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北京女孩建議北漂:當不了網紅、嫁不了北京男人,就趁早離開

2020-12-22 心潮減壓APP

看到這樣一個視頻,標題叫做:北京女孩給北漂女孩的建議。

這個22歲的北京女孩帶著滿滿的優越感誠懇地說:

「北漂女孩吧,如果你當不了網紅,做不了明星,你不能嫁一個好男人,北京的好男人,我覺得你不要北漂了。」

那種:放棄吧,你再努力也沒用的態度,讓人窩火。

就像是覺得女孩就該回歸家庭的爸媽,覺得女孩不過是花瓶的領導。

即使我們依照他們的期望,成為了網紅、明星,嫁了一個好男人,就能得到這些人的認可嗎?

不,我們得到的依舊是否定。

1.那些被否定的女孩

編導出身的湖南衛視實習生,誤打誤撞進入娛樂圈,憑藉一部小甜劇一炮而紅。沈月的人生和她主演偶像劇相比,夢幻程度不相上下。

很多人都羨慕她能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可在一檔綜藝節目裡,沈月說:即使在自己最紅那段時間,爸媽也還是會隔三岔五勸她回家考公務員。

「因為他們覺得不穩定。」

沈月已經出道4年了。

她出演了好幾部有熱度的劇,她參演的電影剛剛定檔,她的名字常掛在熱搜上,她已經摸到夢想的門檻,又成為許多女孩新的夢想。

讓人挫敗的是,她還是不能證明自己,還是『需要穩定』。

沈月這些年在娛樂圈裡的摸爬滾打,被人們歸結為運氣。

於是一切都變得輕飄飄,得來容易,放棄也簡單。拋棄夢想這樣的話,說出來竟也毫不可惜。

沈月如此,更別說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普通女孩了。

「實在幹不下去,就回家吧,安安穩穩也挺好。」我們也聽了無數遍。

於是女孩們只能卯足了勁向前。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是不能平庸的,我們得非常矚目,光芒避無可避,才能得到被正視的權利。

2.那些乘風破浪的女孩

鄧璐是個電影攝影師。電影界少有女攝影,鄧璐則是更為少有的能操作斯坦尼康的女攝影師。

鄧璐的姥爺和父親也幹了幾十年攝影,家裡大大小小都是器材,可從沒讓鄧璐碰過,只因為她是女孩。

沒由來的偏見被這個行業當成了規矩。鄧璐剛進劇組的時候,甚至連收電線都會挨罵,「放下!這不是你們娘們兒能碰的。」

鄧璐也會抱怨,哭得厲害,但扭頭就把情緒拋開。

哭有什麼用呢,面對5、60斤的機器,撐不撐得起,才是最現實的事。沒有拍攝的時候,鄧璐一天會練上7小時,累,但還是得練。為了能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她把自己變成了斯坦尼康的「人肉支架」。

轉折出現在2016年,鄧璐擔任了中超聯賽的電視攝像。

這是中超聯賽史上第一位女性攝像,她因此出了名,卻陷進了職業的低谷。

有人說,鄧璐的名氣,是吃了女性主義的紅利。

圈子很小,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導演願意找鄧璐拍戲,他們想要一個更低調、好掌控的攝影。她只能開始接廣告拍攝,靠持續的工作淡化自己身上【女斯萊】的標籤。

第二次因女斯坦尼康攝影師的身份上熱搜時,鄧璐已經31歲了。

這是她在行業裡待的第14個年頭,她終於走到了攝影的下一個階段——掌機。她參與拍攝了很多電影,包括拿到金像獎的《大象席地而坐》,但大家最關注的還是她的女性身份。

鄧璐有一次在採訪裡講:「我其實有一點點小悲傷,我特別希望有人跟我說:『我認識你,我看過你拍的電影。』」

她仍舊在博弈。

3.那些還在猶豫的女孩

我們聽過太多說女孩不行的話,甚至有一些來自於同齡人的否定。

於是很多心懷夢想的女孩也會膽怯,在追夢的路上猶豫不決。

但現實是,不管你做到了多大的成就,那些帶有偏見的人依舊不會對你好言。

所以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女孩,前進吧!

