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在歐洲米其林餐廳維權實錄

2020-12-24 長濤古渡坊茶號

「米其林餐廳」這個名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除了對食物本身的烹飪以外,「米其林餐廳」更是對服務、用餐環境、食物執行精準度有著非常高的標準。

所以,在米其林餐廳用餐,一定會開開心心地去、高高興興地回。

不過,我們這一幫中國遊客,顯然在歐洲的米其林餐廳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義大利的託斯卡納大區(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有一個免費的天然溫泉。溫泉長這樣:

那麼美好的景色和環境,當然要去領略一下。於是我們就在溫泉附近的山上定了一個四星級的酒店,除了因為酒店離溫泉很近,更因為酒店內還有一個米其林餐廳。

抱著對「米其林餐廳」極大的興趣和熱忱,晚上用餐前,我們仔細打扮、盛裝出席。

餐廳環境果然美輪美奐,客人不超過20個,也就坐了7、8個桌子。在半山腰,看著山下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現場實拍照片如下:

我們滿心歡喜地點了酒、前菜、湯、主菜等。

上菜很慢。真的很慢。

餐前每人收費15歐(相當於人民幣120元)的麵包幾乎吃了半小時,第一道菜品才姍姍來遲。

面對分量為50克左右的前菜烤茄子,7個人每人分了一口,瞬間下咽吃完,然後眼巴巴地等著第二道菜。10分鐘後,第二道菜上來,又是50克左右的蔬菜沙拉,7個人瞬間又分完,等著第三道菜……

就這樣,餐前麵包和4道前菜讓我們大約花了1小時。期間靠著喝酒和吃麵包以及拍照、聊天來打發時間。

在餐廳點了酒,通常會有一個冰架在旁邊放酒,然後機靈的服務生看著誰的酒杯空了,會迅速幫客人再倒一點。

不過這家餐廳很奇怪,服務員就在旁邊站著,我喝完杯中酒,側身拿冰架上酒瓶的時候,他還瞟了我一眼,就是不過來幫我們倒酒。

也罷,我自己倒酒,我還給朋友們倒。

服務員除了端菜換盤子,全程是沒有服務的。連最基本的橄欖油、鹽、胡椒、醋等調料,都要我們吩咐了兩次之後,服務員才不慌不忙從別的桌子上取來給我們。

繼前菜之後的湯、頭盤後,終於要迎來主菜。

主菜是一個牛臉、一個T骨、兩個烤魚。實際上,我們把湯和頭盤消滅掉之後,又等了半個多小時,還沒等到主菜。而這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已經飽了。

實際上在等待主菜的半小時之中,我們就已經詢問過服務員,我們的菜品如果還需要很久,就請取消。服務員一路小跑至廚房,出來後告訴我們5分鐘後就上菜。

好吧,那就再等5分鐘。

10分鐘後,主菜來了。牛肉的分量不大,三下五除二每人分了一小塊之後,兩條重量各一斤以上的烤魚,似乎再也沒人感興趣了。

因為我不吃牛,所以消滅了其中的一條魚,而另一條則碰都沒碰,放在旁邊不知如何是好。

餐廳是露天的,可能因為聞到了魚腥味,有3隻貓在我們腳下鑽來鑽去。我們在想,要不然把魚用來餵貓?

不過當看到帳單時,把魚餵貓的想法立即打消。

兩條烤魚,一條1斤,一條1斤2兩,價格以100克10歐(人民幣80元)計算,分別是400元和480元人民幣。

兩條魚幾乎就要人民幣1000塊!

