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高效電子傳輸的金屬氧化物替代品

2020-09-07 小材科研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郝鋒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MCA)上發表題為Metal Oxides Alternatives for Efficient Electron Transport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eyond TiO2 and SnO2的綜述論文(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0, DOI: 10.1039/D0TA07282F)。學院2016級本科生曹志遠同學為論文第一作者,2018級碩士生李程波同學為共同第一作者,郝鋒教授和國家納米中心丁黎明教授為通訊作者,材料與能源學院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

圖1. 基於氧化物電子傳輸層的PSCs光電轉化效率進展圖

圖2. 金屬氧化物電子傳輸材料的優化策略

金屬氧化物作為電子傳輸層,因其優異的性能和良好的穩定性而被廣泛應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中。目前,廣泛使用的TiO2和SnO2電子傳輸層因自身的缺陷,如較低的電荷遷移率和較多的表面缺陷等,而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該論文詳細回顧和總結了非TiO2和SnO2的金屬氧化物(例如ZnO、In2O3、Nb2O5等二元氧化物和Zn2SnO4、SrTiO3等三元氧化物)在高性能PSCs領域的研究進展首先,文章總結了這些金屬氧化物在PSCs光電性能方面取得的巨大進展,並梳理了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圖1所示)。其次,文章進一步歸納並提出多種金屬氧化物電子傳輸層材料的優化策略,包括納米結構設計、元素摻雜、表面修飾以及多層結構設計(圖2所示)。最後,文章還論述了這些金屬氧化物電子傳輸層的穩定性和大面積製備技術等方面的進展,並對未來金屬氧化物電子傳輸層材料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來源:電子科技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TA/D0TA07282F#!divAbstract

