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俗評水滸人物」之——「道人」和「盜人」之間的公孫勝

2020-12-22 一哥於一

公孫勝是個什麼人?道人;公孫勝是個什麼樣的道人?想發財的道人;公孫勝如何發財?當強盜;當了強盜又幹什麼去了?重操舊業當道人去了。有點意思不,這強盜與道人間角色成功互換的公孫先生也實在不是修行的個好道人,不是個敬業的好強盜,恐怕也不是個什麼好鳥。

一來看看這位先生的長相,「白肉腳襯著多耳麻鞋,綿囊手拿著鱉殼扇子。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似道非道、非道即盜、無道得道,確實是個複雜貨色。

二來看看這位先生的道號。道人嗎,實在應該叫什麼一清道人、一清道長、一清大師的,可他偏偏來個一清先生,既道又俗、非道非俗,有點怪怪的。再說這道家有三清元尊為長,他用一清為號,不犯忌諱?而且這位公孫先生還有兩個大號,一是「公孫勝大郎」,也有點怪怪的,按一般叫法應該是公孫大郎吧,類如西門大官人、柴大官人、武大郎等。二是「入雲龍」。龍已入雲,早已不是混江攪海之物,過譽了。其實,他公孫勝也沒有佔全,大家再品品這書中的花和尚不是和尚、武行者不是頭陀、王道人不是道人,生鐵佛不入佛門、吳學究不再教書,哈哈,儒不儒、佛不佛、道不道的,多了,也不在乎多一個如此怪異的道人(盜人)。

三來看看公孫為富貴主動撞籌來了,從薊州遠道來找老晁組建「搶劫公司」,還美其名曰「撞籌」、送「富貴」,想在「白道(非黑道)」中謀一番富貴,實在不是公孫道長應該幹的,更何況這活他自己都能幹,沒有必要參與組建「搶劫公司」的,一個小小的法術就能搞定的事還費如此周折,真是令人不解。

四來看看他為何不去江州?要說晁蓋領眾好漢長途奔襲江州劫法場,撇下公孫先生、及雙強林衝、秦明,何意?這公孫先生可是有大用的。筆者俗見以為:公孫先生奇人也,不能用;林教頭苦人也,不會用;秦明仇人也,不敢用。其實這「三不用」之人也是宋三哥主政後要明揚暗壓的啊。

五來看看他為何爭著下山、而且是一去不復返。公孫先生請假下山探母參師,晁總本不批假,最後無奈批了百日,又言「切不可失信」、「切不可爽約」,晁總、宋副總又殷殷盼早日歸來,為何?俗人俗見認為雖說他是「自薦」加入黃泥岡「7+1」失去集團的,但沒有得到相應的「業務提成」。晁、宋雖說送了大錠金銀,比李逵、朱貴強的太多了,但遠沒有淹沒他的心。

六來看看這三卷天書的「貓膩」。要說這九天玄女之書,道家讀來最易,若無後方明指,天機星非公孫莫屬,但老宋卻每日「與吳學究看習天書」。筆者不解這宋老三咋知道吳學究就是「天機星」?其實,公孫先生內心看好的是有點呆的晁蓋,心機男宋江上山,腹黑男吳用易主,公孫先生也只好走了。

七來看看公孫勝梁山主「醮事」,在梁山泊大排位時,公孫勝主行變了味的繼位大典,其實這功德做的有點不明不白,一是大典開始之前,道士不齊、諸物不備,公孫先生急著開始做什麼,「手腳」吧;另外這位得道的入雲龍竟然不識蝌蚪文,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何道士來解讀,公孫勝定有苦衷。

最後還是按林衝的評價為準:「晁兄差矣!公孫先生,名聞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測之機,呼風喚雨之法,誰能及得?」「只今番克敵制勝,便見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卻。」其實他是這個集團內的大神級人物,是專治各類疑難雜症來的,是搞定神秘事件發揮神效來的,是為塑造激流勇退的人物形象來的。

