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同階段 爸爸的角色各不相同

2020-06-19 二三裡資訊蘭州
孩子不同階段 爸爸的角色各不相同孩子不同階段 爸爸的角色各不相同

專家簡介: 喬昆,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心理教研室主任,醫學心理學碩士,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甘肅省心理學會醫學心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評估學組委員。

在孩子的成長中,對比父母的陪伴時間,一般媽媽投入的精力、時間較多,陪伴孩子的日子也長。因此,育兒過程中,很多家庭呼喚爸爸「出場」,教育和陪伴孩子,給其如山的父愛。爸爸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該如何與孩子相處?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心理教研室主任喬昆給出了合理的建議。

3歲內,父親教孩子規則

精神分析學者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一生都在他的童年,他的人格發展理論把孩子的成長分為5個時期:口欲期(0-1歲)、肛欲期(1-3歲)、俄狄浦斯情結期(3-6歲)、潛伏期(7歲至青春期)、兩性期(青春期以後)。

口欲期的嬰兒和母親,處在共生關係中,孩子在建立母嬰關係中,獲得安全感,信任及自信。「這一時期媽媽在育兒中作用顯著,母愛除了要給孩子奶水這樣的生命支持和物質的幫助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孩子接觸感和依戀感,與母親建立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在成年後具有高自尊,並具有良好的與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喬昆說,這一時期的新手爸爸,要做媽媽育兒的助手和媽媽情緒最好的調節者。

肛欲期,是孩子建立規則的敏感期。「這一時期,需要爸爸與媽媽保持一致言行,這樣才不至於造成孩子規則的混亂。」喬昆表示,這個時期的孩子,他進入到第一反抗期。父母要因勢利導,做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同時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這個時期也是教規則的時期,父親在教規則時可以更多告訴孩子正確的方法,以及錯誤方法可能帶來的危害,在規則敏感期,給予父愛,同時給予嚴格的管理,才可能使孩子順利度過。

青春期 父親是孩子的模板

3-6歲,孩子進入俄狄浦斯情結期。父親的作用在這一時期開始慢慢變得更重要。「這一時期的孩子,從母子的共生狀態中解脫,開始形成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子的三角關係,興趣轉向異性器官,愛戀異性父母。」喬昆認為,這一時期,父親將會是女兒愛情地圖的最初模板,沒錯,父親有多優秀,未來的女婿就會多優秀;同樣,和女兒的相處可以讓她有更多和異性交往的經驗。對於兒子,父親將是兒子最好的模板,孩子就像是父母的複印品,原版優秀了,複印版才會優秀。同時,作為父親,還需要與妻子建立和諧的夫妻關係,讓孩子看到原生家庭的幸福。「婚姻裡的兩個個體都會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一些資源,有的會繼承,有的會反抗,有的會反其道而行之。」喬昆說,父親在這一時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一生。

孩子到11或12歲,他就通過社交任務的成功達成,探索社會。在這個過程中,當他感受到危險的潛在挑戰,可能會變得焦慮、膽小或者執著。他們需要來自父親的力量支持幫助他們應付潛在的危機。有研究表明,缺少父愛的孩子性格方面會有一些明顯的弱點,如膽小、內向、自信心及責任心不足等。

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席,如同太陽的光芒,指引孩子向正確的方向蓬勃成長。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歐陽海傑