相關焦點

  •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成果簡介】基於電容的測量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檢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各項電學參數,包括缺陷激活能和濃度,載流子濃度,和介電常數。
  • 上海高研院等在鈣鈦礦半導體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更加清潔、便於應用、製造成本低和效率高等顯著優點,迅速成為國際上科研和產業關注的熱點。要實現此類器件的市場化應用需要進一步解決鈣鈦礦薄膜質量難以控制、缺陷態密度高以及器件遲滯效應等一系列問題。
  • 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
    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03:43 華中科技大學李忠安團隊開發了利用吡啶基無摻雜聚合物半導體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策略。
  • 《溶液法加工金屬氧化物薄膜及其電子應用》英文專著出版
    該書是愛斯維爾出版的「金屬氧化物」系列叢書之一。本書作者還包括湖南大學教授廖蕾、浙江大學教授何海平與蘇州納米所副研究員駱群。  金屬氧化物是一類重要的無機電子材料,在各行各業尤其是電子與光電領域有極其廣泛的應用。愛思唯爾組織出版的「金屬氧化物」系列叢書已經出版了16部相關專著,計劃出版的還有14部。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但是,頗具「發電」天賦的鈣鈦礦光電材料的「脾氣」卻不穩定,表現主要有二,一是材料不穩定,容易發生分解;二是容易與光、水、氧氣發生作用,工作狀態下的鈣鈦礦光電材料分解速度尤其快。想讓它「乖乖聽話」並不容易。 「在老化過程中,電池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又該如何解決,這是研究界一直渴望回答的問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韓禮元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青年榜樣】電子科大90後女神——劉明偵
    讀博期間,她所在的團隊以新型太陽電池為研究核心,主攻以滷化物鈣鈦礦材料為核心的太陽器件。其具有獨創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結構、工藝製備及其材料性質等研究成果,成功解決了困擾該領域向疊層電池以及工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了國際同行和專業媒體的高度評價。2013年9月,年僅23歲的劉明偵在《自然》正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成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女學者之一。
  • 關於過渡金屬氧化物中,金屬與絕緣體的轉變,最完整的圖景出爐!
    這些相關氧化物吸引了科學家,因為它們有許多吸引人的電子和磁性。這種金屬-絕緣體轉變的調諧和控制一直是許多令人興奮的新物理和很有前途材料應用的來源,例如低功率和超快微電子。過去,科學家通常通過添加電子來調整這種金屬-絕緣體的轉變,新研究成果現發表在《自然》期刊上。之前幾十年的研究表明,調整氧化物晶體結構中電子不活躍。
  • 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而「後起之秀」鈣鈦礦正在成為一個有前景的合作夥伴,現在工程師們已經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效率記錄,他們創造出的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接近30%。自約十年前鈣鈦礦進入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一直以驚人的速度打破效率紀錄—...
  • 幸運的少數:打造高效人工全葉綠素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緊隨其後,經過對葉綠素聚集體的載流子輸運特性及成膜性質研究後,將葉綠素聚集體作為無添加劑的空穴傳輸材料應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逐步優化獲得了較高的電池效率。 從這些先驅工作積累的經驗中,王曉峰等人發現,雖然葉綠素的結構骨架一樣,但結構上如中心金屬和外圍官能團的區別,會導致葉綠素在穩定性、吸收光譜和轉移電荷能力的差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8.12%並改善滯後效應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已開發出一種用於鈣鈦礦電池生產的表面處理方法。他們提出這種方法可以減少滯後現象。鈣鈦礦光伏器件受困於這種效應,因為它們的輸出取決於先前的輸入而非其即時狀態,從而影響了預測性能的準確性。在鈣鈦礦電池中,滯後效應與材料的組成密切相關。按通常看法,界面附近的離子遷移和非輻射複合是造成這種效應的原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中國科學報》:為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麼受關注?  李永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利用一種新興的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進行光電轉換的光伏器件。最近幾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得到快速發展,能量轉化效率已經超過25%,並且具有低成本溶液加工的優勢,擁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 幸運的少數:用葉綠素造太陽能電池
    此前,科學家先是半合成了一系列葉綠素及其衍生物作為染料分子應用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獲得較高的光電轉化效率。之後,葉綠素衍生物被應用於平面異質結和體異質結結構的有機小分子太陽能電池。隨之又將葉綠素聚集體作為無添加劑的空穴傳輸材料應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逐步優化獲得了較高的電池效率。
  • 上海交大韓禮元、陳漢團隊在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研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韓禮元、副教授陳漢團隊在高效穩定大面積模塊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A Scalable Integrated Dopant-Free Heterostructure to Stabilize Perovskite Solar Cell Modules」 以上海交通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於國際能源領域旗艦期刊
  • 日本大學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 有望實現跨越性發展
    近日,衝繩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研發了新型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解決了困擾太陽能電池技術面臨的三個關鍵問題:效率,穩定性和成本。太陽在太陽系中心釋放了巨大的能量,而太陽能就是利用這部分能量,這也是實現可持續能源供應的關鍵目標之一。具有太陽能電池的電子設備可以將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加以使用。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發表了窄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以《Combin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Mixed Tin-Lea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Capping Grains
  • 研究發現:辣椒素可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
    辣椒可以為任何菜品增色,現在可能還要增加上太陽能電池。研究人員發現,在鈣鈦礦前體中加入辣椒素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鈣鈦礦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可以製造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去年的20%以上。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達到25.2%
    中國財富網訊 據上證報中國證券網8月5日報導,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
  • 矽或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創造新的世界效率記錄
    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隨著現在它逐漸開始達到極限。而「後起之秀」鈣鈦礦正在成為一個有前景的合作夥伴,現在工程師們已經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效率記錄,他們創造出的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接近30%。自約十年前鈣鈦礦進入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一直以驚人的速度打破效率紀錄——尤其是當它跟矽配對時。
  • 兩親分子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23.5%的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由於其出色的光伏(PV)性能,低成本,大面積製造能力而受到廣泛的研究關注。在過去幾年中,PSC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從≈9%急劇增加到25.2%,但是其穩定性是該領域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製備出高光電轉化效率,高穩定性的器件,是推動該領域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問題。
  • 光伏大佬點評:鈣鈦礦會成為完美解決方案嗎?
    馬丁格林教授提及的鈣鈦礦電池利用的是鈣鈦礦材料製成的微米薄膜,這種材料在短短十年間就從實驗室項目發展成為太陽能發電的新亮點。目前,全球十幾家公司,成熟的電子巨頭企業和初創企業,都希望很快能夠實現鈣鈦礦電池產業化。相比晶矽,鈣鈦礦更便宜,並且光電轉化效率更高,至少在實驗室中是如此。但是,作為下一代太陽能材料,鈣鈦礦會成為十年後的完美解決方案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