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不當直接影響臺灣發展

2020-12-17 東南網臺海頻道

中國臺灣網5月16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外界關注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會否在5月20日就職演說時承認「九二共識」,臺灣「深綠」學者楊澤泉指出,蔡英文新當局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四個:一是兩岸關係,二是經濟問題,三是林全「內閣」,四是民進黨內鬥。

蔡英文「內閣」能力不被看好,卻沒有聽到民進黨內嗆聲。臺灣學者楊澤泉表示,主要原因是組閣過程還在進行中,現在還聽不到民進黨內的批評,等新當局大大小小人事完全定案後,最快在未來兩個月內,民進黨內鬥的風潮就會浮上檯面。蔡英文當局最大隱憂在於民進黨的內鬥。

《中評社》在評論中認為,楊澤泉點出了蔡英文新當局面臨的一些重要問題與挑戰。近期不斷有「獨派」人士給蔡英文施加壓力,希望蔡英文把兩岸現狀解讀為維持「臺灣走向獨」的現狀,蔡英文面臨最大的挑戰是民進黨內部或綠營內部,對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制約。

蔡英文面臨巨大的內外壓力,將在就職演說中如何表述兩岸政策最受關切,也最為重要。《中評社》表示,如果蔡英文太過遷就「獨派」的壓力,而不顧大陸呼籲,兩岸關係將面臨重大挑戰。兩岸關係處理不好,會直接影響臺灣的經濟發展,以及一系列涉外問題的處理,影響整個蔡當局的穩定。(中國臺灣網盧佳靜)