相關焦點

  • 北漂女孩的「三不」:不甘心,不將就,不服輸
    她們不是不知足,只是不甘心。她們不願意在二十多歲的年紀就開始養老,不願意在還能折騰的時候選擇佛系,不願意過著一眼望到頭的人生。很多姑娘,選擇北漂,不是因為一時衝動,恰恰是因為看得太清楚。一個朋友說,她們老家重男輕女特別嚴重。
  • 北漂某碼農年薪才17萬,拿到老家武漢國企offer,卻不甘心離開北京
    近日,在網際網路職場社區,一名北漂網際網路碼農,家是湖北,2016年畢業之後就來北京了,現在已經在北京工作3年。在北京這家企業,樓主月薪是1.3萬,一年發13個月工資,早上9點半上班,晚上8點下班。工作時間在北京來說,還是非常輕鬆的,工資一年大約17萬左右,在北京來說,並不是很高,靠這點工資買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30歲,一朵「中浪」正在離開北京|百家故事
    30歲的趙子健就是一朵「中浪」,他曾滿懷熱望來到北京打拼,償清債務,開啟了嶄新的職業履歷。然而疫情影響的當下,他成了最先受到衝擊的人,被公司辭退。他失去了力氣,不再嘗試新找工作,而是直接從北京退場。2020年4月,30歲的趙子健決定離開北京。最後一次見面時,趙子健正在馬路對面打電話,他揮揮手,示意我跟上。
  • 長沙搬家到北京:「你都30歲快結婚了,還留在北京繼續做夢?」
    你能想像到三十而已的單身男青年,北漂生活是什麼樣的嗎?很多人都覺得年齡到了就該幹嘛幹嘛,你30歲了難道不應該留在老家找一個穩定的工作?你還在北京做著你的夢,怎麼對你的女孩負責?一起北漂朋友漂不動了17年和朋友一起從長沙搬到北京,剛到北京為了節省開支,我們倆合租了一間10平米的半地下室,房間只夠放下床,好在白天陽光能夠照進房間,要不然和老鼠蟑螂生活的環境沒啥兩樣了。投簡歷時我們看中了同一家公司,經過兩輪面試,很遺憾我朋友沒有被錄取。
  • 北漂,請昂頭挺胸來一句:去你大爺的北京
    至於公平問題,不知道受那麼多不公平虐待的北漂怎麼能有「北京公平」這番感慨?受虐不夠?當然很多北漂講得北京公平不包括教育,而是就業。其實就業公平問題與外地也沒有多少區別,在哪裡幾乎都一樣,公務員、事業單位這些單位都是要參加「國考」,基本上是公平的,你得「過線」。
  • 究竟是誰成就了北京龍泉寺網紅之路?
    究竟是誰讓北京龍泉寺成為了網紅寺院?繼升和尚也許並沒有想到,千年以後,自己曾經住持過的一座遺世而獨立的寺院,會在一夜之間竄紅,而且是紅的發紫。說到吃苦耐勞,當初的學誠確實是無可厚非,說到這裡不得不再細數一番學誠南來北往的「北漂」歷程。學誠的老家地處閩中,與曹德旺相距不過百裡,民間向來就有「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郎」之說。
  • 對話40歲北漂族:在北京你能把握中國和時代的脈搏
    對話「北漂」一族:北京!北京!  「初到北京,看到了城市之大,感受到她乾燥的空氣和擁擠的交通,但微薄的收入與她格格不入;慢慢地,開始體會到她的包容,看到機會和選擇的權利,看到好的未來。」這是某網絡論壇上一位「北漂」的心聲。在幾千條的討論帖裡,形形色色的「北漂」們討論著「堅守還是離開」。
  • 因為疫情匆匆離開 800萬北漂的窘境 合租房裡來不及說一聲再見
    疫情期間對於那些被失業、沒有收入、沒有存款,還要承擔高昂生活成本的年輕人來說,要不要繼續留在北京已經成為一道殘酷的選擇題。最近,一篇《因疫情離開北京的年輕人:復工無期、失業在家、房租待交,每天像機器一樣工作,終究敗給現實》的文章,在無意間觸發了年輕北漂一族最後一聲吶喊。復工無期、失業在家、房租待交,每天期待,每天失望,終究還是敗給現實。
  • 臺灣「北漂」女生:在北京有盼頭 再回臺已不習慣
    原標題:出書「看大陸」的臺灣「北漂」郭雪筠:現在回臺灣已經不習慣郭雪筠「我是2012年到北京的,那時還是太平洋的風,大陸人對臺灣的好奇還沒有減退。我那時一方面訝異,一方面也自覺羞愧──我知道大陸人看臺灣總是看到好的一面,而臺灣則相反。」
  • 真實故事臺|我的好朋友要離開北京了
    本文共3360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我的好朋友王詩琳要離開北京了,當得知這個消息時,我很震驚。因為誰離開北京我都能理解,但她要離開北京,感覺我北漂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幾瓶啤酒下肚,我終於難忍心中的不舍和傷感,眼淚「唰」的一下掉下來:「來北京這麼久,身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身邊也有不少好朋友因受不了北京的快節奏而相繼離開,我也早就習慣了。但是你說要離開北京,我真的難以接受,你就像是我在北京的一根定海神針。你曾經說過,你沒有回頭路了,要跟北京死磕到底的啊。」說完,我的哭聲越來越大,我一邊擦眼淚,一邊繼續問她:「可是現在,你也要離開北京了,那我怎麼辦?」
