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吃手、嘬手指要不要幹預?不同月齡有不一樣的對待方法!

2020-09-04 小麥媽媽


&34;這是來自母嬰論壇一位媽媽的投稿,我想很多家長也很困擾,&34;大概是很多孩子都有的通病,很多大人們都認為孩子吃手不好,不是塗辣椒就是塗苦瓜,甚至還有家長直接扎針放血,然後孩子一吃就哭,哭的那叫一個撕心裂肺,父母心裡那叫一個百轉千回。但是這樣做真的有用?孩子吃手一定要幹預麼?

其實,寶寶吃手是他們正在&34;和&34;的正常表現。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劉春陽說:&34;

孩子為什麼會吃手呢?一是嬰兒吃手屬於原始反射,當嬰兒還在媽媽肚子裡八個月時就會伴隨吸吮反射出現,這種行為可助孩子出生後順利吸到母乳。因此有的父母從做 B 超就能看到孩子在吃手,但這僅是一種本能行為。

二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曾提出&34;這一概念。他認為一歲以內的嬰兒獲得各種欲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部,這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寶寶吃手是一件相當健康的事情,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是寶寶的情感需要。。

一周歲之前的寶寶吃手不僅能滿足他們生理性吮吸需求,而且還能消除他們的不安情緒,幫助他們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同時鍛鍊他們的手、眼、口協調能力,家長無需過多幹預。

2-3個月的嬰兒沒有意識手是自己的,在偶然的機會注意到自己的手,將手放進嘴裡,吃得很香甜滿足,這是孩子的探索行為,不需要阻止。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嬰兒床會在寶寶手能夠到的地方懸掛一些玩具,寶寶會揮動小手碰到玩具,在這種反覆接觸學習手眼協調的動作,從而發展為有意去接觸玩具。

4-6個月的嬰兒可以手眼協調抓玩具。不但會吃手,還會把抓到的玩具等任何物體放到嘴裡,家長不用緊張,不用制止,這種口內探索有利於寶寶感知能力的發展。

6個月以後,多數寶寶出牙了。出牙時寶寶會感覺不舒服,通過咬自己的手指、拳頭或其他物品來安撫自己。就像我們大人腿酸時,按揉肌肉可以緩解疼痛是一個道理。給寶寶咬牙膠也可以達到輕輕按摩牙齦的作用。但很多嬰兒還是喜歡咬自己的手指、拳頭,不用給寶寶過度糾正。

雖然無需阻止1周歲之前的寶寶吃手,但還是要為寶寶做好健康保護:

1、保持小手乾淨,常用流動的清水清洗寶寶小手。

2、幫寶寶清潔口唇周圍的皮膚,避免發生口水疹。

3、為寶寶挑選安全、衛生的玩具和生活用品,並定時清潔和消毒。

4、經常檢查玩具外形是否有尖銳物或者脫落物,防治寶寶誤吞。

5、那就是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有些老人會固執地以為孩子吃手是壞習慣,總想制止孩子,但寶爸寶媽們要小心適得其反。

但是如果一周歲以上的寶寶養成了隨時吮吸手指的習慣,那麼家長們一定要多加注意,吃手很有可能會造成嚴重危害

1、會變醜

寶寶1周歲以後,因為家長沒有及時糾正吃手習慣,寶寶還長期頻繁地吃手,那麼就會影響到口腔和牙齒的發育,造成門牙外凸,牙齒排列變形、不能正常咬合,最後會影響到面容貌。類似於&34;面容。

2、病從口入

寶寶的小手時常到處摸亂粘到髒東西,在吃手時細菌會趁機而入,自然容易增加患感染性胃腸炎等疾病的風險。

3、心理受挫

寶寶過度吃手,是內心沒有安全感的表現,會影響到心理健康的發育,導致寶寶產生自卑、焦慮、緊張、憂鬱等負面情緒。

一周歲以上的寶寶習慣吃手,家長要做好引導了解孩子的心理情況,才能逐漸改掉吃手的不良習慣。

1、多陪伴寶寶,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和寶寶一起遊戲、對話、唱歌、看書,帶寶寶去接觸大自然……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無間斷的愛,有利於寶寶放棄吃手指的習慣,健康自信地長大。

