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們常說考博易、讀博難?博士生:不懂我的艱難

2020-12-27 帥小西De

為何人們常說考博士容易?

因為這個"人們"已經很久沒有關注博士生,形勢變化很快,之前的"常說"已不是常態。

在我印象中,和"人們常說"不同。之前、如今讀博士都不容易。從最初畢業的18位博士到如今的80餘萬,99%以上的博士都有自己的辛酸淚。

-博士生入學考試-

比如,20年前博士畢業不強制要求發表幾篇英文學術論文。但是,那個背景下博士生人數少,想讀博入學、畢業都不容易,而且當時核心期刊比如今不少"水刊"質量要高不少。在閱讀文獻時,我們會發現博士前輩們的論文寫作非常嚴謹、紮實。

和我的導師聊過這個話題。他讀博時已是碩士畢業,入職某雙非大學任教2年後的事情。當時,為了自己的夢想,去浙大讀博、一年就回一次。他愛人一個人帶孩子非常不容易。博士畢業後去985大學任教後,錯過孩子童年的他對家庭、孩子很愧疚。

他們考博士時,英語要求不低,淘汰了非常多的考生。而且,當時博士生導師數量不多,博士招生名額更加少,在這個過程中想要被一個導師招收,得是同批人中非常優秀的。不少人讀博的最大特色是"自己帶項目"去讀博。

2015年以後,國內高校博士招生緊縮、申請-考核制力推之後,想要"考博"成功的難度更大。記得我們專業10多年前是11個博士生指標,如今博士生導師數量翻倍後,招生計劃是15個,沒有足夠經費、學術業績不達標的博導是無法招博士生的。

部分大學推免生直博不佔導師博士招生指標(算碩士),這是為何部分導師期望自己的推免生直博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是直博生課題延續性高、容易出成果。不過,5年內直博畢業的壓力非常大,學生自己尚未清楚未來目標時不建議輕易選擇。

另外,名校博士招生除了看個人的科研成果、潛力,申請-考核制還會有本科院校層次的限制,比如不少985大學要求本科高校至少是一本以上。同樣,很多學校也在同步限制同等學歷考研。"本科學歷"的重要性將逼迫很多考學生高考復讀。

不過,中科院體系、出國讀博的限制少很多,關鍵是看個人能力是否突出、導師是否願意接受。提前溝通導師佔指標已是大家的常見套路,有"忽悠導師"聯繫幾個學校的,也有"忽悠學生"導師答應幾個考生的,誠信就這樣一步步遠離。

為何人們常說讀博士難?

不止人們常說讀博難,博士生自己也感覺如此。

博士作為我國的最高學位,想要獲得哪能很簡單呢。就算是如今博士畢業的延期率高達2/3,還是被人們說"水"。"嚴出"是很多人的呼聲。

記得我們讀博時,導師挺好的,逼著我們往前走。讀的時候肯定沒這個感覺,還覺得導師在"壓榨"我們。等自己畢業工作後,發現別人不等我,不努力前行就會被甩開。

同時,博士難在於畢業難,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論文要求。而且,導師、學科的要求會比學校的高不少。也許,反過來會不同,導師要求簡單、學校要求難,大家就不會覺得導師故意為難學生。

讀博期間,年齡不小,很多人已婚或有小孩。生活的壓力也會增加博士畢業的難度。我們專業就有個女博士,日常帶著2歲多的小朋友來實驗室,晚上哄完小朋友還會看書到兩三點。但是,成果同樣突出,預計今年12月畢業的她將去一所211大學任教。

另外,很多導師其實同意自己的學生早點畢業。但是,沒什麼成果,就算畢業後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當然,少1-2個篇論文,也可以提前畢業後做2年博士後累積成果,進入更好的平臺工作。

相對來說,4年學制的博士大背景下想要比其他人更優秀,關鍵就是看誰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一定的天賦。讀博不脫層皮,是無法畢業的。這點和高考很像,只有經歷過的同學才懂其中的艱辛和幸福。

