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公司開發AI輔助醫生閱片 讓宮頸癌篩查效率提高50%以上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09-19 15:2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邵巧宏 共享聯盟餘姚站 張伊夢

分析一張宮頸細胞塗片只需60秒,讓宮頸癌篩查的效率提高50倍以上。日前,在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的指導和監督下,寧波江豐生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共建「市級人工智慧宮頸癌防治技術中心項目」及宮頸癌人工智慧篩查中心實驗室,徐州市將應用「江豐生物」最新研發的宮頸癌人工智慧(AI)篩查系統,對轄區婦女開展宮頸癌篩查。人工智慧(AI)輔助醫生閱片,對於提升我國婦女病防治工作和「兩癌」篩查、診治以及健康管理能力意義深遠。

寧波江豐生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8月,是一家專業從事數字病理信息系統開發和生產的高科技生物信息技術企業,產品覆蓋病理前處理全系列儀器設備(耗材、試劑等)、數字病理掃描系統、人工智慧(AI)輔助診斷篩查系統以及數字病理信息化系統四大板塊。深耕數字病理9年,「江豐生物」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全數位化智慧病理科解決方案,累計申請專利及軟體著作權262項,授權121項。

數字病理信息系統是「江豐生物」的核心產品,該系統以高精度數位化病理切片掃描儀代替傳統的顯微鏡,實現傳統病理切片的數位化,通過計算機和網絡通信,配以閱片軟體,醫生可進行數字切片觀察、分析、討論,實現遠程共享和遠程診斷。同時,還可建立起數字病理圖像資料庫,為將來的大數據分析診斷奠定基礎。

「培養一名合格的病理醫生很不容易,病理醫生缺口普遍存在,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通過我們的數字病理信息系統,切片圖像信息可以通過『雲端』傳輸給經驗豐富的醫生,讓基層醫院共享省市級醫療資源,打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公司研發總監丁宇鍾說。據悉,該系統已接入全國133個平臺,應用於1200多家醫療機構,數字切片掃描儀的市場佔有率達40%。同時,公司建立了以北京、廣州、上海、南京等為中心的數百家遠程會診平臺,為客戶定製個性化的系統解決方案。無論是性能指標,還是市場份額,該系統均處於行業優勢地位。

在數字病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2017年,「江豐生物」全面布局人工智慧(AI)輔助診斷篩查系統的研發,加速「AI+數字病理」的落地。「減輕病理醫生的工作壓力,提高診斷效率,AI輔助病理診斷被認為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案。」丁宇鍾告訴記者,引入AI輔助可以極大緩解病理醫生稀缺情況,「以宮頸癌篩查為例,每張片子大概會有3萬到5萬個細胞,如果用傳統顯微鏡看,醫生要從中找到異常細胞是非常累的,工作量一大,準確率也會下降。我們這套系統可以自動識別異常細胞,並加以標註,醫生只需看那些篩選出來的細胞,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誤診率。」據悉,「江豐生物」將在6個省份開展約10萬人次的宮頸癌篩查試點項目,為後期開展更大規模人工智慧宮頸癌篩查提供臨床實驗數據及理論基礎。

目前,「江豐生物」正重點籌建中國(寧波)病理大數據中心,旨在建立一個病理數據共享整合平臺,採集、存儲、分析各級醫療機構病理信息,促進跨領域、跨行業的數據融合及協同創新,為促進醫療產業轉型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項目建成後將極大優化我市智能軟體與服務產業集群布局。「既然進入到病理這個行業,我們就要專注病理、服務病理、發展病理,志願在未來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病理從業者提供高效、精準的服務,也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資源。」公司董事長劉炳憲表示。

