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告誡:人到四十,一旦發現這兩個暗示,往往是發跡的徵兆
網絡上有句流行語,這樣說:「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枸杞難當歲月催,杯裡還要加當歸。」人到中年,歷經的挫折,背負的壓力,如果你是過來人,便會感同身受。
但人到中年,並不代表著,我們這一輩子就是這樣了。曾國藩有一個屬下,已經40歲還未建功立業,因此向他求教怎樣才可以一生富貴,曾國藩就給出了這樣的回覆:「事有歸著是富相,謙卑含容是貴相。」
現在有很多人到40歲還一無所成,何不借鑑老祖先的智慧:人到四十,一旦發現這兩個暗示,通常是發跡的徵兆。
一、事有歸著是富相
誰都想越來越有錢,這不是說大家便是貪婪的,追求物質本便是人性,但你需要根據自己的投入去追求,去逆轉自己的命運,隨後讓家裡的人過上好日子,這是每一個人心中所想。
那怎麼才能富起來呢?南懷瑾大師也曾講過:1個人的行為決定他的習慣,而性格決定人生,選擇決定了結果,因此 自己的人生其實全是自己選擇出來的,在富裕的道路上,大家的目標基本上相同,但是最終的結果卻不一樣。
要想越來越富有,不可以只空想,要投入行動;不可以靠他人,務必靠自己;不可以只想幹大事兒,而不願意從小事做起。許多白手起家,累積下萬貫家財的人,他們沒有顯赫的家世,也並沒有資源能夠借重。靠的便是點點滴滴投入、積少成多,把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兒,都努力做到最好,漸漸地成長,機會才會越來越多。
網絡上有句名言:「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去歷練。」人到四十還有大器晚成的機會,一定不可以再務虛,這是自己糊弄自己。一個人腳踏實地的去沉澱和累積,這才是會發跡的暗示,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
二、謙卑含容是貴相
《曾國藩家書》中有一句話引人深思: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驕奢淫逸,是一個家衰敗的開始;狂妄傲慢,是一個人衰敗的開始。
越高貴的人,越謙卑樸素,虛懷若谷,因為他們懂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人在廣漠的時空中,著實渺小如蜉蝣,唯有謙卑地低下頭,連續不斷修行,才可以到達至善至美的境界。
人生一世,誰也不需要捧高誰,踩低誰。世事如棋,變幻莫測,光芒萬丈的人,或許轉瞬間就一身鏽;身陷低谷的人,或許哪一天就登上巔峰,風光無限。因此 ,不管窮富貴賤,誰也不需要瞧不起誰,保持一顆謙卑的心,與人為善,就是為自己積福。
一個人有沒有貴氣,與地位和財富無關,而是和做人的格局和境界有關。不要以為做人謙卑就會失去自我,凡事隱忍會被人嘲笑懦弱。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常人所不能成,包容別人,看似自己吃虧,其實贏得了人心。得到了好人緣,就會有更多成功的機遇,這才是一個人能夠發跡的徵兆。
人的一生,就應該讀一讀曾國藩全書
曾國藩這位老祖宗很不簡單,他不過是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耕讀之家,卻通過自己的努力,高中科舉步入仕途,不僅位尊極品,還一生都有令人羨慕的好福氣。
曾國藩為官30年,他留給世人的忠告,都是他一生成功經驗的總結,蘊藏著無人能及的管理、識人、處世、治家、求學、修身、為官、教子智慧。
我覺得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應該讀一下《曾國藩全集》,初讀《曾國藩全集》,覺得這是一個長者的教導,但是沒有牴觸的心理,感覺他像一位和藹的老師,不斷的告訴你做事情的方式方法。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我們從優秀人士身上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我們就可以將其運用到我們身上,讓自己變得無堅不摧。
蔣介石則將其奉為楷模,不僅自身學習研究,還叮囑兒子蔣經國將《曾國藩全集》奉為人生寶典。
「沒有人天生就卓越出眾。」
宋朝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曾國藩的半部家書,也足以讓我們每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花一點時間看他寫的家書、日記等文稿,就能學到他一輩子的管理、識人、交際、治家、教子智慧。
梁啓超在成家時讀曾氏家書,收穫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門九子,個個才俊;毛、蔣均在青年時讀曾氏日記、奏摺,參悟到受用一生的政治智慧和軍事謀略;任正非在創建華為之初,曾氏書信就是他的經商戰略指導。這些牛人都是幸運的,在他們人生最好的年紀,及時讀到了曾國藩。所以有人說曾國藩文集,20歲可讀、30歲愛讀、40歲後必讀。
讀曾國藩文集,小編強烈推薦《曾國藩全書》。本書既有很高收藏價值,又讓讀者比別人學得更多,看得更透。
本書包含曾國藩的智慧精華;包含曾氏家訓,是持家、教子秘方;與領導溝通的話術秘笈;三軍統帥的識人、用人之道;
這樣一套智慧的書共四本才99.9元,不過是一頓消遣飯錢 ,卻可以點亮你的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