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東北三寶之一,是指沒有骨化的公鹿角。醫學實踐證明,鹿茸含有17種以上胺基酸,含有多肽、蛋白質、多糖物質、磷質類、糖質類、固醇類、脂肪酸、前列腺素、維生素類、以及一些其它脂類物質。它具有生津補髓、益氣助陽、化瘀生肌、強筋壯骨、強身抗衰老之功效。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乃名貴中藥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胺基酸、蛋白質及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胺基酸成分佔總成分的一半以上。古代醫家認為,鹿之精氣全在於角,而茸為角之嫩芽,氣體全而未發洩,故補陽益血之力最盛。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稱鹿茸「善於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
鹿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藥用動物,在現存文獻中,漢代文獻就有「鹿身百寶」的說法,是靈丹妙藥的象徵。《本草綱目》記載鹿茸、鹿角、鹿角膠、鹿角霜、鹿血、鹿腦、鹿尾、鹿腎、鹿筋、鹿脂、鹿肉、鹿頭肉、鹿骨、鹿齒、鹿髓等都可入藥,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能夠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而鹿的初生幼角——鹿茸更是被視作「寶中之寶」。
鹿茸能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提高機體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慾,降低肌肉疲勞,促進血液循環和傷口癒合,能使心腦血管和心肌功能恢復正常,促進腎臟之機能,補元氣、治勞虛、填精血、小便頻密、夢遺精溢、恢復及促進精力和性功能。女子服用,專治子宮虛冷,崩漏帶下及產後貧血。實為男女之補血佳品。霜降之後為服用鹿茸最佳節令,因為這段時間氣候轉涼,人體氣血開始收斂,生長速度也隨之減慢。
不少人都知道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可治腎虛、頭暈、耳聾、目暗、陽痿、滑精、宮冷不孕等疾病,還可以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下面來說說關於鹿茸食用方法的一些知識。
鹿茸多久吃一次?
鹿茸的用量在1~5克 / 天 / 人,建議從小量開始,緩緩增加,以免傷陰動血。建議七天為一個周期,吃過之後停兩三天再服用一個周期比較好。不建議長期大量服用。無論增量還是減量,都要循序漸進,切記不可猛增猛減。
鹿茸常見的吃法有哪些?
1、鹿茸泡酒
藥酒是中國的一大傳統,將藥物泡進白酒中,藥物的精華滲入酒中,酒有助於行氣作用,藥物作用便很快發揮,行至全身。鹿茸同樣可以入酒,將鹿茸片加入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飲用。高度數的酒便於讓鹿茸的藥性充分溶解在酒中。還可以根據需要,加入其它藥材一起浸泡。泡酒的鹿茸一定要用生切片,這樣的藥酒更有效果。
2、鹿茸做菜
食療是保健強身的一大方法,鹿茸這樣的滋補品就是一大很好的食材。在南方地區,鹿茸和其它藥材加入雞、鴨、鵝或者豬肉等,用慢火細燉,飲其湯水,同樣有很強的滋補作用。
鹿茸還可以加入其它的菜式中:
2.1、將鹿茸做成鹿茸雞蛋羹:拿兩個雞蛋敲破放入碗中,再放入鹽和鹿茸用筷子進行快速攪拌直至均勻,然後蒸熟吃光,這也是一種比較方便的方法。
2.2、將鹿茸片和米放到一起煮粥:然後把鹿茸片和粥吃光。
2.3、將鹿茸和豬心一起熬湯一起吃:這樣做法可以讓骨折的病人加快康復的速度和時間。
2.4、把鹿茸和甲魚一起熬湯:首先是將鹿茸片和甲魚一起燉煮,然後放入適量的調味品,可以起到補血益腎。
3、鹿茸磨粉
如果沒時間泡酒,沒時間熬湯,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大家的煩惱。那就是將鹿茸磨成細粉,在晚上睡覺之前,用酒或者鹽開水送服茸粉。既方便,又同樣有很好的效果。
4、煎煮藥粥
保健和食療性質的藥粥,在我國流傳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使用藥粥治療疾病的記載。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以鹿茸、人參為主,配合其它滋補性藥物,與米谷配伍,再加入適當的調料,同煮為粥,進補服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食療方法。
5、散劑吞服
如果沒時間泡酒,沒時間熬湯,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大家的煩惱。將切好的鹿茸片直接烘乾,加工成粉末狀,在晚上睡覺之前,用酒或者溫開水送服茸粉。或者將鹿茸粉裝入事先準備好的空心膠囊中,置於密閉容器裡,放在陰涼通風處。每次1~2粒,以溫開水送服。
6、鹿茸泡茶
鹿茸泡茶是一種操作非常簡單方便的方法,可以選擇一片鹿茸泡杯子中,用開水衝泡開,蓋上蓋子待溫度剛好能夠喝的時候飲用,還可以把裡面的鹿茸片也一起吃掉,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