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穿梭於現實世界與隱喻世界

2021-01-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13日報導 作為當代日本在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樹在全世界都有著廣泛的書迷和受眾,其作品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而新書《刺殺騎士團長》,在日本創造了三天賣40多萬冊的好成績,更是掀起了一股熱烈討論的風潮。據出版社透露,該書中文版在預售期銷售已逼近10萬冊,今年3月10日正式面市。

3月10日下午,在北京愛琴海單向空間書店,村上春樹新書《刺殺騎士團長》分享會舉行,各位文學大咖圍坐一團,談論村上的那些事兒。

村上春樹新書《刺殺騎士團長》封面

《刺殺騎士團長》關於什麼?

責編姚東敏介紹道,書名一出來的時候,引起了很多討論,大家談論會不會東野圭吾式的?讀者更是有了很多各種各樣的猜想。

「村上春樹各種作品的特點在《刺殺騎士團長》裡有很綜述式的表現,而且統一到一個大框架上,拿捏得比以前更加軟熟一些。」「我喜歡他的風格,那種一本正經的幽默感——在書中仍然非常熟悉和清晰。」上海譯文出版社文學室主任黃昱寧如此形容《刺殺騎士團長》。

責編姚東敏介紹了書的梗概,「《刺殺騎士團長》其實是一幅畫的名字,這幅畫隱藏很多的歷史。主人公是一個36歲的天才肖像畫家,他在整部作品當中沒有出現姓名,通篇都是以『我』這個視角出發,『我』本來是畫油畫的,但是畢業之後迫於生計改畫肖像畫,臨近結婚六周年紀念的時候,對太太說,我一覺醒來覺得沒法跟你過下去,這樣『我』離家出走,開始一個多月的遊歷」,讀者可以預想後面自然發生了各種村上春樹般的神奇故事……

姚東敏稱:「書中元素非常多,有流浪、暗殺、失蹤、穿越、戰爭、婚變,自帶奇幻和旋翼的屬性,同時裡面又交織歷史真相、戰爭的創傷、人的內心與救贖,人性當中善與惡劣較量,現實世界與隱喻世界的穿梭,是非常豐富的一部作品」。

專欄作家苗煒則劇透了一個細節,講起《刺殺騎士團長》讓他印象最深的一個短篇小說,好像叫「20元」,「有一個和尚來到墓裡面,外面人總聽到裡面的和尚敲鐘,最後把他挖出來,發現他在地下埋了很多年沒死。和尚被挖出來以後復活,因為覺得在地下受很多年苦,就開始胡吃海塞,破壞了大家對佛教的信仰。」對此,他評價道,「村上的小說包含的短篇小說特別有力量,這個短篇小說也跟村上的長篇有密切的關係。」

作家楊葵表示《刺殺騎士團長》會有特別的閱讀關卡,「寫小說和繪畫這兩件事情好像是文藝裡面最具代表性的。而《刺殺騎士團長》這個小說在這兩者之間,因為本身這個『我』寫是一個寫作者,『我』又是36歲的畫家。」

對於小說的更深內容,楊葵也給了提示,「你看一幅畫,如果換個角度可以看到另外一種表達,每個人也是這樣,表象內心也是兩面的,這也是村上在書當中著力想要探討的一個部分——人性的善惡,涉及後面對於人的一些內醒、自我救贖,有很深的內容」。

村上春樹的特質是什麼?

村上春樹已經70歲,他是一個很勤奮的作家。姚東敏介紹道:「村上春樹的文學偶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偶像是偶像,標杆是標杆,他畢竟還是村上春樹,所以他有自己獨有的寫作風格、寫作路數。」

村上獨特的個性也在一件趣事中可窺見一斑。

在豆瓣上曾有一個讀者看了日文版新書,給村上春樹寫信道:「很遺憾我不喜歡你的《刺殺騎士團長》」。而村上給他回信說「我也很遺憾,但是你不喜歡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對寫完的東西,它跟我沒有關係了,我只在乎下面要寫什麼」,村上還說「你對小說的追求和我對小說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各自不喜歡就不喜歡吧」。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王向遠認為,村上春樹建立了一種新的敘事模式。