怎麼辦呢?我們決定跟服務員講講道理。

於是,在7個人的七嘴八舌的抱怨下,加上服務員完全不流利的英文,以及我們強大的氣場,服務員也懵了。不過他總算聽清楚了我們的訴求:是否可以退掉一條魚。

顯然服務員沒有這個權力,他返回內場去詢問,回來的時候,沒有任何道歉,也沒有任何解釋,直接告訴我們兩個字:

「Not possible」。(不可能)

這時候我們有點生氣。

我們要求見主廚。

在義大利餐廳,主廚通常擁有最高的權力,大多數時候,主廚就是老闆,或者合伙人。

主廚來了,是個大腹便便的義大利人。

我們面帶微笑,首先誇獎菜品質量不錯,同時也客氣地提出了餐廳的問題:

首先,全程沒有任何服務,已經讓我們有些許不爽。

其次,等待上菜的時間過長,卻不作任何提醒。

再次,點餐時,服務員對食物數量不作任何判斷,所以數量過多。

最後,服務員態度強硬地拒絕我們的要求。

小夥伴還發了大絕招:「我們就是因為米其林的推薦才會來這家餐廳,我們覺得米其林餐廳不希望他們的推薦會獲得不好的聲譽。」

而我們的要求也不過分,碰都沒碰一下的烤魚,麻煩請給我們退掉。

果然主廚的權力很大,在我們的帳單上直接減去50歐,為我們的維權作出了判決。

大多數遊客想像中的歐洲是繁華、發達、文明、客氣,而實際上,義大利坑遊客的事件層出不窮。

羅馬市長曾經親自對被宰的日本遊客道歉,因為餐廳未經允許擅自刷了日本客人信用卡110多歐的「小費」;市政府也對英國遊客發布正式道歉信,起因是4個冰淇淋賣英國遊客64歐,而實際上一個冰淇淋也就2-5歐的價格。

義大利早已變成了「宰客天堂」,很多中國遊客因為語言不通或者抱有不惹事生非、息事寧人的態度,吃了啞巴虧只好摸摸鼻子,自己咽下這口氣。

但我們在全世界各地遇到不公平的待遇,還是要努力為自己維權,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是想要欺負就能隨意欺負的。

