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押送兩個犯人到刑部 刑部為何不肯接收

2020-12-22 勇哥讀史

1870年夏天,直隸總督曾國藩派人押送兩名犯人來到北京,送到刑部聽候審訊。可是,在刑部尚書鄭敦謹的授意下,刑部直隸司郎中拒絕接收這兩名犯人。

這是唱的哪出戲呢?

原因是,這兩名犯人不簡單。他們一個是天津府知府張光藻,一個是天津縣知縣劉傑。曾國藩為什麼要將他們押送到刑部呢?他們犯了什麼法?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就在這一年的初夏,天津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教案。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在與天津民眾發生衝突之際,首先開槍打傷了天津縣知縣的遠房侄子劉七,引發了眾怒。憤怒的天津民眾打死了豐大業和他的秘書西門,殺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2名法國領事館人員、2名法國僑民、3名俄國僑民,又放火焚燒瞭望海樓天主堂、仁慈堂和法國領事館。

這就是著名的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發生後,直隸總督曾國藩奉命前往天津辦理此案。7月23日,法國駐華公使羅叔亞來見曾國藩,提出處決天津道員、知府、知縣3名地方官員,為豐大業抵命,並以戰爭相威脅。曾國藩義正辭嚴地拒絕了羅叔亞的無理要求。

曾國藩隨即奏報朝廷,稱:「本案兇犯已拿獲九名,惟羅叔亞意欲三員議抵,斷難允求。府、縣本無大過,送交刑部已屬情輕法重。」

當然,曾國藩也知道,不處理一兩個地方官員,顯然無法在法國方面作一個交代。於是,他不得不免除了天津道周家勳的職務,將天津府知府張光藻、天津縣知縣劉傑送到刑部,聽候發落。

對曾國藩而言,這是無奈之舉。對於張光藻、劉傑兩人來說,他們也很冤枉。

一方面,他們兩人在任期間,兢兢業業,非常稱職,官聲很好;另一方面,他們在天津教案裡,並沒有犯錯,反而敢于堅決維護津民利益,據理力爭,秉公辦事。

曾國藩將張光藻、劉傑撤去職務,解交刑部治罪,受到朝廷內外的一致指責。如果刑部真的將他們兩人治罪,豈不是正好將自己變成靶子,引得清議攻擊?刑部尚書鄭敦謹是一個歷經道光、鹹豐、同治3朝的元老,做了幾十年官,怎麼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利害呢?所以,在鄭敦謹的授意下,刑部直隸司郎中直接拒絕接收張光藻、劉傑。

緊接著,軍機承旨發了一道上諭:「羅叔亞無理要挾,所請府縣抵償一節,萬無允準之理。傳諭錢鼎銘將張光藻等解赴天津,並令曾國藩等,取具該府縣等親供,以期迅速了結。」張光藻、劉傑又被送回了天津。

這樣是不是很尷尬?

曾國藩當然很清楚,這是刑部在推卸責任。可是,他不但沒有什麼不快,反而覺得很欣慰——因為他一直對處理張光藻、劉傑兩人心懷愧疚,認為「二人俱無大過,張守(張光藻)尤洽民望」。張光藻、劉傑也是聰明人,他們見朝廷和曾國藩都無嚴懲自己的意思,便提出請病假。曾國藩自然照準。

於是,張光藻、劉傑離開了天津,到外縣「避風頭」去了。

不過,法國駐華公使羅叔亞對張光藻、劉傑的「失蹤」很生氣,一定要找曾國藩的麻煩。在各方壓力下,曾國藩不得不將張光藻、劉傑召回來。經刑部審理,雙雙流放黑龍江。兩年後,他們才被放回來。

其實,天津教案對曾國藩的打擊最大。他陷入深深的自責中:「吾此舉內負疚於神明,外得罪於清議,遠近皆將唾罵,而大局仍未必能曲全,日內當再有波瀾。」「餘才衰思枯,心力不勁,心膽俱裂,不料老年竟無善策,惟臨難不苟免,此則雖耄不改耳。」