他可能也意識到自己在現實層面走現實主義的路是走不通的。黃昱寧說:「村上春樹好玩的是,對待超現實的時候仍然用貌似非常現實的態度,就好像這個人就住在我隔壁,突然來一個蒙面人,我不需要交代他,我就是認識你。村上的對話寫的跟相聲似的,你一句我一句,包袱甩過來我就接住,外星人這樣的存在,他完全不見外。這對每個人的黏性不一樣,但是耳目一新的地方在於,這裡的主人公是這樣生活的。」

作家村上春樹(圖片來自《衛報》英文網)

楊葵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寫作這件事情要排除掉特別信息化、特別精妙的東西,它要的是一個特別笨拙的樣子。而村上春樹是一個愛跑步的人,每天定時定點跑步,對他來說,寫小說遠不是一個文藝工作,而只是一項工作,這也就是他說的為什麼要做笨拙的事情。」

此外,楊葵還表示從消息上來看,村上春樹的文學性越來越強,但是到《刺殺騎士團長》仍是寫作暢銷書的狀態。

「他寫作的調子和整個節奏的安排,像《刺殺騎士團長》裡每一個細點揪出來,都是暢銷書的方法,跟我們通常所謂的文學性的寫作,比如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完全是兩個樣子,《被掩埋的巨人》不考慮這些東西。但是我認為村上寫作一直很在意整個節奏,包括整個調調,都是暢銷書的路。」

楊葵還拋出了一個「作為一個日本人對村上寫作影響」的猜想。

在《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書中,討論過關於參與和個性的問題,村上有一點糾結。「你可以順著想,比如他對自己小說的暢銷和他所要追求的東西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其實體現你的參與度可以有多大。所以他拿這個問題和河合隼雄討論的時候,河合隼雄講,日本這個民族就是特別喜歡參與的民族,在日本民族裡討論個性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很難實現。」楊葵說。

《刺殺騎士團長》有什麼突破?

《刺殺騎士團長》分成兩部,第一部是顯形理念篇,第二部是流變隱喻篇。姚東敏認為,書名中的「理念」和「隱喻」是非常抽象的詞,「在《刺殺騎士團長》中,我認為村上春樹把抽象的概念進行了具象化的實驗,《刺殺騎士團長》中,理念化身為騎士團長,來到我們面前,隱喻化身為長臉人、雙重隱喻的白色斯巴魯男子,有了更具體的形象,這是一個突破的地方。」

村上春樹新書《刺殺騎士團長》分享會現場

而黃昱寧表示:「隱喻可以用文本細讀的方式嘗試雙重語意,但是有趣的地方並不在於這個東西指什麼,而是他一路這樣寫下來的推進方式,他就是那麼理所當然,他不去考慮這麼寫是否合適,而是特別自然地把一件事情跟另一件不相干的事情扯起來做一個比喻。」

姚東敏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觀點,在《刺殺騎士團長》中,人物的個人生活方式沒有特別大的轉變,還是喜愛聽音樂、畫畫等。「但是在故事最後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他的家庭結構裡面出現下一代,這是在村上之前作品中從沒出現過的,而且真的展現了一位慈父的形象,他是不是試圖進入他的下一個創作階段,在表達他現在的思考?」

「到現在我也能想像出來60釐米高的騎士團長的形象,他說話的語氣、風格,他就變成一個人物參與到故事情節當中,而且寫的人不覺得荒誕,讓你讀的時候也會不覺得荒誕,這個感覺,我連這樣寫的勇氣也沒有,這個只有他做得到。」 黃昱寧敬佩地感嘆道。(文/朱柒柒)

