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量不小,效果卻不理想?「CROWD」提問法鍛鍊精讀能力

2020-12-11 曉鳳育兒冊

弗·培根曾經這樣說: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不僅如此,古今中外的各位名人志士,都曾經不止一次地強調「閱讀」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從孩子成長的初階段,就幫助他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促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的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最近由於疫情的原因,他只能在家裡通過老師錄製的視頻進行學習。其他門的課程他都能做到遊刃有餘,可是,每當遇到信息量略大的數學應用題時,兒子總是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一開始,我總是會根據題目的意思一步步引導孩子、陪伴孩子一起理解題目,這時我總會發現:在我的講解後,孩子就能立刻明白題目的意思,並且迅速計算出答案。

可見,孩子做不出題目的原因並不是計算能力不行,而是閱讀能力太差,所以才會因為讀不懂題目的意思而被它難倒。

從這件很小的事情中,我們也能夠看出閱讀能力的強與弱已經不僅僅會對語文成績造成影響,甚至會對一切和文字有關的學問密切相關——這也就表明,如果閱讀能力差,影響的將會是所有科目的學習。

想想看,等到孩子成長到初中,接觸到文史類的科目時,閱讀能力將成為此類成績的基礎性、決定性的因素。

如果那時候,孩子尚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成熟的閱讀能力,怎麼可能在中學時期保持自己的好成績呢?

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對每一個家庭而言都迫在眉睫,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從此刻開始,抓緊時間將「閱讀」變成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珍寶。

同時,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其實都存在著最合理的閱讀方式。爸爸媽媽們可以根據下面所列出的要點對號入座,看看現階段中自己的孩子適合什麼樣子的閱讀教育手段。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其實都存在著最合理的閱讀方式

第一階段,0至3歲

針對學前尚未識字的孩子,要說獨立閱讀,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因此,在這段時間裡,爸爸媽媽們可以通過誦讀的方式輔助孩子的閱讀。

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讀一些童話故事,或者有趣的文學作品等;在孩子做遊戲時,我們也可以嘗試著給孩子讀故事,引導孩子對故事中的內容產生興趣。

此外,年齡較小的孩子還會對插畫類的書籍非常感興趣。為此,家長可以多多選購一些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書籍,以供孩子看圖識字、在書中認識這個世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孩子年齡還小,但是家長不要因此就忽視了對書籍的質量要求,我們一定要保證書籍內容的高質量、高水準。

第二階段,4至6歲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數都已經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校園,也已經開始接觸到較為全面系統的閱讀教育。當孩子已經有能力閱讀帶有注音的書籍後,家長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餘時間陪伴他進行指讀練習。

在一同指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糾正孩子在閱讀中發生錯誤的地方,也就能夠保證孩子閱讀的效率。

在此基礎上,爸爸媽媽還可以要求孩子進行古詩和古文的誦讀或背誦,以此來培養他對於文學世界的好奇心。

第三階段,7歲以上

當孩子步入義務教育的課堂之後,也就意味著他即將面臨更加豐富、多元的閱讀挑戰。而對於此年齡段的孩子,華東師範大學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的副院長——周兢在《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一書中提出了一種名為「CROWD」的提問方式非常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孩子進行對於書本的精讀和全面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這種精讀方式的具體含義以及操作方法。

CROWD提問方式閱讀法

C表示Completion:補充型提問

所謂的補充型,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句話、一首詩、一篇文章利用填空的方式幫助孩子加深記憶,特別是針對同一類型的詞語和短語。

比如,「春天小草尖尖,____荷葉圓圓,____紅葉飄飄,____寒風瑟瑟」等。這種方法,可以加強孩子對於同類詞語的進一步認知,也可以加深文章在孩子腦海中的印象,豈不是一舉兩得之事?

