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那些年被一個名義上的差生教給我的道理

2020-12-17 追影獸

hello,大家好!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十分具有成長和教育意義的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

在這部影片中,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有閱讀障礙症的小孩。伊翔他是個九歲的孩子,聰明可愛,但也調皮搗蛋,學習是他最大的敵人,每次考試成績墊底,正在蹲級讀三年級。

他成為學校老師眼中的問題人物,到教室外罰站更是家常便飯。父母只好將他轉至外地的一所寄宿學校,在那裡他的人生變得更悲慘,自己感覺被家庭所拋棄,而學校的教師也摧毀了他最後的自信心,逐漸走向自閉。

而一個不守常規的美術代課老師尼庫巴拯救了他。他不贊同現有的教育制度,認為每個人都有待發揮的才能,也能擁有不一樣的生活。他的教學方式很是鬼馬精怪,同時他對孩子充滿了愛心。

他找出了伊翔的癥結所在——閱讀障礙症,同時也發現了他獨具的天賦——異乎尋常的繪畫才能。他使用的辦法也很簡單,讓孩子恢復信心,並因材施教。伊翔終於在老師的調教之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這樣簡介下來,一部電影很簡單的就過去了。但是我想說說關於看這部影片背後的故事。

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是我們班的一個在老師看來是「差生」的學生推薦給我的。他也是為數不多的我到現在還能記清名字的男同學。

他呢,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樣,調皮搗蛋,不愛學習。他的表現在於抓抓女同學的小辮子,上課的時候總是興致缺缺的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有時則是睡覺,老師好像總是不容易放棄每一個孩子,為了幫助他學習就罰站,而他總是靜靜的待著,但你可不要以為他生來就如此沉靜。

他頂多就算活潑了一些,在課間不像同齡人一般沉穩,總是打打鬧鬧,劃破屬於教室的寧靜。但其實根本沒關係,愛學習的孩子永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不會關注外界發生了什麼;看小說的那些就更不用說了,就差把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世界裡了,誰還會關注外界的喧鬧。

而除了這兩類人之外,還有兩類人,一種是自己學不進去會把一切歸於環境的會提醒他幾句;一類是無所事事,專愛發呆的會凝視他幾眼。(小編就屬於發呆的一種,所以每次他劃破寂靜的時候我總會瞧上那麼幾眼)除此之外,只有班主任最能關注他,因為所有的孩子都很沉靜,只有他最引人注目。

久而久之,他就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籤。而他似乎也習慣這個標籤,然後用差生的行動去展示自己身為「差生」的作為。就連我們所有人久而久之習慣他的「差生」行為時,一件事讓我對他徹底改觀。

那是期中考之後的一次班級共同觀影時間,他為我們播放了一部《地球上的星星》。

影片剛開始,就能感受到小男孩的孤獨,他會一個人去算不上池塘的小水塘裡抓蝌蚪,他會聽見別人無法聽見的細微聲音,他會在一加一的數學題中把思想放飛到外太空。他會關注生活的細枝末節,那些別人都不屑於去關注的微小生物。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裡看起來都是荒唐,但是那時的我卻覺得這樣一個人好有人格魅力。他的腦海中多麼生動有趣呀!就算不是財富,那他也是萬人中與眾不同的那一個。

再到後來,轉學時,伊翔用他特有的語言展現了對於家庭的愛和對於分離的恐懼與抗拒。他以連環畫的形式從一家四口減到自己一個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離家越來越遠。

我清晰的記得,這個畫面出來時我們班大部分人流露出彌足珍貴的眼淚。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以第三者的身份參與電影主人公的生活時總是最明事理的那一個,會心疼主人公的遭遇。而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主人公般的人物時,總是以電影反派的角色出現,給他們原本就不美好的生活重重一擊。

也許這樣說參與者,有些過於嚴重。但是對於主人公的他們來說,這不過是冰山一角。

那時,我驚然發覺那個被稱為「差生」的他內心一定是敏感的。不是所有表面的無所謂都表明我們沒有受過傷害,他要被刮傷多少次才能笑著承認自己「差生」的標籤與身份。

這個世界最可怕的是人人都想拿第一,不允許有弱者的存在。

我記得曾經有一個話題是你願做冠軍還是鼓掌的那個人。

人們永遠會記住最鮮豔的事物,但那麼默默支持的其實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沒有襯託,我們就不會知道鮮豔的樣子。

但是人類,是有感情的,不是一個單單襯託的背景板,我們怎麼能以襯託的方式去對待他。內心的發展才是最富足的。

那時,為我們推薦這樣一部電影的他,或許也在以他自己微小的力量告訴這個世界:雖然我在你們定義的世界裡很差,但我還有屬於自己不一樣的色彩。

他在以自己無聲的力量對抗這個不太公平的規則,沒有因為「標籤」而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這是他的一次反攻,我不清楚那些哭過之後的同學會不會對他有何改觀,但是我又在其他地方發現他的才能。比如他會在聖誕節的那天在學校賣蘋果,他會在情人節的那天去花農那裡採購常青樹或玫瑰,每年都有新的想法給那些偷偷談戀愛的人們驚喜。

他在他的世界裡,沒有一個老師去救贖,他沒有電影中的伊翔那麼幸運,但是他有著比主人公更加強大的心理,自我救贖遠比等待救贖要讓人敬佩!

