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天團」男神耿爽卸任告別!告別的英文別只會說Goodbye

2020-12-11 新航道英語教育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熱搜又來了。

只是這一次熱搜,不是某某明星,而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卸任的消息。

消息一出,全國人民用個「實際行動」表達對耿爽的關切。人民日報抖音發布的卸任視頻,點讚高達2600W+,評論174W+。

圖源:抖音| 人民日報

當天,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達到8.3億,討論28.8萬,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

對於耿爽的卸任,網友們大多不舍!轉眼4年荏苒,400場新聞發布會,其中「金句」迭出和「耿式」笑容,歷歷在目,在中國「外交天團」中,他是戰力擔當.......

輕鬆君先來帶大家一起看看,耿爽卸任當天有感而發的卸任語:

耿爽卸任發言

由於工作安排的原因,我即將奔赴新的崗位。今天應該是我作為外交部發言人最後一次主持例行記者會。藉此機會,我也對大家在過去近四年時間裡給予我的關心、幫助、支持、鼓勵表示衷心的感謝。

Due to work arrangements, I will soon take up a new post. This is the last time for me to hold a regular conference as spokesperson for the Foreign Ministry. I』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here to express sincere thanks for your care, assistanc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for me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作為一名中國外交官,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為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友好情誼作出自己的努力與貢獻。在此跟大家道別,我們後會有期。謝謝大家。

As a Chinese diplomat, wherever I go I will continue telling China’s story and making China’s voice heard. I will play my part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promo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enhancing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people and peopl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Goodbye, everyone. I hope we will meet again soon. Thank you.

在他主持的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上,當他哽咽地對大家說出那句「後會有期」的時候,多少人跟著一起淚目了?

「後會有期」用英文怎麼說?當和別人道別時,我們一般用英語又該如何表達呢?用英文告別只會說「goodbye」?你也不想這麼單調吧,趕快和輕鬆君一起學習下今日內容吧~

goodbye, bye-bye

日常道別用這個表達也沒什麼問題,只不過,goodbye在國外還真不是最常用的那個。

反倒是,在影視作品、非常正式的場合、信件,或者歌詞裡出現的最多。而且,當你和對方「再也不見」時也可以使用,類似於漢語裡的「永別了」。

①This isgoodbye, isn't it?" she said quietly.

「這就算是告別了,是嗎?」她輕輕地說。

② I'd like to say goodbye to you all. Bon voyage!

我向你們大家告別了。一路順風!

bid sb goodbye

前面說的「goodbye」是人人都知道的英文口頭表達,想作為書面語正式表達時,bid sb goodbye就是再正式不過的表達了。

例句:It's time that we should bid goodbye to our audience.

是時候該跟觀眾朋友們說再見了。

see you...

這個表達是see you later, see you then, see you soon的簡寫,表示非常願意和對方再次相見。

口語裡,常常會把you讀成ya聽起來更自然

See ya!See you soon!See you around!-We'll be back early next year.

-Okay. See you then.

-我們年後回來。

-好的,到時候見!

趣味補充:See you when I see you! 的意思就像中文的「後會有期」,只不過它的語氣是很輕鬆的。

so long

So long, 在我們的理解中總覺得類似於「long time no see」,像是見面寒暄的一種,但實際上so long則被西方人用來當告別時講,是「再見、告別」的意思。

例句:So long,Lucy!We will have more time to get together.

再見,露西。我們以後會有更多時間相聚的。

Catch you later

這句話完整的句子是I'll catch you later.字面意思是「我將抓你以後」。

這裡you口語裡也常說成ya

Catch you/ya later!還能直接說Later/Laters

Later!=See you later和catch you later也能直接簡化成later,是非常地道、簡潔的口語表達。這種說法源於美國警匪電影:一些罪犯由於證據不足,警察不得不將他們釋放,這時警察就會對他們說這句話,後來這一說法演變成非正式的道別用語。

A: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ma. Catch you later. 我要去我奶奶家。待會見。

B:OK. I『ll catch you later.

