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司機從玩手機到抬頭發現危險並做出反應需要多久

2021-01-09 奇異互動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的駕駛座上,汽車正沿著高速公路行駛,而你正低頭看智慧型手機,突然,該車發現前方有一頭麋鹿從樹林裡衝了出來,汽車提醒你要收回車輛控制權。然後,你從手機中抬頭看路,那麼,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避免撞上麋鹿呢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了答案,該研究表明,人類只需看一眼路,就能在390至600毫秒的時間內探測到道路危險,並做出反應,而且年輕司機探測危險的速度比年長司機的速度快兩倍。這一發現可以幫助自動駕駛汽車開發人員確保人類駕駛員有足夠的時間,能夠安全地控制汽車,以避開意外的道路危險。此項研究由豐田研究所提供部分贊助。

之前的研究考察了人們在關注道路的同時,在視頻中積極發現危險並做出反應的時間。但是,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考察司機抬頭看路,需要多快識別出道路危險。對於即將到來的半自動駕駛汽車時代來說,此類場景更為現實。因為半自動駕駛汽車仍需要人工幹預,在面臨迫在眉睫的危險時,可能汽車會突然將控制權交給人類駕駛員。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獨特的數據集,其中包括司機對道路危險(如卡車車床脫落、麋鹿突然跑到路上、車頂冰塊飛出來等)做出反應的Youtube行車記錄儀視頻,以及其他沒有道路危險的視頻。參與研究的志願者會在兩塊空白屏幕間看到視頻片段,在測試中,他們需要指出是否發現了危險,以及為了避免危險,會向左還是向右轉彎。

研究結果顯示,年輕司機在上述兩項任務中都反應更快:年齡較大的司機(55至69歲)需要403毫秒來探測視頻中的危險,而選擇如何避免危險需要605毫秒,而年輕司機(20至25歲)只分別需要220毫秒和388毫秒。

MIT的研究沒有記錄下人們從玩手機到抬頭再到操作方向盤實際需要多長時間,但是顯示了,在不了解當前的駕駛環境的情況下,人類只需要600毫秒就可探測到危險並做出反應。但是研究人員認為,自動駕駛汽車並沒有給人類留下足夠的反應時間,尤其是在人類非常恐慌的情況下。此外,其他研究也發現,正常駕駛時,如果司機一直在關注路面,從探測到危險開始,仍需要大約1.5秒的時間來避開道路上的危險。

現在,自動駕駛汽車仍需要幾百毫秒的時間來提醒司機注意危險,而如果司機從玩手機到抬頭,移動眼睛和頭部就需要幾百毫秒,甚至都沒有時間來重新控制汽車的制動或轉向,因此,情況很令人擔憂。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研究人類的周邊視覺在探測道路危險中的作用,可能智慧型手機會安裝在擋風玻璃上,當司機注意到道路危險時,同樣需要踩下剎車。

