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縣小寺村:發展花卉種植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8 縣區頻道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小店鎮小寺村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揮鄉村能人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花卉種植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小店鎮小寺村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揮鄉村能人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花卉種植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在小店鎮高速路口東南500米,綠樹掩映中,一朵朵月季在初夏的陽光下明媚地開放,奼紫嫣紅。這裡是瑞松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的花卉園,一進入園內就能聞到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園內月季最為壯觀,一簇簇、一棚棚、一望無際,紅的豔麗,白的素雅,還有淡黃色的,各色各形爭奇鬥豔,叢生月季似一條巨大的地毯,為大地披上了靚麗的外套,園內的美麗景色也吸引周邊人到園內觀賞、拍照。

  經營這家綠化公司的小店鎮小寺村的李亞峰說起園中的月季,他一臉自豪,每株都瞭然於胸,獨杆月季、大花月季、藤本月季、樹狀月季、高杆月季等,月季大都是冬季11月份開始嫁接,經過一年的成長,於第三年3、4月份可以開始售賣。

  李亞峰之前在外地打工,看到花卉市場生意不錯,經過一番仔細考察,他決定回鄉創業。2015年他的月季園開始運營,開始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成活率不高、負收益。但他堅信綠化花卉市場具有前景,特別是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鼓勵農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使他更堅定了發展信心。

  李亞峰腦子靈,經常研究縣裡綠化方面的政策。根據市政綠化提升工作提出的「三季有花四季常綠」,他立即調整了思路,不再單一種植月季,園子裡也種植了櫻花、紅梅、臘梅、海棠、法桐等,經過5年的發展,現在的綠化花卉園已經達到了100餘畝,單月季一項一年就能出售2千-3千餘株,大都在汝陽縣內銷售完畢,也有周邊客商會提前聯繫購買一小部分。

  現在他的花卉園每年給村裡租金12萬元,綠化花卉園還提供了7、8個勞動崗位,村裡的貧困戶、老年人可以到園裡務工增收,為小寺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潘道本 潘博聞)

