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建群這半年多來,經常有家長、群友跟我訴說孩子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和困惑。我留心整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孩子學了這麼久的英語,上過各種培訓班,真實英語水平到底如何呢?
孩子從小就聽英文歌,看英文動畫片,讀英文繪本,可是隨著年齡漸長,中文漸漸強勢,英語越來越弱,怎麼辦?
給孩子買了很多原版書,但總是無法判斷書的難度是否合適,導致總是在囤書,孩子消化得卻特別慢。
孩子喜歡某一本或某一系列的書時,總想再找同類的書給孩子看,可是不知道從何找起?
現有的分級讀物(比如牛津閱讀樹)或者是某些名人推薦的分級讀物(比如汪培珽、廖彩杏),實際用起來才發現同級別的書其實難度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同一系列的書相對涉及範圍窄,同系列分級讀物的級別上升不能代表閱讀能力真的提升了,那怎麼安排給孩子讀呢?
跟英美國家的同齡孩子相比,我家孩子的英語究竟處在一個什麼水平呢?
孩子英語學習如何實現既定目標?
世界上95%的文獻資料都是用英語寫成的。面對越來越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怎麼讓英語學習不再僅僅是為了應試,而是成為孩子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呢?
其實我在雞娃的過程中也曾經有過類似的困擾:在陪伴Cici進行英文閱讀的時候,我發現「設計與每本原版書相對應的提問以測試孩子是否讀懂了」這一工作,對我這個自認為執行力、專注力夠強的人來說也感到很難堅持;在Cici從繪本——橋梁書——初級章節書的進階過程中,我有時也會感到困惑,該如何選擇合適難度的書,讓娃既不會因為太簡單而覺得無聊,也不會因為難度太高而感到受挫。
於是,我開始研究如何才能給孩子進行準確定級,以及如何能檢測孩子是否真的讀懂理解了一本書。家長們很多都聽說過藍思指數(Lexile),我之前也讓Cici在一家中國網站做過付費的藍思測試,只有20道題目,而且題目之間的難度梯度並不大,Cici做了19題,最後一題因為電腦反應太慢,在沒有完成題目的情況下,便誤點了「提交」鍵。我原以為一題沒做應該會很影響成績,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結果顯示Cici相當於美國G5的程度,藍思值665。我個人覺得這個結果是明顯偏高,是不準確的。而且我後來跟專業人士了解到,藍思值對於中國孩子而言不太準確,根據藍思值來選書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後來,我在很多分享牛娃英語學習心得的文章裡看到了Star測試或者AR這樣的字眼,家長們也喜歡互相比較自家孩子的GE值是多少。那麼,牛娃們都熱衷做的這個Star測試和AR到底是個什麼鬼呢?昨天,我讓Cici嘗試了一下,迅速就被圈粉了。
AR(Accelerated Reader)體系分為測試孩子閱讀能力的Star Reading和檢測孩子是否讀懂了單本書的Accelerated Reader。完美解決了困擾我的4個難題:
1、無法簡單有效並準確的判斷孩子的英語閱讀水平;
2、無法正確判斷英文原版書的難度;
3、無法檢測孩子是否讀懂了;
4、無法通過閱讀積累詞彙量。
而Star Reading閱讀能力測試是一個15-20分鐘就能完成的在線測試,測試結果客觀、全面、具體:涉及5大領域的36項閱讀技能,可在多個層面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級別(細分到幾年級第幾個月水平)和閱讀速度等指標,並可以與美國在校學生實時比較。另外,還會給出適合孩子的閱讀難度範圍,為孩子選擇適合書提供依據。
Accelerated Reader是一個擁有18萬本書並不斷在擴建的題庫,可根據學生自身閱讀能力和喜好選擇圖書。根據圖書的難易程度,每本書的閱讀理解題由3-20個小題組成,都需要通過7道嚴謹的審核程序。
總結一下,STAR Reading測試的是孩子的閱讀能力,Accelerated Reader測試的是孩子對單本書的閱讀理解。孩子先進行STAR Reading,得出適合孩子的閱讀難度範圍,然後根據這個範圍選書(系統裡沒有書,只有測試題),讀完以後在系統裡完成Accelerated Reader Quiz,這樣家長就不會再有「書是讀完了,也不知道孩子明白多少」的疑惑了。同時,根據測試結果,家長可以制定一個合理的閱讀目標,領著孩子在閱讀進階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
如果大家感興趣,下篇文章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Cici的AR閱讀測試報告。
想了解最真實、最接地氣、最具實操性的親子英語學習方法,請關注我的公眾號!
想加入我們雞娃群,與各科牛爸牛媽們交流英語、語文、數學等學習經驗的,請掃下面這個二維碼,入群暗號:英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