相關焦點

  • 從街談巷議到鮮有曝光,自動駕駛汽車已經涼了?
    比如,《衛報》在2015年曾經斷言,從2015年開始,我們就將成為「永久的後座司機」,Business Insider也曾經在2016年發布過題為《2020年前將有千萬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報導。樂觀的不單單是媒體,從通用汽車到谷歌旗下Waymo,再到豐田、本田,許多新老企業都大膽斷言,說自己2020年前就將開始量產自動駕駛汽車。
  • 自動駕駛測試員的日與夜:白天老司機 夜晚酒吧老闆
    年初,因疫情暴發,程震的酒吧被迫歇業,於是在3月,他通過嚴謹的選拔後,成為了一名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員,工作內容主要是對自動駕駛系統在實際路況的反應做出評估和反饋,幫助工程師解決自動駕駛車輛在實際路況中發生的問題。 「用自己的駕駛經驗教這輛車真正可以做到無人駕駛。」
  • 無人駕駛自動汽車時代來臨
    當烏爾姆森剛把手從方向盤上拿下來,電子合成的女聲宣布「自動駕駛」,我不禁感到一陣緊張。但在幾分鐘後,電腦駕駛汽車的主意似乎不再可怕。尤其對比周圍的人類駕駛者之後。有人一邊開車一邊在打電話。有人根本無視交通規則。還有一個傢伙拿著手機試圖對我們這輛無人駕駛車進行拍攝。  我們乘坐的這輛無人駕駛普銳斯越來越像一位終極理想駕駛者,其他人都相形見拙。它的反應速度超過人類駕駛員。
  • 追捧自動駕駛汽車,是人們正在犯的一個錯誤?
    然而,每當她看到Alphabet(谷歌母公司)旗下的Waymo 自動駕駛汽車在自家附近的街道上行駛時,她的內心都會感到焦慮。布倫奇利曾先後在微軟和惠普工作過,所以她清楚地知道,工程師們是如何教會自動駕駛汽車在綠樹成蔭的街道上行駛時快速做出決策,在車流中加速或減速,以及向附近公園裡走來的行人讓路。
  • 中級車雷凌改裝圓盾hud抬頭顯示駕駛體驗
    飛行員在空戰中,需要交替觀察艙外目標和艙內儀表,易產生瞬間視覺中斷,因此會導致反應遲緩、操作失誤,並有可能貽誤戰機,採用hud可克服這一缺點。hud是利用光學反射的原理,將重要的相關資訊投射在一片玻璃上面。第一架使用hud抬頭顯示的飛機是美國海軍的A-5艦載機。
  • L4自動駕駛實現之前,汽車最需要的「標配」竟是TA
    汽車OEM和Tier1在實現自動駕駛目標方面仍面臨巨大挑戰,這使一些公司降低了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期望,並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ADAS上。人們的基本共識是:自動駕駛仍然是一個不容易實現的目標,包括新興科技初創企業、領先汽車OEM/Tier1,乃至Waymo這樣資金雄厚的自動駕駛先驅者。
  • 自動駕駛如火如荼,但豐田卻押寶機器人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表示,目前通用汽車,日產汽車和德國的三巨頭(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奧迪和寶馬)現在已經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領頭羊。谷歌和特斯拉同樣也是自動駕駛的重要的推動者。但與此同時,谷歌也在進行機器人研究。豐田官方表示是否參與到人工智慧或是自動化的競賽中不是很重要,因為目前自動駕駛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因此在去年,豐田就投入了 100 萬美金進行相關研究。
  • 道德機器"考驗自動駕駛道德觀|自動駕駛汽車|無...
    研究人員的目標並不只是為了更好的算法和道德原則來指導自動駕駛汽車,還試圖了解社會接納和使用自動駕駛汽車所需要的代價。一些汽車製造商和政府機構一直提倡自動駕駛汽車將比人工駕駛更加安全,然而實驗中「民意的表現」卻與這個安全承諾正好相悖:人們選擇讓自動駕駛汽車撞向路障,犧牲乘客而拯救路人。
  • Smart Witness:66.2%的英國司機質疑或反對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現如今,自動駕駛汽車是對如計算機視覺、雷達傳感器、雷射雷達遙感和GPS等技術的綜合運用,技術雖已趨向成熟但其大規模量產卻存在著諸多問題。所以,近三分之二的英國司機反對」Robo Cars」無人駕駛汽車2015年在英國上路。Smart Witness調查了英國的1000名司機,結果顯示66.2%的司機質疑或反對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這些司機表示,政府允許自動駕駛汽車的決定有些過早,這些車輛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來確保安全。
  • 波恩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算法 幫助自動駕駛汽車預測未知危險
    蓋世汽車訊 好的駕駛員能預見危險的情況,並提前調整駕駛。據外媒報導,波恩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算法,能幫助自動駕駛汽車預測未知的危險。研究人員還將提供數據集,用於培訓和測試其方法,將使今後開發和改進這類過程更加簡單。
  • 汽車離合器多久需要更換?老司機告訴你
