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汙染」近些年來一直是全球化討論的熱點話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經濟產業發展及居民日常生活已經愈發深受汙染問題影響。
以農村汙染為例,近些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揚塵汙染問題趨於嚴重;在大多數農民尚未培養環保意識的背景下,因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汙染問題日益加劇;化工、冶煉、養殖等重汙染行業因排汙不達標而導致的鄉村汙染呈愈演愈烈之勢。
針對農村出現的種種汙染現象,有不少專家高談論闊、侃侃奇談,在提出可行性建議的同時,也指出一系列的問題。據了解,農民對於專家的看法與建議也褒貶不一,有的深受農民支持,而有的讓人大跌眼鏡,忍不住吐槽。
這不,最近有媒體曝出北大的一位專家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論文內容提到,我國農村燒火做飯與取暖會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對於這樣的觀點,經過媒體的報導之後,立即引起了網民們的熱議。
有網友認為,既然能夠在國際權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那這位教授也一定是經過科學研究猜得出如此結論的;而有的網友則不是十分認同,畢竟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從貧困時期過來的,在物質資源極度匱乏的局面下,燒火做飯可是養活了數以億計的農民,怎麼現在一句話就進行全盤否定呢?
想必不少80、90後的農二代對於這樣的觀點也不敢苟同,小時候圍著灶臺燒火做飯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對於農村人的生活方式,我們不禁要反問一下這位教授:把農村汙染的問題扣在燒火做飯與取暖上,如此大的「帽子」是要讓農村全面禁止「燒火做飯」嗎?基於小編對於農村的了解,有如下3點疑問:
燒火做飯的農戶數量大大減少,天然氣入戶加速推進
就以農村當前的現狀而言,許多農戶在建新房之際不會再建灶臺,而是用天然氣或液化氣取而代之。以小編家鄉為例,尚且還在燒火做飯的多是以老一輩人為主,年輕人幾乎都不再燒火做飯,在這種現狀之下,農村PM2.5的主要汙染源難道真的是燒柴嗎?而且,國家推動的天然氣入戶工程明顯超預期,燒火做飯產生的濃煙汙染較之前相比已經大大減少,怎麼還能如此被扣「帽子」呢?
散煤取暖被取締,因取暖所造成的汙染已大大減少
如今,農村的取暖方式無外乎2種,在天然氣取暖尚未普及的狀況下,要麼是用電取暖,要麼是清潔煤取暖。用電取暖,自然是耗費電能不排放汙染氣體;而用清潔煤取暖雖然還會釋放氣體,但汙染已經大大減少。如果說取暖會產生大量PM2.5汙染,恐怕也會遭受到農民朋友們的反對。
退一步講,即便燒柴做飯產生的汙染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就當前的現狀而言,又有多少留守老人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改變這一幾千年來沿襲至今的傳統習慣呢?如果因PM2.5汙染就全面禁止農村燒火做飯,那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呢?
況且,導致農村環境汙染的主要問題是「燒火做飯」嗎?我們不禁要打一個大問號!在燒火做飯屢屢被扣汙染的「帽子」之際,又有多少人考慮過老一輩人心裡的感受呢?麻煩這些專家學者們給老農民留一條生路吧!不要再拿「燒火做飯」來說事兒了!
最後,小編想問一下大家,對於這位教授在論文中提到的觀點,你又是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