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廣告圍城,小心用戶用腳投票

2020-12-14 雷科技

近日MIUI爆發了「廣告門」事件,不少用戶吐槽MIUI廣告變多這一問題,更有甚者吐槽小米是「賣廣告送手機」。一年前就有用戶在小米社區等處反饋這一問題,而MIUI廣告則有增無減。


大都是看上去巧妙地在MIUI各個位置插入應用下載、內容連結等形式的廣告,其中一些是推廣小米自家產品比如小米手機5,還有一些來自於第三方廣告主。

幾乎不用懷疑,在ROM裡面大肆做廣告,小米將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智慧型手機正在迎來廣告圍城。關於智慧型手機廣告門,雷科技(微信ID:leitech)這裡整理了一些問題。


1、智慧型手機做廣告究竟對不對?


智慧型手機與功能手機最大不同在於,手機廠商對其擁有持續的、遠程的控制權,基於這一控制權,手機廠商具備推送廣告的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智慧型手機就行過去的報紙、雜誌一樣,它是一種新的媒體——手機裡面很多App是新媒體容易理解,但別忘了手機本身就是一個媒體,待機畫面、桌面、內置應用等等都可給用戶提供信息,並且基於Android定製的ROM本質是一個應用。


因此,如果智慧型手機是媒體成立,那麼它選擇做廣告就無可厚非了。


儘管Android本身沒有做廣告,但Google對它的期望正是引導到自家的Google Glay、Google搜索、Google Maps等業務,為自家業務「做廣告」,iOS同樣有這樣的目的。所以,智慧型手機做廣告本身是沒什麼錯誤的。


2、為什麼小米做廣告最為積極?


在MIUI被吐槽廣告泛濫之前,智慧型手機行業還有一些廣為詬病的地方,譬如預裝問題,一個手機出廠之前恨不能預裝上百款App,大部分都是我們不需要的,毫無疑問,預裝是廣告的一種,並且是手機廠商的一大收入來源,第三方應用市場反而日漸消退。現在MIUI被吐槽「廣告泛濫」,反而不是預裝,而是五花八門的廣告形式,看上去很聰明地植入在了「下載管理」「文件管理」「消息推送」…為什麼小米MIUI做廣告最積極?

小米是網際網路手機的始作俑者,其核心理念就在於不(只)靠硬體盈利,硬體只是加載服務的載體,在後續的各色服務中通過廣告、內容等方式盈利才是重點。就是說,小米不只是一家硬體公司,還是一家移動網際網路公司。


與之思路最為接近的是奇酷和樂視。樂視主要是靠會員費賺錢,廣告可以少一點;而小米和奇酷在內容上暫時還沒有樂視的生態,「賣內容」不會成為主流模式,「做廣告」就成為很自然地一種營收手段了。在一年多前有人說MIUI已經獨立盈利了人們還不大信,現在看來,坐擁近2億用戶的MIUI靠廣告模式盈利應該不難。


3、還有哪些智能硬體會成廣告平臺?


許多智能硬體都向走「硬體不賺錢,靠別的賺錢」的模式,但實際上能走通這種模式的智能硬體不多。因為大部分智能硬體賣出去之後,消費者與平臺關係其實不是那麼大了,最終成為斷線的風箏,比如智能路由器、智能電飯鍋,用戶其實很少需要與平臺發生交互。


用戶與平臺交互最多的是「內容娛樂型」智能硬體,因為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產品上,需要平臺源源不斷地提供海量內容。基於此,在智慧型手機之後,最有可能變身廣告平臺的將是智能電視。小米電視同樣開始嘗試在各種地方植入廣告了,比如待機時的壁紙,比如內容前的廣告,還有一些影視內容的宣發,甚至在小米電視上你會看到小米空氣淨化器的購買連結。因此,購買智能電視的用戶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未來你在智能電視上看到的廣告一定不會比傳統電視臺的少。


4、除了做廣告手機廠商還能如何變現?


在賣手機之外尋求變現方式,並不是始於智慧型手機的,收效最顯著的當屬「山寨機」,它們與運營商、SP/CP沆瀣一氣,在手機中內置了大量的「扣費陷阱」,你點了之後就會發一個笑話簡訊給你(有時候連笑話簡訊都沒),然後一元錢就沒了,許多用戶都曾有過「被手機搶錢」的經歷,當時不少山寨機、SP/CP大發橫財。


隨著行業規範,智慧型手機應該不會走這條道路,但除了廣告之外,還有許多變現方式。例如樂視的會員模式,你可以看到收費內容還能獲得「不看廣告」的權利;再比如電商模式,手機廠商直接上線自家的商城,說不定某天樂視手機就會賣「生態大米」呢?


