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衝繩島戰役中,美國為何損失慘重?短短82天的戰鬥發生了什麼?

2020-12-23 趣談唐宋元明清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快樂、知識,也誠摯的期望您在閱讀後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

在二戰的後期有一系列的戰爭,而對於當時的美國和日本而言,有一場戰爭似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錯,它就是衝繩島戰役。衝繩島戰役是從公元1945年的4月份上旬開始的,一直到1945年的6月份中旬結束。

這中間的間隔時間達到了82天,而這一次戰役幾乎可以稱之為第2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在此次戰役結束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面,美國直接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而最終的結果則有目共睹。

戰爭的反轉

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時候,日本迫切的需要石油資源,而當時從以控制的領土以及周邊狀態來看,如果想要短期之內獲得大量石油資源,基本不太可能。於是日本不得已只能把目標瞄準了美國,而日本的這一系列舉動給美國參與二戰帶來了非常正面的積極反饋。

如果此時的美國面對日本偷襲珍珠港不做任何行動或者反映的話,反而容易激起美國國內的部分矛盾。在多方面因素的抉擇之下,美國也參與到二戰中來,並且正式對軸心國宣戰。

衝繩島的日軍戰力

在衝繩島戰役開始之前,此次戰役就已經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原因很簡單,因為此次戰役似乎決定了太平洋制空權也好,還是制海權也好的一切權。此次戰役之前,日本就已經決心集中通過所有的海空力量,徹底摧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主力。而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的預計戰爭場合,就是在衝繩島附近的海域。

與此同時,日本還派遣了大量的陸軍部隊,這些部隊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堅守衝繩島。而這些部隊堅守衝繩島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爭取時間加強本土的防禦。

在初期的時候,守島的主要部隊是日本第32集團軍下面的兩個師團以及一個旅團,總計人數在5萬人左右。

關於這個島上的防線,目前來看是以三道防線作為基準防線,其中第1道防線和第2道防線分別是牧港和首裡兩道防線,而除了這兩道防線之外,還有一道防線在西北部。

除此之外還有巡洋艦戰略艦和八艘驅逐艦。

而衝繩島附近還有600餘艘自殺攻擊艇。

相對而言,美軍的攻擊人數與日本的防守人數可謂是大巫見小巫,因為美方單純的參與不此次作戰的總兵力就達到了40萬人,各種艦艇預計在1500餘艘,而飛機算在一起,累計在2500架左右。

戰爭的核心點

似乎在這一刻,美軍和日軍就已經把所有的戰爭矛盾中心以及當時的主要戰爭核心點移到了衝繩島上。而當時的美軍幾乎集結了自己能夠集結到尤其是短期能夠集結到大部分力量,開始準備對衝繩島實施直接的艦炮和航空火力。

而日軍也準備和美軍進行海上決戰,但是沒有想到美國的快速航母艦隊直接來了一個截胡。而此次短期的觸碰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日本的8艘艦艇當中,除了一艘能夠順利返航之外,剩餘的7艘全都被擊沉。

衝繩島的突出戰略地位

熟悉這段歷史的也都知道,其實從最開始到戰爭結束這中間經歷的一系列的過程,以及所帶來的戰爭虧損其實還是蠻大的。那一些小夥伴可能就會想:既然進攻衝繩島有如此大的風險,與此同時還會帶來如此大的損失,那為什麼美軍執迷不悟的需要進攻衝繩島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這並不是執迷不悟而是沒有辦法。因為衝繩島在當時的狀態來看具有非常強悍的戰略地位,如果大家拿出世界地圖找到衝繩島所在的方位,就不難發現,衝繩島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理想跳板。

在美國直接佔領菲律賓之後,衝繩島幾乎在當時的地理防禦位置直接突出出來了。而當時對於美國來說,一旦能夠在短期之內控制住衝繩島,整個區域就可以當做一個理想跳板,源源不斷地對日本進行反攻。

而當時的日本,如果喪失了衝繩島,那就意味著本土以及咱們的沿海地區的所有制空權、制海權通通沒有化為灰燼。

這還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此時此刻的日本一旦失去了這一片土地,那就意味著日軍直接喪失了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線路,而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線路一旦徹底喪失,那就意味著日軍在短期之內恐怕難有作為。

這也是為什麼從1944年的7月馬裡亞納群島徹底失守之後,日軍就開始把絕大多數的海洋戰爭中心放在了衝繩島這個板塊。衝繩島如果不保,對於日本來說,無異於處在腹背受敵的狀態。

雖然日本在1944年的7月份就開始布局,但是美國也在1944年也就是同一年的10月份直接下達了攻佔衝繩島的指令。而遵照這一指令,相關人員進行緊密籌備籌備目的之一就是直接控制衝繩島。

在之後又進行了一系列的研討,而最終確定的登陸衝繩島的日期確定在了1945年的4月1日。當然,具體的衝繩島的作戰時間,其實還是處在一個變化浮動的狀態,咱們不做過多深入剖析。

