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位臺灣青年法律人才來滬「歷練」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26位臺灣青年法律人才來滬「歷練」

2019-07-10 14:08: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玉素

    第四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7月10日在滬啟動 張亨偉 攝

  中新網上海7月10日電 (記者 繆璐)第四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10日在滬啟動,來自臺灣8所高校的26位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將在上海度過緊張而充實的八周「歷練」時間。

  2016年上海市靜安區探索建立了大陸首家「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並於次年迎來大陸知名高等學府華東政法大學加盟。作為兩岸法律專業人士交流的新平臺,實踐基地已連續三年成功運作,對臺灣法律專業學生產生了不小的吸引力。

第四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7月10日在滬啟動 張亨偉 攝

  今年項目組赴臺灣東吳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大學、成功大學、中正大學、中興大學、淡江大學等臺灣高校舉行專題見面會和面試,並從60餘份有效簡歷中挑選出40位優秀學員參加滬臺兩地同步進行的視訊面試,最終26位臺灣青年法律人才脫穎而出。

  據介紹,入選學生將分赴上海9家律師事務所,與資深律師結成「一對一」帶教關係,除了提升學員在法律實務操作方面的專業能力外,基地實習項目還準確了解每位學員的需求並給予精準安排,讓學員們感受到大陸、大陸律所、律師發展及法治成果並在學員後續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時,臺灣學員與華東政法大學學員之間也將展開互動和交流,加強兩岸青年的彼此了解。

  曾經參加過第一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的臺灣青年黃愉翔當天發來視頻,他介紹自己正是通過在基地的實習,決定留在大陸繼續求學。

  黃愉翔說:「基地或將對你們產生很大的影響,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大陸發展快速,這樣的快速也能讓你們的成長更加迅速。此外,相比於其他同學,我們是親身體驗感受過大陸生活的,因此在日後談論兩岸時,我們的想法都將源自我們本身最深切的感受,而不是通過第三方的諮詢。」

  來自臺灣東吳大學的陳奕豪將以上海恆業律師事務所實習生的身份,完成自己律師事務所的「初體驗」,他表示,雖然兩岸的法律有所不同,但是帶教老師都會特地挪出時間來進行指導,讓自己能夠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來自臺灣政治大學的陳韋儒則希望,能通過這次基地項目實習,除了精進自我,未來也能善用所學促進兩岸的交流和法律方面的共同實踐。(完)

