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外婆橋生態農莊圍繞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市場化的發展目標,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打造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示範園,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雖然已是立秋時節,但氣溫仍然居高不下,陽光灼人。這些天,外婆橋生態農莊的工人們頭頂烈日,加緊建設萬頭豬場汙水處理系統和附屬設施,為9月份投產做足功課。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的養豬場不是一排排的豬舍,取而代之的是一座6層高的樓房。
外婆橋生態農莊董事長黃建洲介紹,我們建樓房養豬,一是為了節約土地,高層化便於疫情的防控,減少交叉感染,方便自動化料箱的裝配,對減少勞動成本起到很好的作用。
為了恢復牲豬生產,確保豬肉市場的供應,去年4月份,外婆橋生態農莊順勢而為,成立了龍井灣牲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投資1300萬元興建一座豬舍高層化、餵養自動化、生豬生活條件舒適化、豬場環境優化、疫情防控科學化的新型標準化養豬場。
外婆橋生態農莊董事長黃建洲介紹,目前正在裝汙水處理,8月份所有的設備可以調試成功,計劃9月份開始投產,到10月份以後可以整個存欄達到3000頭,年出欄6000頭,產值可以達到3000萬元。
在外婆橋生態農莊種植基地,工作人員正忙著在桃園裡除草施肥,開展桃園後期管理。
外婆橋生態農莊位於羅田縣白廟河鎮付家廟村,是羅田縣能人回鄉工程的典範。目前,農莊已投資7000萬元,流轉土地1200畝,建成了300畝的羊肚菌種植基地、400畝的水產養殖基地、300畝果園, 200畝的生豬養殖基地正在加緊建設。農莊採取「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模式,通過村企共建、土地流轉等方式統籌利用農村閒置土地資源,引導成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抱團種植,規模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最終實現企業興旺發展和村強民富的目標。
白廟河鎮付家廟村黨支部書記張伯海介紹,通過外婆橋帶動產業發展,原來老式傳統的產業現在落後了,通過科技,發展新型的產業種植、養殖,特別是水產養殖,每年的效益在大幅增加;第二是環境的變化,通過美化亮化帶來全村質的變化,全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活非常幸福;第三個外婆橋進來以後,群眾通過就業、土地流轉收入大幅增加,每年基本上向村的上交近10萬塊錢的收入。
走進付家廟村,映入眼帘的是乾淨整潔的水泥路面、錯落有致的農家小樓、連成一片的桃樹、李子樹。村民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外婆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顯清表示,準備把外婆橋這個品牌打造成一個高端農旅項目,通過這個品牌激活以外婆橋為中心的各個合作社,聯合起來以後,推出優質的羅田農副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進行銷售和宣傳,讓外婆橋這個品牌成為羅田農旅結合的一個品牌。
(作者:黃林源 馬全英 實習生:林新鳳)
【來源:羅田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