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兄弟倆馳騁商界,弟弟郭臺強主攻富士康的手機代工

2021-01-08 沒比此山更高

郭臺銘率領的富士康不僅在電腦代工領域獨佔鰲頭,慢慢的手機代工領域也迅猛發展。布局手機業務,表面上看發展很快,實際上富士康跟電腦業務一樣,也是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成功。而早期手機業務的領軍人物,就是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郭臺強在郭臺銘的指示下,成立了正威精密公司,專攻手機連接器。

2001年的時候,富士康大手筆收購華升電子公司,而此時的正威精密也在臺灣申請上市,富士康在手機界的野心逐漸暴露出來。在上市申請的簡介中,說主要是供應3C產業的零部件,營業產品包括連接器,電池,線纜等。總公司位於臺灣的土城工業園,生產基地位於天津,崑山,東莞三地。公司致力於產品研發和創新,深得蘋果,諾基亞,摩託羅拉等手機巨頭的認可。

在2001年時,臺灣的通訊產業發展還比較緩慢,即便是明福等大公司號稱能生產出手機,也只是簡單的組裝手機。由於富士康的積極布局,深耕手機市場,在未來的手機市場發展中,富士康顯得非常的有信心。當時的郭臺銘就對外宣稱,富士康可以生產「大哥大」。

對於手機連接器生產技術很成熟,手機殼的模具加工更不是難事,所以對於進軍手機市場,富士康相當有信心。在富士康手機業務逐漸成長的過程中,郭臺強領導的正威精密也沒有落下。在2002年,正威精密訂單已達到30億人民幣,並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長。到2005年,正威精密員工已到達27000人,而此時的富士康手機業務部才60000人,正威精密佔近一半的人員,可見正威精密的龐大。

本來兩大手機巨頭諾基亞和摩託羅拉之間競爭激烈,雙方的保密更是非常的嚴密。而他們同時都選擇富士康作為合作夥伴,這不得不讓人佩服富士康是怎樣做到彼此保密的。富士康能把兩大巨頭都拉過來成為自己的客戶,關鍵的一點就是富士康代工的質量。也許只有富士康才能做到一流的質量,另外價格富士康也是非常的有競爭力,就這樣,兩大巨頭都願意把訂單給富士康。