相關焦點

  • 臺灣法律青年人才:上海「歷練」改變職業規劃
    作為「第四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的優秀學員,臺灣中興大學公法、稅法專業應屆畢業生林倪均用這四個詞語,描述了54天實踐生涯帶給她的震撼。  「第四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23日舉行「畢業式」。由上海市靜安區建立的這個基地,2016年以來已先後接納82位臺灣青年法律人才來上海「歷練」。  今年的招募活動再度獲得熱烈響應。
  • 上海「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活動移師線上
    新華社上海7月26日電(記者 潘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連續舉辦4年的上海「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活動今年移師線上。藉助視頻連線的方式,上海與臺北兩地的法律界專家和青年法律人才展開「雲對話」。
  • 臺灣青年法律人才樂與上海「結緣」
    新華社上海7月10日電(記者潘清)這個暑假,來自臺灣東吳大學的法律專業研究生陳奕豪成為第四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的一名學員,來到上海市恆業律師事務所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學習實踐。  實踐開始短短一周,帶教律師的悉心指導,令已經取得臺灣地區律師執照的陳奕豪獲益良多,也讓他對這次特殊的「職業初體驗」充滿期待。
  • 2020「臺灣青年法律人才」上海臺北視頻研討會召開
    「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系列活動——2020「臺灣青年法律人才」上海臺北視頻研討會7月25日召開 繆璐 攝   中新網上海7月25日電 (記者 繆璐)「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系列活動
  • 臺灣104位大學生來滬實習交流 開啟為期5個月築夢之旅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李一能)昨天下午,由上海市臺協舉辦的「築夢上海擁抱未來」2019臺灣六所高校來滬實習生歡迎餐敘交流會在神旺大酒店舉行。來自臺灣實踐大學、逢甲大學、世新大學、銘傳大學、東吳大學和東海大學6所大學的104位來滬實習學生,將參加為期5個月的臺灣大學生赴臺資企業實習活動。包括上海元祖、南僑食品、日月光集團、神旺大酒店、家樂福食品、麥可將文創等在內的近40家在滬臺資企業提供了120多個崗位職缺。圖說:臺灣學生與上海企業以及臺商協會代表合影。
  • 70名臺灣籍博士「組團」來滬求職
    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盧麗安說,今年早些時候,大陸發布的「31條惠臺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內容是鼓勵臺灣優秀人才到大陸就業的。短短兩個月不到,「31條惠臺措施」在兩岸的認知度和影響力擴大,激勵了此番這麼多臺灣籍博士到上海對接各高校。
  • 福建發布2349個招聘臺灣青年人才崗位
    8月16日,第八屆海峽青年節首屆閩臺人才協作論壇發布了2349個面向臺灣引進優秀青年人才的崗位,進一步加大吸引臺灣地區青年來閩實習就業的支持力度。  在此次論壇的籌備過程中,各用人單位緊密結合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充分考慮臺灣地區青年對發展前景、工作環境和薪酬水平等因素的關切,重點招收電子、機械、教育、金融、醫療、文創等領域緊缺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  目前福建省首批共徵集了來自320家企事業單位的2349個崗位,其中招聘博士或副高以上職稱人才783位,崗位平均月薪不低於1萬元。
  • 宋楚瑜:蔡英文歷練不夠 無法勝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海外網10月26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親民黨2016參選人宋楚瑜25日出席高雄青年座談會時提到,過去他擔任省長時,是「臺灣錢淹腳目」(指以前臺灣經濟發達,錢放在地上都可以蓋過腳踝),現在卻是「臺灣債淹肚臍」(負債淹到肚臍),會不會管家、管財很重要,選戰將近,應該要選有能力的人
  • 4位在榕臺灣優秀人才入選首屆「閩都英才」
    4位在榕臺灣優秀人才入選首屆「閩都英才」 2019年11月12日 09:55:00來源:福州新聞網 引人注目的是,憑藉在各自崗位上的突出貢獻,4位來自臺灣的優秀人才王念祖、陳柏睿、陳建男、李儒欽榜上有名。  王念祖是閩江學院2015年引進的第一批臺灣高層次人才,當時他還是一名博士畢業生。4年後,他已是教授、碩士生導師。
  • 上海臺企到臺灣招聘青年:鼓勵他們來大陸、來上海實現人生夢想