    汽車離合器多久需要更換?老司機告訴你!離合器對於一輛汽車來說是十分之重要的一個部件,如果沒有離合器,那麼這輛車跟廢鐵其實是沒有什麼多大的區別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是物品都會時效性。汽車離合器多久需要更換?老司機告訴你!汽車的離合器是由離合器片,由摩擦片、盤轂、減振彈簧、減振盤、阻尼片等部件組合而成的,在駕駛汽車的時候,只要輕輕踩下離合器的踏板,離合器片就會跟發動機的飛輪進行分離,而如果是從高檔位切換到低檔位的時候,離合器片就會和發動機的飛輪進行連接,隨著發動機轉速的逐漸降低,汽車會降到和汽車的發動機轉速相匹配的行駛速度。
  • hud汽車抬頭顯示器詳解_汽車hud抬頭顯示缺點及優點_汽車hud抬頭...
    目前,HUD已經在汽車市場生根發芽了。   HUD主要是利用投影技術將導航等信息投影到擋風玻璃上,司機不用低頭就能看到相關信息,就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觀察前方路面及周圍車輛上,並能夠減少司機在頻繁抬頭觀看遠處路面和低頭查看導航之間切換時引起的視覺疲勞,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尤其是在夜間和高速行駛時。
  • 自動駕駛汽車的幾大好處
    伊諾中心的研究發現,在所有駕駛員都能獲得好處之前,無論是否使用自動駕駛汽車,都需要大約10%的汽車在路上自行駕駛。 自動駕駛汽車的好處包括...... 減少意外事故 今天大多數汽車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駕駛員錯誤。
  • 報告| 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法律問題研究(一)
    距離2020年僅有兩年的時間,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中國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制度同樣亟待完善。具體而言,則是就有關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監管、隱私保護、侵權責任等諸多法律問題出臺新的規定,或者是對舊有規定做出調整和變化,相應地,本報告的主要內容便是圍繞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監管、隱私保護、侵權責任這三大問題展開討論。
  • 客車司機高速開車玩手機被舉報 高速交警快速反應處罰(圖)
    涉事駕駛員被高速交警約談教育  網友用微信舉報大客司機邊開車邊玩手機    中國江西網訊 姜傑、記者馮訓太報導:7月5日,中國江西網記者從江西高速交警八支隊第三大隊獲悉,日前,一長途客車司機不顧危險開車玩手機被群眾網絡舉報
  • 這家叫SimLab的模擬實驗室,終於讓自動駕駛研發不再是有錢人的遊戲...
    在這裡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可以做兩件事:1.測試展示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2.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這家自動駕駛模擬器和汽車系統實驗室名叫SimLab,場地設在美國加州的聖何塞。
  • 熱評馬斯克舌戰Waymo 自動駕駛汽車「房間裡的大象」初現
    為什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方向盤會帶來不曾被意識到的危險,方向盤是如何在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中潛在地阻礙自動駕駛汽車發展?零幹預論戰讓我們從馬斯克和Waymo之間論戰開始。針對Waymo的聲明,馬斯克10月8日發推表示:「Waymo的技術令人印象深刻,但它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解決方案。特斯拉的方法則是一種通用的解決方案。最新的版本能夠實現零幹預駕駛。
  • 高速上貨車司機開車看電視劇,被民警問時他卻回了句:看著玩唄!
    駕駛時接聽電話、看手機、抽菸甚至是將注意力轉移在其他事物上這些看似尋常的小動作卻給安全駕駛帶來巨大隱患瞬間的分心可能會讓你或者他人失去最寶貴的生命下面來看兩起分心駕駛的案例猛戳視頻▼▼▼12月18日,永興大隊民警在京港澳高速永興服務區執勤時,發現一輛貨車駕駛室內傳出歡脫的女聲
  • 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全盤點
    相比目前還無法大規模應用的無人駕駛,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是一種把汽車變的更智能的實用技術。目前的車輛都帶有駕駛輔助系統,廣泛應用的倒車雷達,比較高端的遠程召喚,都屬於輔助駕駛。隨著造車新勢力的崛起,網際網路公司的介入,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技術應用到了汽車上。
  • 四川一司機高速路上開車玩手機 被舉報後停職(圖)
    (視頻截圖)  國慶期間,從上海到四川遊玩的楊先生在成渝高速路上遭遇「心跳旅程」,「大巴司機在開車過程中多次把玩手機,兩個手機都在玩,又發簡訊,又玩遊戲」,楊先生拍下了司機的行為,向高速交警舉報。10月6日,高速交警成渝三大隊接到舉報,與該司機進行約談。目前,司機何清明已被停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