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坐地鐵或公交等人流量居多的交通工具時,作為女孩子,一定要保護自己,畢竟有不少&34;會乘機揩油,但遇到也不要害怕,大聲呵斥,捍衛權利,也會有很多人站出來幫你。
據媒體報導,8月12日廣州公交警方發表通告稱,在8月11日早上,發生了一起男子猥褻女乘客的惡性案件。在上傳視頻中,當時正值地鐵高峰期,熱鬧的車廂內,忽然傳來女孩的叫聲:&34;,車內乘客趕緊掏出手機拍照取證,可身穿紅衣的中年男子並沒有承認,在女乘客的強烈譴責之下,男子開始道歉。
&34;隨後乘客質問,並協助將其扭送到至公安機關。經調查,該男子已有59歲,是廣東廣州人,而被猥褻的女孩,才有20歲,目擊者稱,女乘客是被摸下體。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強烈譴責,說人已到中年,怎麼會對比自己孩子還小的姑娘下手,幸虧姑娘及時大喊回應,不然&34;還要繼續作惡。
而這一類猥褻案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孩子,成年尚可用語言表達不滿,可那些幼小的孩子呢?甚至都不知道,這些事情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據悉,8月5日發生在湖南省永州縣的7歲女童,也是被一個5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猥褻,而且該男子不是陌生人,是鄰居,曾經還住在小女孩家隔壁,但是他卻對一個孩子下手,導致孩子哭泣時,被家人發現下體流血,送醫後檢查顯示,孩子的處女膜已破裂。
同樣的,此前浙江金華也有一男子因猥褻多名男童被判決有期徒刑7年,但他造成的是多名兒童留下嚴重的心理創傷。幸運的是,在2020年的5月26日,民法典草案正申請審議,讓以前遭受過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在成年後,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
2019年8月26日,上海市鐵路運輸局檢察院,也正式對涉嫌強制猥褻罪的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對於車廂內的&34;也正式有了犯罪入刑的首例。也有人好奇,為何公眾對於鹹豬手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一方面,這是法治社會的進步,另外一方面,是我們再也不願成為&34;。
在早前新華社的調查研究顯示,中國有70%的女性遭受過性騷擾,但是大多數的人更願意保持沉默和逃避,也讓那些一再得逞的人,更加肆無忌憚,她們將無助和痛苦藏起來,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時間久了之後,心理也容易留下陰影。
但她們沉默的原因和其生活的輿論環境也息息相關,因為&34;。不少遭受性騷擾的女性會被網友攻擊謾罵,點評她們穿著不當,甚至會指責受害者&34;,連明星馬麗遭到騷擾時,也曾被網絡的語言暴力影響,又何況是普通人呢?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曾在書裡寫道:&34;但像廣州地鐵上發生的猥褻案一樣,女孩的呵斥,贏得了乘客的支持,大家還一起將壞人扭送到公安機關,所以,沉默,才是放棄對自己權利的維護,對此,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