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通訊員 宇嬌
10月18日,記者從2018數字經濟峰會——智慧交通出行分論壇上獲悉,近年來,我省將智慧交通納入數字河南建設總體布局,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升級用戶體驗,大力推薦智慧交通技術創新、政策創新示範試點,積極發展智慧交通新模式、新業態,智慧交通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目前,二維碼行動支付已覆蓋全省大部分地市的城市公交;在全國率先實現高速公路「車牌付」全覆蓋,全省385個高速公路收費站開通行動支付,1599條出口車道安裝了掃碼設施,通行效率和用戶體驗持續提升。全省高速公路道路監控採集設施基本實現全路網覆蓋;全省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專網實現部省市三級互聯互通;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網完成全國互聯互通,為全省高速公路收費、路網監控的聯網運行提供通信保障。
目前,全省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已累計售票1000萬張,售票金額近6億元,其中日最高售票20萬張;全省公交一卡通(軒轅通)實現18個省轄市以及全國210個城市的聯網;ETC實現全國聯網,用戶達291萬,客車ETC使用率達40%。貨運車輛ETC實現差異化收費,截至9月底,3195.9萬臺貨運車輛享受差異化收費政策,免收貨運車輛通行費4.49億元。
交通運輸的創新驅動,正在以「智慧交通」為主戰場,憑藉先進技術和理念推動網際網路產業與傳統交通運輸業有機結合,推進交通運輸向現代服務業轉型。
據悉,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圍繞「六個交通」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了「通」有支撐、「行」有服務、「管」有平臺,使智慧交通服務水平邁上新臺階。據悉,全省高速公路已安裝道路監控採集設施15000餘臺、信息發布設施3000餘臺,實現全路網基本覆蓋;重點營運車輛監控安裝率達到95%。
此外,河南交通雲計算平臺和數據中心搭建成功,已有50餘個信息系統在雲平臺安全運行,12個邏輯資料庫群累計交換、存儲近10億條數據;全省統一的交通地理信息平臺(GIS平臺)涵蓋了全省公路橋梁、涵洞隧道、航道渡口、治超站等基礎設施空間數據,提供樁號定位、路徑策劃、路況信息接口等專題GIS服務。
全省公路水路建設與運輸市場信用信息服務系統完成了與「信用河南」和「信用工商」系統的對接、數據同步工作,截至目前已實時同步信息16萬餘條,發布行政許可73836條、行政處罰88952條,位居全省前列;全省公路超限檢測四級聯網系統集數據匯聚、統計分析、實時監控為一體,實現部-省-市-站治超四級聯網,大幅提升了治超的規範化管理水平和效率;高速公路監控分中心3500餘路視頻圖像,覆蓋全省6400餘公裡高速公路,利用神經網絡、視頻分析、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結合交通運輸相關業務建立適用於河南省路網的大數據算法,通過對視頻大數據的分析,實時提供全路網擁堵、撞車、停車等交通事件報警,並提供實時路網車輛數、平均車速、佔有率等路網運行參數,實現了全路網自動化、智能化、全天候的監控服務;京港澳高速駐信段智能管控科技示範工程基於交通流數據採集系統、無人機監測系統和北鬥終端路政巡查系統,形成了地-空-天立體化的運行監測體系,投入使用後億公裡交通事故率可降低10%,通道整體運行效率提高15%。
「到2020年,我省將建成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相適應的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的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應用系統及發展模式,實現地理信息一張圖、監管執法一張網、運輸服務一張卡、數據資源一片雲、協調指揮一中心,打造暢行中原智慧交通品牌。」省交通運輸廳副巡視員宋華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