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滋病戒毒學員關上鐵門打開心窗 瀏陽市戒毒所有位「上帝」般管...

2020-12-11 湖南24小時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張某眼裡,陳志對他來說,就是「上帝」般的存在,在他人生最絕望的時候,用真誠的關懷撫慰著他的心靈。陳志是瀏陽市戒毒所愛滋病戒毒學員專職管教民警,張某是其管教的愛滋病戒毒學員之一,儘管相處只有短短一個月,但在這不長的時間裡,張某在陳志的幫助下,重燃對生活的希望。前不久,張某在被轉移到長沙做進一步戒毒治療時,他站在瀏陽市戒毒所門口,飽含熱淚地向前來送行的陳志深深地鞠了一躬,並承諾今後將重新做人,絕不再沾染毒品。

從農機幹部到民警,他不斷挑戰自己

初冬時節,坐落在關口街道金口村的瀏陽市戒毒所,高牆配著黑色的大門,顯得格外肅靜森嚴,遠處群山銜著白雲,好似一幅水墨畫。

陳志正在監所內開展日常巡查工作,隨著通向戒毒學員宿舍的門緩緩關閉,他走到宿舍外的走廊上,隔著窗戶一一與戒毒學員們打著招呼,作為愛滋病戒毒學員專管民警,這樣的巡查,對於陳志來說,再尋常不過。

在2018年戒毒所成立時,陳志毅然選擇了這個無人主動報名的崗位,一幹就是兩年。儘管在這兩年裡,管教過的愛滋病戒毒學員一共只有兩名,但在朝夕相處中,他用真誠的付出,撫慰著愛滋病戒毒學員的心靈,讓他們重燃對生命和生活的希望和信心,用無限忠誠詮釋了戒毒人民警察的責任和擔當。

事實上,在2008年之前,陳志還是一名農機部門的普通幹部,當年農機局撤銷後,他被安排到了交警部門,成了一名一線交警。「這是跨行業換崗,以前學的專業知識根本用不上。」陳志說,在成為一名交警後,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不懂的就問,不會的就學。

通過自學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陳志迅速地適應了新的崗位。在交警崗位上工作7個年頭後,2015年,陳志的工作又有了新的調動,成為了拘留所的一名管教民警,新的崗位,又有新的挑戰。

「管教民警就好比醫生,是要給被拘留學員進行行為治療的,所以學習心理學是必不可少的。」陳志之所以稱呼被管教的違法人員為學員,這就是他學習來的成果,「以學員相稱,就是師徒關係,讓他們更能接受,改造的效果也就會更好。」

主動申請擔任愛滋病學員管教工作

2018年,瀏陽市在市拘留所的基礎上,成立了戒毒所,雖然是兩塊牌子,但實際上還是拘留所的原班人馬,為此,一些民警不得不身兼多職,但其中一個職位卻讓人望而生畏。

「吸毒容易感染愛滋病,所以在戒毒所工作,肯定少不了要與愛滋病感染者打交道。」戒毒所所長王磊說,在成立戒毒所時,他向全所民警發出動員令,鼓勵民警自願報名擔任愛滋病戒毒對象專職管教工作,但由於愛滋病的傳染性和不可治癒性,幾乎無人報名。

在這個時候,陳志主動站了出來:「要不就我來……」

說起這事,陳志說,自己當時對愛滋病其實並不太了解,內心也是十分矛盾的,只是覺得作為一名從警12年的老民警、一名共產黨員,在組織需要的時候,就應該挺身而出,「不管是什麼工作,總是要人去幹的。」

得知丈夫申請擔任愛滋病戒毒對象專職管教民警,陳志的妻子熊桂香,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反對,只是提醒丈夫在與愛滋病戒毒對象接觸中,多注意防護,之後,家裡也多了一臺用於專門清洗陳志工作服裝的洗衣機。

有了家人的支持,陳志義無反顧地成為了一名愛滋病戒毒學員專職管教民警,工作起來也就沒有了顧慮。

不過,讓陳志高興的是,雖然成了愛滋病戒毒學員專職管教民警,但在工作的前一年,所有入所戒毒的學員,均未查出攜帶愛滋病病毒。

化身「上帝」,幫愛滋病學員重燃希望

陳志第一次接觸愛滋病戒毒學員,是在今年國慶節期間,瀏陽籍的吸毒人員張某被送到戒毒所強制戒毒,但在入所體檢時,被檢查出感染了愛滋病病毒。

「說實話,當時我也挺害怕的,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第一次要管教愛滋病學員,心裡還是有一絲緊張。」但陳志馬上就鎮定了下來,因為他得知張某自身還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愛滋病,「如果此時我表現的很恐懼,那張某自己會更加絕望。」

