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中,蓮花上如來這樣讚嘆持誦六字大明咒的功德,他說:
「善男子,所有微塵我能計算數量,但這僅念一遍六字大明咒所得的功德,我卻無法計算它的數量。
善男子,比如大海中的所有沙粒,我能一一數清它的數量,但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我卻無法計算其量。
善男子,又比如天人建造的倉庫,周圍一千由旬,高一百由旬,裡面裝滿了芝麻,連容一根針的空隙都沒有。有一位守護者,永遠不老不死,每經一百劫就取一粒芝麻扔到外面。這樣直到倉庫內的芝麻都扔空了,我能計算這期間所經歷的時間,但這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我卻無法計算其量。
善男子,又比如四大部洲中種植了各種稻穀、小麥等的農作物,龍王降下甘霖,當時所種的穀物都得以成熟,全部收割了之後,以南贍部洲作為場地,用車等搬運過來堆積一起。我能計算出所有農作物顆粒的數量,但這念誦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我卻無法計數。
善男子,又比如南贍部洲所有的大河晝夜川流不息,所謂恆河等的十條大河,每條大河又各有五千小河眷屬,晝夜流入大海。這些大河,我能數清其中有多少水滴,但是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我卻無法算出它的數量。
善男子,又比如四大部洲所有四足的有情,獅子、大象、駿馬、野牛、水牛、老虎、豺狼、猴、鹿、羚羊、兔子等等,我能算出每個有情的身毛數量,但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我卻無法計算。
善男子,又如金剛鉤山王,高九萬九千由旬,下方八萬四千由旬,周圍每一方面又各是八萬四千由旬。山上有個不老不死的人,經過一劫旋繞此山才走完一圈。這一山王,我以帝釋天衣能拂盡無餘,但這念誦一遍六字大明咒所獲的功德,我卻無法說盡其量。
用一劫的時間才能轉繞完一圈,這山周圍有多大,而且高九萬九千由旬,一由旬至少四十裡,將近四百萬裡的高度。
然後用天衣來拂,天衣像輕紗那樣薄、軟,拂一次能拂多少微塵?但只要一直堅持下去,最後還是能拂盡無餘,而要說出念一遍觀音心咒的功德,卻無法計算其量。
善男子,又比如大海深有八萬四千由旬,穴口廣闊無量,我能以一毛端沾一水滴,逐漸取出水滴,最終讓海水窮盡,但這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我卻無法說盡它的數量。
善男子,又比如一片大尸利沙森林,我能一一數盡每棵樹上葉子的數量,但念一遍六字大明咒所獲得的功德,我卻無法說盡其量。」
以上佛說了九個對比,這些對比在顯示什麼呢?唯一顯示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不可計量。
我們知道,無量有兩種,一是「有量的無量」,二是「無量的無量」。
什麼是「有量的無量」?就是雖然是有限量,但量太大超出了一般人的計算能力。比如大海中有多少沙子,用人腦、用計算機無法算出它的量,但它畢竟是有限的,只要一直算下去,最後會算到邊際,這叫「有量的無量」。
另一個「無量的無量」,就是本身是無量的性質,再怎麼算,也算不到邊際,所以無法用數字計算,佛也不可能違反規律,用有量來數盡無量,所以佛說我無法說盡它的數量。
以上總的要知道,誦一遍觀音心咒是一種無量的功德。因為持的是觀自在菩薩的微妙本心,這無法以分別心衡量、以語言描述。
這樣不可思議的事,竟然落在我們身上,這是多大的福份!我們應該無比歡喜、慶幸。我們不是只持一遍,我們能天天持,不間斷地持,這有無上的意義!
蓮花上如來又這樣說:「善男子,又比如居住在四大部洲的男子、女人、童子、童女,全數證到七地菩薩地位,這些菩薩眾的所有功德和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沒有差異。
善男子,又比如從這個世界的一年算起直到滿足天上一劫的時間,在此期間,晝夜不停地降下大雨,這所有的雨水滴數,我能計算,而念一遍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數量比這還多。
善男子,又比如一俱胝數的如來聚集於一處,對這所有的如來,經過天上一劫時間,以衣食、臥具、湯藥等受用資具,種種都供養,這樣獲得的功德也無法衡量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