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軍地聯合打造「生態 」綠色產業

2020-12-20 人民網

雅魯藏布江水滾滾流過西藏山南市加查縣,哺育著右岸一代又一代的桑東村人。已是初冬,江風驟起如刀割面,而村民們心裡是暖意融融。

距離雅魯藏布江不足5公裡的桑東村生態旅遊服務中心已於8月22日竣工,其他配套設施建設正緊鑼密鼓推進完善。眼看營業的時間越來越近,服務中心負責人、村主任羅布忙得不可開交,一面組織村民赴西藏亞傑帕拉莊園參觀見學,一面聯繫廣告傳媒加大宣傳力度。

「生態旅遊服務中心正式營業後,保守估計每年至少增收15萬元。」羅布主任現場給記者算了筆帳,水果採摘、景點觀光等是生態旅遊服務中心的特色,都將帶來可觀收入。前景可期,羅布喜上眉梢。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8年,桑東村已實現脫貧摘帽,村民精耕細作,種植的蘋果、桃子等水果產量高、水分足,但就是賣不出好價錢,一些村民不得不選擇外出務工掙錢。

2019年,西藏軍區和山南軍分區扶貧工作組前往村裡走訪調研時,不少村民建議,像鄰村那樣開辦汽修廠和修建租賃房,見效快、收入多。但村主任羅布和扶貧工作組成員同時摁下「否定鍵」:大面積開墾拓荒勢必破壞環境,致富增收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

「可以開辦農家樂。」考慮到桑東村有水果豐富的優勢,加之附近的碉樓遺址、布丹拉山、壩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還有加查核桃、加查木碗、天珠等特產,扶貧工作組和村民代表碰頭商議,一拍即合。隨即,西藏軍區投入資金,助力項目開發,並將「桑東村農家樂」改為「桑東村生態旅遊服務中心」。

名字之變折射出綠色發展的理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軍區黨委一班人更加堅定,要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山南是雅礱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有西藏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第一塊農田、西藏民族改革第一村……軍民情系雅礱,綠水青山帶笑顏。桑東村的致富模式只是雅礱大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海拔4300多米的錯那縣洞嘎村,70多歲的次仁緊鎖多年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今年次仁家的青稞迎來大豐收,收成達到800多公斤。去年秋天,次仁家只收穫了300多公斤青稞,年底差點沒吃上自產的糌粑。次仁老人一直盼望自己的3畝地能有個好收成,但他家地裡野犛牛、藏野驢、麋鹿等動物活動頻繁,造成莊稼被毀。儘管想了許多辦法驅趕,但到收穫季節,剩下的青稞寥寥無幾。

山南軍分區知悉情況後,立即派出扶貧工作組現地勘察,以「既保護村民的莊稼,又不傷害野生動物」為出發點,拿出資金為洞嘎村修築農牧柵欄。今年4月,高1.5米、長2300米的農牧柵欄建成後,效果立竿見影。

雅礱藏家遍開幸福花。玉麥鄉的家庭旅館和「國門聖泉水」、隆子縣的藏香豬……如今,「生態 」綠色產業如雨後春筍一般,給萬千藏家百姓鋪就致富增收路的同時,為雅礱大地築起堅固的生態屏障。

