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2400萬人的早餐有得選嗎?

2020-12-22 和訊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是上海一個普通的工作日。

早上8點,家住徐涇的張爍翻身下床,把餅坯子和雞蛋放進電熱鍋,一邊洗漱一邊等待蛋餅熟透。

10公裡外的真北路上,郭盛看著煎餅果子攤前的長隊,轉身去全家便利店買了包子和雞蛋。

Cindy擠在地鐵裡,身體隨著列車微微晃動,心裡想著距公司還有三站時,在手機裡下單一份粥鋪外賣。

對於許多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如此對付一頓早餐,再熟悉不過。數據調查公司英敏特(Mintel)2016年發布的《中國食品報告:早餐》顯示,中國城市消費者中,大部分在早餐攤(49%)、便利店(29%)購買食用早餐。

尤其是在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早餐的標準,快遠比好來得重要,為了趕時間,甚至可以直接忽略。

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在上海一些早餐店、便利店,早餐自提櫃逐漸興起。上班族通過手機下單,兩三分鐘就能拿到新鮮熱乎的早餐。通過這種「網訂櫃取」模式,有小店一天收入近萬元。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自今年8月起,上海專門推出「升級版」早餐工程。按照上海市商務委負責人的說法,解決了「有沒有」,還要解決「好不好」;要在「好不好」上增強滿意度,努力實現早餐供應更便捷、更豐富、更健康。

問題是,對生活在上海的2400萬人來說,究竟想要什麼樣的早餐?這背後,關乎經濟發展、城市治理,也關乎城市溫度。

01

2019年3月,上海楊浦區安圖路興盛多年的「早餐一條街」被關停。

這條街上曾聚集著最經典的老上海早餐,鍋貼、羌餅、粢飯糰、蔥油餅、糖角、可可牛奶、大腸肺頭湯……紅色餐車一字排開,一度被視為「上海最後的市井煙火」。

談及關停原因,街道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我們也希望早餐街能成為特色消費名片,但綜合市容環境、車輛通行、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原因,我們意識到早餐街不能與城市精細化管理背道而馳。」

最終的辦法是「引攤入室」。

據媒體當時報導,有8家業主在附近租了門面繼續開店。而考慮到高額的房租,在上海開店做早餐並不容易。一位經營可可牛奶和滷蛋的阿姨曾說,小攤頭賺錢少,如果是外地人,不一定夠生活費,她自己做也是為了個情懷。

現在在上海中山西路上經營雞蛋灌餅的葛師傅,對「一個月再怎麼樣也能掙七、八千元」的外賣騎手頗為羨慕,哪怕他們一天最多工作18個小時。

葛師傅說,他現在每個月房租18000元,每年還會上漲,而一個基本款煎餅只賣6元,現在只是略有盈利的狀態。「我們每天早上4點前起床準備,每晚10點收攤還得收拾,你算算時間?」

葛師傅在上海從事餐飲已有十多年。這些年來,他的店面越做越小、地址越做越偏。

一開始,他在淮海路上有一家50多平方米的中餐店,這條路是上海浦西最繁華精緻的街道之一;後來搬到徐匯區,位於上海西南板塊的城市副中心;而後是熱門商圈聚集的長寧區;現在,則在普陀區門寬僅容2人的店面裡做雞蛋灌餅。

「生意不好做。」葛師傅說,昨天隔壁的「餛沌王」剛關門回家了,「這兩年好多身邊做餐飲小店的人都回老家了,做燒烤的、麻辣燙的、麵點的……都走了。」

與此同時,貼吧、知乎上也不乏各種討論——

「為什麼最近上海的餐飲類店鋪消失了很多?」

「為啥孤獨美食家裡乾淨又好吃的小飯店在上海很少?」

「為什麼上海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了,比如老上海蔥油餅、湯包」……

有人回答,小餐館關門可能是因為它們味道不好;也有人認為,餐飲管理環保指標嚴格了;還有人提到,北上深的房租,開飯店基本上是跟房東打工。

圖片來源:攝圖網

02

當一些個人經營的早餐攤、早餐鋪面臨生存壓力、逐漸消失時,工廠裡的成品、半成品早餐,則在加速流向便利店、連鎖店等網點。

實際上,「早餐工程」在上海不是個新名詞。自2011年被列入商務部「早餐示範工程試點城市」後,上海已連續七年將「早餐工程」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今年更罕見被寫入上海市委全會文件,作為重點工作予以推進。

此前,上海培育的一批龍頭企業已建設24家中央廚房,間接配送6000個早餐網點。解決了「有沒有」,如何進一步解決「好不好」?