而此次戰役對於衝繩島這個島嶼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實打實的災難。此次戰役日軍以徹底失敗告終,總計損失的人數在4萬餘人左右,而被俘虜的人數也達到了1萬人。那除此之外,衝繩島上還有居民,這些居民的死亡人數達到了10萬左右,而損失的飛機達到了700餘架,艦艇也有10餘艘。

美國在此次戰役當中的傷亡人數也達到了3萬餘人,但無論如何,此次戰役對於美軍來說雖然很沉痛,但卻是必須要打的戰役。在美軍徹底佔領衝繩島之後,直接打開了日本的大門,並且實現了能夠直接進攻日本本土的戰略目的。

當然,如果以歷史的蝴蝶效應來看,衝繩島的戰役,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二戰怎樣結束的方式。至於這一點的話不可細談,事實上也沒有細談的必要,畢竟這一段歷史我們只是聽說過而已,至於當時真正的決策也是一知半解。

但無論如何,我們根本無法也絕對不能夠把衝繩島當做一個普通島嶼,對於當時的二戰來說,衝繩島所佔有的戰略地位,以及當時所具備的某些資質,對於整個太平洋戰役都是無法忽視的。

趣談唐宋元明清:歷史愛好者,優質歷史創作者,每天分享歷史趣知識。關注我,支持原創,每天分享有趣歷史知識。

相關焦點

  • 最討厭來美國遊客的衝繩島,二戰中損失慘重,如今卻成旅遊勝地!
    最討厭來美國遊客的衝繩島,二戰中損失慘重,如今卻成旅遊勝地!提到衝繩島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應該有很多人都會想到當年的衝繩島戰役吧!就算是從拍攝的影視劇中,我們也能體會到當時那場戰役的慘烈程度。那時候為了強迫日軍投降,美軍計劃要佔領日本的衝繩島,所以他們之間又一次開戰了。在短短的兩月內雙方死傷人數超過十幾萬,而且還有數以萬計的平民百姓遭受到戰火的波及或者自殺。而這也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一場,因為當時這裡的死亡人數最多並且在這場戰役中決定了國際格局。
  • 為什麼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
    因而衝繩島也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當時日本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也讓美國人在塞班島和硫磺島等戰役中深有體會,知道此次戰役絕對是一場硬仗,美國人也對戰役傷亡有了一定的預估,然而讓美軍指揮部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戰役卻遠遠比他們想像得要慘烈得多。
  • 衝繩島戰役血戰82天,究竟多慘烈?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是位於太平洋的琉球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位於日本本土和中國臺灣之間,由於群島綿延上千公裡,宛若一根長繩,故稱為衝繩島。衝繩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極強的戰略地位。衝繩島向東是美國西太平洋海空基地關島,北接千島群島、朝鮮半島,往南是巴士海峽,西承臺灣海峽。
  • 衝繩島戰役82天,美軍,日軍,當地民眾遇到怎樣的災難
    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了馬裡亞納海戰,塞班島戰,中途島之戰後,終於打到了離日本本土最近的衝繩島。衝繩島,原先也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就是琉球王國。在清朝末年琉球是最恭順的一個藩署國。夾在中國與日本海中間南北長105公裡,東西寬31公裡。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之後,歷經了漫長跳島戰役的美軍,開始逐漸接近日本本土。此時的美軍開始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而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60千米,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衝繩島,便成為了美軍最為理想的跳板。於是,美國開始調動大量兵力,於1945年4月發動了衝繩島戰役。
  • 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衝繩島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爆發出了各種慘絕人寰的戰役,例如死亡人數最多的戰役,規模最大的空戰等等,今天兵哥要說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這就是著名的衝繩島戰役。
  • 衝繩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傷亡慘烈?鮮為人知的四點原因
    在三個多月的衝繩苦戰中,共有75000名美軍傷亡,另損失飛機763架和大小艦船404艘,成為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經歷的最血腥一戰。 在1945年的大反攻期間,坐擁海空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什麼會損失如此慘重呢?
  • 血戰82天的衝繩島戰役有多殘酷?美軍8萬人傷亡,2萬人精神失常
    衝繩島上有一種特別的建築,就是圓形的家墓,用堅固的石料建成,在島上隨處可見,日軍稍加改裝,就成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鬥中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衝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被譽為日本的「國門」。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為期八十二天。衝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