好的,再見。

peace or peace out

最後分享一個比較酷、年輕人愛用的說法。如果你和外國人告別時說這句,他們會覺得你很潮哦~

這裡的「Peace」動詞化表示「我要消失了,再見!」,通常還會伴有伸出兩根手指比V字型和平的手勢,屬於非正式表達。

例句:It's getting late and I have an early day tomorrow. Peace out.時間很晚了,我明天還要早起。再見了。

相關焦點

  • 耿爽卸任外交部發言人,外交學院教授:他總以微笑回應尖銳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天(5日)正式卸任發言人一職。在主持完他任內的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後,他說:「由於工作安排的原因,我即將赴任新的崗位,這是我最後一次作為發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耿爽從事外交工作20多年,曾在外交部國際司、國際經濟司以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還曾擔任中國駐美國使館新聞參贊兼發言人。他曾表示,希望自己能和同事一道,幫助國內外社會各界更加及時、準確、全面、客觀地了解中國的外交政策和立場,增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據悉,此次卸任外交部發言人一職後,他即將開啟新的任職。
  • 耿爽:別了,霍伊斯根大使!俄羅斯聽後力挺耿爽
    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舉行視頻公開會。德國常駐代表霍伊斯根在發言中就所謂康明凱案發表評論,妄稱康明凱在中國受到不公正待遇,中方應儘快將其釋放。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當場要求再次發言,對霍予以批駁。
  • 陸慷卸任外交部發言人 網友:捨不得5顆星的男神
    比如你看到我身後擔任翻譯的這兩個帥小夥子– 對了,他們已經結婚了,你就別想了……」外交部發言人制度是讓各方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平臺,我願意像前任和同事們一樣好好工作,實現這個目標。」自6月底以來,此前由三人輪值的外交部記者會,耿爽已經連續17次主持發言,成為唯一留守發言人。未來「中國第一天團」是否會出現新成員,讓我們拭目以待。
  • 【英語廣播】除了「Goodbye」告別還可以這麼說
    因為Vanessa 和Helen 已經升入初中了, 不得不離開我們的節目,跟大家say goodbye. 在新學期的第一期節目,不妨讓我們來說說在英語中除了「GOODBYE」, 還有哪些告別的方式吧!1.
  • 耿爽卸任外交部發言人,今天任內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他這麼說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天(5日)正式卸任發言人一職。今天,他主持了任內的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據悉,此次卸任外交部發言人一職後,他即將開啟新的任職。延伸閱讀:6月5日下午,耿爽作為外交部發言人最後一次站在藍廳的主持臺上。在這次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他當場宣布,因工作安排,將不再擔任外交部發言人。
  • 情景對話:Saying Goodbye 告別
    Saying Goodbye 告別When you're far from friends and family, you can keep in touch with them by letters, post cards, short notes
  • 耿爽卸任發言人!釋放最燦爛笑容,撂最硬核狠話,「耿叔」太圈粉了!
    這大概是對耿爽最好的概括。 「愛學習」的外交官 第一次站在外交部藍廳的講臺上時,耿爽對記者們說,從今往後,他要重新學習很多東西。在他離任之際,他在記者會結束後又說:「繼續學習,從頭開始。」 「學習」二字始終伴隨著他。
  • 只會說Goodbye?英國小姐姐教你花式說「拜拜」!
    用英文告別時,除了說goodbye,還有哪些表達? 英國教學播主Lucy小姐姐在這節課上告訴你: 其實現在很少會用"goodbye"這個詞,因為這個詞有點書面和正式。
  • 火箭少女101告別團專《遇見·再見》告別單曲上線
    本文轉自【北青網】;時間很短回憶很長,火箭少女101兩年限定時光告一段落,於今日發布告別團專《遇見·再見》告別單曲《5452830》,歌名質數與偶數的交替排列設計,正如因緣際會由平行走到相交的十一個女孩,相遇到別離,火箭少女101心懷感恩與不舍