一年多後,曾國藩黯然辭世。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清史稿》《玉座珠簾》等】

相關焦點

  • 清朝刑部是個非常詭異的地方,有一般人不知道的7個秘密!
    當初,刑部的門口,就豎立著這樣一塊警示牌,下面小編就給您揭秘一下濃霧瀰漫的刑部,究竟都有哪些我們不了解的秘密:1、刑部的構成《清史稿》有這樣的記載:外省刑案,統由刑部核復。故此,刑部的部權特重,遠超都察院和大理寺。
  • 清代刑部監獄源流考析
    比較明清兩代中央衙署布局圖,可以確定清代刑部衙門就在大清門(面朝天安門方向)的左側,大約就是今天人民大會堂背後的位置,此地在明代正是錦衣衛所管北鎮撫司所在地,也就是整個北京城的西南方向(以大清門到天安門一直到長安大街和故宮為中軸線),與《大清會典事例》記載完全相符,也符合古人建造監獄風水設計的位置選擇。
  • 清代的刑部尚書,究竟是個多大的官
    刑部主管全國的司法、法律、刑罰、訴訟等工作,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局、司法部、檢察院、法院四合一。這也就意味著全國所有案件,起訴的權利在刑部、審核的權利在刑部、定罪的權利在刑部、甚至最後唯一的解釋權也在刑部。除非皇上親自過問,不然刑部一部便能判定一個人的生死,這麼不講道理又霸道的部門的最高長官,便是刑部尚書。
  • 刑部尚書相當於現在什麼職位?
    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我們都曾經聽說過刑部尚書的名號,但是僅僅限於一個配角而已,古裝電視劇中的英雄人物往往由兵部尚書來擔任,考察官員功績一般由吏部尚書來擔任,給皇帝建造個宮殿啥的,由工部尚書來擔任,但是刑部尚書是幹啥的呢?
  • 刑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大家看過許多電視劇,可能經常聽說兵部侍郎,刑部尚書等等,我們經常聽說,將誰誰或者某個案件交於刑部審理,或者有時候罷免一個這樣的官似乎顯得很輕鬆,有人就不禁想問了,這些官在現在到底相當於什麼職位呢?刑部,六部(立戶禮兵刑工)之一。
  • 明朝弘治年間的刑部官員徐珪,被明孝宗削職為平民,這是為什麼呢
    明朝弘治年間的刑部官員徐珪,他是湖北應城人,他這個人呢為人正直,對於一些不公正的事情他都敢於說出口。因此他也得罪了很多的人。當然他後來被明孝宗罷官貶為平民,的最主要原因也會因為禍從口出。因為由於當時牽扯到了刑部、大理寺以及東廠多衙門的滿倉兒案,徐珪之言尚書明孝宗,而觸怒了東廠,因而一家的後來自己被削職為民。在滿倉兒案中,因為刑部郎中丁哲處理案件是而導致涉案人言死亡,是可以被處分的,但都察院在報告中,卻絲毫沒有提到東廠太監楊鵬等人勾結犯人作假供詞如何處理,這樣的處理結果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
  • 刑部尚書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且聽小編一一道來:很多人從字面上來理解刑部尚書這四個字,認為刑部尚書就是管刑法的,誰犯了錯犯了罪,都要刑部尚書來管,在很多古代電視劇中,我們也常常聽到皇帝怒斥某位貪腐官員,最後總會冒出一句:交刑部嚴懲,可見其權力之大,地位之高了。
  • fgo:墊底五星刑部姬五大就業面詳解 笑出聲的用法證明她就是不行
    但有意思的是這從者也不是不能用,偶爾意外1.部分主題活動這是刑部姬主要的就業面,說白了就是靠活動強抬,比如說萬聖節三期活動中,靠100%傷害倍卡硬抬,有兩倍輸出能力,這你給誰誰都厲害,白字打誰都是秒,自然就是刑部姬完美的就業面了,不過這就業面也沒什麼好說的,畢竟全看活動加成
  • 曾國藩:見風使舵的人,能風光一時卻下場悽涼,總有後悔的時候
    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如此精明的一個人,也在他40歲的時候,栽了一個跟頭,而且,差點冤死在刑部大牢中。不過,從這件事上,曾國藩也發現了官場上形形色色的人,往往都戴著面具生活,並終於明白,見風使舵的人,即使能風光一時,但下場都比較悽涼,總有後悔的時候。
  • 古代官職六部:刑部威風,兵部最耀武揚威,哪個部最有錢?
    所以很多現代人只要聊到古代的官員,那都是致以崇敬的目光,都想著要穿越到古代去當個官老爺,耍一耍官威,發一發大財。但其實古代的官僚體制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特別是古代的中央官制,並非是每個部門都看起來非常的耀眼。有的時候我們真的穿越過去,表面上獲得了一個高官位實際上卻是清水衙門,或者說是實權很小。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聽說雍正申請清理刑部冤獄要離開是誰告的密