或許,他是一個「差生」,但他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差生」,就像一顆星星一般,發散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光芒,在這個地球上佔據著不可忽視的位置。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星星:在愛的教育下,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星星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一部教育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我相信在看過這部影片之後對於教育的意義會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是由印度天王級巨星阿米爾·漢導演並出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8歲的小男孩伊夏和他「另類」老師的故事。伊夏是老師眼中不合格的學生,他數學很差、英文也不佳甚至連簡單的單字都拼寫不好,但他又是一個很特別的小孩,因為萬物在他眼中獨有色彩。
  • 《地球上的星星》沒有孩子經得起挑剔,他們都是最美的星星!
    看在上帝的份上,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賦和夢想。 ——題記引言在每個人的童年中,大概都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夥伴,他成績很差,不寫作業,倒數第一,是家常便飯,調皮搗蛋,偷懶打盹,是司空見慣。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差生,笨,低能兒,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 《地球上的星星》:最感動的印度電影,分分鐘引爆你的淚腺!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阿米爾汗執導的電影,我相信大多說人都看過,這部電影從頭至尾讓給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一句話的含義,那就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千裡馬,我相信只要因材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會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
    看著滿天的星星,在蒼茫的夜空中散發著光芒。每顆星星都有自己本身所特有的光芒。 由阿米爾.汗精心製作並領銜主演的《地球上的星星》 是一部關於教育題材的電影。正如那每顆閃亮的星星一樣,每個孩子都會綻放自己獨特的光彩。
  • 《地球上的星星》史上最催淚的治癒系電影
    電影叫做《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上映於2007年,可以說是一部老電影了,主演是印度十分出名的演員,阿米爾.漢,小編是十分喜歡他演的電影,可以說每一部都十分精彩,比如說之前很火的《神秘句型》,《摔跤吧爸爸》,《我的個神啊》等等,每一部都能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也十分有人生意義。想必這幾個相對於《地球上的星星》來說看過的人就比較多了。
  • ――《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是2007年上映,至今已有13年,依然讓我記憶猶新!今天看來也是讓人震撼的、有心的、走心的好電影!「星星」――我們用來形容「自閉症」或有「缺陷」的孩子,而孩子的問題是可以用一個行為或不好的表現界定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 在《地球上的星星》上沒有愚蠢的孩子,他們都是閃亮的星星
    阿米爾汗身處於一個神奇的國度,那裡的宗教信仰和種姓制度十分的嚴重,而阿米爾汗之所以被譽為印度「國寶」被稱為堅持電影夢想,在國際上取得非凡成就的天才,是因為阿米爾汗試圖改變這個國家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地球上的星星》的情節並不複雜,小男孩伊桑在老師眼中是一種粗心的學習「智障學生」,在家長眼中是一種不斷的麻煩「問題小孩」,然而家長們把伊桑送到寄宿學校,抑鬱和自閉的伊桑被發現患有「讀寫障礙」由尼克的老師扮演的阿米爾汗,在尼克老師的幫助下,伊桑的誦讀困難症慢慢治癒了,同時,也治癒了伊桑受傷的靈魂,伊桑也開始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 《地球上的星星》:電影有著極強的代入感
    《地球上的星星》它是印度的一部以兒童和教育為主題的電影呢,由爾汗執導和參演,電影開始就向我們演出了這樣的一個小孩呢,他可以付出自己的想法,他那些超遠人類的腦細胞讓他在只有自己才能懂得的情緒之中呢,他可以在等公交車的時間用自己的喝水杯子在下水道裡抓一隻小青蛙,他也能在看看奧數題目的時候在腦袋裡湧出奇怪的符號
  •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全印度的電影,暖心老師拯救自閉學生!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全印度的電影,暖心老師拯救自閉學生!世界上有些特殊的孩子,被禁錮了心靈,他們像星星一樣旁若無物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散發著幽冷而孤獨的光。《地球上的星星》講述的,就是有讀寫困難的印度8歲小男孩依翔和他的美術老師的故事。
  • 阿米爾汗經典作品《地球上的星星》,考零分的孩子如何成為天才?