5、智慧型手機應該怎樣做廣告?


期待一款應用不做廣告是不現實的,同樣,期待手機廠商在系統上不做廣告也是不切實際的。


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廣告不應該強姦用戶體驗,尤其是對於總是標榜體驗至上的公司來說。針對MIUI的廣告問題,小米工程師孫鵬在知乎的解答是這樣的:


好的廣告是用戶喜歡的,是商家和用戶共贏的,比如果粉/谷粉喜歡的蘋果/谷歌在蘋果/Android手機上做的廣告。

不好的廣告是用戶討厭的,是商家和用戶雙輸的,比如果粉/谷粉討厭的小米在小米手機上做的廣告。

一個廣告如果用戶不喜歡,那最大的受害者其實並不是用戶,而是投廣告的商家,因為花了錢並沒有得到任何收益,這樣的模式一定不長久。


這位工程師顯然是不懂廣告,其邏輯「如果一個廣告用戶不喜歡商家就會受害」是大錯特錯。


成人網站像狗皮膏藥一樣的各色廣告(賭博網站等),還有強制彈出,我們喜歡嗎?不喜歡。腦白金十多年不變的廣告觀眾喜歡嗎?不喜歡。就拿手機行業來說,之前預裝應用泛濫,我們喜歡嗎?不喜歡。


難道那些為廣告買單的金主沒有受益?


在預裝應用泛濫時就有專家為廠商站臺,說這是為了用戶好。看到這樣的說辭只能呵呵。雷科技(微信ID:leitech)認為,廣告應該在量和質上都有所保障,兩者前提都是不要影響用戶體驗,不要影響用戶對一款手機、一個應用、一個內容的正常使用或消費。


6、手機上廣告越來越多該怎麼辦?


消費者如果認為一款App廣告太多,大可用腳投票,轉投別家,因此做廣告的反而會考慮下用戶利益——除非這款應用沒有可替代性,才會肆無忌憚地做廣告。


手機則不一樣,消費者花錢買了之後,替換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就算廣告十分泛濫,往往也沒有辦法馬上轉投別家,通過硬體獲取用戶成本確實很高,但卻有與生俱來的高粘性


雷科技(微信ID:leitech)建議,手機做廣告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應該給予消費者知情權。


去蘋果官網可以看到,每一款手機預裝了哪些應用,都是有清晰的說明的,現在一些手機廠商開始學習這一點。同樣,對於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廣告、廣告形式,手機廠商在用戶購買之前應該確保其知情。在系統中,如果是廣告,要有明顯的標識,現在新聞客戶端、百度搜索都會將推廣信息進行標記,讓消費者知情,手機裡面的廣告是否可以學習一下?


第二,應該給予消費者選擇權。


一些影響用戶體驗的廣告,消費者可選擇關閉,並且是很簡單地關閉;還可推出不同的版本,無廣告版和有廣告版就像Amazon Kindle一樣;還可推出不看廣告的「純淨版」服務。不要做強迫消費者的廣告形式,比如「不看廣告就不給你解鎖桌面」這類玩兒法。


第三,應該對廣告內容負責。


搜尋引擎、瀏覽器等平臺已經嘗試「賠付」制度,就是消費者因為虛假廣告利益受損之後可以賠付。智慧型手機作為一類廣告平臺,同樣需要對廣告負責,比如拒絕一些高風險廣告如P2P這類,再比如推出賠付服務。


這些都不是法律規定,手機廠商總有為自己開脫的理由,畢竟大多數企業都很聰明卻不夠善良,「我們也要吃飯要賺錢啊」是常見理由。不過,如果不顧用戶體驗,最終用戶將會用腳投票,你暫時「捆綁」了用戶,但其一旦離開,再拉回來則很艱難。


