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準媽媽到新媽媽,從崩潰到從容,我的育兒心路歷程

2020-09-19 愛攝影的可可媽

接上篇文章 繼續寫:

36周+4天順產生了一個6.2斤女娃,因為未滿37周屬於早產,醫院要對早產兒進行一個全面檢查,所以寶寶剛出生就被醫生抱到新生兒科觀察,我這個媽媽連面都沒看到。直到8天後,寶寶出院我才見到孩子的第一面。

沒有寶寶在身邊的這8天裡,每天連肉都不敢吃,湯更不敢喝,因為怕堵奶,婦保院的護士建議我吃的清淡點,暫時不要吃下奶的東西。而且還得每隔2小時用吸奶器吸一次奶,一次半小時,以免回奶。夜裡也不例外,有一天夜裡12點吸完奶後,本該2點鐘再起來吸的,但是睜眼已經4點多了,我和老公都錯過了鬧鐘,鬧鐘都沒鬧醒,太困了。老公一度以為他的手機鬧鐘壞了沒響,其實是我們沒聽見。

出生第9天的女娃,看起來是不是很肥


開始新媽媽的生活,又困又累


寶寶出院後,我開始了新媽媽的生活,社區醫院的醫生上門回訪告訴我「母乳餵養,每隔2小時餵一次,每次半小時」,可是為什麼我的孩子經常1個多小時就要吃一次,一次吃半小時甚至更久?諮詢了婦保院的護士,說可能是母乳不足,建議我讓孩子多吸吮,吸的多會刺激乳汁更多的分泌

於是我經常保持一個餵奶姿勢半小時以上,吃完一邊,再換另外一邊,又是半小時,腰酸背痛,總是擔心自己會不會像朋友說的那樣落下月子病,以後經常腰疼的厲害。

整個月子裡,我感覺自己一天24小時一直在餵奶,尤其到了傍晚,也不知道為啥寶寶一到傍晚就哭鬧的厲害,沒辦法,只能拿奶哄,根本松不了手,晚飯都得三兩口的快速吞下去。

夜裡更不用說,每1-2小時就要吃一次奶讓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睡覺,那時候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等寶寶不用吃夜奶的時候可以睡個好覺。

15天的寶寶,夜裡睡覺姿勢


異想天開的想法,心理落差極大


沒生之前,我以為生完之後一切就會回到從前,可以早上去跑步,晚上去散步,可以穿回露臍裝,穿回顯腰連衣裙,可以偶爾去看個電影,跟朋友去爬爬山,周末可以去逛逛商場,下個館子吃吃飯,下雨天可以宅在家裡追著肥皂劇。

我想那時候我可能是唯一一個把生養孩子看的這麼簡單的大sha子吧

生完之後,感覺失去了人身自由,一切都變了,體型變了,體質變弱了,腦子也變得不記事了,以前的衣服穿不上了,時間不再是自己的,陪妹妹去吃個生日飯要先趁著寶寶喝完奶睡著,再趕緊離開抓緊時間1個小時內回家,怕孩子哭了奶奶搞不定,那時候寶寶經常不到2小時就要喝奶。

同在杭州的好朋友結婚,只能隔著手機屏幕發紅包,多想去現場見證,之前還答應朋友給她們做婚禮跟拍,現實卻不行,開車路上來回就得2小時,那時孩子才兩個多月,太小帶不出去。去超市買點東西,電話來了「小孩醒了,一直在哭,要喝奶了」。

心理落差太大,無法適應,身心俱疲,那段時間心情非常壓抑,低落。在網上看到產後抑鬱症的幾個表現,感覺自己很多條都符合,老公讓我不要對號入座


調整好心態,適應新身份


由於長期睡眠不好,身體恢復的比較慢,期間經歷了急性闌尾炎,醫生建議開刀,但是為了維持母乳餵養,我選擇了保守治療,打消炎針,幸運的打了5天的針肚子不太痛了,炎症開始下去了。後來,經歷了莫名的頭暈、心慌、氣急,當時的心率達到136次/分,去醫院急診掛了一瓶鹽水,抽血化驗、做心電圖、做CT,醫生說沒什麼大問題,可能還是疲勞導致的頭暈心慌,這種經常性的頭暈心慌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再後來,經歷了全身過敏性小丘疹,打針吃藥兩周才徹底好轉。再後來,闌尾又復發了,還好這次不嚴重,吃了幾天消炎藥好轉了。

