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小梔子變身加快鄉村振興「法寶」

2021-03-04 微八步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的鄉村振興戰略,其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根本和基礎前提。「賀州市文坡村白水寨黃梔子種植扶貧項目示範區」和「賀州市上寺村旗頭嶺黃梔子種植扶貧項目示範區」便是八步區打造的特色扶貧產業之一。

走進蓮塘鎮上寺村旗頭嶺,映入眼帘的是綿延成林的黃梔子樹,枝頭上一個又一個的黃梔子果在陽光下尤為耀眼,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香味。上寺村地處蓮塘西北方向,山地丘陵眾多,雨水充足且勞動力多,具備發展黃梔子種植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我區充分發揮該村地理區位優勢,因勢利導,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貧困村發展梔子特色產業,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溫慶壽是賀州市溫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告訴記者:「黃梔子藥用價值高、市場廣闊,其花根、葉、果實均可入藥,有瀉火除煩消炎祛熱、清熱利尿、涼血解毒之功效。黃梔子可提取紅、黃、紫、綠4種天然色素,色澤鮮豔,無副作用,且營養物質含量高,可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妝品添加,為農民收入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春天銀花滿山,秋天金果遍地,便是形容黃梔子由花期到果期的華麗轉變,上寺村村主任高興的說」以前這裡的山頭都是荒山的多,山地不能有效利用,現在荒山變金山銀山,山地有效利用,村集體經濟提高了,貧困戶也因此脫貧致富。」

脫貧戶陸昭科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工作五年了,務工兩年就開始自己嘗試種植,果實公司是包回收的,而且價格也比較高,所以很放心,現在生活也比以前好很多了。」

這幾年,賀州市溫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廣西賀州市兄弟黃梔子專業合作社,與文坡村、上寺村30多個組81名貧困戶籤訂了將近2000畝的山場租用協議,年產黃梔子生果1400餘噸,乾果500餘噸,年銷售額逾600萬元。一條黃梔子果全自動生產線年加工乾果700餘噸,而一條黃梔子花全自動生產線年加工幹梔子花茶就有2萬多斤,積極有效的推動了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

最後小編附上黃梔子的功效

以及種植基地的觀賞線路

親們收好了哈!

梔子花含揮髮油、黃酮、梔子素、鞣質、梔子苷、梔子次苷、藏紅花酸等成分。中醫認為其味苦、性寒,具有清肺、涼血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梔子花性寒、無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炎、涼血等功效。



梔子花還可入餚做菜、做湯、煮粥。

觀賞路線大致如下——

親們可以先導航到蓮塘鎮文坡小學

往學校左側岔道前行

經過水庫大壩

入山便是黃梔子種植基地

(有路牌指引的)

