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四則「逆襲」案例

2020-09-03 鄉村振興怎麼搞

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當前我國各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載體,顯現出新一輪的發展活力。


那麼,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振興路徑有哪些?美麗鄉村規劃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振興路徑


鄉村振興集產業發展、社會繁榮、環境宜居、文化復興、人氣集聚、組織建設完善等內容於一體,是全方位、全領域、全系統的振興。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實踐領域,有著自己的振興路徑,通過研究對比國內成功的美麗鄉村實踐案例,總結有以下四條具體路徑:


1.以農業為基礎,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提質增效,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產業是鄉村發展的根本,要找準產業,重點要基於更高效、更生態、更智慧的農業;其次應注重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同時,針對有工礦、商貿、旅遊基礎的鄉村,要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推進農業與新工業、網際網路、旅遊、養老等深度融合,建設現代農業公園等新業態,但應注意不要村村搞旅遊,村村搞工業。


案例分享:井岡山神山村

三產融合,合作經營



神山村按照「支部引領、幹部帶頭、村民入股、貧困戶全覆蓋」的思路,成立了黃桃合作社,發展黃桃產業120多畝,打造黃桃品牌,並舉辦「神山黃桃節」,開展鄉村旅遊,有效促進了「三產」的融合發展。


2.注重鄉村鄉土性,保留原始風貌,復興鄉土文化。建設美麗鄉村不同於建設美麗城市,要堅持村要像村。


在鄉村建造中,需要在保護傳統村落文化、保存原始風貌和生態肌理、保留鄉村社會價值體系和集體情感記憶的基礎上,深入發掘鄉村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基因,並運用現代手段,打造鄉土的、健康的、休閒的、歷史的鄉村,使鄉村成為守望鄉愁的重要場所。


案例分享:桐廬荻浦村

古為今用,土為洋用



作為千年古村,荻浦村在發展中保留了40幢古民居和古蹟,傳承了古造紙文化、古戲曲文化、孝義文化等傳統文化。2010年起,村內出資將「始建於宋,重構於元」的古戲臺保慶堂改造為村文化禮堂,用「活態」保護的方式對文保單位進行保護與利用。除此之外,對於其他歷史建築,採用編號的方式進行有序保護;對於閒置村舍,引用「土為洋用」的改造和經營理念,將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農耕文明嫁接,雅俗共賞,洋溢著時尚的鄉土氣息。


3.創新鄉村治理體系,激活鄉村力量,培養新鄉賢。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順應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機遇,加大農村基層幹部培養力度,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和村集體、農民的主體作用,積極搭建新鄉賢與鄉村社會結構有機融合的平臺,構建兼具鄉土性與現代性的現代鄉村治理模式。鄉村振興不是簡單地給予式的幫助,要把鄉村人的利益考慮好,多培養鄉村能人,多給予政策支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熱情;要把「老鄉」的思維方式摸透弄清楚,遵循他們的思路去引導,自下而上,上下聯動,從而激活鄉村自身的造血能力。


案例分享:陝西袁家村

書記帶頭,全民創業



袁家村在兩代村書記的帶領下,經歷了「從農到工,又從工到遊」的轉型,實現了從「爛杆村」到「標杆村」的蛻變。在新書記郭佔武引領下,實施旅遊興村戰略,十年磨一劍,走出了一條獨有的從「吃→住→產」的鄉村振興之路。同時,在村黨支部、村委會領導下,組織搭建了農民創業平臺、成立了農民學校、建立了農副產品合作社,為每一個村民提供了平等參與鄉村經營的機會,充分激活村民積極性。村委還制定了鄉規民約,要求每家商戶誠信經營,保持淳樸的鄉風民情,進一步保障了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4.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建設,樹立鄉村經營理念。


建設美麗鄉村,既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依靠農民自己勤奮勞動,更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和支持,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力量和重要資源。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和技術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注重做好「三個相結合」,一是與農村綜合改革和扶貧相結合,二是與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和加強農業農村環境整治相結合,三是與鄉村經營管理相結合,吸引和集聚土地、資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現代要素,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形成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力。