  • 告別時用這10句話 比"Goodbye"地道100倍!
    一句簡單的「再見」,即可見英文功底!俗話說,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和不同的人、在不同場合告別,應該用不同的英語來說哦!   如果你和朋友告別時,還在說「Goodbye」,那麼真的應該好好學學下面這10句話:   Have a good day 這句表達比較正式。
  • 耿爽卸任,想成為外交官,去哪所大學好,學什麼專業?
    耿爽卸任,看到這樣的新聞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覺得不舍。回顧耿爽「懟」人語錄,不僅內容極度舒適而且也展現出了極大的個人魅力。耿爽自2016年9月26日亮相以來,共主持了近400場記者會,這期間可以說是圈粉無數。
  • 品品「外交天團」的學歷,誰還能說學文科的沒前途?
    其實,除了選秀出身的偶像團體,近年來頻繁活躍在屏幕之上的,還有一個坐擁數億粉絲,「出道即巔峰」的我國第一天團——「中國外交天團」。「中國外交天團」,即中國外交部,其成員有:霸氣leader的王毅,門面擔當華春瑩,紳士毒舌耿爽,睿智暖男陸慷和新晉廠牌趙立堅。在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紛爭時,他們既保持著沉穩凝練,展現泱泱大國的氣度風範,又能在發言時一針見血,字字珠璣,維護國家的利益安全。
  • 解讀「外交天團」的笑容,發現「笑」的魅力
    我們聽了段子會笑,見到喜歡的人會笑,諷刺別人的時候會笑……就連嚴肅的外交部發言廳裡,有時也可以聽到笑聲。豁然開朗的笑:有一點點尷尬卻不失禮貌2017年12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記者用英語提問:「你對熊貓香香今天在上野動物園的公開亮相,有什麼評論嗎?」
  • 耿爽首次亮相聯合國,全英文發言上熱搜!網友卻關心起這事……
    卸任外交部發言人後,耿爽公開露面,出席安理會視頻公開會!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消息,7月9日上午,耿爽大使出席安理會審議聯合國駐西非和薩赫勒地區辦事處工作視頻公開會。耿爽首次亮相聯合國全英文發言 呼籲國際抗擊疫情 △視頻來源:海客新聞耿爽表示,近一時期西部非洲和薩赫勒地區形勢保持總體穩定。與此同時,地區國家仍面臨嚴峻安全挑戰,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給地區形勢帶來新的複雜因素。目前,疫情仍在西非和薩赫勒地區擴散蔓延。
  • 耿爽最新工作照!網友開始擔心一個事情…
    ci 卸任外交部發言人後, 耿爽公開露面, 出席安理會視頻公開會!
  • 教你30句實用告別口語讓你不再只會說Goodbye
    今天這個帖子不談別的,小編我總結了一下幾句臨別的時的幾句實用口語,讓大家在告別的時候不至於詞窮~第一組對話是醬嬸的——A: I really must我會向你們的。下次見!7. I hope I can see you again. /Let's meet more often. 我希望可以再見到你們!
  • 告別就是死去一點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年了沒,ID:A-qingnianleme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告別就是死去一點點。」
  • 與Goodbye不一樣的英語道別方式!
    Goodbye儘量少用或不用,因為這個通常是用在絕對的道別上面,暗指以後都別見了!!而bye就沒這麼多的限制了,這是一種比較放鬆,非正式的一種道別方式。2.See You Later/See you/Later有人說這幾種道別方式會比上面提的會好很多,有格調點,其實是差不多的,只是有一個新鮮感罷了!
  • 讓你的英文感謝方式告別單一!別只會用thank you~
    表示感謝用英文的各種表達方式除了我們常用的thank you還有哪些?讓你的感謝方式告別單一吧!Thanks; 借你一根筆,就可以說thanks,幫你開個門,你也可以說thanks;例句:Could you hold the door for me?
  • 告別時,除了Goodbye,就不會說別的了嗎
    難在分手時說點什麼,不能什麼情況下都是Goodbye啊,要根據具體情境,選擇不同的告別語。畢竟Goodbye很正式,不夠生活化。場景一:吃過早餐,你的孩子背起書包,打開門,和你告別,可以說「Bye bye,mom」媽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