1600500336000

相關焦點

  • 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有突破 36秒可識別
    信息時報訊(記者 謝菁菁)日前,金域醫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聯合宣布,雙方在人工智慧(AI)輔助病理診斷應用開發方面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其推出高效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在排陰率高於60%的基礎上,陰性片判讀的正確率高於99%。同時,陽性病變的檢出率也超過99.9%。
  • 華為與金域推出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 36秒可識別
    華為與金域推出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 36秒可識別 2019-06中國內地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金域醫學11日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廣州宣布,雙方首次基於病理形態學,以病理專家的診斷標準訓練出AI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該模型在排陰率(排除陰性比例)高於60%的基礎上,陰性片判讀的正確率高於99%。同時,陽性病變的檢出率也超過99.9%。
  • 發布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近日,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醫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宣布,雙方在人工智慧(AI)輔助宮頸癌篩查技術應用開發方面取得進展
  • AI輔助宮頸癌篩查獲突破
    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據介紹,該模型對於陰性片判讀的正確率高於99%,對於陽性病變的檢出率超過99.9%,是目前全球已公布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的最高水平。通常,細胞病理醫生閱讀宮頸細胞塗片每例約耗時6分鐘,而AI識別僅需36秒,速度是人工判讀的10倍。
  • 金域醫學與華為雲聯合,AI輔助宮頸癌篩查方案獲得階段性突破
    該模型在排陰率高於60%的基礎上,陰性片判讀的正確率高於99%,同時,陽性病變的檢出率超過99.9%。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公布的AI輔助宮頸癌篩查的最高水平。通過AI輔助,每例病理判讀僅需36秒,是人工判讀的10AI輔助宮頸癌篩查取階段性重大突破病理形態學診斷被醫學界公認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宮頸癌篩查
    ,還能提示活檢的準確位置和正確概率,提高宮頸癌與癌前病變的篩查檢出率,減少過度醫療引起的損害。記者獲悉,北京協和醫學院、騰訊公司、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和中尚醫療儀器(深圳)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研發出人工智慧電子陰道鏡輔助診斷系統,具有宮頸癌篩查、陰道鏡圖像等信息實時獲取、提示病變概率和活檢部位、遠程會診及隨訪管理等功能,將在近期適當場合正式對外披露。「醫生利用這一輔診系統,可以上傳電子陰道鏡圖像,讓系統在幾十秒內智能判別病變結果。」
  • 人工智慧助力「兩癌」篩查顯著提升宮頸癌檢查效率
    人工智慧篩查雲平臺大大提高宮頸癌檢查效率然而,由於大眾普遍缺乏防治意識、知識和技能,加之HPV篩查費用偏高、操作複雜、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等原因,致使宮頸癌篩查覆蓋率仍然較低。如何既能快速、客觀、準確篩查,又不受人為因素影響且適合在基層推廣?
  • 港大深圳醫院推出「一站式」宮頸癌篩查
    核心提示:目前港大深圳醫院在篩查宮頸癌方面借鑑國際先進模式,建立一站式的篩查計劃,包括液基宮頸細胞抹片、計算機輔助自動檢測系統、HPV檢測和基因分型,配合嚴格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檢驗靈敏度和準確度。目前港大深圳醫院在篩查宮頸癌方面借鑑國際先進模式,建立一站式的篩查計劃,包括液基宮頸細胞抹片、計算機輔助自動檢測系統、HPV檢測和基因分型,配合嚴格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檢驗靈敏度和準確度。不過施德偉、張雅賢、顏婉嫦三位專家強調,目前內地女性的預防意識比較薄弱,最重要的仍然是她們主動邁出第一步去參加宮頸癌篩查。
  • 宮頸抹片篩查宮頸癌
    核心提示:  在常規的婦科檢查中都有一項宮頸抹片檢查,而有很多女性不知道為什麼要查?它能查什麼?醫院婦科診療中心的李國英主任告訴大家:宮頸抹片是早期發現宮頸癌的一個重要檢查項目。   宮頸癌最近這幾年成了女性朋友談之色變的話題,再加上媒體及衛生部門公布出的患病率一次比一次高,不得不讓大家刮目相看,於是表現在行動上就是紛紛到醫院去做檢查。  在常規的婦科檢查中都有一項宮頸抹片檢查,而有很多女性不知道為什麼要查?它能查什麼?醫院婦科診療中心的李國英主任告訴大家:宮頸抹片是早期發現宮頸癌的一個重要檢查項目。
  • 宮頸癌早篩專題報告:細胞學檢測 AI與HPV檢測是未來趨勢
