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雲遊物外心自閒的入雲龍公孫勝,你們了解嗎?
人云龍公孫勝是梁山位列第四的高層人物,卻常常讓人感到他是一個影影綽綽的人物,這情景就像他的好:「人云龍」一在 雲中時隱時現的龍。他始終與水泊保持著一種若 即若離的關係。他的身居高位估計首先因為他是最早追隨晁天王參與智取生辰綱重大事件的人員之一,即「七星聚義」之一星。其次,他是身懷異術之人,在梁山隊伍有那麼幾次面臨身懷法術或魔術的人物的挑戰,處於窘境中時,都是憑藉公孫之術制御異類,使梁山立於不敗之地,在那種時候,人云龍的功勳卓然凸現,無人堪與比肩。
金聖歎說:「《水滸傳》不說鬼神怪異之事,是他氣力過人處,《西遊記》每到弄不來時,便是南海觀音救了。」金聖歎似乎沒注意到人云龍,我每感《水滸傳》也有弄不來時,那時便是人云龍救了,也正因此,人云龍總顯得有點縹緲,有點玄虛。不過不奇怪,一清道人本是個方外人物,他實際上 不屬於梁山,,是個生活在別處人物。公孫屬梁山元老級人物,小說亮相甚早,時晁蓋已從赤發鬼劉唐處得知生辰綱信息,智多星吳用已拉起一個劫綱特別行行動隊、公孫也是來報生辰綱信息的,於是成了聚義的「七星」之。但整個劫綱計劃是吳用運籌的結果,公孫在此中似未見絲毫特異之處。
因此對他出場 「為因學得家道術 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鄉貧道做人云龍」的自我介紹頗感納悶,既有借大本事,為什麼不抖出來亮亮相?在小說十九回,劫綱事發何濤率官兵追趕見蓋等人至石碣村蘆葦蕩中時,公孫先生手持寶劍表演了一回祭風的法術,喚來神風,火燒蘆蕩,大敗官兵那情景有點類似諸葛孔明火燒赤壁的模仿秀。公孫的「呼風喚雨」的本領來得有點突兀。
此後,在林衝火併王倫,晁蓋梁山小奪泊的過程中,公孫先生又身影模糊起來,直至宋江上山與宋太公父子團聚之日引動公孫先生對薊州家鄉老母與恩師羅真人的思念,於是乞假三五月還鄉省親。晁蓋囑他:「百日之外,專望鶴駕降臨,切不可爽約。」這「不可爽約」之囑似有疑公孫一去不返的預感。公孫先生當即作出承諾,參過本師,安頓老母之後即還。但結果卻是一去便香如黃鶴,直至後來宋江等人在高唐州與高廉對陣,連受挫之際,吳用才想起歸鄉的公孫先生,讓戴宗,李造去黃州尋訪。戴李費盡周折方把公孫請回,合理的解釋應是公藉口。 公孫先生當初乞假園鄉本就設打算回來,省親只是個行公物先生物參與動期,只縣 種少年輕班的舉動,我個樂子解解悶。因為劫助綱本身兵不血刃,未開殺戒,只是掠取貪官的不義為盜,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本以為將楊志麻翻,推著小車下黃泥岡時遊戲已經結束了,豈料誤落塵網中,他還得陪著玩下去,一清先生就感覺無趣了,宋江是玩權術的,吳用是玩謀術的,他一清先生是玩法術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當然是玩不長的。梁山不是久留之地,他心嚮往之的是「山在虛無縹緲間」的仙境,只有在那雲深不知處的方外之地他才能尋到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自由感覺,當然一有機會,他便會藉故離開梁山。對於晁蓋、宋江來講,實際上也明白一清先生並不是同志,且知道小廟留不得真神,公孫先生既有去意,是留不住的,只得客客氣氣聽其來去自便。只要山寨有難,公孫先生肯一- 施援手便萬幸了。而吳用先生雖然智謀多多,但於法術卻是門外漢,他與公孫先生同為軍師,也真有瑜亮共處的尷尬,所以公孫先生雲遊在外,偶爾回來客串一下,於彼此都合宜。如此,公孫先生與山寨之若即若離倒真是一個最自然也最合適的關係了。
公孫的道號是一一清,而其在天罡中的星名為「天閒」。「清」、「閒」表明了他閒雲野鶴、與世無爭的本性。他下山時晁蓋曾贈以金銀資財,但一清先生只取盤纏而不願接受更多的贈予。在被動地參與的些軍事活動中 ,公孫先生未 見特異表現,仔細想來,這是他低調做人的一種表現。試想,在與對方那些持冷兵器作戰的人較量中,他時不時祭起松紋古定劍、念念有詞地作法,唱聲「疾」,喚來風雨,飛沙走石,播土揚塵,置對方於無可招架之地,那不也有點「勝之不武」的味道嗎?公孫先生當然不屑於高射炮打蚊子的玩法。
在公孫先生的行狀中,除了與高廉鬥法,使對方從雲中墜下,被插翅虎雷橫揮做兩段外,般他都是 與人為善,將對方降伏後收為弟子,給予重新做人的機會。小說第六十回「公公孫勝芒碭山降魔」中所降之魔乃混世魔王樊瑞,後來名列地煞,,梁山英雄諧上有其名位。第九十六回「人云龍兵圍百穀嶺」中降服的喬道清,亦拜公孫為師。公孫在收降喬道清時的番點悟之 訓頗能啟人視聽。「足下這法,上等不比諸佛菩薩,累劫修來,證人虛空三味,自在神通;中等不比蓬萊三十六洞真仙,準幾十年抽添水火,換髓移筋,方得超形度世,遊戲造化。
你不過憑著符咒.襲取時,盜竊天地之精英,假借鬼神之運用,在佛家謂之金剛禪邪法,在仙家謂之幻術,若認此法便可超凡人聖,豈非毫釐千裡之謬!」此番高論足見公孫先生已非昔日黃泥岡上遊戲人生的道行尚淺的毛頭小夥了。此後,公孫先生又曾破田虎手下馬靈的金磚法,順便也收之為弟子。在為宋江數度排難解優之後,公孫先生漂亮地向梁山致詞告別向日本師多在人順明小道令選兄長還京之後便國山中,今日兄長功成名道,道就今拜別仁兄,辭別眾位,使自由。宋江當然不敢反悔。於是,一清道人便揮一揮衣袖,作別西天的雲彩。這就是人云龍。雲遊四海方是他的歸宿。人謂關雲長身在曹營心在漢,而公孫先生則是名列天罡,心在方外。他本不是梁山中人麼!來在讀著《水滸》中公孫勝的傳奇時,每每會浮現一個念頭,這人云龍不該隨晁天王去劫生辰綱,他本該與哪吒三太子的父親託塔天王為伴,他似乎應該是《封神榜)或《西遊記》中的人物,怎麼闖到《水滸》中來了呢?這會不會是一個剪輯錯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