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辭退大有區別!事關賠償金額,別被公司忽悠了

2020-12-19 神鳥知訊民生匯

一般來說,在公司與員工雙方均無過錯的情況下,員工辭職與被辭退的主要差別是有沒有離職經濟補償。邢先生離職後,就因為這個問題與所在公司產生了爭議,之後打起了官司。仲裁裁決後,公司不服訴至法院。一審法院做出了與仲裁一樣的判決,公司又提起上訴。3月19日,二審法院法官再次辨法析理,指出公司存在的過錯,判令公司支付邢先生被拖欠的工資及離職經濟補償金5100元。

入職月餘遭遇欠薪 老闆答覆含糊不清

2017年7月12日,大學畢業3年的邢先生通過同學介紹,入職北京一家科技發展公司。入職當天,雙方籤訂了期限自2013年7月12日至2020年7月11日的勞動合同書。合同約定,邢先生工作期間的工資標準為每月3600元,工作崗位是方案部職員。到了約定的發工資時間,公司沒有如期支付工資。為此,邢先生找公司問原因並想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領到工資。

公司負責人說,由於邢先生所在事業部已經於年初承包給姚某,故其工作期間的工資報酬應由姚某負責,公司不幹涉部門的事務。其他部門員工也都在為自己數月領不到工資鬧情緒,甚至有不少員工開始停止工作,邢先生等人猜不透公司的意圖,也無人回答他們的疑問,於是,大家就認為公司要辭退他們。

離職員工索要補償 公司拒付任何費用

邢先生找老闆袁某說理,老闆不見他,接待他的人事經理一口咬定公司沒有拖欠工資,要找就找承包人姚某。見公司不講理,邢先生就向仲裁機構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請求裁決公司向他支付被拖欠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仲裁委審理後,裁決公司應向邢先生支付工資4819元、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2758元,但駁回了他的其他申請請求。公司不服裁決,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認為,由於雙方均無意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也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勞動合同解除原因,可視為雙方協商一致且由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公司應按照邢先生的工作年限及工資標準支付其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報酬的法律義務。本案中,邢先生正常工作至2017年8月17日,公司雖主張邢先生工作期間的工資報酬應由承包人姚某負責,但未提交證據證明公司已經與邢先生協商確定工資支付義務由姚某代為承擔、亦未提交證據證明姚某已經實際代表公司支付邢先生上述期間的工資報酬,故應當承擔相應法律後果。

綜上,法院判令公司向邢先生支付被拖欠的工資3310元、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1800元。

公司上訴強詞奪理 法院終審維持原判

法院判決後公司不服,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公司的上訴理由是:其沒有拖欠邢先生在職期間的工資,根據公司與方案部經理姚某的承包協議,應當由姚某承擔整個方案部員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費用。事實上,姚某已從公司支取方案部7月及8月的工資等相關費用,其個人未向員工發放,應追究其個人責任,而不是讓公司再次支付員工工資。此外,公司沒有解僱邢先生,邢先生未經單位同意自行離職系主動辭職,公司不應當向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二審法院認為,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案件的爭議焦點可以歸納為二個:一是公司是否拖欠邢先生的工資,二是邢先生是否屬於自行離職。鑑於一審法院的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1)項之規定,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記者 趙新政

