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記丨紐約老婦人因貧偷麵包,市長譴責市民冷漠,這是個假故事

2020-12-15 騰訊網

這是一個「眾人希望它真,但目前沒有史料能證明它真」的故事。

問:下面這個故事耳熟能詳,但是故事的真實性可以談談嗎?可以考證一下嗎?

故事:

在上世紀美國大蕭條時期,那是1935年的冬天,在紐約市一個窮人居住區內的法庭上,正開庭審理著一個案子。一位60多歲的老婦人因為偷了麵包被告上法庭,她衣衫破舊,滿面愁容。

法官問她:「你偷麵包的動機是什麼,是因為飢餓嗎?」

「是的。」老太太抬起頭,兩眼看著法官,說道:「我是飢餓,但我更需要麵包來餵養我那三個失去父母的孫子,他們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餓死。他們還是一些小孩子。」聽了老太太的話,旁聽席上響起嘰嘰喳喳的低聲議論。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嚴肅地說道:「肅靜。下面宣布判決。」說著,法官把臉轉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須秉公辦事,執行法律。你有兩種選擇:處以10美元的罰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一臉痛苦和悔過的表情,她面對法官,為難地說:「法官大人,我犯了法,願意接受處罰。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會去偷麵包。我願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個小孫子誰來照顧呢?」

這時候,從旁聽席上站起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說道:「請你接受10美元的判決。」說著,他轉身面向旁聽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進去,說:「各位,我是現任紐約市市長拉瓜地亞,現在,請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付費,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祖母去偷麵包來餵養孫子的城市。」

片刻,所有的旁聽者都默默地起立,每個人都靜靜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長的帽子裡,連法官也不例外。老婦人看到這個場面,雙手捂面哭了出來。

——————————

文 / 丁錯

先說結論:

這是一個「眾人希望它真,但目前沒有史料能證明它真」的故事

故事裡提到的「紐約市市長拉瓜地亞」(一般寫作拉瓜迪亞),指的是Fiorello Henry La Guardia(1882-1947)。他在1934-1945年期間擔任紐約市長。這位身高不足1.6米的共和黨人,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市長之一,在1930-1940年代深受紐約民眾的喜愛。今天的紐約,尚有許多建築物如機場、公園以他的名字命名。

圖:Fiorello Henry La Guardia

「拉瓜迪亞與偷麵包老婦人」這個故事,在英文網際網路上的廣泛傳播,大約始於2001年。筆者使用「La Guardia」、「1935」、「Ten dollars」等關鍵詞進行組合搜索,沒能在2000年之前的英文網絡中找到結果。但在2001年,有多個以傳播福音為宗旨的英文網站講述了這個故事。所有網站均指明這則故事出自美國神職作家布雷南·曼寧 (Brennan Manning)在1990年出版的一本著作《The Ragmuffin Gospel》。

圖:2001年某英文網站截圖

2001年之後,「拉瓜迪亞與偷麵包老婦人」的故事,在英文網絡世界已隨處可見。很快,這個故事也傳入了中文世界。《讀者》雜誌2002年刊登了一篇文章《請為你的冷漠付費》,完整轉述了故事的主要情節,但略去了資料出處。隨後,這則故事在各類日報、晚報、文摘報、選刊中全面開花。再然後,故事又進入了《中學生滿分作文一本全》、《寫作大素材》之類的教輔圖書之中。

圖:《讀者》雜誌截圖

因為太具雞湯味,「拉瓜迪亞與偷麵包老婦人」這則故事在網絡世界傳播開來之後,即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著名的事實查核網站Snopes,有一批擅長就各種傳奇故事做出驗證或闢謠的用戶。其中就有一項針對「拉瓜迪亞與偷麵包老婦人」故事真實性的專門調查。

按照英文網站的說法,拉瓜迪亞的介入,不但讓偷麵包的老婦人免受10天的拘役,還以「懲罰冷漠」的名義,為她籌集到了47.50美元的捐助,且於次日得到了紐約報紙媒體的報導。但查證者翻閱了「拉瓜迪亞的傳記和1935年1月以來的紐約報紙」,沒有找到任何相關或可能相關的內容。

查證者另尋路徑。按照英文網站的說法,這則故事引自神職作家布雷南·曼寧的著作《The Ragmuffin Gospel》。查證者前往書店找到了這本著作,發現布倫南·曼寧在注釋中提供的故事出處是另一本書。查證者找到了另一本書,然後發現書中注釋指向了另一本已經絕版的著作,1988年出版的《Best Sermons 1》。再然後,查證者給書的作者James N. McCutcheon打去了電話。McCutcheon告訴他們,自己沒有編造故事,而是「在某個地方讀到了拉瓜迪亞的這則軼事,然後在布道時引用了它,但已經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讀到的了」。