相關焦點

  • 波蓮:打造花卉產業旅遊觀光園 「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波蓮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打造花卉產業旅遊觀光園,通過發展「美麗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位于波蓮鎮的花卉產業觀光園佔地約800畝,是集旅遊觀光和花卉苗木生產、交易、展銷於一體的生態觀光園,園內主要種植三角梅、沉香和金椰子。
  • 【鄉村振興】小梔子變身加快鄉村振興「法寶」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的鄉村振興戰略,其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根本和基礎前提
  • 助力鄉村振興,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考察特色產業發展
    為拓寬鄉村振興工作思路,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創新發展,5月19日下午,菏 澤市駐單縣黃崗鎮鄉村振興服務隊一行10人前往單縣李新莊鎮、單縣東城辦事處等地, 考察農業合作社及田園綜合體發展情況。考察組一行先後到單縣頭雁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東城辦事處綠禾田園綜合體 項目考察學習,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對發展現況的介紹,全面考察了項目實際發展建設, 細緻了解項目規劃、運營模式及發展前景等方面情況。考察組一行對單縣頭雁果蔬種植 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田園綜合體發展中的創新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
  • 苗木花卉鄉村振興的「美麗產業」
    紫蓬鎮羅壩村苗木花卉產業示範園裡,正在修剪裝車苗木的工人對記者說,該種植基地是紫蓬鎮最大的苗木花卉種植基地之一。近年來,紫蓬鎮充分依託肥西「苗木之鄉」的優勢,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大力發展苗木花卉種植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資金、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引導農戶利用科技提高苗木花卉品質,打造特色精品產品。
  • 濟寧鄒城市香城鎮:「葡萄+」產業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0日訊在產業振興的引領下,濟寧鄒城市香城鎮黨委政府著力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先行,以市場導向為引領,提升產業附加值,不斷延伸「葡萄+」產業鏈條,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葡萄+」智慧農業依託北齊村現代農業科技園,將葡萄產業發展與發展高端智慧農業相結合,積極發展推廣精細化、高效化、綠色化種植和「合作社+農戶」的種植管理模式,合作社統一提供葡萄苗種、生產物資,統一培訓,各個生產環節嚴格執行標準化種植要求。現代農業園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充分激發農民內生動力,廣大村民切實投入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中。
  •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映紅農民致富路 丨乳山寨鎮發展草莓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二) 2020-03-15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食葉草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一、食葉草高度經濟價值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食葉草無論創新的生物特性還是營養特性,構建了高度經濟價值的精緻產業,拓展領域極為廣泛,順應國家大戰略,發揮綜合性產業效能,大展宏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從根本上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向平穩過渡。
  • 春節特別節目 | 寧德: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近年來,福鼎市始終堅持把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圍繞「生態清新福鼎白茶」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定位新目標,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白茶產業健康、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入選寧德「弱鳥先飛、滴水穿石」30年突出貢獻人物的陳興華,在福鼎茶業界名氣不小。
  • 郝家鎮:小草莓引領富民路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為推動「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落地落實,墾利區郝家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積極促進農業生產與生態休閒旅遊深度融合,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經過項目考察、產業調研、外出學習、專家論證等,通過雙招雙引組織河北商會聯合東營市宸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及當地老百姓共同投資成立了東營市百草益農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
  • 無為市「旅遊+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無為市積極立足當地自然和人文資源,精準適度開發特色旅遊業,帶動特色產業,走出一條生態發展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脫貧致富道路。「這裡雖然到處有荒山,但地形特別,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交通也很便利……」在專業人士眼中,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恰恰成為紅廟鎮發展生態旅遊,助力鄉村扶貧振興的動力源,就此,昔日的廣袤之地恢復神採。到了旅遊旺季,四面八方的遊客紛至沓來,人頭攢動,熱鬧非常。一系列帶動當地農民致富、貧困戶脫貧的「好門路」也就此打開。
  • 榆社縣社城村:產業發展有活力 鄉村振興有動力
    如何讓貧困群眾脫貧,該村緊緊牽住黨建這個「牛鼻子」,通過黨建引領,相繼發展了設施蔬菜、花卉基地、種植基地等產業,走出了一條抓黨建興產業促治理的發展路徑,全村236戶556人已全部脫貧。花卉溫室大棚裡生機勃勃,蔬菜溫室大棚裡更是枝繁葉茂。種植戶張付平穿著一件秋衣,穿梭在1米多高的西紅柿苗間忙著掐枝、繞絲。
  • 第五屆中國西部花卉產業發展大會在銀川舉辦
    第五屆中國西部花卉產業發展大會在銀川舉辦 2020-09-22 19:08:00來源:央廣網
  • 平陽鎮石橋塘村充分釋放鄉村振興紅利 打造花卉民宿村
    實施綠化提升工程,在廣場、村中道路兩旁種植花木,引導村民在屋前院內種植花卉、擺設花卉盆景,村容村貌大大提升,人居環境全面改善。再加上以前石橋塘村就是以種植花卉為主的村莊,全村到處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生活在村裡就好像每天都陶醉在富氧的大森林一樣。
  • 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紅星村:發展大棚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紅星村:發展大棚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4-16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雙誼鎮:特色鄉村遊景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0-22 11:29 四川新聞網宜賓10月22日訊(陳建 趙晨希)風景如何變錢景?
  • 中志集團: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推進富硒產業發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安徽省政府資深參事、中國富硒產業發展聯盟榮譽理事長毛光祥,中國富硒產業發展聯盟執行理事長、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做客《科創群英匯》接受採訪時表示,科技創新助力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生產方式發展富硒產業有助於農業供給側改革和精準扶貧。
  • 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的探索思考——關於杭州市鄉村產業發展的調研...
    特別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面,雖然近年來農村電商、民宿經濟、鄉村旅遊蓬勃發展,但普遍存在層次低、規模小、布局散等問題,還處在碎片化、粗放型發展階段,迫切需要作進一步提質增效。對調研中發現的好的做法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我們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杭州鄉村產業發展的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形成了幾個方面的理性思考。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威海:融合"文化+旅遊"式發展 蹚出鄉村振興新路線
    樣板片區以千畝杜鵑園為起點,途經信義文化園、石家河荷花景觀帶、北墩前垂釣園、彭家埠觀景平臺、千畝現代果園、所前泊水庫綠化景觀,到達澗北民宿、蔬菜採摘和甘薯種植示範基地。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將發展花卉產業與鄉村旅遊、文化旅遊有機結合,共同推動橋頭鎮現代農業產業、生態觀光旅遊、鄉村生活體驗一體化複合式發展。
  • 太和縣「產業升級」奠定鄉村振興基礎
    近年來,太和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總要求,全面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努力提升產業扶貧特色、規模、質量和效益,助力脫貧攻堅戰,奠定鄉村振興基石。一是強化主體帶動。2016年來,累計投入3.4億元,實施自種自養到戶項目134032戶次、入社發展到戶項目7209戶次,具備條件的73個貧困村全部發展了特色種養業。二是出臺特色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