R表示recall:回憶型提問

可能有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看完一本書之後,卻壓根記不住其中的情節是什麼,這就是典型的閱讀能力不強所致。

為了加強孩子這方面的能力,爸爸媽媽們其實可以從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入手:當孩子剛剛看完一部電影或者動畫,我們可以馬上問問孩子:「這一集中講了哪些故事呀?」

畢竟,這種觀賞性的閱讀也不失為一種閱讀方式。可能一開始,孩子還不能夠完全適應這種方式的提問,但是各位家長不要心急,要耐心地待孩子講述完,並鼓勵孩子下一次嘗試著講得更流暢一些。

這樣日積月累,孩子就能夠對此類提問對答如流了。

O表示open:開放型提問

要知道,世界上的許多問題,都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在每個人的心中,或許都存在著不一樣的價值取向和思維觀念。

因此,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就一個問題向孩子提問,看看孩子能否擺脫已經固定好的故事情節,尋找到一個更加多元的結局。

比如說,對於我們約定俗成的童話故事結尾,孩子們能否有更加生動可愛的觀點呢?每一個孩子心中的奇思妙想,都需要各位家長利用開放型的提問來探索和挖掘。

W表示wh-question:特殊型提問

在孩子們做語文閱讀的時候,老師總是會要求學生列出記敘文中的幾大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掌握了故事發生的這六大要素之後,往往就更容易對整件事情產生更加清晰的概念,也更便於理解文章的前因後果。

這種方式,同樣也能夠應用到我們日常的閱讀中去。在孩子讀完一本書之後,我們也可以通過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發生的背景等方面入手,向孩子提出相關的問題。

D表示distancing question:延展型提問

這種提問方式,其實就是要求孩子將從書中學習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要不然為什麼說理論總是要在實踐中獲得檢驗呢?

當孩子已經能夠在生活中聯想到書中的內容,並且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時,就證明他已經養成了非常優秀的閱讀習慣了。

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各位家長是不是也已經了解到閱讀的重要性了呢?如果孩子還沒有樹立起正確的閱讀意識,別著急,用上文中介紹的「CROWD」方法試試看吧!