相關焦點

  • 原來辭職、辭退、自離的區別這麼大~
    原來辭職、辭退、自離的區別這麼大~ 2020-08-27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司要辭退員工卻讓員工主動寫辭職申請書:公司無恥,員工要維權
    有人問,廠裡辭退好還是自己辭職好?我不太清楚問這個問題的朋友用意何在?是你現在面臨了廠裡要裁員的情況,廠裡讓你們主動辭職嗎?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要相信廠裡人說的任何話,堅決不要主動辭職。說一個事例吧,頭條裡有一個小夥伴曾經私信跟我說,他們公司裡要裁員,公司派人和他們談,說公司一定按照正規的流程賠付經濟補償金,不會剋扣大家的工資,把大家安撫得非常好,但最後公司要每個人都寫下一份離職申請書並且籤字。考慮到公司的態度比較的誠懇,所以要被裁員的人都寫下了離職申請書,並且籤字蓋章。
  • 辭職或辭退,單位賠償大有不同!勞動法: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即確定建立勞動關係,而解除勞動關係則是解除勞動合同,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有三種: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被用人單位辭退以及勞動者主動提出離職。其實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也是由一方先提出,因此總的來說,解除勞動合同就是辭退和離職的事情。
  • 離職、辭職、辭退、自動離職的工資有什麼區別?看完一目了然
    辭職是主動行為,作為員工主動提出離職,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炒老闆魷魚」,這個情況下是沒有賠償的。這個詞使用的頻率最高。它一般指兩種情況:一種是,員工根據自己的規劃,提前30天以書面的形式通知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係;第二種,公司對員工採取暴力或者威脅行為,強迫員工勞動,或者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資,員工可以依法隨時向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說,辭職是員工根據勞動法規或者勞動合同規定,提出辭掉工作解除勞動關係的行為。
  • 辭職、辭退和自我離職有什麼區別?工資標準是多少?
    不說開除和離職對找下一份工作有多大的影響,單從賠償金及工資結算來說,就已經大有不同。我們不妨具體來看一看各種解除勞動合同的形式下,工資與賠償金的差別。辭退、離職和自離差別巨大,選錯了你的錢就少了一大截,特別是老員工們,千萬要注意!
  • 辭退、辭職、合同到期、裁員,勞動爭議類型及賠償標準
    「秋後算帳」是勞動爭議的一個典型特徵,很多老闆自認為「我對員工有情有義,我的員工必不可能告我」。但當勞動關係解除,雙方不再有隸屬關係,員工不再獲得單位的報酬,產生爭議後才發現其實員工積怨已深。實踐中,勞動關係解除有這樣幾種情形:單位辭退、員工辭職、合同到期不續籤、裁員、員工自動離職,這些情形下都會產生哪些爭議,爭議仲裁的訴求賠償標準又是怎樣的呢?辭退: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單位單方辭退員工分為過失性辭退和無過失性辭退。
  • 離職、辭職、辭退、自動離職的區別,你都知道麼
    昨天有個網友問我了一個問題,如標題,今天給大家解釋一下。很多職場人都弄不懂離職、辭職、辭退、自動離職的區別,有時候說出來的話雖然明白他的意思,但確切來說是不對的。老王來和大家探討下這些名詞的真正含義。離職:其實離職的意思和辭職是相近的,前者是過去式,後者是現代進行時,說法是你離開公司後的說法。比如:當你和你朋友聚會時,你朋友問你,你現在在哪工作呢? 你說我前不久「離職了」,這個時候你朋友會明白,奧,你離職了啊。離職強調的是過去式。辭職:實質意義上來講就是員工和公司分開進行時。 比如另一家公司挖走了你,打電話給你問你什麼時候過來上班?
  • 老員工主動辭職,人事:本來就想辭退你,現在20萬賠償金不用給
    我們知道現在很多公司的老闆眼裡只有利益,對於那些一段時間內沒法創造出可觀收益的新員工根本沒有任何情面可言,而對於那些老員工有時候也是說開除就開除,只看到了他們給公司造成的一時損失,卻忘記了這些年來他們為公司創造了多少的收益。
  • 你知道哪些被公司辭退的陰招、狠招?
    很多時候,一個公司想要辭退一個人,為了不做經濟賠償,利用各種手段來忽悠你,讓你主動辭職!以「為你好」名義辭退你!前公司,一名推廣人員小A在公司上了半年多的班,人事偷偷告訴你公司有可能會把你辭退,被辭退,多丟面子啊,而且咱們公司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公司現如今有多麼不景氣,還不如換一個新環境呢?然後小A就聽話走了,巧的是小A的男友是一名律師。
  • 辭職、辭退和自離,工資結算標準大不同!不知道就虧大了
    辭退、離職和自離, 有哪些區別?一起來看看! 用人單位辭退員工時,員工最後一個月的工資結算應該足額支付,幹了多少天就要拿多少工資。 至於賠償金,則要看是因何辭退。