相關焦點

  • 掌閱首發 村上春樹最新懸疑小說《刺殺騎士團長》
    北京2018年3月8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3月8日,村上春樹時隔七年的最新懸疑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終於在掌閱 APP 與粉絲見面。 文藝冒險大回歸,撕掉小資標籤的突破之作 一幅藏匿於閣樓的驚世畫作串起戰爭年代揮之不去的傷痛經歷和現實生活中超脫想像的意外離奇。夜半鈴聲與古廟洞口、神秘鄰居免色涉與繪畫班女學生秋川真理惠、「騎士團長」與「長面人」、現實世界與隱喻世界……村上春樹用他擅長的層層剝開的寫法,將讀者步步引入奇妙之境。
  • 小說中的隱喻看懂了嗎?譯者林少華談《刺殺騎士團長》中文版
    《刺殺騎士團長》3月8日,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刺殺騎士團長》正式發售。3月9日,在上海思南讀書會的新書分享會上,本書的譯者林少華向讀者描述了這部小說的題目:「村上春樹起初是為『騎士團長』發音的奇妙感所吸引,接著引起好奇心,『假如寫一部名叫《刺殺騎士團長》的小說那麼會成為怎樣的小說?』
  • 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所有人都是永未完成的存在
    ;比如十三歲的謎一樣的少女,比如無緣無故出現在石室裡的鈴,比如借騎士團長形體化的理念(idea)……而寫作手法更是一如既往的 「村上式」,手中的筆有點不受控地緊隨著極度活躍的思維,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似乎每一個思維點都能延伸出許多條不得不解釋的線,而讀者也不由自主地被拖著讀,時而當下,時而回憶,時而現實,時而虛幻……
  • 《刺殺騎士團長》:反戰的村上春樹與雞血爆棚的愛國者
    《刺殺騎士團長》——不變的村上風格不知道為什麼,村上春樹越是上了年紀,小說作品也越鴻大,但這種鴻大只是用來形容其長度,具體到小說中故事本身的格局,我覺得村上春樹還沒有改變太多。換句話說,我可能和很多讀者一樣,讀村上的作品,並不是因為他寫的故事吸引人,而是被他那獨特的筆法和語言所營造的氛圍所吸引。
  • 譯者林少華杭州聊村上新書《刺殺騎士團長》
    隨著這個通往閣樓的入口被主人公「我」發現並進入,《刺殺騎士團長》的故事便由此逐漸展開……「日語『洞』這個詞,和弗洛伊德的『本我』幾乎是完全相同的,代表著內心深處、潛意識,主人公進入其中,有面對潛意識中的假設性自我的意味。」3月12日,村上春樹新書《刺殺騎士團長》的譯者林少華,在曉風書屋中國絲綢博物館店和讀者們分享了村上的新作。
  • 當村上春樹書寫大歷史:《刺殺騎士團長》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早在去年3月於日本出版之前,村上春樹的新作《刺殺騎士團長》就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尚未引進中文版以前,中國讀者就已通過種種途徑了解到,這部最新的長篇小說涉及日本侵華戰爭、南京大屠殺等敏感內容。這也讓許多熟悉村上春樹的讀者感到好奇,這位經常被評價為走「小確幸」路線的日本作家,是否能夠把握得住這類沉重題材?小說又是怎麼體現日本侵華戰爭、怎麼評價南京大屠殺的?
  • 林少華來渝聊村上春樹:他是個孤獨的人
    今(14)日下午上海譯文出版社攜手噹噹書店重慶國泰店邀請到了著名的翻譯家、本書的譯者林少華先生舉辦「解讀與翻譯之間——村上春樹作品《刺殺騎士團長》譯者林少華講座及籤售會」,為讀者解讀村上春樹的隱喻世界,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林少華回憶起與村上春樹見面時的情形:「他是個孤獨的人。」
  • 一個逗號值25元,村上春樹在新作《刺殺騎士團》裡反思南京大屠殺
    《刺殺騎士團長》[日] 村上春樹 著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年3月《刺殺騎士團》不僅在日本洛陽紙貴,裡面還因有反思日本侵華歷史和承認南京大屠殺事件的內容而備受中國讀者關注,目前該書在中國大陸預售已有近10萬冊。
  • 村上春樹已流行30年,新作《殺死騎士團長》是否依然有「毒」?
    時隔四年,村上春樹又出了一部兩卷本的「鴻篇巨製」——《殺死騎士團長》。2月24東京時間零點首發,10秒倒計時活動,首印130萬冊,許多讀者凌晨排長隊購買,國內好幾家文學出版社已經在積極競價,搶著引進中文版……這時代,每出一本新書都能受到這麼大的關注,除了村上,大概再沒有別人了吧?恐怕國內一眾村上粉絲,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新書了,但中文版尚需時日。
  • 一周文化講座│村上春樹新書正式發售,48小時狂歡
    《刺殺騎士團長》48小時狂歡特別策劃,我們誠邀你,與評論家和村上春樹作品中文版出版團隊一起賞析這幅村上世界的肖像畫。村上春樹時隔七年的長篇巨著《刺殺騎士團長》是林少華先生肩上的第四十三擔水。3月10日,《刺殺騎士團長》將在全渠道上架,全國村上迷為之沸騰。《刺殺騎士團長》48小時狂歡特別策劃,讓我們一起靜靜聆聽,譯者林少華先生擔水上山之路的箇中滋味。
  • 村上春樹又又又又又又又回來了!