以上海最新推出的「房車版」流動餐車為例,根據上海最新出臺的《關於落實本市早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支持符合條件的品牌企業開展流動餐車運營,打造環境友好、放心安全、便捷高效、形象美觀的城市早餐風景線」。

約一個月前,上海百聯集團旗下企業在上海創智科技中心布局了一輛「逸小兔」餐車,獲得楊浦區001號攤販臨時經營公示。

在園區上班的Cindy 曾消費過一次,儘管餐車電子菜單上提供數十種選擇,但對她來說仍不夠有吸引力,比如早餐,主要是皮蛋瘦肉粥、吐司麵包、熱狗、純牛奶、包子、燒賣、饅頭、雞蛋、咖啡之間的組合,沒有太超出以前便利店的範圍。

統計顯示,由工廠化、標準化的中央廚房生產的「放心早餐」,已佔上海市早餐供應量的58%以上。

便利店、包子鋪、麵包店,成為上海年輕人解決早餐的主流渠道。趕著上班的人進店迅速點餐、買單,然後又匯入人流中。

雖然方便、選擇也不少,但在郭盛看來,「如果有更多熱乎的或者現做的早餐可以選,當然不想只吃這個(包子)。」

對此,上海此次也提出,支持企業研發新產品、擴大便利店經營範圍,但仍主要是針對食品生產企業、符合條件的品牌企業等。

9月14日,上海思創大廈新開的一家便利店內,就開始供應現煮麵條:雪菜肉絲毛豆拌麵、XO醬烏龍麵,一份售價不到10元,頗受歡迎。

在此之前,由於沒有餐飲服務類許可證,便利店只能售賣包裝食品、關東煮和包點等。而根據《意見》,食品銷售經營者申請從事兼營餐飲服務的,在符合食品製售許可標準後,可以核發相應經營項目。

03

去年出圈的記錄片《早餐中國》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早餐是生活美學的開場白。」但在飛速發展的城市中,這似乎正越來越變成一種「奢望」。

來自安徽的郭盛說,不強求在上海能吃上老家的那種早餐,比如坐下來來上一碗馬糊、油茶麵之類的。不過常說的上海早餐「四大金剛」(豆漿、大餅、油條、粢飯),可以坐下來吃的那種店面,好像也隨著城市化,逐漸消失了。

此前曾有餐飲行業數據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城市在餐飲多樣性上越來越差,「城市的外觀越來越像,就連城市內在的文化基因和味道符號也開始趨同」。但是,早餐似乎是個例外,依然保持著濃厚的地域風格。

有人說,早餐蘊含著中國廣博的地域特色與傳統文化基因。「你有多久沒吃到故鄉的早餐?」這句話,可能會問住很多在異鄉漂泊打拼的人。

說到家鄉的早餐,在上海工作的桃子「如數家珍」,牛肉麵、土豆絲夾饃、胡辣湯、豆腐腦、擀麵皮……「你知道一碗肉蛋雙飛牛肉麵有多爽嗎?完全可以滿足我一整天的食慾!」

來自西北地市的她,很羨慕家鄉生活節奏慢,大家可以坐在店裡吃早餐。不過,她並不願意回家鄉發展,「我們只有兩種工作,要麼本地人在機關單位和國企,要麼外來人員務工。」

說著,桃子一邊嘆氣一邊走進便利店,打算準備明天的早餐。

「我還有什麼能選嗎?」她說。(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pictureIds

(責任編輯:徐帥 )