在得知自己的體檢結果後,張某幾乎崩潰,當場癱倒在地,在之後的戒毒過程中,一開始也是以淚洗面,惶惶不可終日。

「他說感染了愛滋病,就和判死刑是一樣的,其實這是個誤區,我就耐心地去開導他,告訴他一些愛滋病的常識,只要配合治療,其實生命可以延續。」在監所宿舍裡,面對絕望的張某,陳志沒有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就坐在張某的對面,耐心地聽張某傾訴,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張某的恐懼心理。

當陳志找來一些介紹治療愛滋病的醫學發展突破的資料後,他明顯感受到張某的心理變化,「之後每天都能配合戒毒,但對家人表示了擔心。」

在察覺到張某的顧慮後,陳志又通過聯繫張某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對張某的妻子進行了愛滋病篩查,結果顯示未感染。「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後,他明顯又輕鬆了很多,心情也一天天好了起來。」

因瀏陽市戒毒所不具備長期監管愛滋病學員的條件,張某在入所近一個月後,被轉移到長沙某醫院進行進一步監管戒毒。

陳志很清晰地記得,那是今年11月初的一個上午,太陽從窗戶斜照,打在張某的臉上,看上去是那麼的陽光。在被護送至戒毒所大門準備蹬車時,張某含著熱淚回過頭來,向陳志深深地鞠了一躬,彎腰的瞬間,陳志感慨良多,仿佛是看見了張某的新生,充滿了成就感。

其實,在張某離所前的一次管教談話中,他就對陳志表達了滿腔的感恩,他形容陳志是在他生命迷茫中遇見的「上帝」,雖然親手關上了限制他自由的大門,但卻在他的心靈裡開啟了一扇重見光明的窗戶。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在陳志的辦公室裡,擺放最多的書籍只有兩種,一類是心理輔導書,還有一類是英語書,只要有空閒時間,他就會自學與自己工作息息相關的書籍。用他的話來說,自己是「半路出家,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學習心理輔導書,是為了更好地與管教對象進行溝通,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學習英語,則是為了能夠看懂國外最前沿的關於治療愛滋病的案例和療法,他就是用這個辦法,讓張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說到陳志,戒毒所的民警總會用「敬業」「榜樣」等詞彙來評價他們的這位戰友。兩年來,陳志一直面對著吸毒人員、面對著愛滋病戒毒人員,卻不曾有半點抱怨,當被問及為何會選擇當前的崗位時,他總是平坦地說,這是職責和使命。

是的,陳志正用行動踐行著一位共產黨員的本色,用堅守詮釋著人民警察鋼鐵般的意志和忠誠,這份堅守很好地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所說的那句話:「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來源:瀏陽日報