相關焦點

  • 黑茶山林局:打造美麗三晉生態綠色
    原標題:【愛國情 奮鬥者 勞動者之歌】黑茶山林局:打造美麗三晉生態綠色 黑茶山,屹立於呂梁山脈中北部,群峰巍巍而立,森林漫山而生,飛泉淙淙而下。 這是一座英雄的山,王若飛等革命先輩的鮮血染灑於此,用生命換來共和國的榮光。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 蘇浙滬三地聯合行動「保生態」
    11月3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首次開展跨區域、多部門聯合、全要素綜合應急演練。本次演練以實戰方式開展,重點檢驗突發環境事件及輻射事故的預警、響應和處置水平。「呼叫經理,我在巡邏時發現1號危廢倉庫起火,附近車間存放著放射源!」
  • 西藏自治區「十三五」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大力開展風力發電、水風光...
    正確處理好發揮優勢和補齊短板的關係,突出綠色健康和藏民族文化特色。圍繞特色旅遊資源,打響「世界第三極」、「天上西藏」品牌。圍繞綠色淨土的獨特優勢,打造淨土健康品牌。圍繞民族手工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藏族音樂、出版、影視、演藝的開發,打造藏民族文化品牌,確立西藏產品在全國乃至世界獨特的形象。   ——走集聚發展之路。以各類產業園區等平臺建設為重點,打造產業發展空間載體。
  • 海林:紅色旅遊結合綠色生態 打造旅遊文化產業綜合體
    為了給遊客帶來更好的遊玩體驗,近年來,海林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遵循旅遊產業發展規律,快速推進景區建設步伐,一個個精品景區、特色景點相繼建成。目前,夾皮溝紅色主題景區、清涼谷康養景區、橫道文化景區、杜鵑嶺生態景區、治山霧凇嶺草莓採摘遊都已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佛手山。
  • 關於印發甘肅省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圍繞蘭州新區、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整合聚集創新要素,加大科技創新支撐,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先進位造、中醫中藥、數據信息、通道物流等重點產業,大力發展馬鈴薯、高原夏菜、草食畜牧等特色農業,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清潔化改造,強化黃河流域甘肅段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打造以蘭白城市群為重點,城鄉一體化的中部綠色生態產業示範區,引領全省綠色發展。  河西地區。
  • 陝西佳縣打造扶貧農場綠色生態循環產業鏈
    摘要:陝西佳縣以黨建引領打造扶貧農場綠色生態循環產業鏈,開發果酒、醋飲、濃縮汁等產品,提供精準幫扶指導,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 美維口腔與華西牙科戰略合作共建口腔產業綠色生態
    未來,雙方將就技術協作、人才支持、經營管理、資金助力等方面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傾力打造口腔醫療服務標杆,重塑行業發展格局,共建口腔產業綠色生態,推動產業升級發展。川投集團總經理、華西牙科董事長 劉體斌據了解,華西牙科有限責任公司是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單位。
  • 聚焦溯源質控,中藥材天地網助力打造綠色生態藥材
    2017年6月30日,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土壤環境專題研討會在黃山市歙縣召開,本次研討會的中心議題是「打造真正的綠色生態藥材」,同時與會嘉賓還對「溯源質控」問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 ,聯盟植保專業合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沫,聯盟秘書鄭文科,福建中藥產業協會秘書長黃瑞平等。
  • 創建有機產業品牌 打造生態轉化「撫松模式」
    白山市撫松縣積極探索「生態+綠色」發展模式,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不斷厚植旅遊、人參和礦泉水三大綠色健康產業發展根基,延伸拓展醫藥、綠色食品和大健康等產業鏈條,緊跟產業建設步伐,全力創建有機產業品牌,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轉化「撫松模式」  一是重點推進特色資源產業化。
  • 打造網際網路產業的「桃源」之地——來自海南生態軟體園的蹲點觀察
    不到3000畝的土地上,匯聚3600多家網際網路企業;僅10年時間,從一片放牛荒地蛻變為一座花園式產業園區,每日創造稅收逾550萬元;在「零基礎」的產業條件下,打造中國網際網路產業新的集聚地……海南生態軟體園的成長之路,書寫著「無中生有」的創業奇蹟,見證了改革創新的發展力量
  • 崇川區:發展綠色生態 打造綠色沿江經濟走廊
    南通綠色生態沿江行系列報導之三崇川區:發展綠色生態 打造綠色沿江經濟走廊7日,「綠色生態沿江行」融媒體新聞行動的採風團來到了第三站——崇川區軍山片區。打造綠色長廊「沒想到在軍山也能看到這麼壯觀的瀑布。」一走進軍山景區,市民陶金龍就被眼前飛流直下的瀑布所震撼,「現在的軍山有青山綠水,還有花香鳥鳴。」經過兩年多的生態修復,軍山風景區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廣大市民和遊客面前。坐上景區觀光車,沿路風景宜人,空氣清新。