  • 不捨得給女人花錢的男人能嫁嗎?
    不捨得給女人花錢的男人能嫁嗎?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能的,錢重要嗎?有錢了錢就不重要,沒有錢錢就很重要,但是很少人會錢多到覺得錢已經不重要。既然錢重要,那麼是錢重要還是你重要呢?不捨得給你花錢肯定就是錢重要了。
  • 大學生都不愛「北漂」了?留在北京的高校生越來越少,原因很現實
    所以說好大學還是大多在一線大城市,比如說清北浙復交5大高校都在北京、上海、浙江三大一線城市。」好的學校都在大城市,二三線或者是城鄉鎮學生拼盡全力考上好學校,然後去大城市上學。在此之前,大多二三線城市學生去大城市上大學後,都會選擇留下來,打拼事業,人們把這些高校畢業生稱為「北漂」或者是「滬漂」。
  • 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揚言永不嫁中國男人,三嫁外國人都被拋棄!
    其實李勤勤最出名的不是她的演技,而是她的愛情觀和婚姻,她有過三段婚姻,而且每一段都是外國人, 每一次的婚姻都很不幸福。雖然如此,她卻直言堅決不嫁中國人,以至於被遭到很多網友的謾罵。李勤勤1963年5月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大陸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 北京想說愛你不容易——北漂的故事(一)
    一、初到北京 今天,我們不談歷史,聊聊生活,曾經的生活。 先簡單的做個自我介紹,範總我是歷史專業畢業,曾經在北京做過三年課外補習,現在河北做私立學校的老師。
  • 北京深夜食堂:在路邊小吃攤裡,尋找北漂生活的歸屬感
    一個拖著行李箱賣衣服的女孩,高挑漂亮,她說自己是模特經紀人,我剛摸了摸T恤的質地,她立刻把衣服套在身上展示效果:「是不是挺好看?」一個矮小、微胖的女人賣的東西每天都不一樣,有時是鮮花,有時是玩具。端午節臨近,她的布袋上鋪上了五彩繩。她30多歲,原本在超市工作,因為超市裁員,她失業後擺攤暫時過渡。
  • 北漂女孩與韓國歐巴甜到掉牙抖音獲贊3000萬 網友:這是什麼神仙愛情!
    北漂女孩與韓國歐巴甜到掉牙抖音獲贊3000萬 網友:這是什麼神仙愛情!人人都嚮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短暫的人生中有一個靈魂伴侶的陪伴,時光也會變得慢下來。24歲的李曉萱(抖音id:YY5417)是個地道的遼寧姑娘,幾年前她在大三實習期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就這樣開始了一個人的打拼生活。她做過殘聯公益大學生大使,跑過劇組出演小角色,也在後海做過駐唱歌手。
  • 《北京女子圖鑑》王佳佳結局令陳可很吃驚,笨笨卻說佳佳想的開
    網劇《北京女子圖鑑》正在熱播,該劇講述了由戚薇扮演的北漂女孩兒陳可在北京打拼的故事。隨著劇情的發展,陳可在北京算是事業小有所成,發展的不錯。然而劇中的另外一個北漂女孩兒,當初和陳可一塊擠地下室的王佳佳到底怎麼樣了呢?
  • 女人擇偶,遇到這「八字」男人,趁早離開
    對於女人來說,尋找另一半對自己一生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自古以來女人擇偶被稱為終身大事,女人最怕選錯人,要不何來「女怕嫁錯郎」之說,因此女人在選擇伴侶時,尤為小心和慎重,生怕找個秉性品行不好的「渣男」,貽誤終身,讓自己承受痛苦和折磨,為了一生幸福,女人擇偶時如果發現遇到這「八字」男人
  • 16歲北漂女孩賣水果,三輪車蹬出超級財富
    16歲本是花樣年華,她卻隻身一人背上行囊去了北京,小小年紀毅然扛起家裡的重擔。當年,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小女孩,這一切轉變只因為那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母親的一場重病導致原本殷實的家庭負債纍纍,這才迫使她提前開啟了 "北漂"生涯。
  • 去紅螺寺燒香的男女:北京不相信愛情故事
    都市生活搖晃著人們的情感,不確定的婚姻和欲望,尋覓著各自的出口。北京的2000萬種愛情,在郊區的紅螺寺,都有一個不能說明白的答案。決定去紅螺寺的前夜,蔣怡輾轉反側到夜裡的兩三點。那一陣,朋友給蔣怡介紹了相親對象,一個在房地產公司上班的35歲離異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