相關焦點

  • 公孫勝障眼法被宋江拆穿:是宋江精於此道,還是公孫勝學藝不精?
    「高版水滸」,李逵呆蠢,武松邋遢,宋江強健,讓人覺得與原著相差太遠。相貌清秀的母大蟲顧大嫂,更是跟原著中的「眉粗眼大,胖面肥腰」一點都不沾邊兒。只有入雲龍公孫勝還有那麼幾分仙風道骨,但卻被宋江三言兩語拆穿障眼法,鬧得好不尷尬。由此我們不禁產生一些疑問:公孫勝障眼法被宋江拆穿,是宋江精於此道,還是公孫勝學藝不精?宋江這位鄆城縣押司,又怎麼會精通江湖騙術?
  • 《水滸中》雲遊物外心自閒的入雲龍公孫勝,你們了解嗎?
    《水滸中》雲遊物外心自閒的入雲龍公孫勝,你們了解嗎?人云龍公孫勝是梁山位列第四的高層人物,卻常常讓人感到他是一個影影綽綽的人物,這情景就像他的好:「人云龍」一在 雲中時隱時現的龍。他始終與水泊保持著一種若 即若離的關係。他的身居高位估計首先因為他是最早追隨晁天王參與智取生辰綱重大事件的人員之一,即「七星聚義」之一星。
  • 公孫勝為何在徵戰方臘前離開,魯智深活捉方臘後,為何又頓悟坐化
    最明顯便是,公孫勝灑脫離開,成為第一位離開的人。公孫勝在水滸江湖中,最突出的標籤,並非是他會什麼法術等,而是他屬於道家的代表性人物。也皆知,自古道家多牛人,每遇王朝亂世時,總會有道家人物登場。比如秦末時期張良的師傅:黃石公,故意丟鞋考驗張良,最後傳授給張良兵法。還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明末時還有劉伯溫等。幾乎成了套路!
  • 宋江為何害怕公孫勝?公孫勝為什麼會在梁山集團的鼎
    可有一個人早就看破了紅塵,這個人就是入雲龍公孫勝,他比吳用更加精通法術,所以宋江對他十分敬畏。今日要說的就是公孫勝。宋江為何害怕公孫勝:其一,公孫勝比吳用更懂法術。吳用其實就是一個教書的,會揣摩人的心理,真碰到魔法咒語的,吳用往往束手無策。這時候往往是公孫勝出馬,結果大功告成。這讓吳用對公孫勝有點畏懼,真的較起真來,吳用肯定不是對手。
  • 水滸的楔子,恐怕很多人沒讀透徹
    殊不知,水滸中的文學造詣絕不亞於《紅樓夢》,楔子便可見其功底。一般來說,楔子的作用是為了介紹背景,引出一本小說的主題。水滸也不例外,但是它的出彩之處在於,看似毫無關聯的人物與情節卻一環緊扣一環,展現出水滸的文學造詣之高,只用一個楔子便寫盡水滸主要人物及事跡,不明講背景,卻處處可見背景。
  • 三位水滸好漢用事實證明,不靠本領、派系和手腕,照樣也能得善終
    說到玩手腕,宋江絕對笑傲水滸。不過並非只有宋江一人耍手腕,其他人也耍,比如無根無基的石將軍石勇,當著宋江的面,故意一聲大吼:我這輩子就服柴進和宋江!結果進梁山,當好漢!雖石勇沒有具體老大,但好歹入編了。但萬分遺憾的是,無論擁有本領,還是派系和手腕,水滸好漢絕大部分都未得善終,而觀察那些得了善終的好漢,卻突然發現。
  • 水滸108將身上,少說有三個不解之謎,熟讀原著也不一定明白
    但是也有一些作者故意在文章中留下一些疑問,給讀者留下了很多分析和思考的空間,比如在《水滸傳》中,就有很多懸而未決的謎題。水滸的價值毋庸置疑,無數後人分析其內涵和意義,足以體現其可貴。假如仔細觀察水滸的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許多神奇的東西,梁山好漢們是天上的魔君,失手被放走了,這個背景本身就有些荒誕,所以水滸有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也是說的過去,但這三件事都很難說清楚。作為梁山的統帥,這宋江自然是不會出兵打仗的。《水滸》中的宋江謀略、機智,很會與人交往,善於琢磨別人的心思,但武功卻不行。
  • 水滸傳中最高明的好漢,「虐慘」吳用,架空公孫勝,結局卻很完美
    兩人不但都屬於知識分子,還是率先出場的兩位大哥級人物。是不是立刻就發現問題了?雖在識人和識己方面,朱武和王倫都很不錯。比如陳達雖暴躁,可夠義氣。杜遷和宋萬雖沒本事,卻夠忠心。且對自己,兩人也都定位在「沒十分本事」上。
  •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哭「知音」
    八拜之交中的知音之交來自兩個普通人,一個是琴師,一個是樵夫,典故出自《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
  • 說水滸:108好漢哪些人得了善終?
    1、成道成佛的幾個人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是108好漢最早離開的人。他在徵遼回來之後,就找了一個藉口,說他要回老家,一是要繼續跟他師傅學道,二是要回去侍奉母親。尤其第二點,古代人講究孝道,宋江沒有理由強留。所以,公孫勝是沒有跟隨大部隊去攻打方臘的。最後結局可以猜想,就是善終。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人物系列專題複習:《水滸傳》之李逵
    李逵獨劈羅真人宋江差遣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公孫勝雖然心中不是很願意,但經過勸說,只好向師父羅真人請辭,誰知羅真人心中不應。李逵本想趕快帶公孫勝付命,聽此,心中懊惱,半夜就到觀中,趁羅真人打座,一斧砍死了他。在回去的路上,又殺了一個喊嚷的道童。第二天,公孫勝再去觀中請辭,李逵沒想到羅真人仍然完好無損,而且羅真人也答應公孫勝離開,並且會讓他們片刻到達高唐州。
