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是個什麼人?道人;公孫勝是個什麼樣的道人?想發財的道人;公孫勝如何發財?當強盜;當了強盜又幹什麼去了?重操舊業當道人去了。有點意思不,這強盜與道人間角色成功互換的公孫先生也實在不是修行的個好道人,不是個敬業的好強盜,恐怕也不是個什麼好鳥。
一來看看這位先生的長相,「白肉腳襯著多耳麻鞋,綿囊手拿著鱉殼扇子。八字眉,一雙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鬍。」似道非道、非道即盜、無道得道,確實是個複雜貨色。
二來看看這位先生的道號。道人嗎,實在應該叫什麼一清道人、一清道長、一清大師的,可他偏偏來個一清先生,既道又俗、非道非俗,有點怪怪的。再說這道家有三清元尊為長,他用一清為號,不犯忌諱?而且這位公孫先生還有兩個大號,一是「公孫勝大郎」,也有點怪怪的,按一般叫法應該是公孫大郎吧,類如西門大官人、柴大官人、武大郎等。二是「入雲龍」。龍已入雲,早已不是混江攪海之物,過譽了。其實,他公孫勝也沒有佔全,大家再品品這書中的花和尚不是和尚、武行者不是頭陀、王道人不是道人,生鐵佛不入佛門、吳學究不再教書,哈哈,儒不儒、佛不佛、道不道的,多了,也不在乎多一個如此怪異的道人(盜人)。
三來看看公孫為富貴主動撞籌來了,從薊州遠道來找老晁組建「搶劫公司」,還美其名曰「撞籌」、送「富貴」,想在「白道(非黑道)」中謀一番富貴,實在不是公孫道長應該幹的,更何況這活他自己都能幹,沒有必要參與組建「搶劫公司」的,一個小小的法術就能搞定的事還費如此周折,真是令人不解。
四來看看他為何不去江州?要說晁蓋領眾好漢長途奔襲江州劫法場,撇下公孫先生、及雙強林衝、秦明,何意?這公孫先生可是有大用的。筆者俗見以為:公孫先生奇人也,不能用;林教頭苦人也,不會用;秦明仇人也,不敢用。其實這「三不用」之人也是宋三哥主政後要明揚暗壓的啊。
五來看看他為何爭著下山、而且是一去不復返。公孫先生請假下山探母參師,晁總本不批假,最後無奈批了百日,又言「切不可失信」、「切不可爽約」,晁總、宋副總又殷殷盼早日歸來,為何?俗人俗見認為雖說他是「自薦」加入黃泥岡「7+1」失去集團的,但沒有得到相應的「業務提成」。晁、宋雖說送了大錠金銀,比李逵、朱貴強的太多了,但遠沒有淹沒他的心。
六來看看這三卷天書的「貓膩」。要說這九天玄女之書,道家讀來最易,若無後方明指,天機星非公孫莫屬,但老宋卻每日「與吳學究看習天書」。筆者不解這宋老三咋知道吳學究就是「天機星」?其實,公孫先生內心看好的是有點呆的晁蓋,心機男宋江上山,腹黑男吳用易主,公孫先生也只好走了。
七來看看公孫勝梁山主「醮事」,在梁山泊大排位時,公孫勝主行變了味的繼位大典,其實這功德做的有點不明不白,一是大典開始之前,道士不齊、諸物不備,公孫先生急著開始做什麼,「手腳」吧;另外這位得道的入雲龍竟然不識蝌蚪文,要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何道士來解讀,公孫勝定有苦衷。
最後還是按林衝的評價為準:「晁兄差矣!公孫先生,名聞江湖,善能用兵,有鬼神不測之機,呼風喚雨之法,誰能及得?」「只今番克敵制勝,便見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卻。」其實他是這個集團內的大神級人物,是專治各類疑難雜症來的,是搞定神秘事件發揮神效來的,是為塑造激流勇退的人物形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