案例分享:杭州富陽文村

大師主持,整體改造



富陽文村擁有明代、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江南民居40多幢,但隨著城市建設風氣進入文村,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面臨著被拆的危險。在浙江省建設廳的支持下,2012年建築大師王澍帶領自己的團隊著手整合這裡的資源,歷時3年完成了對文村的保護性改建。改建後的民居為文村帶來新的面貌,使文村成為美麗村莊建設熱點,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來到文村,還吸引了北京農業網際網路公司和眾安民宿產業發展公司等企業進駐,發展生態農業和民宿產業,帶動文村一產、二產、三產的聯動發展,為文村的農業生產注入新的活力。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與小編聯繫,將及時更正、刪除。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嘉善、平湖、海鹽、桐鄉,嘉興四個案例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
    今天上午,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與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鄉村振興發展大會」在寧波召開。會上發布了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嘉興共有四個案例成功入選。分別是嘉善縣《堅定新農村文化自信、弘揚新時代鄉風文明》案例,平湖市《創建高質量農業經濟開發區探索全方位鄉村振興新模式》案例,海鹽縣《推廣土灶「柴改電」用綠色清潔能源助力鄉村振興》案例,桐鄉市《深化黨建引領「三治融 合」打造鄉村基層治理新樣本》案例。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四)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書訊」鄉村振興戰略:理論與實踐
    《鄉村振興戰略:理論與實踐》共十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第二部分介紹了鄉村振興問題的提出與戰略意義,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梳理了鄉村振興的理論依據與鄉村振興的基本內容與戰略特性,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介紹了國外鄉村振興的案例及其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第七部分、第八部分、第九部分和第十部分分別從鄉村治理、小農戶發展、綠色發展、鄉村文化四個方面闡述鄉村振興建議。
  • 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破題
    一是看清方向,認為從現在到2020年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交匯期,要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把當前的脫貧任務與長遠的鄉村振興目標緊密結合,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效,讓鄉村振興成為脫貧攻堅的延續和提升;二是列出任務,提出借脫貧攻堅之勢,實施「一五三」戰略,即圍繞鄉村振興「這一目標」,實施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大工程」和公共服務提升、基礎設施提升
  • 【專題】鄉村振興戰略專題培訓班
    【培訓宗旨】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為我國做好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鄉村振興戰略內涵解析
    2018年2月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中央第20個關注「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發布。這份文件圍繞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制定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確立起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頂層設計。鄉村振興戰略最根本的內涵就是: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大關鍵詞
    新華社發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這是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怎麼走進行了全面布局。鄉村振興戰略應如何全面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握哪些關鍵詞?權威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 崔利鋒:鄉村振興戰略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大有可為
    崔利鋒:鄉村振興戰略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大有可為2019-03-02 12: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民日報        瀏覽量: 5286 次 我要評論 近年來,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中發揮了越來越突出的作用,為推動漁業轉型升級、漁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
  •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農民主體性的缺失與重塑
    除此之外,隨著城鄉的融合,伴隨著現代化思潮滲透到鄉村的功利主義、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等不良內容正在顛覆扭曲農民的價值觀,越來越多的農民認為農村文化只是封建制度的殘渣,不符合文化發展的大趨勢,應全面摒棄。這種現象與農村鄉風建設緩慢是息息相關的,與目前的鄉村振興戰略也是相背離的。如果農民群體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文化選擇能力做支撐,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潮下農民群體就不能重建自己的文化主體性。
  •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摘 要]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並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中國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中國文化的本質是鄉土文化,故而,振興鄉村顯得尤為重要。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七)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總結推廣全市鄉村振興實踐探索和成功經驗,加大示範帶動、典型引路的力度,我們陸續刊發省委鄉村振興調研組幫助梳理的部分典型案例,供大家參閱,敬請關注。
  • 鄉村振興戰略下,如何通過主題提煉,活化鄉村?
    前言在鄉村振興戰略上,習近平主席做出了重要指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並為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了五個具體路徑: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五大振興。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九)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總結推廣全市鄉村振興實踐探索和成功經驗,加大示範帶動、典型引路的力度,我們陸續刊發省委鄉村振興調研組幫助梳理的部分典型案例,供大家參閱,敬請關注。
  • 我國將加快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
    來源:新華社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日前表示,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要做好重點舉措的銜接,提高農村產業規模化程度和組織化的水平,加強培育市場和建立產業鏈,同時要做好基礎設施、人才隊伍和社會保障的銜接。
  • 「徵集函」2020鄉村振興優秀案例開始徵集啦
    以來,全國各地在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方面取得了眾多新成就。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總結各地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形成的良好經驗和有效做法,積極宣傳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果,特徵集2020鄉村振興優秀案例,以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成果,從而為「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示範經驗。
  • 韓俊:鄉村振興戰略五處發力
    要充分發揮農村資源、生態、文化等優勢,加快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健君截止到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已近兩年,頂層政策設計持續完善。其中,省區市每年向黨中央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的制度已建立,並延伸建立市縣報告制度。到2019年底,省區市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度。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一)
    為總結推廣全市鄉村振興實踐探索和成功經驗,加大示範帶動、典型引路的力度,自今日起,我們將陸續刊發前期省委鄉村振興調研組幫助梳理部分典型案例,供大家參閱,敬請關注。典型案例(一)蘭陵縣實施「四雁工程」助推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近年來,蘭陵縣聚焦聚力鄉村振興戰略,圍繞破解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人才支撐乏力的瓶頸問題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八)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想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權威工具書?看這裡!
    大家認為,浙江要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更實舉措,以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努力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和美麗鄉村浙江樣本。在此大背景下,急需具有強烈現實指導意義,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具有示範及借鑑作用的通俗理論讀物。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二十三)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