但願有一天,中國遊客走到哪裡,都能挺直腰板, 該消費的錢可以花,但是對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堅決說NO!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美國餐廳是肯德基,法國餐廳是米其林,中國餐廳是什麼?
    都說旅行能夠提高認知,開闊我們的眼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只不過是我們在旅行的時候善於觀察,發現不同於中國的現象,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很多遊客或者是通過網絡了解到的其他國家之後,就拿出我們中國和他們比較,在中國人的認知中,美國的餐廳是肯德基,法國的餐廳是米其林,所以就有人提出疑問了
  • 「湖南首家米其林餐廳」被告欺騙
    記者來到「正鬥粥面專家」門店前,其正門上方的標註已經修改為: 「何洪記」香港希慎店、「正鬥」上海國金店、「正鬥」香港國金店等香港正鬥飲食集團旗下的門店榮獲了「米其林」星級食肆。    針對消費者維權起訴,門店經理表示無權對案件發表看法,也不作回應,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 歐洲行|丹麥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Geranium
    名廚小7 歐洲探訪之旅第四篇,什麼樣的餐廳打敗名氣響亮的 noma 多年?2015 年開始,米其林指南登陸北歐,北歐 5 國共用一本米其林指南,每年約於 2 月下旬公布星級名單。最新一期《米其林指南北歐國家 2020》已於 2 月 17 日在挪威舉行頒獎典禮,名氣響亮的 noma 再度與最高榮耀錯過;而相對低調的 Geranium 則是延續了丹麥哥本哈根唯一一間三星餐廳的美名。
  • 米其林餐廳「諜戰」
    《米其林餐廳指南》的評審員一向以神秘著稱。現在,這個黑盒子似乎正在打開——米其林推出「著名的匿名者」活動,調查員會在 Twitter上公布即時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提高自己品牌的親民性。 在歐洲,紅色封面的《米其林餐廳指南》就好比是奧斯卡的小金人,無論對於哪家餐廳來說,得到它的青睞都是無上的光榮。
  • 米其林餐廳美食家的「賞星」之地
    日前,2013年《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出爐。這本享譽世界的旅行指南以其中的餐廳評級最為人所稱道,在法國和歐洲被譽為美食家的聖經。每年,《米其林指南》都會用極其嚴苛的標準評價歐洲乃至全世界的餐廳,並為這些餐廳按照舒適度和美味程度評定級別,最後形成一份榜單,其中最優秀的餐廳將被冠以「一星」到「三星」的稱號。
  • 德國餐廳因不歡迎中國人,慘遭米其林除名,狡辯式道歉讓人生氣
    長期以來,德國一直是中國遊客前往歐洲的熱門目的地,無論是豪華神秘的新天鵝堡,仙氣逼人的國王湖,足球迷最喜歡的安聯球場還有啤酒愛好者最喜歡的慕尼黑啤酒節,德國的遊客數量都相對較少,吸引了眾多遊客,德國的杜塞道夫也許並不為遊客所熟知,但是它的工業發展和財富使這座城市的建築看起來富麗堂皇
  • 為何紅遍全球的「米其林餐廳」,在中國遭遇滑鐵盧?吐槽很真實!
    為何紅遍全球的「米其林餐廳」,在中國遭遇滑鐵盧?吐槽得很真實!我想很多人都知道米其林餐廳吧,這米其林餐廳,不是某個具體的餐廳品牌,而是表面這個餐廳的水準已經達到米其林評級的水平,米其林將餐廳分為三個星級,星級約高這越值得去一吃。
  • 米其林餐廳遍及歐美亞,為何唯獨在中國遇冷?比不過大排檔
    源於法國的米其林餐廳遍及歐美亞,甚至早年間更有以米其林為原型的影視劇作品,且米其林每年會推出星級評價,給餐廳進行評估打分。可以說,米其林是餐飲業的風向標。相信你也好奇,米其林在中國會有什麼樣的發展。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紅遍世界的米其林餐廳走入中國之後發生了哪些事。
  • 1元人民幣,終結了長沙首家「米其林」餐廳
    米其林餐廳,是有米其林輪胎的創始人米其林兄弟創建的,雖然是無意中出版了一本《米其林指南》,卻引爆了全球餐飲界的熱點。據悉,在全球範圍內目前只有106家米其林三星級餐廳。近日,湖南的周先生起訴當地一家自稱「米其林」的正鬥粥面專家餐廳,最終法院判決賠償周炎1元人民幣作為精神經濟損失費。
  • 為什麼米其林星級餐廳在中國這麼少?瞧瞧米其林怎麼說!
    目前米其林紅色寶典在世界各地都收錄了很多餐廳,所以米其林寶典也成為外國吃貨尋找美食的必備書籍。但令人困惑的是中國菜號稱世界三大美食王國於法國菜,土耳其菜齊名,但在中國的米其林星級餐廳還很少。那麼為什麼米其林星級餐廳在中國這麼少呢?目前在大陸被收錄在米其林紅色寶典的中國城市只有上海,廣州而已。
  • 《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頤宮成為臺灣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
    期盼已久的《2018臺北米其林指南》昨日發布,這是臺灣 史上首次 被米其林納入評鑑,共有 20家餐廳 榮獲米其林餐廳殊譽,包含日本菜、粵菜、時尚歐洲菜等 13種菜系,頤宮 成為 臺北第一家 米其林三星餐廳