  • 辭退,自離,辭職的經濟補償怎麼算?勞動法是這麼規定的?
    辭退,自離,辭職的經濟補償怎麼算?勞動法是這麼規定的?辭退是公司主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如果在公司合法辭退的情況下,公司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勞動者,並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一般來說,公司不能隨意辭退員工的,只有在符合勞動法律規定的一些條件下,才可以辭退!
  • 勞動法新規:以下情況下員工自動辭職,賠償金額比年終獎還要高!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刪在實務中大家通常所說的「辭職」只是對員工主動要求離職的一種習慣性稱呼,勞動法律中的標準用詞是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所以對於員工自己去「辭職」的有幾種情況,而根據這幾種情況就可以知道員工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可以這麼說員工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要看員工的辭職理由是什麼,具體請看下文。
  • 勞動法中,辭退、開除、勸退三者有什麼區別?
    想要了解兩者存在哪些重要的矛盾,其必須要了解的就是辭職、開除以及勸退三者之間的區別問題,那麼究竟他們在勞動法律關係中處於什麼情形?什麼關係?又有何種關聯呢? 一、辭退、開除和勸退分別是什麼意思?在勞動法律關係中,其實辭退和開除是一個意思。
  • 員工被辭退不給賠償,hr:不主動離職的話,離職證明不好看
    近日,一位員工在某網際網路平臺發帖表示:因為和領導工作理念不和,被公司辭退,但是現在hr讓卻讓他主動辦理離職手續,否則的話,他的離職證明上將會寫上被辭退。儘管他心裡覺得很不爽,但是又擔心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影響。誠心發問,離職證明上被辭退有多大影響?
  • 公司無故辭退我,讓我寫離職申請,當天下班就趕我走,有賠償嗎?
    公司無故辭退我,讓我寫離職申請,當天下班就讓我走。我沒有籤,可以要求公司賠償嗎?——網友如是問其實這個問題,最佳的解決時間是在當天。現在過去好多日子了,不知道解決得如何。根據問題描述,公司給的離職文件中,離職原因肯定寫著「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如果在這上面籤了字。等於不是公司辭退員工,而是員工主動辭職,這樣一分錢都賠不到。要想獲得經濟賠償金,我們得先弄明白以下3點:在什麼情況下,員工可以要求企業支付賠償金?
  • 公司要辭退我,卻要我強調因個人原因辭職,我能答應嗎?
    我在公司工作了三年,近日卻接到了公司人力部門的通知,因為公司結構調整,人員變動比較大,我的崗位已經被人取代了,公司希望和我談一談未來。我知道所謂的「談未來」意味著什麼,最近,陸續有同事離開公司,我作為非核心業務人員,被裁也就不意外了。
  • 員工辭職需要提前一個月,老闆辭退員工只需要一次談話,憑什麼
    現在有兩個選擇:a、辭職需要提前一個月,b、立馬辭職,但是要賠償公司。作為員工你會選擇哪一個?《勞動法》給員工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只需要員工辭職提前一個月。再給老闆兩個選擇:a、辭退員工需要提前一個月,b、立馬辭退,但需要補償員工。
  • 自動離職與辭職,除名、辭退與開除到底有何不同,有啥區別?
    辭退分兩種情況,一是違紀辭退,二是正常辭退。違紀辭退在我國目前一般是指用人單位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犯有嚴重錯誤,但不夠開除、除名條件,經教育或行政處分仍然無效的職工,決定解除其工作從而終止勞動關係的制度。辭退不是行政處分,是一種行政處理,沒有處理時限的規定。
  • 職場上辭職和被辭退的區別是什麼?二者分別有什麼影響?
    辭職和辭退都是解除員工和單位之間的藝術關係,都是行為主動方的一項法定權利,必須考慮雙方的正當權益,必須通過法定的程序才能夠實現。最後辭退,對一個人的職稱元消耗是非常大的,正在用人單位上來說,有些選擇自己職業並沒有什麼不對,畢竟社會就這樣,哪個用人單位都想在付出同等薪水的情況下招到更好的人,這樣才有利於公司的發展,為了自己前途的話在離職時一定要跟公司溝通好,表明自己是是辭職而不是被辭退,要有保護好自己的自我意識。
  • 公務員退出幾種方式,辭職、辭退和開除什麼區別?
    現在進入公務員序列基本上以招考為主,也就是所謂的「逢進必考」,但是有多種的退出方式。正常退出的方式有退休、辭職、辭退、免職,非正常退出方式有撤職、開除。一、退休。當公務員達到退休的年齡之後,或者自己因為某些原因喪失了工作的能力,這個時候按照法律的規定對退職手續進行辦理,同時得到一定金額的退休金等,安穩度過晚年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