圖文:白玉鳳、蔣易珊、雲山賀州 

責編:楊小琴

審核:蔡 麗

郵箱:weibabu123@163.com

聯繫電話:0774-5281357

長按二維碼  關注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林虹在調研鄉村振興工作時強調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林虹強調,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以更高標準、更高質量走好鄉村振興特色發展之路,實現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努力走在前列、做好示範。林虹一行首先來到下各鎮下華村,詳細了解村莊規劃、村集體經濟收入、村莊整治和農民增收等情況。
  •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9月2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建軍率隊到遂溪縣調研精準扶貧及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做到機械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加快推動遂溪鄉村振興發展。界炮鎮坦塘村是新時期精準扶貧貧困村,由市府辦和廣東南粵銀行聯合幫扶。
  • 「五大振興」搭穩鄉村振興「四梁八柱」
    短短3天,約3萬人次遊客「擠」進這個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誰曾想到,就在幾年前,大塘面村還是雜草叢生,村前環境髒亂差,村民大部分住的是上世紀60年代建的破舊泥磚瓦房。「十三五」以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在五邑田野遍地開花,一個個農村實現「大變身」、化身「綠富美」、走上「奔康路」。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新建的休閒廣場,寬闊的鄉間水泥路,夾道而立的太陽能路燈……潔淨、綠色、舒適、富裕正成為當今美麗鄉村的「代名詞」。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寫入黨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 山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聚焦「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部署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重點工作。
  • 鄉村振興二十講:開江鄉村振興模式解析
    在即將到來的鄉村振興大潮中,綠維文旅作為第一個承接縣域鄉村振興規劃的城鄉規劃甲級資質規劃設計院,把握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內涵,把握政策的突破性方向,落地到縣域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落地到鄉村振興細胞——村莊的發展中。用頂層設計理念,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產業規劃、村莊規劃、鄉村綜合項目開發規劃等規劃設計創新理念與方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效的服務。
  • 鄉村振興 | 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昌化打造「工業風」鄉村...
    鄉村振興 | 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昌化打造「工業風」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昌化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在昌化、昌北山區等地建設了一批電子和國防企業,俗稱「小三線」工業。這些企業填補了臨安電子工業的空白,也為今日當地精密元器件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90年代後,這批老工業企業相繼改制或撤離,但這些老廠房卻一直保存了下來,是臨安現存最大規模的工業遺址,銘刻了一代代8300人奮鬥拼搏的青春記憶。
  •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什麼
    一是要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繼續延長承包期限;二是要理順農村土地「三權」關係,加快從立法、行政層面賦予農村土地的抵押權、擔保權等,盤活農村集體產權;三是要因地制宜,深入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既要避免對耕地的過度開發,也要避免耕地棄荒和違規佔用;四是要積極引導土地合理有序流轉,努力推進土地集約化經營。保護生態資源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前提。
  •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玉林市出臺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鄉村人才...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陸小青)每年引進20名以上農業農村創新人才,實施「大學生基層創業就業」計劃,開展「千名專家服務千村」活動……日前,《玉林市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圍繞爭當全區鄉村振興示範市和排頭兵發展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將人才振興與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協同推進,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所能
  • 三河鎮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來,三河鎮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多措並舉,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鎮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積極做強特色產業。該鎮著力打造農業產業化田園綜合體,把特色農業、生態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發展的抓手,重點推進「蘑菇小鎮」建設,形成「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的輻射引領效應,帶動全鎮群眾致富。
  • 玉林市出臺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每年引進20名以上農業農村創新人才,實施「大學生基層創業就業」計劃,開展「千名專家服務千村」活動……日前,《玉林市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圍繞爭當全區鄉村振興示範市和排頭兵發展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促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統籌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個方面,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要引導更多資本、技術、人才向農業農村流動,加大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提升「糧果畜菜」品牌效應,培育發展百萬元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加快構建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大眾日報記者 毛鑫鑫 張忠德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舉辦,專家學者共商鄉村振興事業,共話齊魯樣板打造。省政府特聘專家、復旦大學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來武認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轉換思維模式,創新產業模式,要樹立「網際網路+」思維,加快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科技農業和智慧農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農業產業的附加值。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以後廣西的鄉村要變成什麼樣?繼續深入實施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努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鄉村人才振興,與你相關!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聚焦聚力「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訊 (記者 焦同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鄄城縣著眼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聚焦聚力「五大振興」,奮力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推動產業振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是基礎。鄄城縣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新模式,鼓勵農民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手中,逐步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推動人才振興,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 鄉村振興踏歌來 ——衡山縣白果鎮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但從數據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棠興村鄉村振興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而這僅僅是白果鎮鄉村振興發展中的一個簡單縮影。 「走的是水泥路,住的是小樓房;垃圾不落地,汙水進管網;文化廣場裡,健身全民上……」日前,筆者到白果鎮各村走訪,聽到的是當地鄉親們一句句樸實的話語,確道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給這些村莊帶來的新變化。
  • 浙江杭州臨安: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打造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
    將其打造成臨安工業遺址保護的新案例、鄉村文化振興的新標杆以及杭州西部旅遊的新目的地,成為昌化鎮保存歷史記憶、展現時代變遷、激發文創活力的文化新地標。「『臨安線上市集』的前身是原昌化國營8300廠第一機修間,也是8300老廠區『變身』文創中心的首發項目。」
  • 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可在文章尾部查看)「示範生」的鄉村振興新答卷——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為了當好「示範生」,浙江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實踐,各地湧現一批有思路、有打法、帶動效應強的浙江經驗,形成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 關於鄉村振興的幾點思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截至2019年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農村人口數量約為5.5億,隨著佔比接近四成,農村市場無疑具有巨大的消費潛力,鄉村振興作為聚焦農村地區發展的戰略部署,必然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