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挨過的打都成了孩子心裡的刺,棍棒教育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2020-09-05 快樂小神仙S

很多中國家長認為,「打孩子」很正常,比如孩子不聽話,撒謊,不寫作業,或者考試沒考好等等……家長輕輕打兩下以示懲罰,可以看做是父母與孩子間的遊戲,但很多家長是真打,打得孩子痛,打得孩子哭,這就是暴力了!

近日網傳一則視頻,一男子用衣架暴力抽打3名女童,現場慘叫哭聲不斷,孩子跪地求饒但暴行仍未停止甚至更加打的兇狠!

三個小女孩被要求跪在地上等著挨打,男子說著方言先持續抽打紫色裙子小女孩小腿,小女孩痛的滿屋跑躲在桌子底下也不能倖免。接著男子又繼續抽打紅裙小女孩的後背和小腿,小女孩用手擋反而打的更兇了。

最後男子走向躲在角落的白綠裙小女孩,暴抽小腿,小女孩本能的迅速在地上爬行躲避,屋裡撕心裂肺的哭聲不斷,男子卻沒有絲毫心軟。短短兩分鐘視頻令人無不揪心。看到男子用衣架暴打3名女童,女孩跪倒在地尖叫求饒仍慘遭毒手。

部分網友表示自己小時候就是這麼經歷過來的,被家長被老師毆打,那種恐懼和痛感仿佛還是昨天。

章子怡看到後發聲:&34;我居然看見有人說父母這樣打孩子是正常的家庭教育?&34;這不是相當一部分中國家長的常態嗎?&男子暴打三名幼童,用衣架狠命抽打章子怡張馨予譴責虐童孩子需要棍棒教育嗎挨父母打對人生的影響#

關注評論轉發@快樂小神仙S拒絕以愛之名毒打孩子,拒絕虐童,拒絕暴力!