沒有辦法,查證者們只好再度折回,去報刊資料和人物傳記中尋找線索。在拉瓜迪亞的傳記和1930年代的《紐約時報》裡,他們找到了拉瓜迪亞「會穿上司法袍,在地方法院的法官席就坐」的證據。在當時,拉瓜迪亞作為紐約市長被賦予了這項特權。1934年7月的一篇報導說,拉瓜迪亞曾前往傑斐遜市場法院,在那裡從上午9點55分坐到了下午2點30分,且聲稱在接下來的幾周裡,他計劃要在紐約的每間法院裡,如此這般地度過一天(但沒有材料證明他確實這樣做了)。

再然後,有讀者提醒查證者,在1944年由Bennett Cerf編寫出版的幽默集《Try and Stop Me》中,已存在「拉瓜迪亞與偷麵包老婦人」這個故事。也就是說,「在拉瓜迪亞尚擔任紐約市長期間,這則故事就已在紐約民間流傳」。

圖:《Try and Stop Me》封面

以上,是事實查核網站Snopes用戶對「拉瓜迪亞與偷麵包老婦人」這則故事的基本查證。

使用谷歌圖書進行檢索,可以知道《Try and Stop Me》中的相關記載,在該書1944年版的第269頁。值得注意的是,這本幽默集裡沒有提供事件發生的時間;偷麵包的不是老婦人,而是一個窮困潦倒的老男人(a trembling old man);老男人也沒有說自己有飢腸轆轆的孫子需要養活。其他情節——拉瓜迪亞替老人繳了10美元罰款,又以「這個城鎮的男人必須偷麵包才能生活」為由對法庭上的每個人罰了50美元,最後讓老人帶著47.5美元離開——則與日後的流傳大體相同。

但是,1944年的《Try and Stop Me》中有記載,並不意味著「拉瓜迪亞與偷麵包老婦人」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同樣使用谷歌圖書進行檢索,可以在1931年出版的《The Reader's Digest》月刊第20-21卷的第40頁、1932年出版的《The Survey》第67卷的第266頁中,見到情節幾乎完全相同的「市長與偷麵包老人」的故事。但故事的主角,不是1935-1945年間擔任紐約市長的拉瓜迪亞,和偷麵包的老婦人。而是在1897-1904年間擔任俄亥俄州託萊多市(Toledo)市長的塞繆爾·瓊斯 (Samuel M. Jones),和一位沒有工作沒有存款的老男人。

圖:谷歌圖書的搜索結果

《The Reader's Digest》(讀者文摘)創刊於1922年,是一本家庭向的文摘月刊雜誌。在該雜誌記載的故事裡,託萊多市長塞繆爾·瓊斯對窮困潦倒的老男人說,「你不是從社區機構偷的東西,而是從個人那裡偷的,所以,我只能對你處以罰款10美元」,同時從衣兜裡掏出10美元替老人繳了罰款。然後,他要在座者每人拿出50美分給老人,理由是「眾人生活在同一個小鎮上,這個老男人卻必須靠偷竊雜貨才能吃上飯」,這是眾人的恥辱,是針對冷漠的罰款

圖:《The Reader's Digest》雜誌創刊封面

塞繆爾·瓊斯是否真的做過這種事,同樣難以考證。也許,在他和拉瓜迪亞之前,這個故事還有更古老的版本。

民間流傳「塞繆爾·瓊斯與偷東西老人」的故事,並非偶然。在1900年代,塞繆爾·瓊斯是美國市長中的傳奇人物。他早年經商時,曾在公司內部推行一條法則「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do unto yourself」(像善待自己一樣善待他人)。從政成為市長後,他又將這一法則用在了市政事務上,致力於為民眾建立免費的幼兒園、公園、遊樂場、浴池,為工人維護八小時工作權利,乃至於搶奪警察的警棍。這些作為,為他贏得了「Golden Rule Jones」的美名。

圖:塞繆爾·瓊斯

人性不分國界,都是相似的。古代的中國人,喜歡將各種無私辨冤的故事附會在包青天身上。1900-1930年代的美國人,也喜歡將各種愛民故事附會在塞繆爾·瓊斯身上。再後來,紐約市長拉瓜迪亞在大蕭條期間的所作所為,讓他成了美國人心中新的模範市長。原本附會在塞繆爾·瓊斯身上的愛民故事,又自然而然地轉移到了拉瓜迪亞身上。