讓你放棄讀研、讀博的原因是什麼?難畢業,還是已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相關焦點

  • 為何女生讀研的很多但考博的卻寥寥無幾?讀博是否男生更有優勢?
    為何女生讀研的很多但考博的卻寥寥無幾?讀博是否男生更有優勢?應該說,本科畢業後,考研是女生很不錯的一個選擇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考編,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不過,研究生導師在錄取研究生的時候卻不怎麼願意錄取女生,這是因為她們基本上不怎麼願意讀博,反而男生考研更有優勢,考博的概率也更大。那麼,為何考研的女生很多,錄取為研究生的女生大都不願去考博?為何考博的人裡只有男生居多呢?為何考研的女生越來越多,但絕大多數的女生不願讀博?
  • 高學歷分子優勢明顯,但為何許多研究生上岸以後,卻不考慮讀博呢
    高學歷分子優勢明顯,但為何許多研究生上岸以後,卻不考慮讀博呢人們常說,讀書改變命運。雖然並非所有的讀書人都能前途光明,但在大概率上,這個理論是非常正確的,通常情況下,高學歷的人才往往更吃香,接觸的東西也更高層次,潛移默化下影響未來的軌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改變命運,但很多人也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就是很多研究生在考研成功以後,卻沒有想過讀博士,這主要是3個原因導致的。
  • 碩士畢業後,為何多數人選擇直接就業,而不是讀博?導師這樣說
    我們常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時機,考研何嘗不是?若高考失利被普通院校錄取,在學校中奮發圖強努力考研,考入名牌大學,依舊可以「光宗耀祖」。更何況「畢業即失業」已成本科畢業生的「代名詞」,你不考研,難道要去當炮灰嗎?
  • 讀博真的是一件好事 | 上海交通大學新傳考博經驗
    大家好,我是moon。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名博士生。開篇,我想告訴大家:讀博一定是一件好事!下面我將從考博心態、考博歷程以及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作為參考。我不知道大家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來考博,但是我自己就是覺得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沉澱,認為自己有很多東西都還不懂,所以想要繼續學習。同時,我還相信學習是所有事情中回報率最高的,只要你願意學習並努力,總會有收穫的,而這個收穫對你來說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體驗。
  • 為何說去同濟大學讀博更合適29歲的你,而不是去高職院校任教?
    小西的觀點比較直接,同濟大學讀博更有利於你個人的發展。若是你說的某個省級示範中學或某個偏遠區域的二本、三本院校,也許我還建議你考慮下家庭因素、學科類型、職業規劃等因素,但是高職院校真的不太推薦。以小西接觸的幾個高職院校的老師來說,收入和福利還可以,但是不太穩定,和每年招生的生源緊密相關。
  • 科學網—不要輕易選擇讀博
    我覺得,如果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就去討論要不要讀、為什麼讀、讀博之後如何就業,就會偏離方向,也會遠離問題的核心。 ■郭英劍 前段時間,有關博士到中小學任教的事情被媒體炒得很熱。我對此作了一點分析。去年我寫過一篇文章,談到讀博很艱難、靠什麼才能堅持。應該說,這都是針對那些已經進入了博士大門的人的學習、就業狀況來說的。
  • 分配任務,逼寫論文,為何很多研究生導師想讓學生繼續讀博深造?
    為何考研的人很多而讀博的卻極少?導師們為何更想讓學生考博? 在考研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能夠從普通本科逆襲到985大學讀研自然是大部分的考研黨特別想要達到的事情。而每年考研的人都很多,但是讀博的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沒有讀博的打算。
  • 我的清華新傳考博路:幸運都是一時的,努力才是常在的
    在考博之前,我的思維一直在應試教育的框架裡,認為認真完成作業就會有好成績、有了好成績自然能繼續往上讀。是的,那時候的我思維線性而單純,覺得一切都會順理成章地獲得。直到我開始準備考博,才發現這件事其實非常難,它不能夠用線性思維,或者我們通常說的「努力就能考上」的認知框架來思考。
  • 關於報考清華大學法學院2020年博士生資格審查的通知
    淺談選擇博導的攻略考博過程中與導師有關的事宜大解答我三年的考博經驗與教訓——考博難不難中科院院士:最讓人討厭的十種研究生導師都有啥?胡適:天下絕沒有白費的努力考博中的「公關」 與「公平」 考博如何突破英語這道關?廈大教授談如何讀碩讀博:研究生須多讀書,敢於質疑權威!
  • 我的清華新傳考博路:幸運都是一時的,努力才是常在的
    直到我開始準備考博,才發現這件事其實非常難,它不能夠用線性思維,或者我們通常說的「努力就能考上」的認知框架來思考。考博和考研有相似之處,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他們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1考博的「難」,難在哪在考博之前我經歷一段漫長的糾結焦慮期。一方面,我的碩士同門中有5個人意向讀博,這意味著我們如果都留在本校跟著碩士導師讀是不可能的。一定有人要考出去,或者被淘汰。
