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雲龍公孫勝為何離開梁山?原來他背景通天,梁山覆滅都因他!

2021-03-05 優書看歷史

很多人都說入雲龍公孫勝離開梁山,是因為宋江,因為宋江的招安路線。其實不然。

公孫勝認同晁蓋嗎?其實,在智取生辰綱之後,入雲龍公孫勝就沒有主動出手過。幾次梁山遇到高人,都是別人請他,甚至逼他,他方才出手。

作為一個擁有真本事的道士,他的人生追求本應當是長生大道,而不是沉醉紅塵,無論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還是當大官,為國出力,都不應該是公孫勝的追求。

那麼,公孫勝下山走一趟,其目的何在?

其實,翻遍《水滸傳》公孫勝主動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聯絡晁蓋、吳用等人,勸說——挑唆,他們劫取生辰綱。

我們因為同情梁山好漢,經常站在梁山好漢的立場上看問題,於是都認為奪取生辰綱是件大快人心,劫富濟貧的好事情。其實,按照水滸原著的描寫,梁山一百零八將那都是魔星下界,是來攪亂人間的。

十萬貫生辰綱被搶走後,晁蓋他們發給窮苦百姓了嗎?沒有,都帶上梁山,自家吃喝去了。

公孫勝這個世外高人自然是看不上這些金銀的,那麼,他為何要勸說晁蓋等人奪取生辰綱呢?

用書中回目來說,叫做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公孫勝如此做的目的,就是要讓七星——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中的七星——聚在一起,為以後一百零八魔星齊聚打下一個基礎。

那為何要讓一百零八魔星齊聚呢? 

在《水滸》開篇曾經提到,洪太尉不小心打開了伏魔殿,放走了一百多妖魔。龍虎山道士說道:

此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裡面。上立石碣,鑿著龍章鳳篆姓名,鎮住在此。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

龍虎山祖天師張道陵,相傳乃是太上老君弟子,乃天庭四大上相之首。龍虎山張家歷代就負責掃蕩人間妖魔。因此,一百零八位魔君逃散後,龍虎山以及人家各家仙門,必定會想盡辦法將這些魔君擒拿、剿滅。

不過,這些魔君下界之後,已經轉世為人,仙家不方便直接幹涉,於是,將其匯聚,藉助人間勢力將其滅殺,就成了最佳選擇。

公孫勝的老師叫做羅真人。羅真人傳授公孫勝天罡五雷正法。這五雷法,正是龍虎山真傳。羅真人極有可能是龍虎山一脈。

羅真人極有可能是某代張天師的弟子,奉了師父命令剪滅魔君。於是他先找到一位魔君,將其收為門徒,即入雲龍公孫勝,然後讓其下山,引導諸位魔君在梁山匯聚,然後,引動朝局,將梁山好漢逐步滅殺。