    史詩般戰役—衝繩島之戰,究竟有多慘烈?迫使美國直接動用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爭。戰火蔓延至全球,先後約有61個國家被捲入到這場戰爭之中,這場持續了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戰,也留下了不少著名戰役,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太平洋戰場的上最大的登陸戰—衝繩島戰役!這場慘烈的戰役,也促使了美軍決定直接對日本動用原子彈!衝繩島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也被稱為「破門之戰」。
  • 衝繩戰役有多慘烈?美軍雖勝猶敗損失慘重,促使其決定使用原子彈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上節節勝利,衝繩島終於成了美軍的下一個目標。而日本也知道,衝繩已經是菲律賓丟失後,日本最後一道防守屏障。一旦失去衝繩,則日本賴以維生的,通往東南亞的海上通道將盡數丟失不說,美軍還將以衝繩為基地,部署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此刻,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奪島戰役,就此開始。
  • 衝繩戰役到底有多慘烈?美軍雖勝猶敗損失慘重,促使其決定使用原子彈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上節節勝利,衝繩島終於成了美軍的下一個目標。而日本也知道,衝繩已經是菲律賓丟失後,日本最後一道防守屏障。一旦失去衝繩,則日本賴以維生的,通往東南亞的海上通道將盡數丟失不說,美軍還將以衝繩為基地,部署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土。此刻,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場奪島戰役,就此開始。
  • 1945年最為血腥的衝繩島戰役美軍傷亡高達7萬人
    ,但在戰役爆發的前一個月就被日本軍部調往的臺灣了,由於日本高層始終的都在做夢認為美軍會先在臺灣發起登陸進攻行動之後才會進攻衝繩島,但這個猜想始終都是日本軍部大本營的一廂情願罷,日本在海軍主力在被全殲情況下,美國如果還是繼續選擇先攻佔臺灣的話那麼就太愚蠢了,簡直是得不償失與美國的戰爭經濟學背道而馳,美國想迅速解決太平洋戰事,最高效的辦法就是使用跳島戰術,使其日本分散在各個島嶼的兵力徹底孤立起來。
  • 真實的《血戰鋼鋸嶺》 詳解太平洋戰爭中衝繩島之戰
    最近美國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熱映,引發了人們對於太平洋戰爭中衝繩島之戰的濃厚興趣。美國人戈登·L·羅特曼著的《衝繩島1945——最後的搏殺》(海洋出版社)一書,對於衝繩戰役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這本書主要是從整體框架上來客觀介紹這場戰役,顯得有些乾巴,細節不夠豐滿。
  • 衝繩島一戰,日軍死亡11萬人,美軍……
    衝繩島戰役在衝繩島最南端地勢崎嶇險峻的地段,日軍充分利用地形,築有巧妙隱蔽的炮位和坑道工事,牛島滿決心以此為依託和美軍拼到最後。衝繩島登陸戰第二天,巴克納在陸戰八團團部附近小山上觀察部隊推進,日軍的一發炮彈飛來,四下崩飛的彈片和尖銳的碎石片擊中了他的頭部,巴克納當場身亡,要知道日軍當時的炮火已經極其微弱,當天在他到達之前
  • 史詩般的戰役—衝繩島之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大小小的戰役發生了無數場,每場戰役中都有成千上萬的士兵和人民死亡,在歐洲戰場上,傷亡人數最多的是列寧格勒保衛戰,太平洋戰場上,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就是曾經奠定日本敗局的衝繩島戰役了。
  • 此戰歷經96天,傷亡人數達到18萬,而且雙方指揮官均戰死
    其中最嚴重的一場戰役是衝繩戰役,這場戰役持續了96天,雙方都有18萬人喪生,兩名指揮官也都喪生,邱吉爾稱之為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衝繩是太平洋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它是通往日本西南的門戶,美國人認為,如果佔領了衝繩,就能控制海洋和空中,日本人知道衝繩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他們準備盡最大努力保衛該島,並任命雙島人(日本帝國最後一位將軍,一位傑出的戰術家)為衝繩島戰役的最高指揮官。
  • 衝繩島戰役中,那個抗白旗走向美軍的日本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
    跳島戰役後,同盟軍逐漸逼近日本本土,發現衝繩島距離日本僅340英裡。如果佔領了此島,那麼會更方便進攻日本。於是,1945年4月上旬,衝繩島戰役爆發。該戰役總共持續了82天,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場戰鬥。美軍7.5萬人傷亡,日本傷亡人數在7.7萬到11萬。
  • 尼米茲攻佔硫黃島為何還要打衝繩島?美國為什麼放棄登陸日本本土
    慘烈的硫黃島戰役給美軍帶來了巨大損失。在一個20平方公裡的小島,付出28686人傷亡的代價。可是,他們又將目光盯在了比其大50餘倍的衝繩島上,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難道不能繞開,直接進攻日本本土嗎?為什麼已拿下硫黃島,還要進攻衝繩島呢?
  • 衝繩島戰役,一個小女孩舉著白旗向美軍投降,她後來怎麼樣了?
    之前在日本和美國發生的衝繩島戰役當中,有一個挑著白旗走向美國的日本女孩,後來怎麼樣了呢?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一張名為白旗少女的經典照片給世人帶來了強大的衝擊,照片當中,一個小女孩舉著一根木棍,上面掛著一個白色的類似旗幟的東西,穿的也是破破爛爛,走向美國軍隊。從這兒就可以看得出,這個小女孩是來美國投降的,而且這是在日本和美國的衝繩島戰役當中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