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2400萬像素夠用嗎,像素都沒有夠的時候,越高越好。但這個高也要基於什麼樣的相機。比如說,手機,也算一種相機吧,那麼手機的2400萬就完全夠,那如果是中畫幅相機,2400萬就完全不夠,對吧。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明一下像素的問題。
一、什麼是像素?
簡單理解,像素就是我產把圖像放到最大,構成圖像的每一個小色塊。那對應於相機,就是成像單元上的一小個感光元器件。
像素越多,我們得到的圖像就越大,要存儲這個文件所佔的硬碟空間也越大,描繪一整個圖像也就越清晰。
二、理解成你像單元大小的概念
不同的拍攝工具,成像單元大小不同。比如手機,一般是一英寸以下,如1/1.33英寸,是指成像單元對角線的長度,比如半畫幅,全畫幅和中畫幅,他們的尺寸是一個遞進關係,如下圖,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各種主要畫幅的尺寸大小。
那問題來了,成像單元尺寸越大越好麼?並不是。
三、關於像素密度的問題
這裡就有一個總像素值的問題。比如,手機是1/3英寸,卻有1億像素,那是什麼概念,就象上海這個城市擠進了一億人,而每個人都想曬太陽,結果每個人都曬不夠!而如果是一個四川省,卻只有2400萬人,那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圈塊地來曬太陽,是不是很爽呢?
這就是像素必度的比喻。事實上就是這樣,像素密度越大,雖然總像素上去了,但每一個像素的質量都差一些。所以,這裡就有一個平衡的概念。就好比上海市,我就定一個2400萬人口上限,最多不超過6000萬,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很好曬到太陽。
說回相機。我們知道,現在中畫幅相機,最高像素突破了1億,而全畫幅相機,現在最高像素值是6000萬,而APS-C最高像素值是3600萬,M43好象是2600萬左右。這基本上是現有技術的一個天花板,再高,像素點之間靠得太近,就會產生幹擾。
所以,這個像素質到低高到什麼情況,是與成像單元大小密切相關的。不能說多少就夠!
四、高像素值的優缺點
上面我們主要是指不同大小的成像單元要匹配不同大小的總像素值。那麼對於高像素值來說,有什麼好處,和缺點呢?
我們最開始說過,越高的像素質,圖像質量越細膩,圖像尺寸越大,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適合大幅面的輸出,比如大型戶外海報製作。另外,高像素特別適合後期的裁剪。這樣的好處是當我們在面對一些一瞬即逝的場面時,可以先拍下來,再進行後期構圖。
當然這樣的副作用是圖像所佔存儲空間也越大。比如一張1億像素的JPG可能就要佔50M左右,如果要存成RAW,則可能要上100M,這對存儲空間提出了挑戰,也對相機的圖像處理單元提出挑戰,更對後期處理的電腦提出挑戰。
越高的像素質,相機處理的速度就越慢,這樣引起的問題就是連拍速度會下降,同時上面我們說像素之間的距離會減小,會干擾,所以一般高像素相機的高感都會弱一些,而且對相機的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五、結論
對於中畫幅,有足夠的成像單元面積,當然像素越高越好,而對於象手機這樣小尺寸的成像單元,你安排一個1億像素進去,有意義嗎?(你們都知道我指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