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金杯萃取理論-1.萃取的概念,原理及方式

2021-02-17 咖啡美學XGepresso吉派索

之前推送過此系列文章,可能是由於過於晦澀難懂大家閱讀的興趣不是很高,偉哥也沒有把寫的後續的文章繼續推送,最近又有朋友詢問關於萃取的問題,那這次就系統的把這個問題發送給大家,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完,定會受益匪淺

萃取(Extraction):指利用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劑中溶解度或分配係數的不同,使物質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經過反覆多次萃取,將絕大部分的物質提取出來的方法。萃取又稱溶劑萃取或液液萃取(以區別於固液萃取,即浸取),亦稱抽提(通用於石油煉製工業),是一種用液態的萃取劑處理與之不互溶的雙組分或多組分溶液,實現組分分離的傳質分離過程,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單元操作。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萃取有兩種方式: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劑分離固體混合物中的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類;用酒精浸取黃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產量;用水從中藥中浸取有效成分以製取流浸膏叫「滲瀝」或「浸瀝」。用水浸泡咖啡以提取咖啡中的各種滋味物質肯定也是屬於固-液萃取。

利用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劑中溶解度或分配係數的不同,使物質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經過反覆多次萃取,將絕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來。屬於物理變化。

咖啡萃取原理

咖啡製作設備繁多,方法也各有差別,但最核心的萃取原理都是一樣的。咖啡萃取原理核心過程:

1 .粉碎咖啡豆,增加咖啡與水接觸的表面積;

2 .咖啡粉充分浸泡在水溶液中,咖啡精華親水溶解;

3 .分離咖啡溶液和咖啡渣。

所有現代咖啡萃取都是浸泡、過濾兩大核心過程,是屬於物理的範疇,過程中基本沒有化學變化(ESPRESSO的衝煮過程是有化學變化的)。咖啡粉的粗細、浸泡的時間長短、分離過濾的方法等等差別,造就了豐富的咖啡製作衝泡器具與手法。

目前衣索比亞一些咖啡產地鄉村的直接煮咖啡、土耳其咖啡等一些較原始的咖啡萃取方法,只是沒有過濾的過程;但絕大部分的現代人都喜歡純淨的口感,而不習慣一口咖啡渣。

咖啡的萃取方式

雖然咖啡萃取的核心過程相同,但根據萃取咖啡時所使用的壓力以及萃取時間的顯著區別,不管哪種方式我們想要的結果都是可以充分萃取,又不會過分萃取出不好的苦澀味。現代咖啡萃取方法可以簡單的分為兩種:

1:義大利快速濃縮咖啡(Espresso)

是義大利發明的,在9個大氣壓,92度的水溫,25秒鐘內萃取出30毫升的濃縮咖啡;這和其他的咖啡萃取製作方法有顯著的差異,非自然條件可以做到,體現了科技的介入。濃縮咖啡Espresso一般可由義大利半自動咖啡機、全自動咖啡機製作,一杯好的Espresso對於咖啡機、磨豆機在價格和質量上都需要有較高的要求。

2:浸泡萃取(Steep Extraction)

是比較傳統自然簡單的咖啡萃取方式;萃取溫度接近以85-92為宜,過濾壓力都在1個大氣壓左右。可細分為:

壓濾:使用人為壓力過濾咖啡,包括法壓(法國壓濾咖啡杯French Press)、AeroPress;

虹吸:利用水蒸冷卻所造成的壓力差來過濾咖啡,包括虹吸式咖啡壺Syphon、比利時咖啡壺;

滴濾:自然重力滴落過濾咖啡,包括美式電動滴濾咖啡壺、越南滴濾咖啡壺、瑞士金Swissgold kf-300滴濾咖啡壺、手衝濾泡組件、冰滴咖啡壺等等;

蒸汽加壓:義大利摩卡壺Moka,許多廠家為了商業利益也號稱摩卡壺能製作Espresso,但早期摩卡壺製作的咖啡和現代的Espresso咖啡有本質的區別,摩卡壺的壓力也只有1點多大氣壓,壓力和最終的咖啡抽取時間可能還沒有虹吸式咖啡壺那麼高那麼快,依據性能指標所以我們還是將摩卡壺歸為自然傳統的浸泡萃取Steep Extraction。

本文有整合自網絡內容,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大家共同討論共同進步

感謝閱讀!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咖啡美學的關注和支持,咖啡美學新鮮烘焙咖啡豆正式上線,即日起接受預定,可定製烘焙,下單後烘焙保證新鮮品質。

詳情請諮詢本平臺,或加微信號:gaowei893236,聯繫電話:15552527005

淘寶搜索店鋪名稱:咖啡美學微烘焙

淘寶網址:http://shop106075419.taobao.com(店鋪還在裝修中,略顯粗糙,請見諒)

歡迎關注本微信公眾平臺「咖啡美學」,更感謝您將我們的文章分享給

您的朋友,這是您對咖啡美學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喜歡以上內容?