    《刺殺騎士團長》回來啦!如果說《刺殺騎士團長》只是一本普通的懸疑推理小說,那對於村上春樹這種世界頂尖作家來說,完全不必大驚小怪,可偏偏這本小說的分量,很重:村上春樹,一個日本頂尖作家——《刺殺騎士團長》其實這本書在日本發行之後,曾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因為「四十萬和十萬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等敏感詞彙,他受到了日本右翼分子的強烈譴責,這些人甚至在網上發起了抵制村上春樹新書的活動。可面對各方勢力的壓迫,村上春樹不為所動。
  • 林少華翻譯的村上《刺殺騎士團長》2月5日預售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中文簡體版《刺殺騎士團長》即將開始預售!據上海譯文出版社透露,《刺殺騎士團長》中文簡體版由林少華翻譯,分為上下兩冊,共50多萬字,首印共70萬本,將於2月5日開啟預售。屆時,通過各大網絡購書平臺以及部分特色實體書店都可以預訂該書。
  • 村上春樹: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何況,村上春樹是活著的作品暢銷不衰的作家之一,近年屢屢因「陪跑」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熱門話題,今年年初還推出了繼《1Q84》之後又一部多卷本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回到《挪威的森林》,聽永澤的高談闊論後,渡邊君在頭腦裡算了一下:「可是菲茨傑拉德死後只有二十八年吶!」永澤回答道,那有什麼,才差兩年。像菲茨傑拉德那樣的傑出作家可以網開一面嘛!
  • 村上春樹喊你看書啦!
    雷迪森and箭頭們大家好今天依舊是努力搬磚的周二我是最近想不開定了看書flag的小M對於一般人來說今天只是工作日的第二天但對於在文學方面頗有了解的同學都知道今天是村上春樹出生的日子村上春樹1949年1月12日日本當代作家村上春樹的父親村上千秋是日語教師,母親村上美幸是家庭主婦
  • 翻譯村上20餘載——林少華眼中的村上春樹 讀者眼中的林少華
    以這樣的自白開場,8月19日,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了一場題為《我見到和我翻譯的村上春樹——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的講座。作為2018上海書展《書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講壇》的活動之一,講座吸引了不少讀者前來,預定9點半開始的講座,不到9點已經座無虛席。
  • 陪跑就陪跑吧 村上春樹也許對獲獎並不感興趣
    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2017年2月24日,村上春樹出版兩卷本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小說上卷命名為「念頭顯露篇」,下卷命名為「隱喻改變篇」。
  • "刺殺騎士團長"三天賣47.8萬冊 林少華:想翻譯!
    摘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新書《刺殺騎士團長》上市,由於書內有關於日本在南京大屠殺的內容,遭到了日本右翼團體的「圍剿」,並在推特上發起「不買村上春樹運動」。因翻譯《挪威的森林》走紅的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林少華表示,想翻譯《刺殺騎士團長》,並表示有人更適合譯三島,我可能更適合譯村上。
  • 翻譯近30年,林少華這樣看村上春樹
    從《挪威的森林》到最新的《刺殺騎士團長》,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過去近30年間已有超過40本作品被翻譯成中文而被中國讀者熟知,「村上迷」也應運而生。林少華的回答,值得每個村上迷細細品讀。40餘部翻譯心得村上作品應該是嚴肅文學林少華喜歡把自己的翻譯戲稱為「林家鋪子」。這個「鋪子」裡的最新一部作品就是上月剛面市印數就高達80萬冊的村上春樹新作《刺殺騎士團長》。
  • 真·村上春樹數字版權來了《挪威的森林》等暢銷作品電子書、有聲...
    《尋羊冒險記》《1973年的彈子球》《國境以南 太陽以西》《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斯普特尼克戀人》9部代表作品的電子書從7月23日起在多平臺上線,有聲書也會在上海書展期間發布,這是目前村上春樹作品最大規模的數字版權開放。
  •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錯過,而你卻不容錯過的村上春樹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錯過,而你卻不容錯過的村上春樹作品村上春樹,日本當代著名作家。儘管他骨子裡是日本式的,卻擅長從西方化的視角來詰問世事。曾連續幾年被排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預選名單上,可惜屢次插肩而過,但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價值已遠非一個獎項所能表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