梁山覆滅,好漢們被殺看起來是一場悲劇,不過,從全書來看,他們本就是魔君下界,如今被降伏,被鎮壓,也很正常。

相關焦點

  • 宋江為何害怕公孫勝?公孫勝為什麼會在梁山集團的鼎
    水滸傳中梁山兄弟最終由宋江帶領著投靠了朝廷,開始北徵大遼,南大方臘,儘管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最終結局是死的死,傷的傷,實在是慘不忍睹。可有一個人早就看破了紅塵,這個人就是入雲龍公孫勝,他比吳用更加精通法術,所以宋江對他十分敬畏。今日要說的就是公孫勝。宋江為何害怕公孫勝:其一,公孫勝比吳用更懂法術。
  • 梁山中最先看透宋江面目的人,宋江上山後,他選擇離開,得以善終
    除了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的好漢李俊,自己跑到了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活得比宋江滋潤多了,還有一位好漢,最早上的梁山,但是也是最早離開梁山的好漢,這個人就是號稱入雲龍的公孫勝。
  • 林衝作為梁山元老,武藝與第五的關勝不相上下,為什麼排名低於他
    設置入夥障礙,讓他打劫交投名狀,才可以正式入夥。無奈之下,林衝多次下山打劫,都不忍心對普通老百姓下手,當遇到了青面獸楊志時,才被王倫正式接納入夥,排名第四位。當時,王倫為了制衡林衝,拉楊志入夥,但楊志選擇了離開。
  • 把酒入雲龍,對飲公孫勝,我先幹一碗!
    人物簡述:公孫勝與晁蓋等七人結義並劫取生辰綱,入夥梁山卻又離開,破高唐州時又被請回。徵方臘前又返回薊州,潛心修道,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說起入雲龍公孫勝,有種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可大名鼎鼎的公孫勝喝酒都是用碗的!你且來看他這幾碗酒~志智取生辰綱中,公孫勝提供了生辰綱押送的路線圖,使得晁蓋等七人順利截取。不過公孫勝參與劫生辰綱,是為了獲得革命的啟動資金,想做一番大事,而不是李逵般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不就是咱小酒的演義版本嘛!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政治上不稱意,宋江便把心中的主意打在了梁山眾人身上。原本宋江上梁山時,梁山是晁蓋主事,宋江此人有一肚子謀略,他一直暗暗的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但在梁山108將之中,有一人卻早早就識破了宋江的真面目,藉口探母而離開梁山,從此再沒回過梁山上。
  • 《水滸中》雲遊物外心自閒的入雲龍公孫勝,你們了解嗎?
    《水滸中》雲遊物外心自閒的入雲龍公孫勝,你們了解嗎?人云龍公孫勝是梁山位列第四的高層人物,卻常常讓人感到他是一個影影綽綽的人物,這情景就像他的好:「人云龍」一在 雲中時隱時現的龍。他始終與水泊保持著一種若 即若離的關係。他的身居高位估計首先因為他是最早追隨晁天王參與智取生辰綱重大事件的人員之一,即「七星聚義」之一星。
  • 按照現代法治,水滸梁山108人怎麼量刑比較合適
    梁山高層梁山集團發展到「宋江時代」,尤其是排定座次之後,已經基本定型。梁山高層的人員組成也隨之固定下來:及時雨宋江,玉麒麟盧俊義,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其實,煌煌108將,水泊寨中的大小事務,也就是以上這幾位說了算數。但真正說了算數的,也就宋江和吳用。1,宋江:私放搶劫重犯晁蓋,又怒殺閻婆惜,還潯陽樓題反詩。
  • 水滸傳梁山好漢大多下場悽慘,只有這幾位看透了宋江,結局較好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水滸傳是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描寫呼保義宋江率領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聚義水泊梁山,招兵買馬,威風凜凜。在徵討方臘之前,梁山好漢不僅一員戰將未損,反而不斷吸收敵方猛將。但後來宋江一心招安,帶兵徵討方臘,梁山好漢死傷非常嚴重。與方臘的大戰中,梁山一百零八將陣亡59人,病死11人。
  • 梁山排座次的依據有哪些?天罡、地煞都是怎麼產生的?
    首先,我們看梁山的四大天王——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這幾個人可以說是梁山排座次的主要策劃者,也是梁山的權力核心,為什麼這四人在這幫江湖好漢中會成為了中樞,會掌握梁山排座次的話語權,那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中和梁山的發展過程中逐步樹立了權威,宋江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卻有心計和江湖名聲,而且心狠手辣又懂得為人之道,盧俊義則是梁山的一個旗幟或者是面子