來源:蘭州晨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不同的階段,人生各不相同
    在人的一生中,有一點是確信無疑的,那就是我們的氣質經歷了相當大的改變,而在此變化中,現在總是呈現出不同的色調。不同的階段,人生各不相同,生命從整體上來看,每一個階段,都是比過去和未來更美好的東西。但是不管我們處在哪一個階段,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將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把握好。在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中,傑奎斯說了這樣一段話: 「全世界是一個大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有上場的時候。
  • 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扮演什麼角色最合適?角色做對了孩子更出色
    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很重要,父母教育角色定位做對了,能助孩子成就未來。我們無論是在看古代劇還現代劇,經常會看到劇中淘氣頑皮的孩子在犯錯後,在父親氣的要責罰時,孩子就會跑到母親身邊去求情,這時候母親就會護住孩子,不讓父親責罰。
  • 各階段均不相同,家長做得對娃說話早
    嬰幼兒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為孩子塑造好優秀的語言能力,不僅對孩子的理解和學習能力存在積極意義,更會對孩子今後的認知能力和人生發展影響深遠。但每個寶寶都是不可複製的獨立個體,語言發展快慢也不盡相同。
  • 發現孩子「偷拿」10塊錢,3位爸爸不同的做法,造就娃不同格局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而在孩子犯錯後,家長對此的應對方法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應對方法則會造就孩子們各不相同的一生。其中,孩子「偷」自家的錢是很多家長都面對過的情況。「偷」自己家的錢,三種爸爸有著以下三種不同做法:一、 不放在心上,輕易原諒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爸爸,在發現孩子「偷拿」家裡錢的時候,很多時候根本不會放在心上,放任孩子的小動作。
  • 不同的地區各不相同的cos,泰國coser是男是女始終是個謎
    cosplay活動在全球都有著較高的人氣,在國內也不再是小圈子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各種各樣的作品也多了起來,能穿上好看的衣服,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想想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大多數國家都有著喜歡二次元文化的人,cosplay作品也有著很多,不過因為各個地區人們的長相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所以cos作品也是五花八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各國作品的不同,不同的地區各不相同的cos,泰國coser是男是女始終是個謎。首先來看看我們的cos,地大物博,帥哥美女總是不缺。
  • 孩子啥都能聽懂就是不開口,咋回事?詳解兒童各階段語言發育特徵
    當寶寶第一次開口喊爸爸媽媽的時候,每個父母心中一定都充滿著難以言語的幸福。語言是人類之間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現在大部分的父母都知道要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和學習語言,但寶寶從「咿咿呀呀」到「伶牙俐齒」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就需要家長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根據幼兒的不同成長期特點,有目標、有方案、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鍛鍊。這是一個科學又漫長的過程。
  • 「媽媽,我為什麼沒有爸爸」,兩個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人生
    導讀:「媽媽,我為什麼沒有爸爸」,兩個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人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我為什麼沒有爸爸」,兩個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人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奧利奧姐妹」走紅,雙胞胎膚色各不相同,如今美得各有千秋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生活中,似乎長相一樣的雙胞胎我們比較常見,而長相完全迥異的雙胞胎比較少見。但是這種長得不一樣的雙胞胎也是廣泛存在的。「奧利奧姐妹」走紅,雙胞胎膚色各不相同比如英國就有一對看上去非常不一樣的雙胞胎,因為這兩個姐妹的膚色天差地別,一個是黑色,一個是白色。這種神奇的遺傳現象也使得雙胞胎出生後也迅速走紅,被很多網友親切的稱為「奧利奧姐妹」。
  • "爸爸,我們家有多少錢?"父親不同的回答,造就不同的孩子
    父母們誤以為孩子還小,對事情的認知處於很模糊的狀態,因此也就沒對他提起家裡的經濟水平,其實當孩子進入校園後,自然而然會去與其他小朋友展開各方面的比較。但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比較期間,她的性格與內心想法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所以如果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詢問家裡真實經濟水平時,作為父母該如何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呢?