    2.3.2 病理 AI 有效加快宮頸癌診斷流程、提高診斷精度病理 AI 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模擬病理醫生讀片過程,輔助醫生診斷,大幅提升病理醫生效率。傳統宮頸癌細胞病理 學診斷一般分為染色製片—病理醫生診斷—初具診斷報告三個步驟,宮頸癌細胞病理 AI 診斷則分 為染色製片—AI 判讀—病理醫生覆核—初具診斷報告四個步驟,經過 AI 判讀排序後(一般按照惡性度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病理醫生讀片時間由原來的 3-5 分鐘縮減為 30 秒。單樣本情況下 AI 輔助 診斷對時間節約並不明顯,樣本量較大情況下,效率則快速提升。
  • 魏麗惠教授:網際網路+HPV自取樣的宮頸癌篩查模式有助於提高篩查率
    此次直播邀請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著名醫生魏麗惠教授作為嘉賓,以線上直播互動形式,為女醫護、廣大女性朋友帶來以《中國宮頸癌防控策略》為題的精彩講座。眾多醫生護士、關注健康的女性朋友積極參與其中,直播間人氣高漲。
  • 有性生活定期篩查宮頸癌
    核心提示: 在醫院體檢或檢查過程中,婦科醫生們發現,25-35歲的年輕女性宮頸癌癌前病變的患者越來越多。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婦科主任楊越波指出,感染HPV以後,有小部分人會出現癌變。因此,專家建議,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兩年應進行宮頸癌篩查,以早期發現宮頸癌。
  • 「騰訊覓影」又放大招 AI攻克宮頸癌電子陰道鏡活檢瓶頸
    會上,騰訊旗下AI醫學解決方案「騰訊覓影」正式發布AI電子陰道鏡輔助診斷系統。通過利用AI技術進行陰道鏡下癌前病變的輔助判讀,「騰訊覓影」能夠輔助婦科醫生快速識別宮頸轉化區、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和辨別病變位置,打通宮頸癌篩查鏈條的「最後一公裡」。2018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在全球消除宮頸癌的倡議,其中一個指標為宮頸癌的定期篩查覆蓋率要達到70%。
  • 宮頸癌篩查的注意事項
    上世紀末,美國兩家公司研製出了液基薄層細胞製片技術的自動裝置,分別於1997年和1998年投產。近幾年,國內外對此方法又進行了進一步改進,使其更為簡便。液基細胞取材廣泛,細胞塗片分布均勻,背景清晰,染色層次分明,便於鏡下觀察,明顯提高了陽性細胞的檢出率,如果價格適宜有可能完全代替巴氏塗片。本方法可以觀察上皮細胞,如宮頸鱗狀細胞癌、頸管腺癌2例。
  • AI 醫療漫談:數字病理行業特點、市場、未來方向全分析(一)
    2.中國市場規模據西部證券預測,我國病理行業的潛在市場超 300億元,其中組織病理市場規模20-30億元,細胞病理宮頸癌篩查潛在市場超200億,免疫組化病理潛在市場空間超40億,分子病理潛在檢驗空間超50億元。
  • 揭秘人工智慧AI取代醫生線路圖 | 醫生成為AI的助手 vs AI成為醫生...
    騰訊覓影利用騰訊優圖在大數據運算、圖像識別與深度學習方面的先進技術,提高對於肺結節的檢測敏感性與準確度:根據測算,其對早期肺癌的敏感度(識別正確率)達到85%以上,對良性肺結節的特異性(識別正確率)超過84%,對於直徑大於3mm小於10mm的微小結節檢出率超過95%,可幫助放射醫生大幅提升肺部CT的早癌篩查能力。騰訊覓影還將拓展到肺結節、乳腺癌、宮頸癌等病種篩查。
  • 宮頸篩查怎麼檢查 宮頸癌篩查的方法有哪些
    尤其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在這個宮頸癌高發的年代,定期做好宮頸癌篩查是很重要的。 健康為王的現代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都非常重視,因此定期體檢也成為了當代人尤為重視的一個部分。尤其是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在這個宮頸癌高發的年代,定期做好宮頸癌篩查是很重要的。那宮頸篩查怎麼檢查?宮頸癌篩查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Lancet Oncol:宮頸癌篩查中HPV檢測比子宮頸抹片檢測優異
    目前抗宮頸癌已經獲得了很大成功。50多年以前美國就開始常規篩查宮頸癌,這項措施大幅降低了婦女一號癌症殺手-宮頸癌的發病率。兩個最近發展起來的疫苗也可以保護女性免於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 (備註:HPV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但是每年仍有12000新發宮頸癌病例, 近4300名婦女會死於宮頸癌。
  • 宮頸癌篩查試水「網際網路」 冀以「自取樣」方式提高篩查率
    此後,農村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國家新醫改方案和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通過自取樣篩查方式,提高宮頸癌篩查率   與其他惡性腫瘤不同,宮頸癌的發病原因明確,機理明確。誘發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是長期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
  • 超300億規模的宮頸癌早篩領域,HPV和AI等創新檢測企業如何搶佔?
    臨床醫學本科畢業之後需要進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獲得從業病理醫師的資格,之後再經過大型醫院病理科10年左右的臨床病理診斷實踐,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病理醫生。由於需要進行宮頸癌篩查的人數和病理醫生數量嚴重不匹配,遠遠不能滿足TCT檢查的要求,倒逼企業開發新技術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