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商丘市商務局和商丘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了「餐飲企業疫情防控期間堂食服務指南」,標誌著商丘餐飲業慢慢復工復業,就餐人員可以堂食。
3月18日晚,在指南發布6天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實地探訪了商丘市區內多家餐飲店,探訪恢復堂食後,商丘的餐廳現狀如何。
記者在商丘市歸德路、長江路、文化路等餐飲飯店比較集中的路段進行了實地走訪,在調查走訪中記者發現,雖然商丘已經恢復堂食了,但大部分用餐人員還是以外帶和外賣為主。
「這次疫情對我們餐飲業可謂打擊巨大,我們家開業已經三天了,可是一天下來也沒幾個,」商丘市長江路「稻萬家」的主管梁女士告訴記者,關門的幾個月房租一分不少,開業了還要支付員工工資,如今的客流量只有年前的四分之一不到。
記者在和梁女士交談的時間裡觀察到,整個店內沒有一名食客在此就餐,偶爾有外賣或者選擇外帶的市民。
「我是因為下班晚了,回家裡也不想做飯了,所以在這裡買了帶家吃,」家住商丘市中州路的陳先生坦言,雖然餐飲開放了,但還是覺得在家安全點。
在商丘市文化路的一家「蘭州拉麵館」裡,大堂內20張桌子只有一桌客人在此就餐。負責收銀的小哥告訴記者:「以前店裡是五個人招呼客人,現在加上廚師就我們倆,基本上一天兩人大眼瞪小眼,就是等不來客人。」
和記者走訪的前幾家餐飲店不同,在商丘市長江路和工貿路交叉口附近,一家名為「柘城蒸羊肉」的飯店坐了滿滿一屋子人,店內服務員忙碌著為客人送餐。據這家老闆介紹,記者來的這個點正是他們一天中客流量最多的時候,但和年前相比,客流量還是少了百分之30左右,「但是相比於其他店,我們算是好的了,因為我們幹了近20年了,口碑打的不錯,但還是受到了影響。」
在隨後走訪的幾家餐飲店,大都說法一致,客流量小,大都是外賣加外帶回家。
外賣員史先生稱,外賣單子相比年前也下降不少,「其實點外賣的學生最多,但是現在沒有開學,所以我們的單子也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