  • 德國餐廳主廚稱「不歡迎中國人」 被米其林指南除名
    北京青年報記者5月16日了解到,針對位於德國杜塞道夫的「Im Schiffchen 」(舟上)餐廳主廚Jean-Claude Bourgueil(讓-克洛德·伯吉爾)的歧視性言論,米其林指南5月15日深夜發布聲明表示強烈譴責,並立即從官方網站的推介榜單上移除「Im Schiffchen
  • 米其林上海指南發布 唯一的三星餐廳是一家粵菜
    在米其林的中國官網上,也幾乎都是輪胎的內容,只有注意到右上角的一排小圖標裡有棵「小椰樹」,點進去才能看見「米其林地圖與旅遊指南」的分頁面。其實,米其林指南最初的誕生,恰恰也與「輪胎」有關。  如今,米其林星級評分可以說已成為全世界引人注目的飲食評分系統,已來到28個國家及地區中評選最優秀的餐廳及酒店。
  • 為什麼火遍全球的米其林餐廳,偏偏在中國遇冷?4個原因很真實
    但是在中國大家卻沒有在國外那麼買單,在中國不知道你聽到米其林餐廳的時候是什麼想法,大多數的中國人聽到的時候一般都會有種「很貴」,「分量少」的想法。但是在世界確實非常的火爆,到了什麼程度呢?米其林餐廳因為有嚴格的評判標準,這種對於標準的要求甚至已經到了嚴苛的地步,所以在國外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而且在這個餐廳有非常多國家的特色菜品,有法國、歐洲、美國、中國等等許多國家的特色。而且餐廳分布的國家也比較廣泛分別在法國、歐洲、美洲、亞洲、中國都有門店。對於餐廳來說這種規模算是比較大了。
  • 米其林餐廳到底指的是什麼?
    簡單地 說就是,米其林公司搞出了一套餐廳評價系統,被它評級的餐廳都統稱為米其林餐 廳。雖然叫米其林餐廳,但這些餐廳跟米其林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為什麼是米其林?這個不是輪胎嗎?沒錯,這 是米其林輪胎的標誌。
  • 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廳停業流淚,盼中國客再來體驗美食文化
    【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 歐時大參】6月2日,法國進入了解封第二階段。由於巴黎大區仍然屬於疫情相對嚴重的橙色區域,餐廳和咖啡館只能在露天座位接待客人,而很多餐廳並不具備這個條件,包括不少知名的米其林餐廳。6月4日,歐洲時報記者採訪了位於巴黎貨幣博物館(Monnaie de Paris)內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季薩瓦(Restaurant Guy Savoy),與餐廳創始人季薩瓦探討了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以及餐廳復工的計劃。 在採訪的當天,正好趕上季薩瓦參與的「舌尖上的文化傳播與軟實力外交」雲上論壇。
  • 求求米其林了,放過中國美食吧!|米其林餐廳|米其林指南|廚師|美食...
    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而說起北京米其林榜單,需要先把時間撥回2019年11月。另一種就是紅色封面,評鑑餐廳和旅館的紅色指南。而這本紅色指南,也正是米其林指南傳奇的開端。有趣的是,這本米其林指南並非發行即巔峰,甚至一度被人拿去墊桌腳。這也讓米其林兄弟意識到,免費提供的東西反而會被人們輕視,於是在1920年,米其林指南決定取消免費提供,改為售賣。1931年繼續升級,米其林公司派出美食評測員暗訪餐廳,給出最公正的評價,《米其林指南》的權威性由此建立。
  • 水土不服還是代溝:米其林餐廳評級的故事
    米其林三星,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幾乎是對一家餐廳的最高讚譽了。全世界範圍內只有六十八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即便是拿到米其林一星,對很多餐廳來說也是莫大的榮耀。但這個評級方式在中國卻似乎遇到了麻煩。在號稱「美食帝國」的中國,能夠拿到米其林評級的餐廳非常少,即便拿到的也未必會被大眾接受。前段時間還發生過拿了米其林評級的餐廳遭遇美食名人集體吐槽的事件。何以如此呢?米其林三星在中國的失利,到底是因為水土不服還是代溝呢?咱們得從米其林餐廳評級的來歷說起。
  • 米其林餐廳來到長沙? 「正鬥粥面專家」遭起訴
    &nbsp&nbsp&nbsp&nbsp記者在米其林官方網站查詢得知,與「正鬥粥面專家」同屬正鬥餐飲集團旗下的香港「何洪記」希慎廣場店的確為一家頗有名氣的米其林一星餐廳。但根據米其林餐廳的認證規則,其認證對象僅為某家餐廳門店,而非某品牌,與同一集團旗下的別家餐廳更是關聯不大。
  • 米其林指南來中國後失靈,餐廳花數千萬裝修,為衝星投機取巧入選
    圖 /《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海報1誕生於歐洲的米其林,原本對亞洲市場並不青睞。2如此急切地向亞洲進擊,與米其林指南在歐洲越來越不受待見有關。獲得米其林的星星,曾經是對法國餐廳最專業的認可,對餐廳的廚師來說,也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大廚傑羅姆布洛肖曾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