相關焦點

  • 閱讀快但抓不住重點?培養孩子「精讀」習慣,可嘗試CROWD提問法
    而抓不住重點是因為很多家長忽視對孩子"精讀"習慣的培養,在剛開始為孩子做閱讀啟蒙時,讓孩子儘可能多地接觸書,讓孩子"泛讀"沒有問題,但當孩子已經逐步有了獨立思考能力,再不培養孩子的"精讀"習慣,那麼看再多的書也沒有用。那麼什麼是"精讀"呢?我們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精讀"習慣呢?
  • 孩子閱讀能力差?用「CROWD」精讀方式,讓孩子輕鬆深入閱讀
    提升閱讀敏感度 大多數孩子之所以對於文字的渴望度不高,正是因為父母沒有真正讓孩子了解閱讀的重要性以及閱讀能為自己帶來的好處。 當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足時,他們也就不會喜歡上閱讀,這變成了一個死循環。
  • 如何開啟低齡孩子的精讀模式?CROWD提問法你一定要試試
    這兩種閱讀呈遞進關係,剛開始是泛讀,以興趣為出發點,享受閱讀樂趣,慢慢地,就會發展為精讀,以「知識型」的記憶、理解和思考為目標。每個孩子在閱讀方面的發展進度不一樣,如果孩子已經有了泛讀基礎,其實是可以進入以獲取知識為主的精讀階段了。如果能在五歲左右開啟精讀模式,近看對幼升小面試有幫助,遠看對小學階段寫作文也是大有幫助。
  • 我把K12最好的精讀提問法挖來了!歐美中小學用來打造閱讀牛娃的
    我的孩子讀了很多書,卻沒有體現出大量閱讀的優勢。表達不夠清晰,文字沒有深度,對事物的看法也很普通缺乏洞察力……實際上,閱讀是輸入,後面提到的「清晰、深度、洞察力」等等顯性優勢都是輸出,輸入與輸出之間想要形成良性循環,不光靠量,更要靠質。泛讀只能給你的孩子提供基本語感和詞彙量儲備,邏輯性思考力等高級認知功能必須由精讀來完成。
  • 讀伴閱讀小天才、步步閱讀,兩款精讀+泛讀兼具的英語閱讀APP,幫助孩子在家就能開展精讀的學習
    精讀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有方法、有目的地,從閱讀中獲取知識,鍛鍊思辨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在精讀的時候,除了要多次閱讀內容情節以外,還要能注重文字、語言和表達,帶著問題去讀,去發現文字背後的深層含義。對於很多孩子,甚至大人來說,精讀也並不容易,尤其在碎片化粗淺閱讀流行的今天。
  • 噠噠英語:用《牛津閱讀樹》鍛鍊孩子英文閱讀思考能力
    2016年,臺灣著名腦科學和心理學家洪蘭教授站上TED講臺,從腦科學角度分析了教養方式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問題,受到了聽者們的廣泛好評。近期,洪蘭教授進一步提出閱讀對於孩子智力發展的重要性,並指出「閱讀會改變大腦,是最快的吸取信息的方式。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才是真正增加兒童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 精讀or泛讀?孩子的英語閱讀該如何規劃?
    在孩子的英語閱讀之路上,不管選擇什麼閱讀材料都避不開「精讀」和「泛讀」的規劃,這兩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對英語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鯨寶就和大家聊聊精讀泛讀的那些事兒。精讀和泛讀,孰輕孰重?在很多家長看來,精讀比泛讀更難、更重要。因此會選擇在泛讀一段時候後,開始著手搜集精讀該怎樣進行的信息。
  • 泛讀與精讀相結合,快速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從小學的了了幾句到高考的大篇幅再到大學的超大篇幅,對很多學生來說,英語閱讀理解是考點也是一大難點。英語閱讀理解涉及的內容廣泛,句型句式複雜,單詞眾多,專業名詞更多。面對一大篇的閱讀理解,大部分學生都感覺頭痛不已。畢竟考試時間是有限的閱讀理解的篇幅過長,往往很多學生都不夠時間完成。
  • 精讀還是泛讀?閱讀沒有「量」,談何「質」變?
    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提問:怎麼精讀?或者是「涵涵媽,我娃看書很多,但我不知道他吸收沒,是多讀好?還是精讀好?」那今天就寫一寫我的看法。對於提高閱讀能力來說,有時候「量」比「質」重要,因為量變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變,閱讀能力才會有一個質的提高。
  • 只上課不閱讀有效果嗎?效果不足
    >只上課不閱讀有效果嗎?效果不足!Why?課程解決「精讀」問題精讀是語言的「精打細磨」精讀拓展語言深度和嚴密度精讀為現在解決問題課後閱讀解決「泛讀」問題泛讀是閱讀的「廣度積累」泛讀決定遷移能力和思辨能力泛讀為未來
  • 精讀還是泛讀?閱讀沒有「量」,談何「質」變?
    或者是「涵涵媽,我娃看書很多,但我不知道他吸收沒,是多讀好?還是精讀好?」那今天就寫一寫我的看法。對於提高閱讀能力來說,有時候「量」比「質」重要,因為量變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變,閱讀能力才會有一個質的提高。閱讀量大的孩子,閱讀質量就不高嗎?顯然不是吧。閱讀量大並不會降低閱讀質量。
  • 孩子閱讀量大,理解能力卻很差?家長可試試「五行閱讀法」
    因此,作為家長肯定要重視給孩子選書的過程。並且家長有必要把握選書的"度",不能完全坐視不理任由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書,也不能全憑自己意願給孩子買書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呢?請先從了解孩子的閱讀經歷開始,應清楚孩子目前的閱讀狀態。孩子的閱讀量多少,喜歡讀什麼書,感受最深的是什麼等等問題都屬於閱讀狀態的範疇。
