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四)

2020-09-05 臨沂農業農村



編者按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為總結推廣全市鄉村振興實踐探索和成功經驗,加大示範帶動、典型引路的力度,我們陸續刊發省委鄉村振興調研組幫助梳理的部分典型案例,供大家參閱,敬請關注。


典型案例(四)

沂水縣惠民禮葬改革實踐探索

2017年5月,沂水縣創新實施了以「惠民禮葬」為核心的殯葬改革,經過三年的殯葬改革實踐,逐步實現了全民惠葬政策、公益性公墓建設安葬、「追思會」喪禮服務「三個全覆蓋」,形成了一整套「普惠型、徹底性、全鏈條」的殯葬改革體系,為殯葬事業發展趟出了一條新路。



(一)圍繞「怎麼改」,深入調查研判謀劃。一方面,統一思想定決心。組成專門調研班子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調研,深入徵求意見、了解民意,結合對外地改革的總結和反思,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改革測算和風險評估,形成了思想共識,堅定了實施殯葬改革的信心和決心。另一方面,科學謀劃定方向。沂水縣委、縣政府認識到,要想徹底消除殯葬亂象、根治殯葬陋習、實現文明殯葬,僅靠常規性、淺層化的改革是不夠的。就決定從根子入手,打破慣性思維,實施徹底改革,將殯葬服務納入政府公共服務範疇,改變原有殯葬行業運營模式,讓殯葬服務回歸公益屬性,徹底斬斷「發死人財」的利益鏈。

(二)圍繞「改什麼」,系統設計改革措施。一是免費殯葬全民享,徹底解決「死不起」的問題。實行面向全民的「殯葬全免費」政策,殯葬涉及的遺體運輸費、火化費、骨灰盒費、公益性公墓墓穴和墓碑使用費、碑文刻制費全部免除,群眾不花一分錢就能辦好身後事,殯葬「暴利」變為全民「公益」。二是公益性公墓全覆蓋,徹底解決「葬不起」的問題。把公益性公墓建設作為殯葬改革的基礎性工作,縣鄉財政投入、全額保障,以鄉鎮為建設主體,建成公益性公墓110處、墓穴10萬個,滿足了全縣10年的安葬需求。三是殯葬服務全規範,徹底解決「攀比風」的問題。將縣殯儀館由自收自支改制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運行費用和職工工資全部由財政兜底保障,統一火化標準,骨灰盒由政府集中採購,統一材質和型號。四是重建紅白理事會,徹底解決「負能量」的問題。縣級成立紅白理事會聯合會,鄉鎮(街道)成立鎮級紅白理事會,社區(村)成立村級紅白理事會。嚴格要求村級紅白理事會及成員不得從事帶有迷信性質的喪葬行為,不得向逝者親屬索要或收受財物,不得向逝者親屬兜售喪葬用品。紅白理事會成為殯葬改革的主力軍,在移風易俗中發揮了「正能量」。五是群眾葬禮政府辦,徹底解決「陋習俗」的問題。從2018年7月1日開始,整縣制推行「追思會」,完全取代了舊葬俗。「追思會」由鄉鎮幹部主持,村支部書記致悼詞、紅白理事會全程服務。政府牽頭為群眾辦葬禮,規格高、儀式感強,體現了對逝者的尊重和對親屬的安慰,體現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民本思想,也為基層幹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提升群眾工作本領提供了良好平臺。六是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徹底解決「祭祀亂」的問題。把倡導綠色文明祭祀納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遵守公墓管理規定,獻花代替燒紙,控制焚燒類祭品數量。每年清明節,由政府購置鮮花免費向祭祀群眾提供,既保護環境,又體現文明。通過環環相扣、緊密銜接的改革措施,做到了殯葬管理機制的重建、殯葬行業秩序的重構、殯葬文明文化的重塑,實現了殯葬工作的革命性改革。

(三)圍繞「有序改」,完善改革推進機制。一是三個原則定方向。確立了「三為主」「三不準」「三嚴禁」的原則,堅決避免用極端方式解決極端問題,堅決避免運動式、粗暴式改革。二是算好「六筆帳」聚共識。印發《致全縣人民的一封公開信》,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和企業家的模範帶頭作用,與群眾算好算透經濟帳、土地帳、資源帳、安全帳、環境帳、祭祀帳等「六筆帳」,迅速形成了社會共識,沒有發生一起群眾上訪事件、群體性事件和惡意炒作事件。三是合力推進抓落實。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文明殯葬工作領導小組,列入全縣對鄉鎮(街道)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健全完善追責問責機制,加強對殯葬改革工作的統籌指揮和協調推進,形成了縣鄉村三級書記一起抓,部門協調配合和全民總動員的良好工作格局。四是強化管理促規範。在縣民政局設立了副科級的沂水縣公墓管理中心,具體負責全縣殯葬改革工作推進和公益性公墓監管。各鄉鎮也都設立專門的工作機構,每處公墓至少配備1名公墓管理員,形成了完整的工作管理機構體系。實現了管理的常態化、信息化、規範化。

(四)圍繞「長效改」,制定規程形成制度。一是總結、提煉和提升三年來全縣殯葬改革,正式出臺了《沂水縣文明殯葬規程》,是沂水縣殯葬改革步入制度化軌道的重要標誌,目前正在逐級申報國家級殯葬改革標準化項目。二是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建設了全國第一家縣級「移風易俗教育基地」,成為宣傳文明殯葬文化、倡樹移風易俗新風的重要陣地。

目前,沂水殯葬改革已成熟成型,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已有26219戶逝者家庭享受到「殯葬全免費」政策,戶均減負2.5萬元以上,累計節省社會殯葬支出6億元,節約土地800多畝、木材近3萬方,山林防火壓力逐年減小。改革做法得到各級各界充分認可,中央深改辦《改革情況交流》專題刊發,國家民政部李紀恆部長、省委劉家義書記批示肯定,被評為「全國首批20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全國殯葬綜合改革優秀案例」,被納入《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省委省政府20項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方案,2019年全市殯葬改革工作現場推進會、全省殯葬改革推進會議、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先後在沂水召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新華社、人民日報等100多家權威媒體宣傳報導,全國已有21個省份的270多個地區到沂水考察學習,沂水縣也到外地作報告30餘場次,為各地推進殯葬改革提供了引領和示範。

相關焦點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五)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二十二)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九)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四)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七)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二十六)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二十三)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八)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八)
    編者按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二)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十六)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二十一)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二十)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五)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六)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二)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一)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二十五)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七)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九)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