★點擊屏幕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還不是「咖啡美學」的聽眾?

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關注我們

1.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

2.在[添加好友]→查找「咖啡美學

3.通過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

相關焦點

  • 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手衝咖啡金杯萃取分辨咖啡萃取不足萃取過度
    【什麼是SCA金杯萃取理論】是在製作手衝過程中將「TDS(濃度比)」控制在1.15-1.45%之間,「萃取率」要達到18-22%就被認為是在金杯萃取範圍。當然我們說金杯萃取這個範圍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覺得好喝,但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個區間裡的咖啡是好喝的。影響金杯萃取標準的兩大重要因素就是「濃度」和「萃取率」。
  • SCAE認證金杯萃取課程(Brewing & Grinding)——A班、B班開課
    前言:本SCAE認證金杯萃取課程為專業咖啡培訓課程,無任何咖啡基礎的咖啡愛好者請繞行,我工作室非培訓機構,此次能承接認證課程也是為了北京眾多咖啡從業者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而引進的
  • 影響金杯咖啡萃取濃度因素 影響手衝萃取的原因 手衝咖啡粉水比例
    咖啡豆有30%的物質是可溶的,但不是將這30%的可溶物全都萃取出來就是最好,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所定義的金杯萃取率是在18-22%,即10g咖啡粉萃取1.8-2.2g出來,而滴濾咖啡的TDS濃度大約在1.2-1.45%之間,即萃取的18-22%咖啡物質佔整杯咖啡的比例是1.2-1.45%
  • 黃介吳【SCAE 研磨與萃取Lv 1、Lv 2認證課程】• 武漢
    每年近200種的生豆烘焙,多種烘焙機的使用,讓他對烘焙有很多自己的理解     目前是臺灣Tiamo的烘焙顧問的他,領有多項國際咖啡證照,是SCAE授權咖啡訓練員及國際考官,亦曾任多項臺灣選拔賽評委       烘焙家裡這樣寫道:「他是一個經驗豐富,路子不一樣的烘焙師。
  • 你了解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嗎?
    從現在市面上來看」煮「」咖啡的製作是非常豐富的,設備也非常齊全方法有很多。但是從咖啡的萃取方便來看,他們的萃取原理都是一樣的。你了解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嗎?虹吸壺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1.咖啡豆的研磨,會加大咖啡和水的表面積接觸。2.咖啡粉充分的浸泡在水裡,咖啡會萃取精華的溶解。3.咖啡的萃取會把咖啡的溶液與咖啡渣分離。
  • 荘懷德老師SCA Brewing (研磨與萃取)初、中級實務與認證課程
    SCA Brewing(研磨與萃取)課程,俗稱「金杯」課程,是咖啡培訓的基礎課程之一,搞清楚研磨與萃取的關係,配合正確的感官,才能製作出一杯好喝的咖啡,不論是手衝還是意式的製作,都是建立在正確的研磨與萃取的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否則無法到調整衝煮的方向。近兩年「研磨與萃取」的理論已經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濃度的影響,咖啡粉的粒徑分析等更多內容,而不是只強調萃取率了。
  • 如何使用咖啡濃度&萃取率的關係衝咖啡?
    如何衝泡一杯好喝的咖啡? 「好喝的咖啡」有一個標準萃取率和濃度的論點:金杯理論(Gold Cup),這個論點認為 「 好喝的咖啡 」 必須同時符合兩項條件: 1.萃取率介於 18%~22%之間。
  • 咖啡志精選:再談金杯理論
    我們在咖啡志的第7、第8期已經對於金杯萃取的觀念做出了一些初步的說明,那時有對於金杯概念的兩大架構支柱:咖啡豆的被萃取率(Extraction), 以及咖啡飲品的濃度(Strength)做出簡單的敘述與相關關係,也提過了這之中就是在探討「可溶解固體物質轉移」的概念。所謂的金杯萃取的概念,就建立在這個關係中。
  • 廣州CREMA | SCA金杯萃取&咖啡師初中級認證課程