經過這反反覆覆的打針、吃藥,母乳喂喂停停,差不多寶寶三個多月的時候奶水已經變得非常少了,四個月的時候已經斷奶了。

生病的那段時間,晚上寶寶就跟婆婆睡,夜裡老公起來給寶寶泡奶粉,慢慢的寶寶夜裡喝奶的次數變少了,我的睡眠開始好起來,身體也比之前好很多。我告訴自己「別的媽媽自己一個人都能帶好孩子,我還有婆婆幫忙,我也一定可以,生孩子的痛都能忍受,還有什麼能打倒我」。於是我經常跟朋友取經,吸取她們帶孩子的經驗,順便跟朋友訴訴苦,慢慢的心情也變得好起來。

寶寶的小腳


新的期待,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懷孕的時候想著等孩子生出來就解放了,生出來後想著等孩子滿月就好了,滿月之後又想著寶寶過了百天就好了……那時候想著要是寶寶生下來就會說話會走路該多好,現在我希望時間可以慢一點,讓我陪著她慢慢長大。寶寶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學會抬頭,第一次睡整覺,第一次會翻身,努力的學爬,每一個天真無牙的笑容,我都想記錄下來。

寶寶會抬頭了,露出天真無牙的笑容


從準媽媽到新媽媽,激素得變化,身體得變化;一方面自己不能休息好,另一方面面對寶寶的「問題」手足無措,可能有些人跟我一樣一開始無法適應新的身份。任何人的身份發生轉變都是需要時間的,新手媽媽自己要堅強的面對,調整好心態,多跟朋友聊聊天,有時間去戶外轉一轉,心情會好很多。新爸爸在這個時候應當給媽媽們更多的愛和鼓勵。

另外,準媽媽可以在生產前就多多學習育兒知識,這樣才不會在寶寶出生後面對一些「狀況」不知所措,產生心裡落差。我們每個新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都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我們渴望給孩子最好的呵護,伴著他/她健康成長,於是從新手媽媽過度到百科媽媽。

你生完孩子後過渡的順利嗎?或者你做好當媽媽的準備了嗎?

我是愛攝影的可可媽,持續更新,分享從準媽媽到新媽媽的心路歷程和生活點滴,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到你,歡迎關注,轉發!