2、為寶寶尋找玩伴

為寶寶準備些適合集體遊戲的玩具,如積木、過家家玩具等,鼓勵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讓寶寶在快樂的遊戲中體會和別人交往的樂趣,幫助寶寶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3、幫寶寶找一個隨身攜帶的&34;

許多寶寶都有一個他特別珍視的小玩具,它可能是一個絨布熊,也可能是一個洋娃娃,寶寶喜歡抱著它到處走。這個&34;也具有一定的安撫功能。但媽媽要注意,寶寶啃咬的玩偶最好不要是毛絨材質的,以棉布類為宜,避免過敏又方便清洗;而且不要有電池、容易散落的小鈴鐺等危害寶寶健康的配件。

總結:家長看到寶寶吃手不需要太焦慮,千萬不要粗暴地幹預,要學會溫和引導。12個月之內寶寶家長無需糾正吃手行為,&34;大多是對世界的探索及自我緩解行為,屬於天性。 一周歲以上有吃手習慣的寶寶,家長要多給他們一點時間,適時地加以疏導,然後耐心地等待,相信寶寶會越來越好的。


關注小麥媽媽,幫您成為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寶寶吃手該不該制止?不同月齡區別對待!
    「寶寶幾個月吃手是正常的?幾個月還在吃手就需要看醫生?」……好多關於寶寶吃手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給寶媽們說一下關於寶寶吃手的問題。嬰兒最初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是嘴,手是他們的第一個玩具,所以嬰兒喜歡把各種東西往嘴裡放,包括自己的小手。就像迷戀某一樣玩具一樣迷戀著吮吸自己的小手,哪怕流出了哈喇子也在所不惜,那人家就是喜歡唄。
  • 寶寶吃手是壞習慣,必須改?怎麼幹預才靠譜?
    ……當然,還有一個絕大多數媽媽都糾結的問題: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管?其實,當寶寶第一次笨拙地嘬到手指的時候,當媽的都是欣喜若狂的:呀,我們寶寶get了新技能,才3個月就學會吃小手手了,真聰明!通常情況,3~4個月的寶寶開始吮吸手指,7~8月齡達到高峰期,2歲後逐漸減少、消失。所以,2歲前吃手,媽媽們不必有太多焦慮,也不需強行幹預,關鍵是幫助寶寶清洗乾淨小手手,減少細菌的傳播,這樣吃起來更放心。二、寶寶吃手不需要管嗎?
  • 孩子喜歡嘬手指,寶媽經常使用的3種「坑」娃方法,讓娃苦不堪言
    有一些家長照顧孩子的時候,會發現自家孩子有時會有吃手指的行為。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每個家長處理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認為孩子只是年紀小長大了就好,有些人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壞習慣,應該要馬上改正,但是當你真正處理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這種情況非常的棘手。
  • 寶寶吃手該不該制止?制止吃手會有什麼後果?不同月齡不同對待!
    那是因為他們對手指和腳丫愛得深沉。爸爸媽媽,你們別不承認啊!你小時候沒覺得鴨脖都沒自己手腳好啃嗎?家有寶寶現編絕對有理由相信,全世界的人都有過一段手腳最好吃的經歷。吃手確實代表著寶寶全方位的領跑,然鵝,寶寶愛上吃手,爸媽害怕牙醜也是事實。那麼,這吃手到底該不該喊不準?一、這手到底有啥好吮的?
  • 寶寶吃手到底要不要管?不同階段不同對待
    如果這時期的欲望獲得滿足,就能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如果不能,就會產生停滯,所以有些孩子長大了還是會吃手。這裡提醒廣大父母了,把這些科學知識告訴看孩子的長輩吧,千萬別讓他們喝斥或強行制止孩子吃手了,要知道,如果孩子學齡前還一直在吃手,很有可能因為孩子的口欲期沒有得到充分滿足而延長的,到那時就悔之晚矣了。
  • 寶寶頻繁「吃手」,要不要管?不同階段不同對待
