現在幼兒園的潛規則就是要給老師送點禮,不然老師會給孩子穿小鞋,到時候送多少紅包合適?
  • 幼兒園裡也有「潛規則」?老師不會明說,但家長心中要有數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家長總是有著操不完的心,尤其是關於幼兒園的負面新聞一再出現,尤其"送禮"這種不好的風氣更是讓家長左右為難。小婷由於丈夫工作調動的原因,就帶著孩子一起到了新的城市。孩子正在上幼兒園中班,於是就近找了家私立的幼兒園,但沒想到一向表現乖巧的孩子沒去幾天就喊著不願意去了,問他為什麼不去,孩子就回答別的小朋友不和自己玩。
  • 幼兒園「潛規則」已形成?老師不明說,全憑家長表現
    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很是重視,及早將孩子送到興趣班,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等孩子上幼兒園時,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有更好的進步,在學校學習更多的東西,一方面又擔心孩子被欺負、表現不好等。
  • 幼兒園分班的3個原則,老師不會明說,但家長要了解
    幼兒園報完名,孩子們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分班。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分到一位負責任的好老師,在一個和諧的班級裡學習。因為搬家的緣故,小趙的孩子需要轉幼兒園,她怕孩子半路入園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級裡,所以想給孩子找一個有耐心的老師。
  • 幼兒園的潛規則:老師不明說,但家長也需要知道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個煩惱,孩子上幼兒園到底需不需要送禮呢?如果送禮,萬一遇到的老師素質不高越來越貪心或者不小心讓孩子知道了對孩子三觀造成不良影響怎麼辦?如果不送,那孩子會不會遭到區別對待呢?那孩子上幼兒園到底需不需要送禮呢?送禮與否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家長們別著急,慢慢往下看。
  • 幼兒園裡也有「潛規則」?老師不告訴,父母要心裡有數
    幼兒園是孩子進入學習階段以及離開父母的第一步。而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兒園中能夠得到更多的照顧,所以也會選擇給老師送禮。而實際上,幼兒園中確實存在著一些"潛規則",但它與"送禮"無關,而是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態度有關。
  • 孩子步入幼兒園3大「潛規則」,老師雖然不挑明,家長要心裡有數
    雖然老師給樂樂媽媽道了歉,並表示以後不會這樣了,但自從這件事之後,老師和樂樂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繫也少了許多。樂樂媽媽把她的情況發在了寶媽群裡後,瞬間引起了眾多寶媽的共鳴,稱道:幼兒園是有「潛規則」,孩子和家長的表現決定了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待遇。
  • 幼兒園裡這3個「潛規則」,老師不會告訴你,但家長要知道
    你知道幼兒園裡有什麼潛規則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幼兒園也不例外,有些話幼兒園老師也許不方便或者是不願意對家長明說,但家長卻一定要知道。家長要知道的3個潛規則一、別把老師當保姆我們歷來都對老師有著較高的名譽讚譽,但在名譽讚譽的背後也就對應著對老師的要求也很高,我們一邊稱讚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另一方面也要求老師做一個辛勤的園丁,但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這句話可能並不適用
  • 老師不會說的幼兒園「潛規則」,家長了解後,娃入園會更吃香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入園後,能在老師的帶領和引導下生活得好一些,但事情往往並不能像家長想像的那樣發展。 為啥我家娃不被老師待見? 小玲的兒子3歲多剛入園不久,生活中是個淘氣包,經常在家裡搗蛋,入園後也不知道約束,因此,小玲經常收到其他家長發的告狀信息,有些家長甚至在接娃時攔住她,讓她好好管教孩子。
  • 原來幼兒園也有「潛規則」,老師一般不說,但家長最好要知道
    對於抱有這樣想法的家長,我還是會勸其為孩子的人生安全以及後續發展多考慮,也有一些家長曾向我詢問說,幼兒園裡的老師似乎存在著一些"偏心"狀態,如果不走一下"後門",似乎就不會用心照護自家的孩子。這樣的"潛規則"說法經過眾多家長的傳播擴散,也是引發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
  • 幼兒園裡的潛規則:老師不會說明,家長也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幼兒園時孩子們從家到學校的一個過渡的場所,但這和地方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對他們以後的影響非常大,生活中都有這樣的現象。有的孩子剛去幼兒園一兩天就認識了很多的好朋友。好夥伴,很「吃得開」,老師也非常喜歡。而有的孩子去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跟沒去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
  • 幼兒園的3條「潛規則」,老師不會說,但家長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覺得潛規則這三個字離孩子們很遠,其實不然,尤其當你的孩子要離開你的「保護傘」,走向幼兒園的時候。我看到過很多年輕的家長都有過這樣的擔憂,自己的孩子要上幼兒園,他們會擔心自己的孩子適應不了陌生的環境;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的個人衛生或個人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受老師的歡迎.
  • 幼兒園的「潛規則」,老師不會說,家長必須要懂
    小婷因為丈夫的工作調動帶著孩子去了新城市,孩子在上幼兒園,所以在附近找了私立幼兒園,小婷沒想到一向乖巧的孩子剛剛去幼兒園幾天,就吵著不去了,小婷問為什麼不去,寶寶卻說其他孩子不願意和自己玩。小婷把這件事反饋給老師,希望她們能更多地關注孩子,老師口頭答應了,但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每次小朋友對小婷的孩子還是愛答不理的樣子。
  • 幼兒園的「潛規則」,就算老師不說家長也要懂,孩子才不容易吃虧
    如果說,我們在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之前,根本完全不了解這些「潛規則」的話,孩子是很有可能會吃虧的。幼兒園的「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懂,孩子才不容易吃虧:1.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老師更喜歡雖然說帶孩子是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幼兒園老師理應把孩子照顧好。可凡是帶過孩子的人,一定都明白,帶孩子是非常辛苦的,更別提要帶一群孩子了,會非常疲憊。可幼兒園老師除了要面對孩子以外,還要面對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