相關焦點

  • 寶媽總結育兒心路:你的一年級,我的成長心路歷程
    回頭想想一年級,我是從一開始的恐懼不安到現在的心態平和,不得不說我的心態有了巨大的轉變。相信每個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的媽媽經過這一年的磨練,心裡都有一個平和的轉變。記得幼兒園大班那會我就聽說了小學有分班制。我打聽了不少過來人媽媽和老師,大家說什麼的都有。總之特殊班有特殊班的利弊,普通班也有普通班的利弊。最終媽媽決定你去了四班。
  • 千萬粉絲的育兒碩士——年糕媽媽也經常崩潰
    提到很多寶媽和準媽媽們,肯定都再熟悉不過了,即使不了解也聽說過很多次。年糕媽媽,知名母嬰育兒博主,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碩士。14年生下大兒子(小名年糕)後,專職帶娃的同時,結合醫學專業分享育兒知識。19年又生下小兒子發糕。
  • 家長分享-小麵包媽媽跟你聊聊一個新家長的心路歷程
    在很多入圈多年的家長都頭疼的方方面面,小麵包媽媽都做的非常的優秀,值得我們學習。她對孩子用心細緻,對幹預方法會科學理性的分析,最難得是她對未來有著堅定的信心和不屈的信念。大寶爸爸說:「小麵包媽媽是我最認可的新家長」。    大家好,我是小麵包媽媽。
  •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媽媽的心路》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媽媽的心路》 2020-05-07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貝親熱力引燃《我有一顆手榴彈》準媽媽爆笑賀歲檔
    貝親熱力引燃《我有一顆手榴彈》準媽媽爆笑賀歲檔2018-12-27 16:29:0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以母愛的溫暖,帶著80分鐘的笑聲走進2019年,國際母嬰用品專家貝親於2018年12月26-27日,在上海商城劇院為準媽媽接連呈獻了兩場爆笑賀歲話劇《我有一顆手榴彈》。高能的笑點、真實的痛點、流行的熱點,成為準媽媽專屬笑容的打開方式。連續第9年為媽媽人群出品年度賀歲話劇,貝親堅持從現實的育兒生活中取材,以走心的作品與媽媽們共鳴,透過熱門話題呼籲全社會都來關愛母嬰群體。
  • 從產後抑鬱到快樂的全職媽媽有多遠?
    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篇文章,作者是「春暉行動-產後抑鬱預防及幹預公益行動」公眾號訪談過的一位產後抑鬱親歷者:美琪(筆名),她從產後抑鬱者蛻變為一個快樂的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和心得體會,值得我們思考。  先生因為要養家餬口,必須南下深圳工作才能賺的多一點,所以,無論是實際生活中,還是調和婆媳關係等方面,先生能幫上我的地方十分有限,那段我孤身帶著孩子在婆家生活、得不到支持的日子,以淚洗面是常事,靠向先生和朋友哭訴來緩解痛苦,有時候我甚至感覺到很崩潰,自殺的想法都有過幾回,真覺得那是一段暗無天日的地獄生活。
  • 「代理媽媽」日記摘錄:日常瑣事道出愛的心路歷程
    編者按  光明日報「代理媽媽」的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10個孩子1個媽」、「370個媽媽加入」、「8個活動站」、「我得了100分」,這些數字讓眾多讀者表示感動和欽佩。其實感動大家的並不是這些數字,而是數字背後凝結著的「代理媽媽」們對孩子一點一滴的愛。現在就讓我們翻開她們的日記,走進她們的生活,從日常瑣事中去了解「代理媽媽」們的心路歷程。
  • 肥媽育兒先育己日記:我近3個月的心路歷程:疲憊和壓力→抑鬱→正念→心理健康
    但是自那以後我開始經歷了一種非常複雜的交織在一起的心路歷程,疲憊-壓力久久難以逝去,甚至開始出現抑鬱,這期間我不斷學習和調整,嘗試各種方法,到現在為止近3個月了,今天的我內心有一些喜悅,所以寫一下育兒育己的日記。當媽四五年了,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感覺自己怎麼睡覺怎麼休息都無法恢復那種活力,心理學上稱此為Fatigue-疲憊/心智衰弱,而不是簡單的Tire-累。
  • 懷孕的各位準媽媽們。
    我也是個準媽媽,現在懷孕八周了。懷孕的歷程很艱苦。我經歷了流產,胎停育。也感受過沒有注射麻藥直接清宮的兩次痛苦。我也是個小心翼翼擔憂過度的傻女人。多想無時無刻知道寶寶寶寶是否健康。我在這裡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各位媽媽分享。我們平時在家裡最簡單的了解身體狀況就是測試體溫,如下圖圖一是懷孕期間孕婦正常體溫圖。
  • 闖了1300關的遊戲被丈夫強行註銷,準媽媽崩潰大哭,網友:離婚吧
    &34;,懷孕對於媽媽和整個家庭而言,都是一件喜事。準媽媽在懷孕期間要多加小心,在保持自身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讓肚子中的寶寶健康成長。孕婦需要在飲食作息上有所調整,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避免輻射對胎兒發育造成不好影響。不能跟平常一樣,做大幅度的運動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時在懷孕期間保持一個良好平穩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
  • 自閉症孩子媽媽親述育兒歷程:堅持下去,我終於看到了滿天星鬥