相關焦點

  • 從富士康「廠妹」到立訊掌門人,王來春憑什麼讓郭臺銘忌憚?
    圖源立訊精密官網 二十多年,外界一直將立訊當作「小富士康」:創始人王來春從前是富士康員工;立訊早期依賴富士康的代工訂單,上市時股東名單中也有富士康的身影;同時,立訊在後期的商業模式、發展路徑,也與富士康十分相似。 如今,立訊已經成功攻克蘋果這一重要客戶,並向富士康發起挑戰,競逐蘋果全球供應鏈市場。
  • 郭臺銘確定參選2020!誰會是富士康接班人?
    據了解,連接器和機殼加起來約只佔整部計算機1/10的成本,但卻是計算機不可缺少的零組件,掌握了這兩項產品的產業主導,也奠定了富士康的產業實力。  之後,富士康一步步向電腦、手機等消費級產品供應鏈拓展。到了80年代,郭臺銘瞄準了改革開放後,廣東的商機,來到深圳成立公司。
  • 代工之王,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的傳奇之路
    郭臺銘,出生於1950年,祖籍是山西。 1973年,郭臺銘在航運公司工作後,出資10萬新臺幣,與朋友在臺北縣創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正式開始了創業之路。1982年,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3年後在美國成立分公司富士康。
  • 模仿富士康起家,今成全球第二大代工巨頭,郭臺銘都對它無計可施
    文:木一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全球大多數手機和數碼產品廠商都與富士康有著密切的合作。就連全球科技巨頭蘋果,大多數產品也都是由富士康代工完成的。但如今,富士康的日子並不好過。近年來,隨著蘋果手機銷量的下滑,富士康接到來自蘋果的訂單也是越來越少,甚至一度被迫裁員減少生產線。與此同時,隨著製造成本持續上升,富士康曾考慮將工廠遷往成本更低的印度,但最終以失敗告終。除此之外,由於美國沒有兌現此前承諾的巨額補貼,赴美計劃也被迫擱淺。如今,富士康正考慮重返大陸,然而,就在富士康飄忽不定的這段時期,另一家國內代工巨頭悄然崛起,它就是比亞迪。
  • 中國又一代工企業崛起!年收入高達2300億超越富士康,郭臺銘急了
    不單單是海外的代工企業願意來到我國,就連我國的代工企業也在不斷的興起,說到我國的代工企業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富士康吧,富士康在生產電子產品領域有著非常顯著的成績,尤其是在生產蘋果手機方面,如今的富士康完全和蘋果手機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富士康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富士康工廠非常的多,而且勞動力也是非常的充足,並且與許多的知名電子產品品牌合作著。
  • 郭臺銘「挑動」傳統車企神經 富士康吉利聯手整車代工
    1月13日,身著銀灰色西裝,打著粉紫色的領帶,作為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的郭臺銘出席了一場重要籤約儀式。在這一天,富士康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富士康」)對外宣布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製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
  • 立訊精密;憑什麼與富士康競爭蘋果代工老大的位置 ?
    北京時間07月20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立訊精密將成內地首家iPhone代工廠,和老大富士康正面競爭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720/57794.html富士康蘋果代工廠老大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戰。
  • 立訊精密狂拿蘋果訂單,富士康「代工一哥」地位不保,成立工作組...
    據路透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稱,蘋果最大iPhone代工商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已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由創始人郭臺銘發起,以抵禦立訊精密(Luxshare)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工作組對立訊精密進行廣泛的研究,包括擴張計劃,招聘策略等。對此,富士康方面表示:「根據公司政策,我們不對市場投機行為發表評論,但(外界)對於工作組的描述都不是事實,管理團隊也沒有採取其他特殊措施。」
  • 「代工之王」郭臺銘的創富往事
    郭臺銘身上有著濃重的個人英雄主義做派,加上他的從軍經歷,使之成為軍隊式管理的推崇者和踐行者。同時,郭臺銘通過精明的商業判斷,打造了他的製造業王國鴻海集團及旗下的富士康,他本人也被稱為「代工之王」。文/十二不惑01郭臺銘祖籍山西晉城,1950年出生於臺灣,是家中長子。
  • 後富士康時代,「跪舔」蘋果還是支持華為,郭臺銘接班人霸氣回應
    毫無疑問,就在前不久鬧得人心惶惶的「富士康撤出論」被富士康集團發表聲明否定以後,高新科技圈就隨後產生了這件大事兒,富士康搬離我國的方案被擺脫了,這一下郭臺銘還要退位讓賢了。
  • 郭臺銘沒想到,富士康已經離不開國內市場了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臺灣的一家高新科技企業,1974年成立於臺北市,總裁是郭臺銘,截至到目前為止,富士康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00多萬的員工和用戶群。富士康的主要業務是為手機商家進行代工,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
  • 又一代工企業崛起!曾給大陸「賞飯吃」的富士康,現在後悔也晚了
    提到富士康,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評價,流水的員工,鐵打的郭臺銘。近年來,智慧型手機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甚至到了蒸發階段,這讓依賴於電子產品代工業務的富士康迅速壯大了起來,不僅國內賺了不少錢,更是給中國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
  • 郭臺銘將工廠搬走?曾經的富士康「打工妹」,來搶iphone12訂單了
    郭臺銘將工廠搬走?曾經的富士康「打工妹」,來搶iphone12訂單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了。而在那麼多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中,主要能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蘋果的iphone,另外一類是其他手機,這樣分的原因是兩者的作業系統不一樣。
  • 富士康在中國三十年 不僅僅只是幹代工
    富士康在中國三十年 不僅僅只是幹代工 胡薇 發表於 2018-06-25 15:23:55
  • 又一代工巨頭悄然崛起,生產能力不輸富士康,或將成為代工首選!
    與2005年富士康在中國開設工廠時受到的熱烈歡迎不同,目前還沒有人聽說過這家印度工廠。對於富士康這樣的大公司來說,長時間的拖延意味著公司的巨大損失。據悉,富士康正計劃重返內地市場,但並非易事。因此,郭臺銘很難回家。因為在中國還有另一個OEM巨頭,而且它已經逐漸轉移到富士康的位置,與蘋果、華為等大牌合作。
  • 「賞口飯吃」富士康真的這麼厲害嗎?郭臺銘:市場靠競爭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行業發展是非常快的,不僅帶動了代工產業的發展,還養活了一條生產線上的企業,其中包括晶片、手機玻璃、零部件以及數據線等等,而這靠代工成為全球第一的品牌莫過於富士康了。提到富士康,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蘋果了,因為兩家企業就像是連體嬰兒,誰也沒有辦法離開誰,其實,除了蘋果外,這家名叫立訊精密的企業和富士康的淵源就更深了,因為這家企業的創始人王來春就是富士康當初招聘的第一批女工之一。
  • 富士康「最牛打工妹」:王來春跟隨郭臺銘的日子
    做實業,搞項目,弄代工是現代製造業中的必然鏈條。作為製造業大國,我國的產品製作行業,一直有著許許多多的神話。 王來春便是有自己故事的人。
  • 69歲郭臺銘:商而優則仕,逾400億身價的代工之王
    提及郭臺銘,給蘋果公司等代工的富士康是與其伴隨的標籤之一,而其在港澳臺等地區布局的公司遠不止富士康,中國臺灣的鴻海集團是郭臺銘最主要的資產,除此之外,郭臺銘還在香港和國內擁有多家上市公司。日後回憶時,郭臺銘記得當時一天只吃一頓飯,兩個漢堡連吃三天也會是常有的事。在這之後,鴻海精密又被稱為富士康科技集團,開始承接臺灣地區以外的代工訂單。1988年,郭臺銘考察深圳投資環境,並在寶安區建立了其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生產基地。決定進入IT終端代工後一年,也就是1991年,鴻海精密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五年後,公司營業額破百億元新臺幣。
  • 「代工之王」背後,盤點郭臺銘的「商業帝國」
    作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的「常客」,69歲的郭臺銘最近的身價已經攀升至77億美元,位列世界213位,從一名生產塑料產品的小老闆,成長為世界知名的代工巨頭富士康的掌舵人,他用了將近50年的時間,但並不止步於此。4月17日,據人民日報最新消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
  • 郭臺銘:富士康是給大陸人飯吃!王來春:你再做夢飯碗都快沒了!
    郭臺銘錯了,大錯特錯!他天真地以為中國離不開富士康,但其實是富士康離不開中國!富士康兩次出走中國,兩次失敗,這足以說明問題!當年富士康投資100億美元,把工廠開到美國,連川普都樂開了花,連連稱讚郭臺銘有想法、有遠見,說富士康在美國會搞出什麼「世界第八大奇蹟」,結果富士康美國工廠倒得比建得快,100億美元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