  • 研究生導師都勸自己碩士讀博?並非如此,部分學生想讀導師也不要
    作為研究生導師,小西建議過不少碩士生繼續讀博,並非是留在自己課題組,而是將不少學生推薦到更好的平臺和導師。之前,小西也曾多次聊過讀博的話題,在有學生向我諮詢讀博疑惑時,我常說的一個問題是"你讀博想要得到什麼"。
  • 博士生為何就業困難?985讀博生選擇當老師,這幾點原因要重視
    考公務員一旦錄用就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讀博和讀研的學生只能在深造畢業後再找工作,畢業後的博士生和研究生在眾多人的眼中可謂是香餑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博士生和研究生畢業後真的好就業嗎?從這組數據中就可以看出,博士生就業問題嚴峻,在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困境下,我國的讀博生還擴招了18.9萬人,這讓原本就業形式嚴峻的博士生更加困難。大多數讀博生在畢業後選擇了在學校當老師,而不是進行科研工作,這是因為什麼呢?
  • 知點考博,專門針對名校考博的輔導機構
    現在考研究生的多,考博的其實也比較多,而且資源信息更少,那怎麼找靠譜的考博輔導班呢,知點學派新祥旭考博輔導機構做了十幾年,考博師資都很優秀,考博的流程和考試出題基本都是學校自行安排,所以有對口院校專業的博士生來指導會事半功倍,知點考博的師資都會經過考核,首先身份的真實性,然後專業素質水準,另外授課方式及思路等方面,所以如果大家誰有想考博的可以諮詢下知點考博輔導機構。
  • 考研成功後,還要不要考博?多數學生放棄讀博,過來人道出真相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其中,考研成功後,還要不要考博?多數學生放棄讀博,過來人道出真相!話不多說,趕緊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第一點:考博士的門檻太高了,直接卡住很多學生考博士和考研究生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考博士的難度要更高一些,因此不少學生最後會選擇放棄繼續讀博!
  •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最長讀博十八年,博士畢業太難了
    當下的碩士和博士無論是從錄取率還是報名率都是逐年遞增的情況,不過對於博士來說,一直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博士進去容易出去難。形容的就是考博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是想要畢業真的很難。近日,東北大學的官網上更新了一則《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是清退了52名博士生研究生的名單。
  • 考博難還是考研難?
    說完碩士生的幾種就讀途徑,我們現在來說說讀博的幾種途徑。全日制的博士最常見的就讀方式就是考博,考博的形式分為兩種一種申請考核形式,一種是考試的形式,報考條件一般是碩士畢業或者本科畢業五年以上的同等學力者。還有就是碩博連讀和直博,直博普遍於985院校。
  • 現在都是怎麼考博的,考博難不難
    現在不僅是考研熱,也是考博熱,很多讀研的同學,都在考博士,幾年前考博士還是很容易,但是現在基本上是申請考核制,申請考核制就需要很多硬性指標了,比如學校要求,當然最重要的是論文要求。有很多在碩士期間是沒有論文的,沒有論文就是考博比較艱難了。
  • 超千名博士生被清退,還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
    超千名博士生被清退,還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中弘:莫虛!有我們在!01.為什麼讀博難?為什麼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為什麼被清退?讀博那麼難嗎?難到15年沒有畢業?03.如何化解讀博難與讀博優勢之間的矛盾
  • 博士擴招學歷貶值,你還選擇讀博嗎?
    再怎麼擴招,名校和好專業一樣擠破頭,考博人數也是年年新高。我倒是覺得你思考讀不讀還不如思考要不要轉專業,考研或考博是一個轉行的最佳時機,從勸退專業到讀熱門專業,這當然是值得的。話說回來,研究生和博士生擴招很可能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或者增加科研行業的廉價勞動力,畢竟教授們也需要很多幹活的學生。
  • 讀MBA後可以繼續考博深造嗎?
    MBA畢業能讀博士嗎?如果考博士的話,選什麼方向、專業、學校比較好?可以報考,符合考博的要求即可報考,要求如下: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三、身體健康;報考博士生的年齡一般不超過四十五周歲,報考委託培養的考生年齡不限;有兩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同等學力考生比較特殊,有其他考試科目要求,考博不得跨學科報考,且一般應報考委託培養博士生,所以這裡就先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