  • 為啥爸爸一聽「胎動」胎兒就不動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爸爸別鬱悶
    導讀:為啥爸爸一聽「胎動」胎兒就不動了?實際情況這樣的,爸爸別鬱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啥爸爸一聽「胎動」胎兒就不動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爸爸別鬱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在孩子英語學習的各階段的角色與作用
    鋪墊了1000日常詞彙以後,就可以把孩子送到外教班,用生動活波的方法練習口語。父母的作用是點燃孩子對學英語的興趣,把孩子領進門。啟蒙階段所進行任何活動,都要圍繞孩子的興趣,全方位地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讓孩子覺語很有趣。
  • 發現孩子「偷拿」10塊錢,3位爸爸不同的做法,你是哪一種?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而在孩子犯錯後,家長對此的應對方法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應對方法則會造就孩子們各不相同的一生。其中,孩子「偷」自家的錢是很多家長都面對過的情況。面對孩子「偷」自己家的錢,三種爸爸有著以下三種不同做法:第一種:不放在心上,輕易原諒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爸爸,在發現孩子「偷拿」家裡錢的時候,很多時候根本不會放在心上,放任孩子的小動作。然而這樣的放任對於孩子來說並非好事,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
  • 兩個家境不同孩子相遇,互相注視對方,網友:相同年紀不同的際遇
    父母都希望能夠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讓他們能夠無憂無慮的成長。然而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有的父母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沒能夠給孩子一個高的生活質量,而有的孩子從出生就錦衣玉食,吃穿不愁。同樣的年齡卻有不同的際遇網絡上有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家境較差的短髮女孩和爸爸走在街上,她身穿著粉色上衣和牛仔褲,而這套衣服應該是穿了很久了,所以有些發舊。她和爸爸的肩膀都扛著一個麻袋。
  • 如何看待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
    因此,我要在這裡強調的一個觀點是,心理學並不能直接幫助家長解決在教養孩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例如如何不讓孩子發脾氣,但是可以告訴你們這些問題的根源。在發展心理學中有一個特別關鍵卻常常被家長忽視的變量,那就是年齡。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即使他們做出了相同的行為,背後的原因也是不盡相同的。
  • 【爸爸育兒】忙爸也能當個好爸爸!
    父親角色隨成長階段改變  傳統觀念中,總是把父母親的職責劃分成母親主持家務、照顧孩子,父親的角色就是養家活口,在家中的地位,只是媽媽(媽媽食品)的替補者。  7~12歲:規範者  林啟鵬認為,父親應該要替孩子樹立正確的規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自信的態度面對人生。這個角色在孩子進入小學期間更是特別重要,曾有研究顯示,如果父親於這段期間不在小孩身邊,或是過於嚴厲,讓孩子得不到從父親身上學來的規範功能所影響,當他長大後,在與威權型人物相處時,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 那些不知道孩子班級,將孩子送錯學校的爸爸們,都有著相同的特徵
    開學第一天上課,浙江一位爸爸就將自己兒子送錯三個校區,最後待父子倆雙雙找到正確的學校時,已接近放學了。還有一位杭州爸爸也幹了相同的事,早上開車送孩子去學校,放下孩子就走了。等到老師問孩子是一年級幾班的學生,孩子說不出來。
  • 幾個小妙招幫助爸爸與孩子親密接觸
    ,但爸爸們總是很容易當起甩手大掌柜:「孩子不跟我啊,只找媽媽……」「不是我不抱,每次我一抱他就哭,但爸爸這個角色,是媽媽永遠無法代替,爸爸代表著力量、強壯、權威、規則,是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社會人的領路人,爸爸的思維模式、動作特性、聲音特點等,都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所影響。
  • 兩個孩子路上相遇,互相看著對方,網友感嘆:相同年齡,不同際遇
    文/山爸爸育兒記世界上有著千千萬萬的家庭,有的一貧如洗,有的富甲一方,貧窮的家庭,勉強維持著溫飽,孩子上學都成了難題,而富足的家庭,孩子穿著名牌衣服,上學也有豪車送,也是讓人感慨頗多,不同的家庭,孩子的際遇也不同。
  • 媽媽爸爸的教育就像兩條平行線,方式方法不同,導致孩子無所適從
    在不同的家庭中,這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各有不同。有的媽媽將孩子完全當成自己一個人的,不管是生活還是教育,對待孩子她都必須要親力親為,決不允許他人插手。就算一時需要爸爸幫忙,她也一定保證自己站在一個指揮全局的位置上,時刻糾正對方身上她覺得不對的、不好的行為。
  • 爸爸和媽媽的育兒分工為何不同?
    據說男人和女人來自不同的星球,即使成為孩子的父母之後,這種思維的差距仍在延續。爸爸媽媽常常因為對待孩子不同的態度和方式而發生爭執。其實媽媽不必過於責怪爸爸不夠盡心和投入,他只是和媽媽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而已。男人和女人的大腦結構基本相同,但是在大小、厚度等方面稍有不同。一般來說,男人的右腦比較發達,女人的左腦比較發達,而左腦和右腦分別掌管著不同的能力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