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張某眼裡,陳志對他來說,就是「上帝」般的存在,在他人生最絕望的時候,用真誠的關懷撫慰著他的心靈。陳志是瀏陽市戒毒所愛滋病戒毒學員專職管教民警,張某是其管教的愛滋病戒毒學員之一,儘管相處只有短短一個月,但在這不長的時間裡,張某在陳志的幫助下,重燃對生活的希望。前不久,張某在被轉移到長沙做進一步戒毒治療時,他站在瀏陽市戒毒所門口,飽含熱淚地向前來送行的陳志深深地鞠了一躬,並承諾今後將重新做人,絕不再沾染毒品。
從農機幹部到民警,他不斷挑戰自己
初冬時節,坐落在關口街道金口村的瀏陽市戒毒所,高牆配著黑色的大門,顯得格外肅靜森嚴,遠處群山銜著白雲,好似一幅水墨畫。
陳志正在監所內開展日常巡查工作,隨著通向戒毒學員宿舍的門緩緩關閉,他走到宿舍外的走廊上,隔著窗戶一一與戒毒學員們打著招呼,作為愛滋病戒毒學員專管民警,這樣的巡查,對於陳志來說,再尋常不過。
在2018年戒毒所成立時,陳志毅然選擇了這個無人主動報名的崗位,一幹就是兩年。儘管在這兩年裡,管教過的愛滋病戒毒學員一共只有兩名,但在朝夕相處中,他用真誠的付出,撫慰著愛滋病戒毒學員的心靈,讓他們重燃對生命和生活的希望和信心,用無限忠誠詮釋了戒毒人民警察的責任和擔當。
事實上,在2008年之前,陳志還是一名農機部門的普通幹部,當年農機局撤銷後,他被安排到了交警部門,成了一名一線交警。「這是跨行業換崗,以前學的專業知識根本用不上。」陳志說,在成為一名交警後,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不懂的就問,不會的就學。
通過自學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陳志迅速地適應了新的崗位。在交警崗位上工作7個年頭後,2015年,陳志的工作又有了新的調動,成為了拘留所的一名管教民警,新的崗位,又有新的挑戰。
「管教民警就好比醫生,是要給被拘留學員進行行為治療的,所以學習心理學是必不可少的。」陳志之所以稱呼被管教的違法人員為學員,這就是他學習來的成果,「以學員相稱,就是師徒關係,讓他們更能接受,改造的效果也就會更好。」
主動申請擔任愛滋病學員管教工作
2018年,瀏陽市在市拘留所的基礎上,成立了戒毒所,雖然是兩塊牌子,但實際上還是拘留所的原班人馬,為此,一些民警不得不身兼多職,但其中一個職位卻讓人望而生畏。
「吸毒容易感染愛滋病,所以在戒毒所工作,肯定少不了要與愛滋病感染者打交道。」戒毒所所長王磊說,在成立戒毒所時,他向全所民警發出動員令,鼓勵民警自願報名擔任愛滋病戒毒對象專職管教工作,但由於愛滋病的傳染性和不可治癒性,幾乎無人報名。
在這個時候,陳志主動站了出來:「要不就我來……」
說起這事,陳志說,自己當時對愛滋病其實並不太了解,內心也是十分矛盾的,只是覺得作為一名從警12年的老民警、一名共產黨員,在組織需要的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不管是什麼工作,總是要人去幹的。」
得知丈夫申請擔任愛滋病戒毒對象專職管教民警,陳志的妻子熊桂香,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反對,只是提醒丈夫在與愛滋病戒毒對象接觸中,多注意防護,之後,家裡也多了一臺用於專門清洗陳志工作服裝的洗衣機。
有了家人的支持,陳志義無反顧地成為了一名愛滋病戒毒學員專職管教民警,工作起來也就沒有了顧慮。
不過,讓陳志高興的是,雖然成了愛滋病戒毒學員專職管教民警,但在工作的前一年,所有入所戒毒的學員,均未查出攜帶愛滋病病毒。
化身「上帝」,幫愛滋病學員重燃希望
陳志第一次接觸愛滋病戒毒學員,是在今年國慶節期間,瀏陽籍的吸毒人員張某被送到戒毒所強制戒毒,但在入所體檢時,被檢查出感染了愛滋病病毒。
「說實話,當時我也挺害怕的,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第一次要管教愛滋病學員,心裡還是有一絲緊張。」但陳志馬上就鎮定了下來,因為他得知張某自身還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愛滋病,「如果此時我表現的很恐懼,那張某自己會更加絕望。」
在得知自己的體檢結果後,張某幾乎崩潰,當場癱倒在地,在之後的戒毒過程中,一開始也是以淚洗面,惶惶不可終日。
「他說感染了愛滋病,就和判死刑是一樣的,其實這是個誤區,我就耐心地去開導他,告訴他一些愛滋病的常識,只要配合治療,其實生命可以延續。」在監所宿舍裡,面對絕望的張某,陳志沒有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就坐在張某的對面,耐心地聽張某傾訴,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張某的恐懼心理。
當陳志找來一些介紹治療愛滋病的醫學發展突破的資料後,他明顯感受到張某的心理變化,「之後每天都能配合戒毒,但對家人表示了擔心。」
在察覺到張某的顧慮後,陳志又通過聯繫張某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對張某的妻子進行了愛滋病篩查,結果顯示未感染。「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後,他明顯又輕鬆了很多,心情也一天天好了起來。」
因瀏陽市戒毒所不具備長期監管愛滋病學員的條件,張某在入所近一個月後,被轉移到長沙某醫院進行進一步監管戒毒。
陳志很清晰地記得,那是今年11月初的一個上午,太陽從窗戶斜照,打在張某的臉上,看上去是那麼的陽光。在被護送至戒毒所大門準備蹬車時,張某含著熱淚回過頭來,向陳志深深地鞠了一躬,彎腰的瞬間,陳志感慨良多,仿佛是看見了張某的新生,充滿了成就感。
其實,在張某離所前的一次管教談話中,他就對陳志表達了滿腔的感恩,他形容陳志是在他生命迷茫中遇見的「上帝」,雖然親手關上了限制他自由的大門,但卻在他的心靈裡開啟了一扇重見光明的窗戶。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在陳志的辦公室裡,擺放最多的書籍只有兩種,一類是心理輔導書,還有一類是英語書,只要有空閒時間,他就會自學與自己工作息息相關的書籍。用他的話來說,自己是「半路出家,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學習心理輔導書,是為了更好地與管教對象進行溝通,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學習英語,則是為了能夠看懂國外最前沿的關於治療愛滋病的案例和療法,他就是用這個辦法,讓張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說到陳志,戒毒所的民警總會用「敬業」「榜樣」等詞彙來評價他們的這位戰友。兩年來,陳志一直面對著吸毒人員、面對著愛滋病戒毒人員,卻不曾有半點抱怨,當被問及為何會選擇當前的崗位時,他總是平坦地說,這是職責和使命。
是的,陳志正用行動踐行著一位共產黨員的本色,用堅守詮釋著人民警察鋼鐵般的意志和忠誠,這份堅守很好地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所說的那句話:「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來源:瀏陽日報
【來源:瀏陽公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