相關焦點

  • 美國現在有2400萬的失業人口,你知道這個數據對美國意味著什麼嗎
    美國大變天,將近2400萬人讓川普沉默,總統最害怕的事情還是到來了。美國這次的爆發後,在短短的三個星期內,就有2400萬人申請了失業救濟金。第一周才500萬人申請,到了第二周,就有900萬人申請,而到了第三周就有了1000多萬人申請失業救濟金,正是因為這2400萬人,才讓川普感到沉默。這就是他最害怕的事情,因為後果會非常的嚴重。
  • 左手咖啡右手雞蛋餅 上海人的早餐裡藏著這座城的煙火氣
    對於奮鬥在這座城市裡的2400萬市民來說,吃上一頓豐富的早餐,不但會帶來元氣滿滿的一天,也是平凡生活中的城市溫度。 連續7年被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的早餐工程,曾經培育了一批網點遍布全城的龍頭企業,它們用中央廚房代替小作坊,端出更安全更豐富的早餐。如今新一批數位化生力軍也踴躍加入,用技術讓早餐更加「唾手可得」,用創新助力早餐工程升級。
  • 有一種羨慕,叫上海人的早餐!網訂櫃取、流動餐車、便利店挑花眼...
    每家門店可根據商圈客群不同自由勾選,提供的早餐單品均在200個品類以上,乾濕、葷素、冷熱搭配。 除了傳統早餐,還能有新鮮果蔬提供,如黃瓜、小番茄、葡萄、蘋果等確保營養均衡。
  • 上海人的早餐又要升級了!便利店挑花眼、流動餐車就在市中心...
    這一網際網路思維下的早餐新業態,8月中旬,將會在上海開起6店,位於黃浦區、徐匯區、閔行區、普陀區、長寧區等城區,之後會以每月6-10家新店的速度在全上海推廣。便利店早餐:200多種花色任你選在上海,到便利店買早餐,已成為越來越多上班族的習慣。
  • 上海早餐工程第二批140個示範點公布!有你家附近的嗎?
    市商務委說,上海今天公布了早餐工程第二批示範點,共140個,覆蓋全市16個區。詳細名單在此,快來看看你家附近有嗎?名單詳見↓上海市早餐工程第二批示範點名單「hello」圖樣logo由英文單詞「hello」組成,代表了上海早餐向市民的第一聲問候:你好!美好的一天從上海早餐開始;字母e上的「東方明珠」造型,既代表了上海,也形似廚師帽,代表餐飲。
  • 高考外語選日語簡單嗎
    高考外語選日語簡單嗎說明高考外語選日語簡單嗎。
  • 相機2400萬像素夠用嗎,攝影老鳥都知道,像素並非越多越好
    相機2400萬像素夠用嗎,像素都沒有夠的時候,越高越好。但這個高也要基於什麼樣的相機。比如說,手機,也算一種相機吧,那麼手機的2400萬就完全夠,那如果是中畫幅相機,2400萬就完全不夠,對吧。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明一下像素的問題。
  • 在上海,身家1個億算有錢人嗎?
    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最富裕的大城市。在許多人眼裡,上海個個都是有錢人;感覺自己身家有幾百萬、幾千萬的人到了上海,也是窮人。有人就問:在上海,身家1個億算有錢人嗎?在上海沒開埠之前,只是一個小縣城,人口只有幾十萬。設立上海市的時候,人口也不足300萬。那個時候的上海,低矮的棚屋很多,許多生活在上海的人,還不如其它地方的人生活過得安逸。到了上海解放前後,大量外來人口湧入上海,上海人口激增,城市變化也越來越大。到了八九十年代,上海迎來快速增長期,一躍成為世界矚目的現代化大城市。
  • 上海人最愛的早餐是啥?魔都一老字號推出12元暢吃!
    現在的上海人都是怎樣吃早餐的?一份餓了麼外賣平臺的統計數據,揭示了上海早餐的密碼~看看有沒有戳中你!醫生起的最早學生起的最晚上海早起TOP5職業誰在吃外賣早餐?最受歡迎的連鎖早餐品牌是巴比饅頭、三米粥鋪、曼玲粥鋪、老盛昌、小桃園、漿小白。下單最多品類前五位依次為:包子/粥、豆漿/油條、鍋貼/煎餃,煎餅果子、燒餅,而以麵包、蛋糕、三明治為主的西式早餐同樣受歡迎。最近一個月,上海早餐平均客單價為30元,說明大家對早餐「吃得好」需求明顯增長。
  • 單眼相機拍攝時,有2400萬像素夠用了嗎
    相機2400萬像素夠用嗎?答案——相機2400萬像素夠用了。我現在手頭上用的是佳能5Dsr,最高像素號稱達到50600萬。問題是,這麼高的像素,我基本上沒用過。這個問題無需過分關注,你只要看一看上檔次的攝影比賽徵稿要求,也只不過是要求「不小於3M」的尺寸,如果是比這個要求還高,那是恭喜你,有「高人」看上你了。第二、5060萬像素對於普通拍攝只是一個故事。對於普通拍攝人的拍攝,「半億像素」只是一個傳說、一個故事,平常拍攝根本用不上,「你問我到底像素有多高」?
  • 有一種炫富,叫作上海人的早餐!
    都說上海的早餐一個月不重樣? 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 有人說,上海寧不炫富,也不用炫富 帶你去吃一頓早餐就夠了
  • 上海打造「共享早餐」:在一家店吃多品牌早點,中西式都能選