    提起阿米爾汗想必愛看電影的人都有所了解,印度高分勵志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作為其代表作,依舊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該片主要以兒童教育、成長與家庭為核心,講述了成績墊底的8歲男孩伊夏如何在尼克老師的耐心幫助下成為天才的故事。
  •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斑斕的圖畫與童真的質樸,構築了《地球上的星星》別樣的感動,每一個孩子都會是特別的,而我們能否以有愛,包容,耐性,關懷的態度去看待那些「特別」的孩子,成為了該作對教育與成長的啟迪,只要老師能擁有陽光的亮度,每位學生能會是一顆閃耀的星辰。1.歌舞過於冗長,濫用慢動作和說教,但衝著視覺創意還是給到4星。2.對讀寫障礙的迷人描畫:3*9=3=地球轟滅冥王星,字母蜘蛛,Kil[l]狂蟒。
  • 地球上可以看到星星,為什麼到了月球上卻是漆黑一片?
    我們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星空,首先,我們的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它能夠進行發光和反射光,並且地球在夜晚也不會受到其他強大的光線的阻擋。 月球也像地球一樣在不斷的進行著自轉,所以在月球上也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月球自轉一周是一個恆星月,一個恆星月大約為27天7小時43分11.47秒,月球上的一天相當於我們在地球上的一個月
  •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電影的又一佳作,你真的看懂了嗎?
    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這部由阿米爾汗執導並參演的電影,一經上映就廣受好評,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8歲的小男孩伊夏因為患有閱讀障礙症,在上學期間他被父母責罵,被老師打壓,被同學排擠地球上的星星首先來說一下電影的劇情吧,影片的男主伊夏是個8歲的小男孩,他學習成績很差,經常把自己的成績單餵狗,而且每次上課他都會走神,為此他沒少挨罵,父母對他很失望,老師也不喜歡他
  • 看《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李沁儀(廣東梅縣外國語學校202班)  暑假裡,我看了老師推薦的一部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講的是:有一個叫伊桑的男孩,他讀三年級。因為有學習障礙,所以他的學習成績很差。
  • 為什麼在地球上能夠看到星星,而月球上看太空卻什麼都看不到呢?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太陽光不會被散射,這意味著在月球的白天也能看到星星,只要不朝著太陽方向看就行。太陽光照射在月球表面,月表會反射出太陽光而變得非常明亮,這要比天空中的暗淡星星亮很多。如果照相機同時拍攝月表和天空,為了使月表能夠正常曝光,天空的曝光就會不夠,從而導致那些暗淡的星星無法顯示在照片上。此前,探月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在一次採訪中說到,「在月球上觀天是天文學家嚮往的。」
  • 千萬富翁其實只是一個「差生」
    簡述: 「一流學生就業,二、三流學生出國或是考研,末流學生創業」這句話似乎總結了所謂的「差生」和「好學生」們在道路上混的命運......和康寨人喝酒就是一個字「爽」,香噴噴的螞蚱、美妙的紅薯酒讓我神經錯亂,大碗歸來,特地拿出手機記事本為今天話題敲打了一篇後續文章。
  • 《地球上的星星》讓我感動,對上映在即的《神秘巨星》很是期待!
    一部兒童片《地球上的星星》 小編個人觀點:阿米爾汗的每一部電影都是經典,上周末有幸觀看了由阿米爾汗主演的一部兒童片《地球上的星星》,感受頗深,開始沒有想到居然會這樣感人,甚至不由讓我想起了我曾經遇到過的老師們
  • 散落在地球上的星星,總會發出獨特耀眼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伊夏【芥末片場】是芥末堆推出的電影賞析欄目,以影評形式為讀者甄選具有教育意義的優質電影,挖掘電影中的教育內涵,揭示教育的生活性、社會性和哲理性。——阿米爾·汗2007年,這部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地球上的星星》上映。作為致力於反映印度真實社會的演員,阿米爾·汗在自己的不同年齡階段,分別飾演《地球上的星星》中救贖閱讀障礙兒童的青年教師,和《摔跤吧!爸爸》裡背負四個女兒摔跤生涯的父親。而與《摔跤吧!
  • 《地球上的星星》真正啟發我們的是?
    【在當下的條件下,期待教師能做到對每個孩子無微不至地關懷是不切實際的】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的一部關於教育的影片,講述了在繪畫有自己天賦但學習上力不從心,被學校、教師和家長嫌棄的小男孩伊桑,在美術教師尼克的幫助下,成功地趕上了學業進度,並且在期末的寫生比賽中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
  • 《地球上的星星》:學渣的完美逆襲,揭開了家庭教育的4個痛點
    大家都想擁有一個學霸子女,可事實上有學霸就有學渣,大部分孩子都還是普通孩子,相對來說比較中庸,甚至有一些學習不怎麼好。從孩子上小學到孩子上大學,這長達16年的學生生涯裡,學習成績幾乎是大部分家長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標準。尤其是孩子上大學之前,舉全家之力培養孩子,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高考,為了讓孩子能夠上一所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