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率領的富士康不僅在電腦代工領域獨佔鰲頭,慢慢的手機代工領域也迅猛發展。布局手機業務,表面上看發展很快,實際上富士康跟電腦業務一樣,也是經過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成功。而早期手機業務的領軍人物,就是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郭臺強在郭臺銘的指示下,成立了正威精密公司,專攻手機連接器。
2001年的時候,富士康大手筆收購華升電子公司,而此時的正威精密也在臺灣申請上市,富士康在手機界的野心逐漸暴露出來。在上市申請的簡介中,說主要是供應3C產業的零部件,營業產品包括連接器,電池,線纜等。總公司位於臺灣的土城工業園,生產基地位於天津,崑山,東莞三地。公司致力於產品研發和創新,深得蘋果,諾基亞,摩託羅拉等手機巨頭的認可。
在2001年時,臺灣的通訊產業發展還比較緩慢,即便是明福等大公司號稱能生產出手機,也只是簡單的組裝手機。由於富士康的積極布局,深耕手機市場,在未來的手機市場發展中,富士康顯得非常的有信心。當時的郭臺銘就對外宣稱,富士康可以生產「大哥大」。
對於手機連接器生產技術很成熟,手機殼的模具加工更不是難事,所以對於進軍手機市場,富士康相當有信心。在富士康手機業務逐漸成長的過程中,郭臺強領導的正威精密也沒有落下。在2002年,正威精密訂單已達到30億人民幣,並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長。到2005年,正威精密員工已到達27000人,而此時的富士康手機業務部才60000人,正威精密佔近一半的人員,可見正威精密的龐大。
本來兩大手機巨頭諾基亞和摩託羅拉之間競爭激烈,雙方的保密更是非常的嚴密。而他們同時都選擇富士康作為合作夥伴,這不得不讓人佩服富士康是怎樣做到彼此保密的。富士康能把兩大巨頭都拉過來成為自己的客戶,關鍵的一點就是富士康代工的質量。也許只有富士康才能做到一流的質量,另外價格富士康也是非常的有競爭力,就這樣,兩大巨頭都願意把訂單給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