所以,故事本身或許不真,但故事裡潛藏的萬千心流,無不期望它真。

參考資料

http://www.sermonillustrations.com/a-z/g/grace.htm

https://bible.org/series/25%27%29.?page=919

https://www.snopes.com/fact-check/laguardian-angel/

https://edition.cnn.com/2013/02/20/opinion/sharp-readers-digest/index.html

https://aoghs.org/petroleum-pioneers/golden-rule-jones-of-ohio/

相關焦點

  • 短史記丨紐約老婦人因貧偷麵包,市長譴責市民冷漠,這是個假故事|網...
    說著,他轉身面向旁聽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進去,說:「各位,我是現任紐約市市長拉瓜地亞,現在,請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付費,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祖母去偷麵包來餵養孫子的城市。」片刻,所有的旁聽者都默默地起立,每個人都靜靜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長的帽子裡,連法官也不例外。老婦人看到這個場面,雙手捂面哭了出來。
  • ...偷東西|網傳|短史記|流言|拉瓜迪亞|the reader's digest|紐約|...
    說著,他轉身面向旁聽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進去,說:「各位,我是現任紐約市市長拉瓜地亞,現在,請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付費,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祖母去偷麵包來餵養孫子的城市。」片刻,所有的旁聽者都默默地起立,每個人都靜靜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長的帽子裡,連法官也不例外。老婦人看到這個場面,雙手捂面哭了出來。
  • 「窮大學生」偷外賣被刑拘?警方通報:有固定收入,偷外賣為了...
    李某某供述,今年5月,他叫的外賣被偷過一次,此後便起了報復之心,下班後看到小區門口的外賣,有什麼就偷什麼。大概一個月的時間,他偷了10多次,具體食物已經不記得了,每份外賣金額在10元至20元不等。李某某對自己多次盜竊的事實供認不諱。因李某某涉嫌盜竊,被南京雨花臺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 德國米其林餐廳店主發布辱華言論 杜塞道夫市長譴責:感到憤慨
    5月19日,杜塞道夫市市長託馬斯·蓋澤爾以「譴責對中國市民的種族主義」為題在市政府官網發表聲明。△蓋澤爾 市長與馮海陽總領事在2018年 中國節上 觀看茶藝表演(聲明附圖)參考譯文杜塞道夫市市長託馬斯·蓋澤爾譴責對中國市民的種族主義在一家餐廳通過社交媒體要求中國人不要登門引發軒然大波後
  • 花旗銀行高管角逐2021紐約市長
    來源:新浪財經文|劉碩美國東部時間10月17日,再過幾個月,紐約市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任期將滿,不再繼續擔任紐約市市長-這個全球金融中心重鎮領導者的位置。深受疫情惡化影響的紐約市,誰能在2021年市長選舉中掌舵?
  • 《老友記》慘遭下架,紐約市長女兒被捕,他多年的秘密終於藏不住了!
    相信細心的你已經發現了重點,身為白人的紐約市長的女兒,是一名黑人。這就不得不提到,紐約市長白思豪那段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現在的美國種族歧視問題雖然引發轟動,但遠沒有紐約市長白思豪出生的年代,1961年那樣嚴峻。白思豪,英文名Bill de Blasio,出生於紐約的知識分子家庭。
  • 市長信箱投訴 三成市民匿名-
    日前,一位市民在給市長公開電子信箱來信中這樣寫到。市政府值班室副主任葉兵昨日對記者表示,將採取措施保護反映情況的市民,對打擊報復者查實後將嚴肅處理。  市長公開信箱自今年3月正式運行以來,已逐步成為政府了解民意,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重要渠道。目前,包括區縣政府公開信箱在內,一周要收到市民700多封來信。  「無效郵件少了,但是匿名和聯繫電話不對頭的來信卻增多了!」
  • 偷東西無罪,被偷的有罪?還有多少奇葩思維在控制我們的生活?
    先說偷外賣學生本人吧!自己的外賣被偷了,就要去偷別人的外賣,還偷順了手。這算什麼?自己外賣被偷,可以報警維權,可以加強對外賣的監控,抓住偷自己的那個人,送他進去反省。自己被偷就可以偷別人的,那還要法律和警察幹什麼? 不但如此,還偷順了手,還認為偷東西不是犯罪,這水平,是如何考上名牌大學的?
  • 迪士尼嬰兒車內物品總失竊,嫌犯為年卡老婦人,稱:偷東西是愛好
    警方隨後在監控視頻中發現一個老婦人的身影,並且出現的時間跟案件發生的時間都差不多,其中還有一段視頻拍攝到這個老婦人作案的全過程,隨後警方就確定了這名老婦人的身份,就是持有年卡的遊客沈某。目前警方在沈某家中將被盜取的東西全部找到,據沈某表示,她自己就是心態不好,將東西偷了放在家裡她有滿足感,但自己並沒有用過,偷東西純屬個人愛好,隨後警方將沈某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
  • 城市| 與紐約歷史文化交融的高線公園