【來源:瀏陽公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揭秘宣城南湖戒毒所民警「神秘面紗」 扮「保姆」伺候學員大小便(圖)
    有一次,一名19歲的學員從馬鞍山來到戒毒所,看外表很健康,兩個小時後,該學員就向民警反應稱自己痰裡有血絲,隨即被送往戒毒所醫院檢查,但醫生並未發生問題。下午5點,該學員痰裡再次出現血絲,比之前多了點,民警發現這個情況後,該將學員送往宣城醫院,最後被診斷出身患「癲癇」。當晚9點,該學員開始住院,三位民警充當「家屬」角色,在床上用面盆接學員大小便。
  • 愛滋病戒毒人員專管大隊民警的一天
    一直以來,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統以「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的擔當精神,始終堅持教育戒治,探索實施愛滋病戒毒人員分類管理和全面康復治療,推動禁毒防艾工作深入開展。11月23日,四川愛滋病戒毒人員分類管理與關懷救助項目成果在京成功發布,系統總結6方面12項經驗,為全國司法行政戒毒系統愛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四川經驗和智慧。
  • 廣東東莞戒毒農場:一個戒毒成功者建立的戒毒所
    因為常有吸毒人員前來求救,出於好奇也出於切身體驗的意願,他在花甲之年試吸了幾次,不想就此成癮,幾度強制戒毒未能成功。按其說法,幾年下來,他「戒毒的時間比吸毒時間還長」。   遊水的小孩來自廣西欽州,現年13歲。他的父親13歲開始吸毒,有20多年吸毒史,且不幸染上愛滋病,以致被父母妻子拋棄。去年年末,小孩的父親回鄉,發現孩子在老家被完全孤立,只能把他也帶到了這裡。
  • 戒毒所:給戒毒學員上思想道德教育課
    沒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方向和動力的小船......」7月29日上午,來賓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組織戒毒學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所長黃有康作為主講人為全所戒毒學員上了一堂生動易懂的思想道德教育課,進一步強化了戒毒學員思想道德建設和堅定在戒學員的戒毒信念。
  • 女學員戒毒後最怕打開"朋友圈" 涉毒史多因交友不慎-樂兒,蕊,脫毒...
    演奏者與觀眾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她們都是上海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強戒所)的學員。回憶起涉毒的過去,這群女孩形容當時的身形猶如曠野裡迅速頹敗的玫瑰。當「淚點」被打開,她們重拾回歸社會的信心,但也流露出重新綻放的隱憂:「脫毒以後,最怕打開『朋友圈』。」在國際禁毒日來臨之前,青年報記者走進上海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試圖從一個個「迷失」的故事中挖掘吸毒人員「重塑朋友圈」的力量所在。
  • 2.5萬司法行政青年幹警堅守戒毒一線
    得知小夢具有舞蹈功底,黃夢穎邀請她參加了戒毒所藝術團。可進入藝術團一個多月的小夢,總是不溫不火地跳著沒有神韻的舞蹈。  為了幫助小夢打開心扉,黃夢穎多次找到小夢談心。通過不斷交流,黃夢穎發現,小夢本能地拒絕談她那沒有出現在生活中的父母。  於是,黃夢穎請來心理諮詢師,有的放矢地引導小夢解開心結。
  • 十九大代表李芙蓉:關愛幫教戒毒學員,就是我對人民的使命
    黨中央始終心繫著人民,而對於她來說,做好戒毒工作,關愛、幫教戒毒學員,就是她對「人民」的使命。當看到自己的學員成功戒斷毒癮,重新回歸社會和家庭,她就更加堅定了在戒毒康復一線一直走下去的決心。李芙蓉說,當總書記在報告中講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時,聯想到自身工作,她深有同感。
  • 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攜手淘寶大學為戒毒人員提供就業新思路
    7月30日上午十點,杭州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攜手阿里巴巴(中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協作共建就業幫扶合作協議籤約暨首期電商課程開班儀式。本次儀式堅守疫情防控指示,和學員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進行籤約。這是阿里巴巴集團首次面向戒毒人員這一特殊群體推出的就業幫扶公益服務項目。旨在通過有責任擔當企業的豐富資源,進一步拓展戒毒人員出所就業渠道,不斷提升特殊群體轉化回歸成效,持續助力社會綜合治理。淘寶大學成立至今已有14年,是阿里巴巴旗下核心培訓平臺,累計培養電商人才超千萬,覆蓋133個國家,為商家、企業、品牌、個人創業者等不同階段的電商、新零售從業者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和賦能。
  • 「高牆內傳來的生日祝福聲」——電白區強制隔離戒毒一所舉辦學員...
    那是電白區強制隔離戒毒一所為當月生日的學員舉辦的生日會。電白區強制隔離戒毒一所一貫秉承「以人為本」的管教理念,所內工作處處體現出「不拋棄,不放棄」的人文主義精神。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裡是比較重視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會,是一個人成長的標誌性階段,是一個最值得紀念的日子。
  • HIV戒毒人員矯治和治療情況調查:難戒的是心癮