    很多家長都在疑惑,寶寶吃手不是不乾淨嗎?並且一直保持吃手的習慣,寶寶的牙不是會變醜嗎?長大了不是會破壞形象了嗎?每次寶寶吮手,媽媽都會故意拿開的了,但是寶寶一吃不到手就會哭鬧,到底寶寶為什麼這麼喜歡吃手啊?不同的年齡段,寶寶吃手可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專家表示,不同階段需要不同地對待。
  • 孩子喜歡吮吸手指的原因有哪些?要不要阻止孩子的行為
    孩子喜歡吮吸手指是常有的事情,特別是嬰兒時期最為出現的頻繁,有的孩子隨著月齡增大,慢慢就改掉了,不過有的孩子一直喜歡這樣,上幼兒園了仍然改不掉。1、控制情緒孩子喜歡吃手指主要的一個方面是為了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如說,在孩子快要睡覺的時候,孩子有些疲憊、焦躁不安,這個時候吮吸手指可以使自己稍加平靜、漸漸入睡。有的孩子面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感受到壓力時,也會吃起手指,像剛上幼兒園的孩子,有的就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 為啥孩子愛「吃手」?戒不掉的原因,是「觸覺敏感期」作怪
    當我們還是個寶寶,吃手是我們最喜歡的事情之一,然而好像長輩們並不待見我們這種愛好,總是想方設法地阻止。「髒死了,不要再吃了。」處於觸覺敏感期的寶寶,喜歡用手和嘴巴去探索全世界,常常做出一些可愛的舉動這些動作會隨著月齡增加而逐漸變化動作發展一:吃拳頭一兩個月的寶寶手部精細動作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他們會嘗試把兩個攥的緊緊的小拳頭放到嘴邊舔一舔;嘗到了「甜頭」,再等到手部力量稍微有了點提升
  • 那些吃手指的孩子們,應該怎樣被對待?
    大約在幾個月前,我聽大小寶媽媽說,他家4歲多的孩子晚上睡覺總是要吃手指,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戒掉;一個月前,燕子說她家的1歲8個月的孩子吃手指嚴重,苦惱沒有辦法戒掉。如果當孩子度過嬰兒期後,依然吮吸手指,那麼可能會有如下後果:影響手指發育、導致牙齒外突、引起說話發音不清晰……除了這些身體上的不良後果之外,可能更多的會是心理上的負面影響,它會讓孩子處於一種「嬰兒遲滯狀態」,並導致孩子與周圍世界的不適應。
  • 寶寶愛吃手到底是怎回事?爸媽應該怎麼辦?要不要強制幹預?
    從一開始吸吮整個手,到靈巧地吸吮某個手指,這說明:孩子大腦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而能夠促進大腦、手和眼的協調能力。寶寶吃手,醫學上稱之為吮手指,指反覆或不自主地吸吮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行為。正常0~4月齡嬰兒吸吮唇周觸碰到的任何物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射。吸吮手指多始於3~4月嬰兒,7~8月齡達高峰,2歲後逐漸消退。
  • 寶寶吃手好處多,除非是在這個階段,否則不要貿然幹預
    2、發育的證明3個月左右,寶寶會迎來他的口欲期。他喜歡用嘴巴去探索周圍的世界,看見什麼吃什麼,手離他最近,當然吃得最頻繁。通常情況,3~4個月的寶寶開始吮吸手指,7~8月齡達到高峰期,2歲後逐漸減少、消失。因此,當看到小寶貝們開始有吃手這種行為的時候千萬不要緊張,更不要過多幹預。
  • 孩子喜歡嘬手指,寶媽經常使用的3種「坑」娃方法,讓娃苦不堪言
    有一些家長照顧孩子的時候,會發現自家孩子有時會有吃手指的行為。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每個家長處理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認為孩子只是年紀小長大了就好,有些人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壞習慣,應該要馬上改正,但是當你真正處理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這種情況非常的棘手。