  • 羅田外婆橋生態農莊: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羅田外婆橋生態農莊圍繞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市場化的發展目標,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打造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示範園,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雖然已是立秋時節,但氣溫仍然居高不下,陽光灼人。這些天,外婆橋生態農莊的工人們頭頂烈日,加緊建設萬頭豬場汙水處理系統和附屬設施,為9月份投產做足功課。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的養豬場不是一排排的豬舍,取而代之的是一座6層高的樓房。外婆橋生態農莊董事長黃建洲介紹,我們建樓房養豬,一是為了節約土地,高層化便於疫情的防控,減少交叉感染,方便自動化料箱的裝配,對減少勞動成本起到很好的作用。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生態振興、產業振興...
    萊西市姜山溼地作為青島北部山水屏風、重要水源地和後花園,萊西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建設大青島北部綠色崛起的典範之城」為總目標,依託豐富優質的自然生態本底資源,致力於打造以生態農業為根基、新型工業為支撐
  • 【生態旅遊】綠色蒲江 打造生態旅遊度假首選地
    立足這樣的生態本底,蒲江作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視野開闊、空氣清新,不僅可以觀賞雪山、吸氧洗肺,還以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全域布局,打造國際生態旅遊度假首選地,走上以生態價值轉化為主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 洱源右所鎮:生態種植打造綠色產業
    □通訊員 趙菊芳 楊錦元近年來,洱源縣右所鎮圍繞洱海流域農業轉型發展,不斷規範和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以持續增加群眾收入為核心,以有效削減農業面源汙染為抓手,大力發展春季馬鈴薯生態種植,打造「洱海綠色食品牌」。
  • 萬華禾香板業趙治美:萬華禾香打造綠色大家居產業集群
    新華網北京7月3日電(孫廣見)近日,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在京舉行,吸引了業內目光,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家環保企業亮相本次展會。在會議期間,作為本次活動的獨家綠色合作夥伴,萬華禾香板業董事長&萬華生態板業CEO趙治美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萬華生態板業將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秸稈循環利用起來,不僅生產出無醛、優質、安全、環保的生態板材,而且解決了秸稈燃燒帶來所帶來的空氣汙染。
  • 汕頭市南澳縣奮力打造綠色生態發展高地
    ,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氣神抓好工作落實,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上的綠色生態發展高地。實施「三大任務」 打牢高質量發展基礎南澳縣委書記柯茂指出,要充分認識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要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上來,進一步增強投身「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明晰南澳在「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中,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上的綠色生態發展高地的方法路徑,切實在聚力「核、帶、區」協調發展、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打造美麗「青銅王國」(圖)
    層巒疊嶂的峰林,籠罩在虛渺飄逸的雲海之中,若隱若現,秋日裡,車輛行駛在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上,置身幽深峽谷,仿佛進入了綠色的時光隧道……  近年來,新幹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建設全省生態經濟強縣為主旋律,以持續放大綠色和生態優勢為主目標,以健全組織保障和完善制度體系為主任務,以強化工作督察和落實考核問責為主措施,大力推進林長制工作,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
  • ——上海海洋大學組團攻堅助推西藏亞東縣脫貧摘帽形成特色支柱產業
    上海海洋大學與亞東縣在籤訂幫扶協議時,雙方就達成共識:堅持邊疆地區扶貧工作與邊防建設統籌考慮;堅持邊疆扶貧與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統籌考慮;堅持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統籌考慮,聚焦資源特色,突出亞東鮭魚的資源稀缺性、獨特性,著力將其打造成西藏地區第一個資源保護與產業開發並重、走向全國、走出國門的魚類。
  • 英鴻納米在西藏投資生態農業產業園歡迎5月20日來見證
    拉薩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汝鵬現場致辭據悉:英鴻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劃與合作方聯合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以納米科技為核心,建設包括一個納米生態農業研發中心和納米纖維生產應用基地、現代植物工廠、納米超級無機飼料工廠、現代農產品優化基地、納米生物保健藥品生產工廠六大板塊的現代化、綜合型、創新型農業生態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