  •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排座次,武松為何只能排位第十四名?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排座次,武松為何只能排位第十四名?天魁星呼保義宋江   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天機星智多星吳用   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天勇星大刀關勝    天雄星豹子頭林沖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天威星雙鞭呼延灼天英星小李廣花榮   天貴星小旋風柴進天富星撲天雕李應   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 公孫勝為何在徵戰方臘前離開,魯智深活捉方臘後,為何又頓悟坐化
    最明顯便是,公孫勝灑脫離開,成為第一位離開的人。公孫勝在水滸江湖中,最突出的標籤,並非是他會什麼法術等,而是他屬於道家的代表性人物。也皆知,自古道家多牛人,每遇王朝亂世時,總會有道家人物登場。比如秦末時期張良的師傅:黃石公,故意丟鞋考驗張良,最後傳授給張良兵法。還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明末時還有劉伯溫等。幾乎成了套路!
  • 梁山108將排名,由這6個因素決定,武功其實不是最重要
    一方面人員眾多,要對所有人的情況都必須了解,那就必須把基礎工作做紮實,這些人什麼時候上的梁山,是誰介紹的,平時工作表現怎麼樣,和哪些人關係好,參加了什麼大項活動,取得哪些成績,群眾評價怎樣等等,都要搞清楚,不然就缺乏排名依據。
  • 梁山好漢綜合實力排行,第二名有爭議,第一名全票通過
    他曾幫助過林衝、宋江、武松等人,仗義疏財,後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錫,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終被梁山好漢救出,因此入夥梁山。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十位,上應「天貴星」,掌管錢糧。徵方臘時曾化名柯引,潛入方臘軍中臥底。徵方臘後授橫海軍滄州都統制,後辭官回鄉,得以善終。柴進也有非常好的名聲,到他這裡避難的好漢,他救過的英雄也是很多的。
  • 水滸傳中最高明的好漢,「虐慘」吳用,架空公孫勝,結局卻很完美
    因為吳用號稱梁山大腦。但誰都清楚吳用這個梁山大腦,根本就不合格!因為他的智謀,都集中在了如何坑人、害人方面。且私德之差,堪稱梁山第一。如在徵討遼國時,吳用提出了「投降遼國」。幸虧宋江在大義面前非常堅定,立刻就否決了。最終宋江死後,吳用自盡在宋江墓前,完全是作繭自縛。所以,吳用雖能識人和識己,識進退,卻是毫無底線。
  • 梁山108將,如果重新排名,哪些梁山好漢會升遷?至少有7位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言,是一個人都不能調換位置。否認動了一個人,就有可能顛覆這種「招安為主導的格局」,那宋江還不跟你來拼命?比如魯智深,他是二龍山的大哥,還跟桃花山、少華山關係緊密,事實上已經是這「三山」的老大了,再加上他跟林衝這位梁山元老的關係,以魯智深在梁山上這麼強悍的勢力,他排在第二,不是沒有可能吧?
  • 聚義廳上排座次,梁山從此無真情
    一、從忠貞不屈到落草為寇宋江從一開始就不想上梁山,他有好幾次能上梁山的機會但他都故意避開了,因為他害怕這一舉動會徹底截斷自己的後路,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他覺得時機不成熟。第一次他被宋清的書信誆回家後就被官府的人盯上了。
  • 方臘只有8大將,憑什麼讓梁山108將損失70多位?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個個英雄,武藝高強,在和北宋軍隊的作戰中罕見傷亡,然而在他們徵伐方臘時,卻損失了70多位好漢,這是為何?當時的方臘明明只有8大將,看起來實力和梁山集團相差挺大的,為何會產生如此詭異的結局?其實這裡面主要有三個原因。
  • 梁山一百零八將如何管理好?梁山泊排位中暗藏玄機
    文/小超人 本文由秦與昕原創 轉載需註明出處我們都知道水滸傳的梁山泊在宋江當上首領之前,晁蓋是山上的老大。那個時候並沒有那麼的出名,梁山也只是一個賊寇落草之處,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一個賊窩。但是正是有了宋江這個人,才有了後來的梁山。宋江這個人在小說中作者將他描寫的義薄雲天,仗義疏財,喜愛結交各路的朋友,更是得到了及時雨的這個稱號,可見他的江湖地位之高。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這個人時,你會發現藏在他骨子裡的一顆虛榮心。在殺閻婆惜之前,他是一名提轄,一個小小的官。
  • 水滸傳:戰力最強的十位梁山好漢,武松進前五,盧俊義僅排第二
    《水滸傳》中戰力最強的十位梁山好漢,第八位霹靂火秦明。秦明脾氣暴躁,臨陣對敵時有些莽撞,再加上有幾場非常難看的戰績,他一直都是被低估的猛將。其實秦明的實力不容小覷,他是梁山的先鋒猛將,爆發力僅次於大刀關勝。
  • 梁山108條好漢 他排最後一名 卻決定了梁山兩任領導的命運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排定了梁山108條好漢的座次表。帶頭大哥宋江,當之無愧、眾望所歸地排名第一。緊隨其後,分別是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關勝、林衝、秦明等一幫英雄好漢。他們的名字和光輝事跡,大家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