相關焦點

  • 從小被打大的孩子,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區別不止一星半點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以前的孩子是被父母打出來的,現在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曾經一些傳統的教育理念也都得到了摒棄,其中就包括棍棒教育。現如今,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被孩子氣的半死,但不管怎樣,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都不會動手去打,父母更喜歡用語言去教育。
  • 打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你想像不到,這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身邊,很多家長將「不打不成才」的育兒理念貫徹到底,縱使現在很多人覺得孩子不一定要打,講道理也是可以教好的情況下,旁人看到孩子調皮,還是會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就是打出來的!打就打了,又沒打壞,還不是為你好!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長記性!何必跟他講道理!
  • 可以對孩子"棍棒教育"嗎?孩子只要犯了這3個錯誤,該打就打
    很多國人在了解到國外打孩子犯法後,每次想要動手時就有些猶豫,總擔心棍棒教育是錯誤的,怕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的就是孩子犯錯後是否該打的話題。對於孩子這樣的表現,很多爹媽都想通過棍棒教育讓孩子長記性,但是又有點心疼下不了手。一般來說,若是孩子犯了下面3方面的錯誤,別猶豫,該打就打。
  • 棍棒教育已「過期」,家長們,不要以愛為藉口毀掉孩子的一生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狀元們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這段話很好的詮釋了愛和成績的關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但「棍棒教育」真的可以成就一個學霸嗎?
  • 國際不打小孩日:讓棍棒教育的惡性循環在我們這裡終止
    ,它對孩子的傷害後果遠遠大於對他們的「教育效果」,大多數人也都基本上摒棄了這種充滿暴力的行為,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家長,要麼對「棍棒教育」深信不疑,要麼則對它持猶豫不決的態度。它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難以磨滅,並且由於言傳身教的影響,還很有可能會禍延到下一代,形成教育的惡性循環。
  • 「挨打長大」和「沒挨過打」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肉眼可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的家長覺得打孩子不過是一種教育手段,並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據統計,90%的孩子小時候都被父母打過。很多孩子提起童年陰影都是被父母痛揍的經歷,並且這個陰影有可能伴隨著他們一生,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 再見,棍棒教育!暴力教不出理想的孩子
    暴力教不出理想的孩子原創作者|方一雲南一十歲男童因偷盜母親的錢物,屢教不改,母親一氣之下把男孩子捆綁在電動車後面拖行,孩子被拖得滿臉是淚,聲嘶力竭,這個行為被路人看到後拍成視頻發送到了網上,在進行勸阻時,母親坦言,已經進行這樣的拖行教育有三天了,交流過程中,母親除了對孩子屢教不改的懊惱,言談之間對孩子顯得十分冷漠。
  • 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該怎麼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孩子們的成績對於家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市面上才會有那麼多補習班的存在,在成績成為衡量一個孩子好壞標準的社會中生存,這是孩子和家長共同的悲哀。孩子的成績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痛,那麼孩子的成績到底怎麼才能提高?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 「棍棒教育」與「幸福教育」下的孩子,十年後差距有多大?
    當愛的方式錯了,無論有什麼理由,毋庸置疑都是一種傷害。 小瑞的遭遇更像是重新揭開了「中國式棍棒教育」這道腐朽且令人傷痛的傷疤。 多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起初喜歡好言哄騙,接著是大聲呵斥,最後竟然演變成拳打腳踢,以至於孩子長大後,所有的童年回憶裡只是充斥著鞭子和苦淚。
  • 李玫瑾提醒:「經常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成年後差距明顯
    在孩子不聽話,實在教育不了的時候就會選擇「棍棒教育」。久而久之,只要孩子犯錯、不聽話,就會挨打。直到孩子挨打的教育也沒有用,家長就再也管不了。孩子犯錯的確需要懲罰,但也需要考慮看是犯了什麼樣的錯誤。有了敬畏以後孩子就不敢再犯錯,知道自己做錯了,也不會出現打罵父母的行為。棍棒教育雖然不可取,但有時候也會發揮不錯的教育效果,其中的關鍵就是看家長怎麼「打」。
  • 家暴就是孩子的恐怖片,家庭和睦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家庭和睦對孩子影響有多大!還有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抑鬱症,這些父母都是以打孩子罵孩子的方式來愛自己的孩子的,其實冷暴力也算一種家庭暴力,這種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更大的,在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會有輕微的抑鬱症,這種病症一旦得到刺激就會變得更加嚴重。
  • 棍棒下真的出孝子?「挨打」和「沒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一句話叫做,棍棒下真的出孝子,意思就是父母遇到不聽話的孩子,就需要用打的方式去教育,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但是棍棒下真的出孝子嗎?據研究調查顯示,經常挨打的孩子可能不會乖,反而還會產生暴力傾向,因為孩子小時候經常挨打,會讓他產生一種認知,打能解決一切的問題。父母打孩子,不是一件好事,這不僅會對孩子的心理和身體產生傷害,更多的時候會產生更深的家庭矛盾。
  • 經常挨打和沒挨過打的孩子,有啥區別?結果跟你想的不一樣
    中國大部分家長始終效仿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很多老人也說,孩子小時候就應該挨打,不打沒出息。但是也有人說,從小總被挨揍,孩子長大心裡容易出現問題。那麼,孩子該不該打?經常挨打的孩子和沒挨過打的孩子有啥不一樣?一起來看看吧。首先,要從孩子的性格方面來說。
  • 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到底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你可能真的想不到
    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對孩子的教育付出可謂空前,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自己的孩子嚴加管教。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一些比較嚴厲的父母,就會對孩子動手。
  • 媽媽一巴掌下去,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再也不打罵孩子了
    相信很多父母小的時候,都有被打的經歷;沒想到我們曾經最恨父母打人;等我們做父母的時候,卻成為了我們最討厭的樣子。據說,被稱為「百年難得一見的鋼琴天才」的郎朗,在小的時候也因練琴的事情被父親打過。這個顯然不是絕對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經常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傷害:1、 親子關係疏遠因為打罵讓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孩子變得不敢親近父母,從而對父母疏遠2、 孩子變得懦弱因為被打怕了,所以父母說得對或不對,都只能聽從,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變得懦弱,不敢提不同意見
  • 孩子不聽話就挨打?「棍棒教育」對他的影響,遠比家長想的嚴重
    自古以來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就十分嚴厲,名門望族中更是有「家法」一說,時至今日雖然這一說法逐漸銷聲匿跡,但還是有不少家長秉著「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對犯錯誤的孩子實施肉體上的懲戒。很多人覺得,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想怎麼教育都可以。
  • 別讓棍棒教育毀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棍棒底下岀孝子",這是過去許多家庭的傳統教育方式。有些父母認為用棍棒來教育孩子,孩子就會很乖乖地聽話,將來也會成為一名孝子。我認為這種父母有這種思想觀念真的很傻,用棍棒打孩子,孩子可以乖乖聽話,可有沒有想過?棍棒下的孩子,身心健康容易受影響。當今社會的父母,還有多少家庭的孩子受到用棍棒挨打的教育方式?還有多少孩子受到父母用挨罵的教育手段?
  • 「打是親、罵是愛」?原生家庭的打罵對孩子究竟有多大影響?
    已經成為為人父母的人在小時候肯定都挨過父母的打罵,因為家中孩子多,父母文化水平低,不懂得科學教育。但是在今天的時代,仍然能夠看到孩子們被家長打罵,仿佛除了暴力教育,沒有任何辦法讓孩子保持「聽話」。棍棒之下出孝子真的正確嗎?以愛之名打罵孩子,孩子真的會感受到愛嗎?不聽話打罵、成績不好打罵、發洩情緒打罵,簡單粗暴的方式真的有用嗎?
  • 常挨打的孩子和從沒被打過的孩子,不用等20年,這些差距就會顯露
    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提倡素質教育,以前的棍棒教育早已經被淘汰。但是仍有部分人不注重提升育兒知識,生活中仍然會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老一輩人認為「不打不成器」,孩子小時候不聽話就該被打,這樣他們才能長記性。不過棍棒教育的弊端有很多,新時代的父母都明白此方法不可取。
  • 我為棍棒教育正名
    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都不是一樣的,身處的環境也會不一樣,孩子的性格更不會一樣,所以家長需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藥,孩子跟孩子是有差別的。我看了那些說棍棒教育不好的,大多是說父母經常打,犯錯就打,不聽話就打,舉例的無非就是這些,我想問下,打孩子是不是就是棍棒教育?或者經常打孩子的才是棍棒教育麼?還是兩個都算?那些專家們,你們先弄明白,有些父母打孩子,棍棒教育孩子是孩子在做了非常錯誤的行為下,不服管教,依然我行我素,這種孩子不打,留著過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