    6月2日,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第二屆徵才博覽會在臺北市舉辦。  為滿足徵才企業招賢納士的需要,上海市臺協在臺北徵才會現場共設攤位68個,為前來應聘的臺灣青年提供現場諮詢、引導、面試等服務,應聘青年還可通過「傳統招聘會+網際網路」的「一站式」招聘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的完美結合,獲得更多求職機會和施展才華的機會
  • 平橋區第三小學:活動歷練人才出
    平橋區第三小學:活動歷練人才出精彩回放248 愚真編轉「精彩回放」欄目簡介:自2010年2月1日,第一次外出做報告至今,河南省家庭教育專家王仁元教授已在陝西、吉林、四川、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做過家庭教育指導
  • 特稿:「傷薪」臺灣難留人才
    幫助年輕人突破困境,實現世代正義,把一個更好的國家交到下一個世代手上,就是新政府重大的責任」。長期關注人力資源問題的辛炳隆指出,蔡英文政府一直說要解決年輕人的問題,法律上也鬆綁讓僑外學生方便留在臺灣,結果留在臺灣的多是東南亞的學生,月薪領的也是最低基本工資,不僅沒達成留下優質僑外生的原意,反而排擠臺灣年輕人就業機會,更惡化低薪的問題。
  • 「樂遊東臺灣前進宜花東」 臺灣三縣來滬推介農旅產品
    原標題:「樂遊東臺灣前進宜花東」,臺灣三縣「抱團」來滬推介農旅產品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昨天,宜蘭縣長林姿妙、臺東縣長饒慶鈴及花蓮縣長代表唐玉書組成的「娘子軍」19日率領代表團到訪上海,舉辦「樂遊東臺灣前進宜花東」推介會,三縣「抱團」行銷旅遊和農產品。
  • 關於大力引進臺灣創新創業青年人才的實施辦法
    《關於高水平建設東莞臺灣高科技園的若干意見》和「人才東莞」戰略,更好地承接臺灣青年人才資源和創新資源轉移,加大臺灣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力度,特制定本辦法。第一條目標計劃用3年時間,引進不少於100名臺灣青年人才到東莞創新創業,形成臺灣青年創業人才群落,打造東莞「臺灣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下稱「臺灣人才基地」)。第二條適用範圍(一)1.立志打開大陸市場的臺灣籍青年創業者;2.臺灣企業家接班人。
  • 上海直飛臺灣花蓮包機開啟兩岸青年雙向交流
    上海直飛臺灣花蓮包機開啟兩岸青年雙向交流 2015-07-10 17:36:5110日順利啟航,搭載著180名上海高校師生開啟兩地青年菁英交流營花蓮之行的序幕。
  • 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更有安全感 臺灣感覺不到
    海外網1月26日電 「在大陸就業更有安全感」李秉修這樣形容在大陸工作的感受,也曾在臺灣工作過的他認為,大陸的勞動法律完善,勞動保障做的非常到位。 低薪已經成為臺灣社會揮之不去的夢魘。最新的統計顯示,臺灣薪資中位數與薪資平均數之差距有擴大現象,顯示低薪現象和薪資不均愈來愈嚴重。就業難、「薪情」差,讓許多臺灣青年開始思考職業生涯的另外一種可能——到大陸就業發展。不僅法律保障好,大陸的工作氛圍也讓曾在內蒙古支教過的張立齊印象深刻,他用家人形容工作夥伴「大陸同事很熱情,像家人一樣」。
  • 在大陸的臺灣人看「26條措施」
    在臺灣青年蔡曜謙看來,大陸最新公布的「惠臺」舉措給他創業逐夢打了一針強心劑。  2010年,26歲的蔡曜謙來到崑山打拼,成立了蘇州東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專注於文化創意產業。「當初選擇這個領域,主要是覺得臺灣的文創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希望能與崑山乃至大陸各地的人文故事、地方歷史名片等優質內容形成優勢互補。」蔡曜謙說。
  • 上海市臺聯「臺灣青年創業就業線上分享會」小記
    ……4月23日晚,一場由上海市臺聯、上海市臺胞服務中心、中智上海公司聯合主辦的「臺灣青年創業就業線上分享會」在「一直播」線上直播平臺舉行。因為議題設計精準,直指想來滬創業就業的臺青關注的熱點問題,這場線上分享會吸引了累計萬餘人次臺青的積極參與和踴躍提問。
  • 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臺灣人才廈門就業特訓班(一期)圓滿結束
    【點擊「上方圖片」報名或推薦優秀項目報名全國班(七期)】2019年7月18-21日,50位來自臺灣的優秀人才齊聚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觀音山鴻星爾克大廈的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兩岸青年眾創空間參加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臺灣人才廈門就業特訓班
  • 方便臺灣青年創業就業 思明啟動全省首個區級臺灣人才服務中心
    昨日,思明區臺灣人才服務中心暨網站信息平臺正式啟用,不管臺灣人才還是用人企業都可以享受到一條龍、一站式的專業化綜合服務。  據悉,這也是全省首個區級臺灣人才服務中心。  優勢  大大方便臺灣青年創業就業  走進龍山南路84號龍山文創園公共服務大廳,牆上醒目的「廈門市思明區臺灣人才服務中心」映入眼帘。臺灣青年王汝民正輕點滑鼠,瀏覽「廈門市思明區臺灣人才服務中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