    、野生景觀、人造庭園的空中花園High Line Park,波斯託站在高線公園上聲稱「這就是紐約」,並形容它「既醜陋又有趣」 。高線公園望去雖然醜陋,但它的誕生確是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且與曼哈頓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在許多人眼中它是美的,且備受紐約居民的呵護。 原建於30年代的High Line高架貨運鐵路運行至50年代後,因公路的發達而遭荒廢。
  • 紐約市長急了!連續3天怒懟川普:你到底在做什麼?
    面對兇猛的疫情,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紐約州為疫情「重大災區」,紐約證券交易所因疫情於3月23日起暫時關閉交易大廳,美國軍隊開進紐約 ……這也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因為公共衛生的威脅下宣布進入重大災難狀態,此前只是因為颶風、地震、龍捲風等自然災害宣布過災難狀態。或許你很難想像,紐約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發達城市,怎麼會這樣?可事實就是事實,紐約的檢測難、口罩缺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 臺中市長盧秀燕不畏權勢譴責軍方橫衝直闖
    臺中市長盧秀燕21日對軍方表達抗議,對選擇在臺中一中門口當集合地點,深表遺憾,今早也在市政會議表揚阻擋防疫車到校園接發燒者的學務主任與教官,全場官員以掌聲鼓勵,避免引發師生暴露在感染風險的疑慮。要接疑似新冠肺炎確疹者的地點,竟選在逛街人潮眾多的一中商圈裡?盧秀燕上午市政會議前受訪時表示,「向軍方表達抗議!」
  • 解密:《史記·孔子世家》為何說孔子「貧且賤」?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因為這句話在「及長」前面,因此說的應該是孔子小時的事。「貧」是貧窮,說的是家境。「賤」是地位低下,說的是階級。總之是出身不高。失去了家中支柱,孔家因此衰落下去,以至於變成了「貧且賤」的處境。《論語》記載,孔子曾經很坦然地提起過自己小時候地位的「賤」。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 《史記》中一大漏洞,我們從小聽過的故事,竟然是司馬遷編造的
    武品文史|文【本文共 2134個字,11 張圖片】《史記》中一大漏洞,我們從小聽過的故事,竟然是司馬遷編造的圖: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句話,出自司馬遷所撰寫的《史記·商君列傳》裡面,千百年來傳誦不絕,是一個非常富有教育意義的好故事
  • 紐約市長欲破例謀求三連任 華人社區褒貶不一
    紐約市長彭博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美國《明報》報導,已連任兩屆的紐約市長彭博10月2日宣布角逐明年底的市長競選,此舉將突破紐市法律對市長任期兩屆的限制,必須修法。彭博有意競選第三任的消息傳出後,在紐約華人社區掀起不少波瀾,支持者與反對者都大有人在。  影響其它各職位參選人  紐約市議員劉醇逸表示強烈反對,認為這是極其不民主、不公正的。
  • 因支持強制口罩令 美國一市長遭市民威脅後辭職
    (GETTY IMAGES)海外網12月16日電 美媒報導稱,因公開支持強制口罩令後受到威脅,美國堪薩斯州一名市長於周二(15日)宣布辭職,並立即生效。據《今日美國》消息,道奇市市長沃肖(Joyce Warshaw)出於對自己安全的擔憂,於15日辭職,立即生效。
  • 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淺談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它由30多個相對獨立的官場故事聯綴起來,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雜小吏等,開創了近代小說批判現實的風氣。《官場現形記》是晚清譴責小說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孽海花》的主要內容把故事和真實結合在一起,塑造個人與社會歷史命運更緊密結合的人物,把小說提高到歷史哲學的地位。作者在文中更注重表現諸多政治事件的內在聯繫及其發展趨勢。 以上就是對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簡單梳理,在看完知識點之後,趁熱打鐵,練練手吧? 【例1·單選】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偷車、藏大麻、反5G,疫情反彈的時候,法國新任市長們紛紛「搞事」?
    會見市民不戴口罩,前總理被群嘲還記得上周我們在向大家介紹法國2020年市政選舉時說過的一句話嗎?「精彩的永遠在市長們上任之後。」這不,才剛剛正式上任一天,法國新市長們便從各地傳來各種新聞,果然「不負眾望」。
  • ...冠病毒 因只關注中國而忽視了;泰國最快在10月前後向中國遊客開放
    每經編輯:王鑫1丨紐約市長:紐約市已發現100例小兒炎症症候群病例 其中55例檢測出新冠病毒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5月14日,紐約市市長德布拉西奧表示,紐約市現在已經有100例檢測出小兒多系統炎症症候群此前紐約市政府表示,已經有1人死亡。2丨香港教育局譴責「高考」歷史題美化日本侵華:嚴重傷害國民感情,要求考評局向公眾交代據香港教育局消息,在14日的香港「高考」歷史試卷中,出現了立場歪曲、傾向性極強的一道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