相關焦點

  • 26%的用戶表示記得每次使用智慧型手機時看到的廣告
    26%的用戶表示記得每次使用智慧型手機時看到的廣告Nielsen追蹤了第一季度聯網設備使用情況。根據報告,兩性之間聯網設備使用幾乎持平。這很正常,因為數據顯示超過90%的家庭使用移動聯網設備,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繼續增長。現在,超過86%的家庭安裝有無線聯網智慧型手機,93%的家庭有一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雖然兩性之間聯網設備基本一直,但是不同年齡和種族用戶使用這些設備的方式並不同。移動聯網設備的普及和便利給用戶獲得信息和瀏覽內容提供了無與倫比的便利。報告還顯示移動聯網設備使用量越來越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用腳投票」 及其他
    用腳投票也很常見。大學生趙姑娘買了雙鞋,不料新鞋將腳磨出水泡甚至出血,為此她換了五雙鞋仍不如意。無奈之下只好投訴到消協。「新鞋磨腳」事件對雙方來說都不愉快。我認為,企業只有加大技術力量的投入,減少「摸著石頭」製鞋的盲目,並將對消費者的責任心細化、再細化,才能確保市場銷售那隻「腳」不會被磨傷。否則,消費者將會用腳投票,不再登你家店鋪的門了。
  • 攜號轉網,運營商將面對消費者用腳投票
    人們說,這是世界歷史上最萬種風情的用腳投票,最有收穫的「用腳投票」。作為羅馬法淵源的《十二銅表法》同樣是平民與貴族博弈的產物。雖然羅馬用腳投票走出了保民官制度,但「用腳投票」一詞的出現卻在數千年後。也就是說,居民可以「用腳」(指遷入或遷出某地)來給當地政府投票。而要理解用腳投票一詞得先明白什麼是用手投票。在股份公司中,產權是明晰的,投資者以其投入資本的比重,參與公司的利潤分配,享有所有者權益;以其股權比重,通過公司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參與公司的重要決策,其中包括選擇經理層,這就是所謂的「用手投票」。
  • 小米募資40億美元卻被「用腳投票」 股價罕見大跌7%
    來源:雷達財經原標題:小米募資40億美元卻被「用腳投票」,股價罕見大跌7%12月2日上午,小米集團港股公告,公司股份和債券於上午九點零一分起短暫停止買賣,與該公司有關的所有結構性產品亦已同時短暫停止買賣。
  • 趙曙光:專車有市場是用戶「用腳投票」的結果
    上世紀七十年代廣東曾出現了轟轟烈烈的「逃港潮」,當時的民謠體現了很多廣東居民用腳投票的選擇:「寶安只有三件寶,蒼蠅、蚊子、沙井蠔。十屋九空逃香港,家裡只剩老和小。」與廣東作為改革開發前沿地區的經驗類似,中國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政府順應「用腳投票」的結果,儘量減少對網際網路領域的限制、幹預,重視為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 用手投票還是用腳投票
    如果上市公司出現問題,投資者大部分選擇用腳投票,把股票一拋一走了之,即使像基金這樣有實力的機構投資者,也不願意參加股東大會,用手投票來否決一些公司議案。不過,上周五出現一個很意外的事件,在格力電器的股東大會上,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採取用手投票的方式,否決了大股東推選的一個董事會人選,自己推選的一位董事會人選則獲得通過。
  • 淘寶招財進寶風波啟示:讓他們用手投票而非用腳
    與其讓他們「用腳投票」造成自己的競爭力的縮水,還不如讓他們「用手投票」先維持「地價」,然後想辦法去找租金和稅金以外的方式賺錢。其實這種困擾是由商業模式決定的,與淘寶模式類似的eBay也一樣要面對這樣的問題。只不過eBay在美國對公投方式非常謹慎,即便是聽取客戶意見,也大多用前期調查的方式,而從沒有用後期投票的方式來分享自己的決策權。
  • 變「用腳投票」為用手投票
    摘要 【變「用腳投票」為用手投票】在A股上市公司中,一方面,一股獨大的現象突出,相當數量的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30%甚至50%以上;另一方面,中小股東自我保護意識較弱,不關心公司基本面,熱衷於短線買賣,往往不參加股東大會,放棄行使股東權利。
  • 豐巢快遞櫃「鐵心」收費,消費者開始用腳投票
    現在,杭州市東新園小區的用戶,在全國率先打響了第一槍,勇敢地棄用豐巢快遞櫃。該小區的消費者開始用腳投票,代表著多數人的意見。最近,在某知名網站有人發起了一個有關「豐巢快遞收費」的投票,接近75%的用戶表示「不合理,以後快遞送上門」。首先,涉嫌「強買強賣」,向消費者二次收費。
  • Infographic: 中國智慧型手機用戶的行為調研報告
    Infographic: 中國智慧型手機用戶的行為調研報告 摘要:2013年12月26日,北京——群邑中國旗下移動營銷代理公司邑智今日公布了一項關於中國智慧型手機用戶的行為調研報告。