    「 課程概要」  針對熱愛咖啡和對咖啡概論有了解的學員  介紹實現金杯萃取的核心方法和測量工具  ●〈咖啡基礎概論〉  了解咖啡處理過程和方式;  了解咖啡品種,產地,烘焙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區分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認識咖啡樹和咖啡果實;
  • 啡語流言(三)-一篇文章讀懂咖啡金杯理論
    咖啡金杯檢驗員課程英文原名是SCAA GOLDEN CUP TECHNICIAN,本文會詳細的解釋金杯理論,不過在此之前請允許我先吐個槽,由於這個課程被國內大部分的培訓機構翻譯成了金杯大師,一下子使得課程顯得高大上起來,實際上整個課程的定位是非常基礎的,與大師(MASTER)沒有半毛錢關係,在新廣告法實施之後,個人認為這個課程的名稱應該回歸本意,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訴訟。
  • 咖啡萃取與什麼有關?萃取實操分享!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咖啡萃取的一些理論知識以及實操分享~ 咖啡萃取必須弄懂的幾個重要概念: 萃取:萃取兩字源於拉丁文,意思是把某物擠壓出來,或取得萃取物。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裡取得有價值的物質(風味)。
  • 萃取咖啡的方法有哪些? 咖啡的萃取方式你造嗎?
    萃取咖啡的方法有哪些? 咖啡的萃取方式你造嗎?時間:2018-04-28 11:46   來源:258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萃取咖啡的方法有哪些? 咖啡的萃取方式你造嗎?
  • 水溫&預浸泡對意式咖啡萃取的變量影響
    1. 預浸後的咖啡萃取時間相較無預浸的咖啡萃取時間更短,即浸潤後的咖啡粉餅內打開通道,使後面萃取水流更快通過; 2. 1.預浸後的咖啡濃度相較無預浸的咖啡濃度低,是由於浸潤後的咖啡粉餅內打開通道,使後面萃取水流更快通過,水留在粉餅內時間短、濃度下降; 2. 不同水溫下萃取和咖啡濃度TDS關係中,無預浸下,水溫的不同對咖啡濃度TDS影響較大,預浸後,水溫對咖啡濃度TDS影響較小; 3.
  • 咖啡萃取原理深度解讀
    這些物質在不同的時間被萃取到咖啡液中,並造成咖啡帶有不同的風味。咖啡豆的水溶性物質有30%,其中的20%對咖啡風味產生正面影響——剩下的部分會給咖啡增添苦味或紙漿味等負面影響。幸運的是,理想的正面的溶質被先萃取出來,然後才是從令人不愉快的溶質。
  • 如何萃取咖啡的成分?
    咖啡萃取的步驟 書籍《你不懂咖啡》中關於冰滴咖啡的萃取原理描述: 將咖啡粉表面的成分轉移到水中,這些成分轉移的速度與其本身的濃度有關。如果咖啡粉表面成分的濃度高而水中的咖啡成分濃度低,成分轉移的速度就快。
  • 如何萃取濃縮咖啡萃取參數注意事項 意式手柄溫度對咖啡風味影響
    |粉水比Espresso的粉水比(Brew ratio)大約是1:2,也就是20克咖啡粉,衝煮出40克的espresso,但espresso的粉水比可以因個人喜好及地區特色,而有極大差異,如從1:1到1:4,義大利人也分別給這些不同濃度的espresso不同的名稱,如Ristretto espresso
  • 分別都適用於那些萃取方式?
    其實預浸泡和悶蒸大致相同,就是將咖啡表面打溼,使咖啡粉餅迅速膨脹排放二氧化碳,使粉餅形成一個良好的過濾層。 理論上咖啡粉的膨脹空間大概是1-2mm,膨脹使咖啡粉顆粒之間形成均勻的水泡空隙,使水迅速,均勻的透過。
  • 咖啡萃取參數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手衝咖啡需要各種參數和比例,才能確保萃取出來咖啡的味道。那麼這些參數究竟是起到怎樣的作用?今天,我們就從物理角度,來解釋一下萃取參數的組成部分。咖啡萃取的定義將熱水注入咖啡粉,就能夠把咖啡粉所含的成分溶入熱水中,這樣的過程稱作萃取。
  • 理論知識|咖啡萃取率Extract Rate計算方法
    為什麼基於一樣的咖啡豆為衝煮基礎下,口味會有這麼多不同的呈現?其實這樣口感上的差異,是被我們設計出來的。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複習一下之前新聞報有提到過兩個名詞,一個是Extract Rate(萃取率)和TDS(總可溶解物質)。萃取率簡單說,我們從咖啡粉(C克)中,萃取了多少的固體物質(X克),佔總咖啡粉重量的百分比(X/C*100)。
  • 浸泡萃取的魅力!一壺熱氣騰騰的虹吸壺咖啡,香濃醇厚那才夠勁
    有著咖啡器具界「吳彥祖」稱號的虹吸壺(Syphon),又名賽風壺或真空壺(Vacuum coffee maker),是一款集觀賞性、儀式感與專業性於一體的咖啡器具,也有人形容其製作過程就像「做科學實驗」,做出的咖啡味道醇厚且香氣濃鬱,頗受咖啡愛好者的喜愛。虹吸壺於1830年發明,至今已近200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