    目前,全國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共有66個戒毒場所、85個大隊總計收治愛滋病戒毒人員5000餘人。在四戒所幹警眼中,這裡的戒毒人員首先是病人。「毒癮是成癮病態,愛滋病是一種伴隨終身的慢性病。」四戒所一大隊書記王濤說。愛滋病病毒1981年被發現,1996年「雞尾酒療法」發明。2003年,中國政府向全世界承諾,要對所有愛滋病患者給予免費的抗愛滋病治療。
  • 直面愛滋病人,需要打開心結戰勝恐懼
    在戒毒所,每一個愛滋病戒毒學員心底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些故事潛藏在心靈深處,毒品和愛滋病如同重重烏雲將這些故事隱藏或吞沒,你很少見到愛滋病戒毒人員開懷大笑,是因為,那沉積在心中的烏雲有千鈞重、萬斤沉,壓得他們抬不起頭。
  • 「以動攻毒」 華南理工大學探索運動戒毒新模式
    戒毒學員不是「罪犯」,他們同樣是毒品的受害者,我們痛恨毒品,但不意味著歧視吸毒人員。強制隔離戒毒,渡人助人才是意義所在。圖為邊宇在廣東省司法戒毒幹警運動戒毒理論與實踐培訓會上,分享項目的發起過程。「戒毒學員不是『罪犯』,他們同樣是毒品的受害者,我們痛恨毒品,但不意味著歧視吸毒人員」。法警的一席話,讓邊宇印象深刻,走進戒毒所後,在輔導室,籃球場和田徑場,看到排著整齊的隊列晨跑的戒毒人員年輕面孔……戒毒學員因為誤入歧途而深受「毒」害。
  • ——我省加大對戒毒人員失管脫管未...
    誰能想到眼前這個笑靨如花的小女孩,父母都在戒毒所戒毒,一個月前她還差點因貧困而輟學……像巫子這樣,因父母吸毒、戒毒導致失管脫管的孩子並非個案。近年來,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將目光投向戒毒所外,主動融入脫貧攻堅、融入社會治理體系、融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承擔起所內戒毒人員失管脫管未成年子女的幫扶工作,為孩子們撐起遮風避雨的「保護傘」,建一個溫暖有愛的「家」。
  • 「以動攻毒」華南理工大學探索運動戒毒新模式
    圖為邊宇在廣東省司法戒毒幹警運動戒毒理論與實踐培訓會上,分享項目的發起過程。「戒毒學員不是『罪犯』,他們同樣是毒品的受害者,我們痛恨毒品,但不意味著歧視吸毒人員」。法警的一席話,讓邊宇印象深刻,走進戒毒所後,在輔導室,籃球場和田徑場,看到排著整齊的隊列晨跑的戒毒人員年輕面孔……戒毒學員因為誤入歧途而深受「毒」害。
  • 12年收治7500愛滋感染者,廣東戒毒場所保持零交叉感染
    「世界愛滋病日」前夕,記者從廣東省戒毒管理局獲悉,廣東司法行政戒毒場所2009年至今累計集中收治愛滋病(HIV)感染人員7500多人,持續保持「零交叉感染、零安全事故、零所內死亡」記錄。目前,全省集中收治愛滋病戒毒人員人數正逐年下降。
  • 決心改過自新,戒毒所裡寫下自首信
    為籌毒資毀林取砂,兩年後警方找上門男子因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公訴「在戒毒所裡強制戒毒的一年時間裡,我認真地反省了自己的過往,做了違法的事情就應該承擔責任。」今年11月12日,在長沙坪塘戒毒所接受強制戒毒的北盛鎮居民肖某,寫下了一份自首信,供述了自己為籌集毒資,破壞林地非法採砂的犯罪事實。隨後,肖某被市森林公安局刑事拘留,在查證其違法行為屬實後,12月10日,肖某因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移送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 甘肅司法行政戒毒創新之路調查
    自2017年11月甘肅省戒毒系統遠程幫教會見系統運行後,甘肅第一強戒所已為81名戒毒人員親屬提供遠程會見幫教服務。  甘肅省戒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韓全利介紹說,近年來,甘肅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在省司法廳黨委的領導下,從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和開展禁毒鬥爭大局出發,以「提高戒斷率,降低復吸率」為目標,內外兼修創新矯治方法,有效對接全國統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全系統連續10年實現「六無」目標。
  • 戒毒所裡為什麼會分「強制戒毒」和「自願戒毒」,有什麼區別呢?
    導語:戒毒所裡為什麼會分「強制戒毒」和「自願戒毒」,有什麼區別呢?從清朝時期開始,毒品就已經殘害了無數的家庭與個人,讓許多家庭破碎,家財散盡,同時也讓不少人的生活都過得非常痛苦。在過去人們普遍是沒有戒毒這個觀念的,如果是已經染上毒癮的人,只會越陷越深,直到因為免疫系統完全被破壞而患上更嚴重的疾病。而現在有了統一的戒毒所之後,有不少朋友通過這種方式重新回歸了正常生活,但毒品仍然是埋在他們身邊的一枚隱形定時炸彈。而這個所中有這樣的兩種分類,分別是強制戒毒和自願戒毒,這兩個種類的區分對吸毒者來說有什麼不同嗎?
  • 戒毒心理矯治展成果:肇慶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人員心理矯治案例...
    近日,《2019年度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優秀戒毒案例選集》正式出版,該案例選集是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在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案例庫中對2019年度全國範圍的案例進行評選,最終評選出107篇優秀司法行政戒毒案例入編案例選集。廣東省有11篇案例入選,入選數排名全國第一,其中省直所7篇、廣州所2篇、深圳所1篇、肇慶所1篇。
  • 王萌:用音樂喚醒女性戒毒人員的治療師
    終於有一天,有位戒毒女學員開心地回以微笑。王萌高興地舉起手使勁揮了揮,「親愛的姐妹們,我來了,我要用音樂喚醒你們迷路的靈魂,幫助你們找到回家的路!因為你們是我的姐妹!」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