    有一篇文章叫做《蝸牛牽我去散步》,看完讓我沉寂很久。文章的前半部分說的簡直就是我和孩子曾經的歷程。我曾經「催他,唬他,責備他,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而我的孩子也曾經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 心路歷程:擋住黑暗,我要把陽光留給明天
    本文是《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的續文,旨在講述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故事前續在《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上)》中,我講述了自己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1)內向敏感的性格特點;2)成長過程中的受挫經歷;3)缺乏的自我認識,過低的自我評估
  • 全職媽媽怎麼考到幼師資格證?這屆媽媽實在是太優秀了
    我們後臺也收到一些媽媽的留言,諮詢如何考幼師資格證的問題。 今天,就邀請瞿佳立老師來聊一聊,全職媽媽當年考到幼師資格證的心路歷程。 前兩天被一篇「一怒之下考了個小學教師資格證的陪讀媽媽」故事刷了屏。這一屆媽媽,優秀! 也許你是全職媽媽,又或者是職場媽媽但從事著一份不那麼喜歡的工作。
  • 孕期日記:一位媽媽講述從懷孕到生下雙胞胎的心路歷程
    從準媽媽到新手媽媽,一篇篇「孕期日記」記錄著她所經歷的驚喜、煩惱、恐懼與幸福。  2018年9月21日  驚喜:我懷孕了  我懷孕了!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個日子。說實話,剛看到驗孕棒上出現兩條槓時,我嚇了一跳。但是隨後,驚訝就被驚喜佔據了。  我和老公大展結婚兩年多了,我們是彼此的初戀,相愛10年。真巧,正好在十周年,我們有了愛情的結晶。
  • 媽媽要上班,寶寶崩潰大哭!如何正確處理與孩子的小別離?
    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 各企業、學校逐漸開啟了復工、復學模式,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世界,正在逐漸恢復曾經的繁忙……家有小寶寶的家庭,尤其是媽媽們,卻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媽媽要離家去上班,小寶哭的撕心裂肺:「媽媽不走媽媽不走!」 此時,哪個當媽的能不心疼,但又不能不去上班,只得狠狠心丟下崩潰的娃去上班,可自己內心的煎熬誰能解?
  • 人到中年「失獨」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3位母親講述自己心路歷程
    人到中年「失獨」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3位母親講述自己心路歷程有人說相比於多子女的家庭,獨生子女家庭本身就是潛在的一種更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來自獨生子女如果因故去世,父母就失去了贍養的唯一依靠和資源,晚年必然陷入悲涼的境地。
  • 孕媽遊戲通過1300關,卻被老公偷偷卸載,準媽媽哭到面目猙獰
    :「準爸爸這是何苦,孕期最忌諱的就是情緒低沉,這要是好心辦了壞事,影響到了孩子就難過了。」的確如此,在準媽媽懷孕的期間情緒是最重要的,畢竟母子連心,如果準媽媽的情緒不好,那麼孩子也會有同樣的心情,而且這對孩子的發育也是很不利的,然而在孕期,準媽媽的情緒也會經常的起伏不定,因此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變得至關重要。
  • 「再不聽話我告訴你爸!」中國媽媽育兒的窒息瞬間
    【牛媽心語】今天這篇文章中的對話,也都是真實的,尤其是那段「你選我還是選你朋友「媳婦和媽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這樣的千古難題,我看多數可能是女人為難女人。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家校社共育專業理事、阿德勒心理指導師,出版育兒漫畫集《成長不慌張》,關注我,一起讓育兒更從容,讓媽媽更美好。
  • 女性懷孕期間,男性的心理歷程如何?
    擁有幸福,擁有期待,還有崩潰,想放棄的時候,同樣的,作為未來的父親的男人們,也會有自己獨特的感覺。許多人都說,當一個男人開始做爸爸以後,就會慢慢的成熟起來,小編身邊也有幾個神奇的例子。許多父親在妻子懷孕的時候,也會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心路歷程,那麼,在女人懷孕的時候,男人的心理歷程會是怎樣呢?事實上,這也是男人逐漸適應做人父母的過程。
  • 育兒崩潰到快要放棄自我,這樣操作後,寶媽也能上進有追求
    問題來了,我寫作時誰來帶孩子呢?千萬粉絲的育兒大咖年糕媽媽,在生了二胎後發現老公變成了育兒的好幫手,在自己生頭胎時啥都不能做的爸爸,現在居然能獨自照顧二胎寶寶的吃喝拉撒。,讓他與我一起分擔育兒大業。有了合理的時間管理,不管是在育兒還是學習方面,我都更能從容應對了。親子陪伴時,我可以全心全意地去和孩子做遊戲、講故事、玩鬧等,也不會有耽誤了學習的焦慮心態;學習寫作時,我也能全身心地學習寫文章,而不會有沒有陪伴到孩子的愧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