  • 寶寶喜歡吃手,對智力發育有幫助,但這個月齡後還在吃手,要管了
    寶寶長到一定月齡後,都有吃手的習慣,有人認為這是寶寶成長的一大進步,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幫助,不過也有人不這麼認為,寶寶常吃手很不健康,畢竟手上有很多細菌,還可能會造成手指變形等等情況,那麼寶寶喜歡吃手,到底好不好呢?
  • 寶寶喜歡吃手有規律,家長及時找到原因,應對策略有不同
    但每到晚上,歐歐不吃手就不睡覺,吼罵也不行。歐媽拗不過,只有隨她去了。我其實很想對歐媽說"孩子喜歡吃手,是有原因的,你這樣吼叫制止,寶貝只會形成應激反應,從根本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家兩個寶貝,也曾對手指"迷戀"過。通過一些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與別人的交流,我慢慢的也總結出了一些規律,以及戒掉吃手癖的方法,下面與大家一起分享下。
  • 寶寶吃手變聰明還是變醜,家長到底要不要阻止?需分情況區別對待
    媽媽群裡有位媽媽說,她家娃6個多月了,最近每天「吧唧吧唧」吃手吃的津津有味的,幫她拿出來,一會兒自己就又塞進去吃了。 吃手時口水不停的往外流,衣服一會兒就得換一件,戴口水巾也是,一天得換五六塊口水巾。
  • 寶寶吃手,說了不聽,打也沒用,寶媽的應該如何正確幹預?
    我家寶寶3個月大了,可是他每天都一直在吃自己的手,是出牙了嗎?娃總是吃手,是不是他餓了?可是剛吃完奶也會吃手啊!我家的更可怕,除了吃奶就是吃手,我都擔心他把自己的手嘬變形了。為什麼寶寶會經常吃手呢?如何應對呢?飢餓不是所有寶寶餓了都會哭,有些寶寶飢餓的表現就是吃手。對策:對於餓了不哭而是吃手的寶寶,媽媽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寶寶的作息規律,來判斷此時的吃手是否是因為飢餓。
  • 寶寶吃手該不該制止?媽媽要知道,幹預要區分年齡段
    寶寶出生後,媽媽的生活重心就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熟記於心,並且致力於將寶寶的各種方面往好的方向引導。很多寶媽發現寶寶喜歡吃自己的小手手,而且還吃得津津有味,這個行為不禁讓寶媽擔心不衛生,孩子會不會因此引發身體不適。
  • 2歲孩子吃手指咬東西,不一定是長牙,還有可能是敏感期
    一位媽媽求助,家裡兩歲的寶寶經常吃手指,最近還總是咬東西,怎麼辦,該如何引導孩子不吃手指,亂咬東西呢?說到吃手指,大家都知道,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那麼一段時間會吃手,這是很正常的,有的寶寶很早兩三個月就自己吮吸自己的手指。一般來講三歲前寶寶吃手都屬於正常的,只要不頻繁就沒事。
  •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小心幹預不當影響寶寶成長
    老人們常常說,孩子的手上有「三兩蜜」,不吃夠了,是不會罷休的。
  • 親身經歷:寶寶吃手沒有那麼簡單
    相信很多家長和我一樣有這個疑問,到底應不應該阻止寶寶吃手?我的孩子一歲多還在吃手,吃手這個問題已經成了我的一塊心病。下面用我的親身經歷和經驗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一些迷茫中的寶媽有一些幫助!我和大部分吃手孩子的寶媽一樣矛盾,寶寶還小到處摸抓以後再把手放到嘴裡吃進很多細菌髒東西怎麼辦?再加上身邊各種聲音「誰誰誰孩子吃手,手都變形了,長大了兩個大拇指不一樣大,還兜齒兒」。「我家表哥孩子都20多了還在吃手就因為小時候沒制止」。我聽了以後擔心這些事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那麼到底應不應該阻止孩子吃手的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