相關焦點

  • 臺教授: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 莫被浮雲遮望眼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據中評社12月23日報導,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劉容生22日出席前校長沈君山追思會時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或許讓兩岸關係變得複雜,但是蔡英文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要學會如何不被「浮雲」遮蔽眼睛。他說,承認九二共識的韓國瑜喊「貨出去、人進來」,當選高雄市長,足以說明臺灣老百姓最期待怎樣的兩岸關係。
  • 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轉折點|民進黨|大陸|蔡英文|兩岸關係|臺灣
    以兩岸關係來說,民進黨於2016年贏得「大選」,再次執政後,由於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在美中臺三邊關係上採取「親美反中」的立場,使得兩岸關係急遽倒退,甚至現在戰爭風險升高,臺海安全亮起紅燈的狀態,可說是非常嚴峻。
  • 港媒:美國不放心蔡英文? 別蔑視兩岸關係!
    海外網3月26日電 據中評社快評 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參訪團昨天上午拜會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進行會談,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一開始就詢問學生運動,蔡英文表示,現在是臺灣民主發展非常重要的時刻,學生走上街頭,是反應出對政府的信心不足,但馬總統選擇了錯誤的處理方式
  • 嚴峻:蔡英文惡化兩岸關係 背離民意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李娜)3月11日,蔡英文召開「臺灣安全」高層會議提出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就兩岸、外事、經濟、民主法制等各層面聽取相關部門報告,並進行討論。會後提出因應及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作為安全團隊與行政部門的行動準則。
  • 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
    原標題: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中評社臺北6月8日電 蔡英文8日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陸學者:兩岸關係處於「僵持對抗」 大陸給蔡英文的觀察期不會長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斌華出席會議並發言(圖片來源:中評社)  據香港中評社11月28日報導,以「520  第二,兩岸交流合作急劇降溫。「5.20」以來,由於兩岸關係氣氛的逆轉,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急轉直下,和平發展的現狀實已被蔡英文當局單方面改變。蔡英文如果不調整兩岸政策,兩岸機制化、常態化的交流合作仍會處於下行通道。當然,由於大陸方面的積極推動,兩岸民間交流還會擴大、深化,出現「官方不來電、民間不斷線」的狀態。  第三,臺灣參與區域整合和國際組織困難重重。
  • 蔡英文4大挑戰 民進黨內鬥壓力最大
    外界關注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會否在520就職演說時承認「九二共識」,《中評社》撰寫快評,認為蔡英文最大壓力在於民進黨內鬥,日前《中評社》訪問臺灣深綠學者楊澤泉,他指出,蔡英文「新政府」,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四個:一是「兩岸關係」,二是「經濟問題」,三是林全「內閣」,四是「民進黨的內鬥」。
  • 親綠民調:三分之二臺灣民眾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
    親綠民調:三分之二臺灣民眾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 2018年12月24日 13: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親綠智庫「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民調顯示,臺灣成年人當中,只有2成5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基本上滿意,但有6成6不滿意;不滿意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 臺媒民調:近七成民眾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
    蔡英文 (圖源:臺媒)海外網9月17日電臺媒最新調查顯示,過去一年,臺灣民眾不滿意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的人數佔比攀升至六成八,是近三年調查新高。民眾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據臺灣《聯合報》發布的最新「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對於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民眾評價持續下滑,不滿意比率由前年的四成八、去年的五成六,增加至今年的六成八,滿意比率則由三成一、兩成六降至今年的一成九,一成二沒有發表意見。
  • 蔡英文面臨4大挑戰 民進黨內鬥壓力最大
    華夏經緯網5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外界關注準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會否在520就職演說時承認「九二共識」。中評社撰寫快評,認為蔡英文最大壓力在於民進黨內鬥,日前中評社訪問臺灣深綠學者楊澤泉,他指出,蔡英文新當局,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四個:一是兩岸關係,二是經濟問題,三是林全「內閣」,四是民進黨的內鬥。
  • 蔡正元評蔡英文「新年談話」:永遠搞不清臺灣民眾要什麼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日進行上臺後第一次「新年談話」,針對兩岸關係聲稱有「四個必須」,要建構「三道防護網」。此事引起島內各界人士議論,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就表示,蔡英文搞錯了,這些都不是臺灣要的,蔡英文可能永遠搞不清楚臺灣民眾要什麼,「那只能說2020再見了」。
  • 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基本原則是「維持現狀」
    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中說,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是「維持兩岸現狀」,即維繫臺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狀。    會後,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轉述蔡英文當天就處理兩岸政策的態度和基本立場所作最新說明。    蔡英文稱,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是「維持兩岸現狀」,即維繫臺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狀。她說,這是兩岸關係的核心,也是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將致力的目標。
  • 蔡英文若變相「制憲」 中評社:將招災難性後果
    臺灣「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許宗力、「大法官」被提名人許志雄近日接受「立委」質詢時,明確主張「兩國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質疑,蔡英文企圖利用「大法官釋憲」權,「變相制憲」偷渡「兩國論」。對此,中評社認為,「變相制憲」是典型切香腸戰術,是政治算計和冒險,將和公投制憲一樣招致災難性後果。
  • 蔡英文再談兩岸關係 稱要在既有基礎上尋求突破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日(10日)上午10點30分在蔡辦以「更好的臺灣」為主題發表講話,再度談及兩岸關係,重申「新四不」原則,並稱,「要在既有基礎上,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蔡英文(圖片來源:臺媒資料圖)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蔡英文表示,兩岸關係攸關臺灣前途及兩千三百萬人民的長遠福祉。
  • 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大陸對蔡英文有清醒的判斷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郭震遠接受訪問時表示,十九大報告涉臺部分中對蔡英文執政有一個高度清醒的判斷,強調了大陸在涉臺問題上的紅線,就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六個任何」則劃清楚了大陸在「臺獨」問題上底線。
  • 港媒評蔡英文「深刻檢討」:避實就虛 自以為是到何種地步
    蔡英文 圖片來自中評社 然而,蔡英文代表民進黨作「深刻檢討」時指出,「近三年來臺灣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今後也將會繼續堅持既有路線。」「繼續完成臺灣的改革」。 中評社稱,聽了蔡英文此番「深刻檢討」,真讓人摸不著頭腦。既然執行的是「正確的道路、路線和改革」,為何遭到多數臺灣民眾的反對?還要用手中的選票來懲罰民進黨和蔡當局?難道是臺灣人民錯了?可見,蔡當局並沒有真正反思問題和錯誤所在。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之所以慘敗,臺灣政治大環境不利於民進黨各參選人,主要受民進黨執政不力的惡劣影響所致。
  • 臺勞動黨主席:蔡英文談選舉 其實兩岸關係是最現實的課題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評社7月18日報導,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接受採訪認為,民進黨在臺灣發展30年曆程,是臺灣人所扶植壯大的本地政黨,更應好好思索如何帶領臺灣走出徘徊的「十字路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全代會」上聚焦年底選舉,但吳認為「當前兩岸關係定位」才是真正攸關臺灣社會發展與民眾福祉最現實的課題。吳榮元認為,這次民進黨「全代會」是檢視蔡英文執政滿兩周年最好的總體檢,年底選舉更攸關2020年選舉前哨戰。這次民進黨「全代會」幾乎聚焦在年底選舉,蔡英文的演講也凸顯民進黨這兩年施政所闢戰場及引起的民怨情緒。
  • 國民黨再挺民進黨、批WHO 臺灣學者建議蔡英文做兩件事緩和兩岸關係
    臺灣口罩發放方式折磨老人中評社13日報導,星期天(12日)清晨,寒風細雨,桃園中壢某藥局前,上午八點左右,出現一群又一群排隊人龍,人龍轉入巷弄,不論撐傘或穿雨衣,彼此沒有交談,只有枯等,排隊有經驗者基於兩大考量,他認為,未來藍營的兩岸路線選項中可以有不脫「九二共識」框架,但論述上必須強化「中華民國」的主體性,以達到內外兼顧。 臺灣是否提醒WHO?
  • 陸學者:蔡英文「三新論」令兩岸不安 下半年兩岸關係難以樂觀
    對此,大陸國臺辦前發言人、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院長李維一22日接受臺灣《旺報》專訪反駁說,「三新論」意味著蔡英文不會接受「九二共識」,倘若「善意」只是基於黨內角度,下半年兩岸關係恐怕難以樂觀。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23日報導,李維一受訪時表示,從蔡英文拋出兩岸「三新論」,也就是兩岸關係的「新問卷」、「新情勢」、「新模式」的說法看來,蔡英文已明確表態不會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而「三新論」也將為兩岸關係造成相當不安。
  • 港媒:蔡英文上檯面臨四大挑戰 最大隱憂是民進黨內鬥
    對此,臺灣深綠學者楊澤泉日前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即將「執政」的蔡英文新當局,面臨的重大挑戰有四個:一是兩岸關係,二是經濟問題,三是林全「內閣」,四是民進黨的內鬥,其中最大隱憂是民進黨的內鬥。楊澤泉說,蔡英文新當局的「內閣」能力不被看好,卻沒有聽到黨內嗆聲,主要原因是組閣過程還在進行中,現在還聽不到黨內的批評;等新當局大大小小人事完全定案後,最快在未來兩個月內,民進黨內鬥的風潮就會浮上檯面。蔡英文對於國際情勢及如何妥善處理與中國大陸、美國、日本這三者的關係,需要具有足夠的經驗與能力,但是,現在臺灣卻有一個能力被質疑、易於內鬥的新當局,蔡當局最大的隱憂是民進黨的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