  • 戲說NBA之水滸一百單八將-天罡星(1-6)
    詹姆斯出身於微末,但情商極高,擅於經營各者之間關係。秉承「兄弟籃球」的理念,團結球隊上下,提攜自己的兄弟,為兄弟帶來大合同、總冠軍,使得他們名利雙收。另外,詹姆斯綽號「小皇帝」。天閒星 入雲龍 公孫勝公孫勝,道號一清先生,擔任梁山泊掌管機密軍師。高唐州大破高廉妖法、收服王慶軍師喬道清,一身道法高深,善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江湖人稱「入雲龍「。
  • 入雲龍公孫勝為何離開梁山?原來他背景通天,梁山覆滅都因他!
    很多人都說入雲龍公孫勝離開梁山,是因為宋江,因為宋江的招安路線。其實不然。公孫勝認同晁蓋嗎?其實,在智取生辰綱之後,入雲龍公孫勝就沒有主動出手過。幾次梁山遇到高人,都是別人請他,甚至逼他,他方才出手。作為一個擁有真本事的道士,他的人生追求本應當是長生大道,而不是沉醉紅塵,無論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還是當大官,為國出力,都不應該是公孫勝的追求。那麼,公孫勝下山走一趟,其目的何在?其實,翻遍《水滸傳》公孫勝主動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聯絡晁蓋、吳用等人,勸說——挑唆,他們劫取生辰綱。
  • 水滸282——狗血
    上一講,我試圖通過李逵的暴力傾向,來和你一起思考權力和暴力之間的關係。
  • 把酒入雲龍,對飲公孫勝,我先幹一碗!
    人物簡述:公孫勝與晁蓋等七人結義並劫取生辰綱,入夥梁山卻又離開,破高唐州時又被請回。徵方臘前又返回薊州,潛心修道,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說起入雲龍公孫勝,有種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可大名鼎鼎的公孫勝喝酒都是用碗的!你且來看他這幾碗酒~志智取生辰綱中,公孫勝提供了生辰綱押送的路線圖,使得晁蓋等七人順利截取。不過公孫勝參與劫生辰綱,是為了獲得革命的啟動資金,想做一番大事,而不是李逵般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不就是咱小酒的演義版本嘛!
  • 外國畫家畫水滸108將,你看畫的怎麼樣?
    中國古代關於水滸人物的畫譜、插圖屢見不鮮,僅在明代和清代就有十種左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一直以來都是畫家們所津津樂道的題材,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 公孫勝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水滸裡面第一人
    公孫勝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水滸裡面第一人文/井然沫有序《水滸傳》中的人物公孫先生被暱稱為「金雲龍」。他與託塔天王晁保正、智多星吳先生和其他七個人宣誓就職,搶走了他們的生日,然後加入了上梁山。回家看望母親後,他離開了梁山,直到梁山攻破高唐州時,戴宗邀請他回來。在梁山正義大集會的時候,他排名第四,被任命為負責秘密的戰略家。公孫先生有他自己的好武器和棒,然後他崇拜羅真人為老師。他學會了一種道教技能,能夠呼風喚雨。騎霧和雲,自稱雲龍。
  • 水滸好漢:此人陰謀勝範蠡,卻因排名低,經常被忽視
    能取代託塔天王晁蓋以及駕馭像豺狼虎豹一般的江湖賊人,靠的就是權謀。梁山水泊的三號人物智多星吳用,是謀略高手,施耐庵稱其「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當屬《水滸傳》謀略第一人。地煞星之首,也是這樣來的。宋江能發現一個不顯山不露水之人的才華,可見其識人之能異於常人。三、權力核心大聚義排名,朱武作為地煞星之首進入梁山泊權力核心。原著道:「且不說眾道士回家去了,只說宋江與軍師吳學究、朱武等計議,堂上要立一面牌額,大書忠義堂三字,斷金亭也換個大牌扁。」
  • 水滸好漢中有5條「龍」,3條真龍,2條假龍,他們的結局如何?
    常言道「龍生九子,子生不息」,因此,梁山的這5隻龍,也都有各自的技能和歸宿。前水滸大聚義,這幾條龍可謂出洞蛟龍,聚在忠義堂。而且到了後期安祿山為朝廷賣命還未徵伐四方,每個人的歸宿都不一樣,他們的結局如何?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梁山第四,號入雲龍。
  • 水滸英雄傳,他才是水滸裡面當之無愧的第一,忠孝仁義樣樣齊全
    水滸英雄傳,他才是水滸裡面當之無愧的第一,忠孝仁義樣樣齊全「水滸傳」可以說是我們所存記憶中比較深刻記住的一個故事系列了,帶給人們的感受分別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水滸傳的上半部分主要講述了梁山英雄的一些事跡,多位路見不平或是被人陷害之後,身不由己,走投無路,沒有辦法只能選擇上上當個流寇,像武松和蔣門神之間的打鬥,像魯智深為了正義去攻擊鎮關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