    他以為自己行事周密,其實他保舉的毫無經驗的官員已經被大阿哥捅到康熙的面前了。所以康熙對這個太子非常的失望。其次歸還國庫的期限還有一天的時候,四王爺胤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大臣們歸還國庫的欠款。就在見到成效有人還款的時候,這個太子不顧國家利益又出來裝好人給大臣們定下兩年分期付款的還款辦法。不但讓四王爺胤禛的心血白費,還讓國庫欠款欠缺高達七成。
  • 康熙派胤禛清理刑部冤案,胤禛裝病不去,康熙的小算盤徹底被打亂
    在《雍正王朝》第七集中,康熙派胤禛清理刑部冤獄,當時四阿哥和八阿哥為了表現自己都接了這個任務,可後來胤禛卻裝病不去,康熙聽說之後非常失望,那麼康熙為啥失望呢?他是因為四阿哥未接任務失望呢?還是因為識破四阿哥的計策而失望呢?
  • 吏部貴,戶部富,禮部窮 兵部刑部工部又是什麼呢
    由於清朝時期的內閣大學士實權更少,形同虛設,權力便落到六部手裡。這裡的六部,指的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尚書為從一品,僅次於內閣大學士。各部侍郎為正二品,與八大總督平級(如果總督兼兵部尚書銜,則為從一品)。尚書、侍郎以下,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堂主事、司務、筆帖式、七品小京官等職位。
  • 吏部,戶部,工部,兵部,禮部,刑部都管什麼,哪個部門地位最高
    三省六部制確立於唐代,到了清朝時期最為完善。其中六部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出具雛形,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職能,那這些部門分別發揮著什麼作用呢?六部最早出現在周朝,到了秦朝時期,被改為九卿,其實也是換湯不換藥,到了漢朝時期,漢高祖覺得秦朝的名字不吉利,於是就改為六曹,最高首長是尚書。到了隋文帝時期,又被改為六部,到了唐朝時期,六部這個名字基本上就被正式確定下來了。
  • 包拯來頭可不小 刑部侍郎的公子 典型的官二代
    其實,歷史上的包拯出身於殷實的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的父親包令儀曾在宋太宗時代任職刑部侍郎。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二十八歲考中進士,三十六歲那年出任天長縣知縣。包拯是春秋時代楚國忠臣申包胥的三十五世孫,祖父包士通是耕讀為家的平民百姓,父親包令儀在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中進士,任職刑部侍郎。
  • 名噪一時的明朝「滿倉兒案」,東廠VS刑部,一起民事糾紛攪亂朝廷
    媒人自然也看不上他,將滿倉兒賣給樂婦張氏,並騙張氏說,這是:「周皇親家也」(此女是周姓皇親家的人),然後滿倉兒又被多次轉賣,最後到了樂工袁璘這裡,成了歌妓,吳能不久病死了,其妻子聶氏各地察訪,終於找到女兒,沒想到女兒誤以為是父母賣掉自己,心裡感到怨憤,硬說這不是自己親媽。
  • FGO武則天簡評:真正的綠卡二姐,刑部姬池的最佳副產物
    FGO國服目前正在進行萬聖節復刻活動,本次活動開啟五星殺階從者刑部姬的卡池,以及一眾常駐四星從者也會在卡池中輪流UP,要說刑部姬卡池的副產物哪個四星比較好,個人覺得應該是同為殺階的武則天了,並且同為綠拐,武則天的光芒甚至要蓋過刑部姬,本期就為大家講一講這位來自中國的女皇帝在遊戲中的表現如何
  • 「就地正法」為何成了晚清的特色?
    這也說明,地方實行的就地正法制度已經得到了朝廷的承認,正式上升到官方認可的高度。據《清史稿·刑法志》記載,就地正法的大面積推廣卻是始於鹹豐三年。鹹豐三年是1853年,這個時間節點,正是洪秀全金田起義後。但就地正法不是針對太平軍,而是對付地方的土匪、大盜等嚴重影響地方穩定的不法分子。
  • 大唐監察御史、刑部侍郎
    卻很少有人談起,韓愈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為陽山縣令;50~57歲,先從裴度徵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4月11日,記者專程趕往孟州市,在這裡,聆聽了這如雨如絲一樣的故事……  彪炳史冊 氣勢恢弘  4月11日下午,天空陰雲密布,時而落下幾滴雨點。15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孟州市區西6公裡處的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