  • 怎麼培養低齡孩子的「精讀習慣」,CROWD提問法家長得要掌握
    臺灣中央大學陳德懷教授的新書《明日閱讀》指出,閱讀有兩種:一種是為了興趣而閱讀,稱為"興趣閱讀";另一種是為了學習知識而閱讀,稱為"知識閱讀"。這兩種閱讀呈現出遞進的關係,一開始是泛讀,以興趣為出發點,享受閱讀樂趣,慢慢地,就會發展成精讀,以"知識為本"的記憶、理解和思考為目標。
  • 不刷閱讀題,學會精讀,孩子閱讀寫作能力也會大幅提升
    不刷閱讀題,學會精讀,孩子閱讀寫作能力也會大幅提升。最近一位五年級家長發信息說,孩子只是上了精讀課,這次期中考試閱讀得滿分,寫作能力也有提升,這是怎麼回事?精讀課是如何提升孩子閱讀寫作能力。1、我們都認同看課外書能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但是我們又發現有這樣的情況。喜歡看書的孩子,照樣答不好閱讀題,照樣不會寫作文。難道看課外書,解決不了孩子閱讀理解和作文的問題嗎?顯然是方法出了問題。如果我們去了解孩子看書的方法,你就明白其中的緣故。大部分小孩看的書是暢銷書,並不是教育部制定的名著。
  • 三妙招,讓小學中年級的孩子閱讀能力升級不卡關
    小編整理了引導小學中年級孩子突破閱讀關卡的3方法,以及對應的推薦書單,幫助孩子克服障礙,讓閱讀能力更上一層樓!第一招:三層次提問,提升閱讀理解力要確認孩子是否把書讀進去,林怡辰建議用三層次提問法:1.主角是誰?故事的背景時空是什麼?
  • 如何幫孩子提升閱讀能力?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研究員 鄭 蓉教育部針對「中小學閱讀」明確指出,今後的高考語文閱讀題量將持續增加。鍛鍊孩子的閱讀數量、提升理解能力迫在眉睫。閱讀理解能力差怎麼補?其實,通過一些實用方法是可以提高的。認讀能力是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理解能力是閱讀理解的核心,它包括對文中重要詞語、重要內容、文章結構和表現形式的理解,以及對作者觀點、思想和情感的理解。通常情況下,孩子閱讀理解能力差,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閱讀時間不足,閱讀量不夠。有的孩子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再加上小學作業壓力逐漸增大,可支配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少。
  • 讓孩子多看書多閱讀卻沒有效果?不如試著鍛鍊孩子這3種能力
    二、鍛鍊孩子3種能力,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閱讀質量:反而有些孩子題沒練多少,閱讀量一般,但是做閱讀理解卻十分拿手.這就是因為他的理解能力出眾,能夠通過閱讀快速理解其中的內涵,也就是進行高質量的閱讀,這樣做起題快速又準確。所以想要孩子閱讀質量高,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是很重要的。
  • 提升託福閱讀成績,你需要培養精讀文章的能力!
    託福閱讀側重於考查考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即獲取句子主要語意、段落邏輯結構及篇章結構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平時要注意積累單詞並培養分析句子的能力,而進行精讀練習是最為有效的方法。精讀文章的選擇託福閱讀考試涵蓋了生物學,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等較為廣泛的話題題材,用於託福閱讀精讀的文章應該按照不同話題題材在TPO閱讀文章中選取,每一類常考查的話題題材可以選取2-3篇文章。如此做可以在提高句子閱讀能力的同時,幫助考生熟悉此類話題常考內容及積累話題單詞。
  • 班主任嚴重提醒:暑假不幫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和能力,是毀了孩子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要想當學霸考好成績,暑假除了完成作業,班主任還會提醒:要幫孩子養成精讀和內化的習慣和能力,否則真的是耽誤了孩子!當然閱讀並不是瞎閱讀,泛泛而讀,而是有方法的閱讀。雖說,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好像很充裕,其實不然,現在的孩子暑假有很多的安排,完成暑假作業、上課外班、外出旅遊、各種活動等,真的不比平時空閒。所以即使閱讀,每天可能最多也只有一到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如何將這短暫的時間充分利用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下面這3個技巧真的不容錯過!
  • 步步閱讀《分級閱讀大數據報告》:「牛津閱讀樹+分級閱讀」讓孩子...
    數據報告顯示,家長對分級閱讀最核心的功能與價值也存在認知上的誤區,52.1%家長讓孩子學習分級閱讀的最主要目的是應對考試,成績提升,僅有5.3%家長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英語閱讀思維。這些對分級閱讀學習的認知與理解,以及之前提到的對分級閱讀方法的不熟練掌握,也導致了孩子在學習效果上的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