  • Gallup:52%的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一個小時檢查手機好幾次
    199IT原創編譯        eMarketer預測,今年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將達到1.905億,佔網民的73.4%,總人口的59.3%。
  • 「用腳投票」用英語怎麼說?
    「用腳投票」用英語怎麼說?把英語「用腳投票」Yahoo出來一、英語「用腳投票」真的可以說Vote on foot嗎?1) Yahoo vote on foot我們得到的「原版英語」是:1.Vote with (your) feet2.Foot voting2) 用英語學習英語口語:
  • 用腳投票的不只是臺生
    難怪臺灣學生紛紛用腳投票,赴大陸、香港就讀。其實,現在島內用腳投票的,又豈只是有臺生一個群體呢?在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中民進黨的大敗,已經足以說明問題。這兩年島內民眾對於蔡當局的執政滿意度只能用「直直落」一詞來形容,正如這篇報導中提到的,蔡當局自2016年上臺後就開始了「瘋狂反中」,只顧著自己的政治利益,置民生福祉於不顧,完全就是逼著大家用腳投票。
  • 消費者「用腳投票」
    不僅消費者主動表示不再購買,臺北市、臺中市等官方也紛紛跟進,通令下轄公立機關、學校單位等全面拒用頂新產品。臺灣消費者毅然「用腳投票」,大陸消費者能從中學到什麼?  臺灣消基會率先呼籲消費者抵制頂新集團所有產品及服務,給業者最嚴厲的警告。隨後,臺灣地區多次爆發罕見的集體抵制頂新集團相關產品的行動。
  • 給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用戶新手的三個建議
    以下是給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用戶新手的三個小建議:..1)購買屏幕保護膜時,三思而後行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設備的屏幕看似脆弱,容易留下刮痕或受損,但其實大多採用的是高強度的鋼化玻璃,如iPhone 4和iPhone 4S採用的就是康寧公司的Gorilla Glass強化玻璃,超薄耐磨損。
  • 用戶應有選擇權,手機APP內置廣告不能關不掉
    手機APP平臺為了營利,為了賺錢,推送開屏廣告、內置廣告,這本身無可厚非,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也是正當的商業模式。但是,手機APP內置廣告、開屏廣告「關不掉」,沒有「關閉鍵」,不能很方便地一鍵關閉,只能等用戶看完廣告才自動關閉,給用戶使用手機APP帶來不便。這顯然說不過去。
  • CyberZ&Digital InFact:2015年日本智慧型手機廣告市場規模達到3717...
    很多廣告主也開始把目光轉向智慧型手機,意圖通過智慧型手機廣告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2015年日本智慧型手機廣告市場規模達到3717億日元,年增長率23.6%,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15年的2倍,為7527億日元。二、智慧型手機廣告類別動向推移2015年社交媒體廣告和視頻廣告佔據日本智慧型手機廣告市場主要份額。
  • 歷史告訴我們,人民是用腳投票的
    在某種程度上,人民確實是用腳投票的,這話確實是實話。雖說人民用手投的票給了你,但是人民有時候還是用腳做決定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這種狀況。二戰後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柏林被分開佔領。在不到幾年的時間內,東柏林的人跑到西柏林的有200多萬。
  • 消費者用腳投票
    消費者用腳投票  民宿已成為當前很多人出遊住宿的選擇,但部分民宿卻價格虛高,或存在「貨不對板」的情況。專業人士認為,民宿不能只在裝修風格上做文章,還要提升服務品質,挖掘自身特色。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利於提高民宿定價的透明度,促進民宿行業健康發展。
  • 中國智慧型手機變天:終於到了拼廣告的時代
    如今,智慧型手機技術革命已基本完成,顯示屏、攝像頭以及處理器之類的元器件能輕易從上遊廠商獲取,五英寸左右的屏幕已經成了普遍共識,外觀設計上騰挪空間也不大……如果說還有什麼花樣,可能也就是少一個耳機孔、多一個鏡頭的差別。在產品如此趨同的市場上,各大手機廠商不約而同地把預算燒向了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