    上海打造「共享早餐」:在一家店吃多品牌早點,中西式都能選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鄒娟 2020-08-10 21:29 來源:澎湃新聞
  • 小寧波遊大上海:300多一晚的酒店自助早餐吃什麼,性價比如何?
    當然我們選的不是上海最熱鬧的地段,稍微偏一點,反正只是多乘幾站地鐵的事,靠近地鐵站方便一點就行了。一進門發現大堂還是很明亮寬敞的,上海寸土寸金,有這麼大的大堂已經很不錯了。還有一張長桌,放著兩臺電腦,供人上網和休息。房間也很乾淨,有點耐看的小擺設,是泡茶的茶具。
  • 懂行| 咖啡配包子,點心 brunch … 上海的早餐店好有趣
    這些早餐店的品類各自不同,但有一處共同點是似乎與年輕新潮從不沾關係:從不修繕、服務隨意、出品不變……大多標籤可以套用在這部分店鋪上,成為城市古早味覺記憶的一部分。然而在上海,越來越多有趣的早餐地點正在浮現中。在大量年輕人聚集、各地文化交叉碰撞的這座城市,早餐店的存在同樣也被擴張出更為豐富的面向。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上海:想方設法為上班族、學生黨提供滿意早餐
    新華網上海8月21日電(馮麗 嚴曦夢 熊多多)早上總想「多睡五分鐘」,起來卻匆匆忙忙來不及準備早飯?想要好好吃一頓早餐,來到便利店、麵包房,卻發現收銀臺前早已排起了長龍?無論是奔波於城市中的白領,還是兩點一線的學生,每天早晨都期待有一份熱乎乎又美味的早餐放在面前,從而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而上海市正在大力推行的政府實事項目「早餐工程」,正將這一切變為現實。
  • 趙曉:中國2400萬人因買不起房而患抑鬱症(圖)
    以下為《財經文摘》總編輯趙曉陳述立論觀點:  趙曉:房子和其他的商品有一點是有區別的,它可以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比如說你買不起海鮮,你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意見。那麼你買不起住房,情況就另當別論。潘總在《對話》節目中有一個玩笑,說小夥子結婚結不成,因為買不起房子,說任志強給富人造房子。
  • 上海的早餐「四大金剛」,或許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這些早餐的味道
    上海是一個充滿無窮可能的城市,不僅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更是包括了大江南北的中國美食。上海的美食咱們肯定說不完,今天咱們就大致說一下上海的早餐,曾經有那麼一句話,上海的早餐種類可以讓你一個月的早餐不帶重樣的,這可不是誇大的。
  •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嗎?營養師:3種早餐組合營養低風險大
    早餐是一天中的第一餐,同時也是關乎人們上午日常活動的重要一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說法「早餐吃得要像皇帝,午餐吃得要像平民,晚上吃得要像乞丐。」可見,自古以來人們就在重視早餐的重要性,甚至認為早餐比午餐和晚餐更要重要,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吃早餐這件事。
  • 洲際浦江智選假日酒店在華僑城中意國際盛大開業
    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CEO柯明思、中國區智選假日酒店副總裁邱尤,上海鴻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寶定、總經理傅春峰,上海天祥華僑城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運根、深圳市華僑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丘學梅等嘉賓出席了開業儀式,與各界同仁、新聞界迎來這一充滿春之喜悅的時刻,共同展望浦江智選假日酒店成為旅客入住浦江地區的智慧之選。
  • 上海鹹豆漿、北京豆汁兒、河南胡辣湯……早餐文化,你品出味道了嗎
    在上海地鐵13號線世博會博物館地鐵站附近的一家盒小馬服務點,工作人員在製作煎餅果子等早餐餐品。新華社 發「匆忙,太匆忙。」記者隨機在上海街頭採訪了一些「90後」、「00後」年輕人,他們對早餐的普遍印象是「沒感覺」「填飽肚子就行了」,甚至有的人寧可為了多睡十分鐘懶覺而放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