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讀完一本書,這4個知識點,希望你也能知道

2020-12-14 我是金小牛

嗨,我是金小牛~

最近看了吉姆·洛爾、託尼·施瓦茨的《精力管理》,突然有種被「點醒」的感覺。

因為它正間接回答了我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能夠更加耐心、更快速度的看完一本書?

這本書雖然提供的是關於如何進行精力管理的解決方案,卻也同樣值得被應用到其他地方,比如閱讀訓練上。

說之前,我們先簡單介紹下《精力管理》這本書,它主要圍繞人的四種精力源: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來展開進行描述,並提供了一套相應的解決方案,

比如這四種能力是如何影響和調動我們的日常精力的?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像專業的運動員那樣,建立起高效積極的精力管理習慣?

看完之後,突然發現,如果讀書方式也按照書中所說的系統,進行訓練,是不是也能助力我們提昇平時的閱讀速度呢?

回想平時的閱讀經歷,確實會時不時出現一些焦慮、急躁、不夠專注的狀態。

誠然,讀書需要儘量做到靜心,才能更大程度的對書中的內容進行吸收和自我思考

而讀書過程中靜不下心來導致的不良情緒和漫無目的,正是阻礙我們吸收知識、提升閱讀效率的絆腳石

結合平時的讀書經驗和書中提到的精力訓練系統,針對如何快速提升我們的閱讀能力,給出以下4點建議:

1、知道「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為什麼我們總是看不完一本書?一本書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個月,愣是沒看完。

我總結了下,大概有這麼3點原因

我想看這本書,但是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看完它。這本書是別人推薦的,我看不看好像無所謂。逼迫自己看完一本書,但是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不管是以上哪種原因也好,其實都很容易成為我們看不完一本書的「藉口」,並且還能從內心裡默默安慰自己,「我也想看完這本書的,只是......的原因而已。」

於是順理成章,這本書就會被我們落下。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督促我們儘快看完一本書,還不會有一種「很累」的感覺嗎?

當然有的,現在普遍認為的最實用的讀書方式,就是「為了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而讀書。

而假如從一開始就從這個角度出發,便也就順帶解決了「我應該讀什麼書」,「我要怎麼讀書」這兩個重要前提了。

我應該讀什麼書:比如說最近因為太忙,忙到連業餘讀書的空閒時間都沒有,整個人太過疲勞,即使有空拿起書,也經常不在狀態。

那麼我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精力問題。

於是我翻找了一些書目,一眼便看到了《精力管理》這本乾貨書。

我要怎麼讀這本書:其實像這類乾貨書,我們知道一般都整本書都會有一條非常明確的閱讀邏輯,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而在最後部分的「怎麼做」,就是我們最應該重點閱讀的一本書的精華部分

而其他關於案例、作者對事實的描述,舉例論證,則可以作為次要部分閱讀,並在這部分適當加快閱讀的速度。

如《快速閱讀術》中的作者印南敦史,就提供過一個快速閱讀這部分內容的方法,首先閱讀章節中的小標題,大概了解這部分內容的方向後,接著認真閱讀每一段開頭的前5行和結束的後5行,中間對於例證和相關的人物故事,可以快速掠過,只要重點尋找出作者想要描述的前提條件和結論。

這樣主次有序的看書方式,自然閱讀速度也就相應被提了上來。

可能有人會問,看這麼快,那麼這本書不就白讀了嗎?

那我更想反問,像平時那樣一字不漏認真的看完一本書後,蓋上書本,你還能記得多少書中的細節呢?

答案很明顯,我們大多只記得最後的結論。

所以這也是我們想要做到快速閱讀,必須克服的一個閱讀障礙

2、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

快速閱讀,並不是說我們只注重速度,而不注重質量。

高質量的閱讀,是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思考,甚至是獲得思維上的提升。

而所有這些前提,都要求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進行自我思考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同感,比如在讀完了一本書之後,仿佛像是得到了作者的「秘術」,擁有了作者的「大腦」一般。

其實個人認為這種讀書狀態對書本內容的吸收程度,其實是很高的,但同時我們也需要警惕這種滿足感可能會帶來的陷阱

可能源於一種對作者的敬佩,我們就會不自主地陷入先入為主的狀態,認為作者的描述的都是經過嚴謹思考和驗證的事實和觀點。

於是自然而然卸下了批判閱讀的意識

我們都知道,萬事不能一言而定論,那麼在閱讀某個領域內容的同時,我們同樣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甚至在擁有更多時間條件下,我們可以針對某個主題,進行恰當的主題式閱讀,多看幾個作者對同類話題的闡述,這樣更能做到兼容並蓄。

當然還有一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當你對某個知識點了解得更多的時候,你的閱讀理解速度,也會相應變得更快。

3、專注力

當聊到專注力的時候,我們必定會提到「心流」一詞。

研究表明,當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是處於一種適當的挑戰,並能通過發揮自身的能力完成時,我們更容易進入一種享受完成過程的狀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做到專注

當你不再把閱讀當成為自己預設好的負擔,或者必須完成的高難度flag,比如像一來就開始要求自己一天要閱讀完1-2本書,一年閱讀100本書;

而是把它作為一種循序漸進的能力培養的時候,相信你的閱讀速度、能力和質量,也會相應慢慢得到提高。

所以對應《精力管理》中提到的解決方案:明確目標、正視現實、付諸行動。在閱讀訓練中,我們同樣可以用到。

明確自己的閱讀目的,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比如想要提升我們的閱讀速度;正視現實,認清自我的能力,為自己設置恰當的閱讀提升訓練,然後付出行動,從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閱讀習慣開始。

通過建立儀式性習慣,儘量減少我們在開啟一段閱讀時光前,對自我內心的說服和逼迫,而造成的精力損耗。

最後讓足夠的精力,都用在閱讀的專注度上面。

4、保持充足的精力

讀書無疑是一項持續消耗精力和體力的腦力勞動,讀書久了自然也會開始疲勞、焦躁。

有研究表明,我們一天的生理指數如心跳、激素水平、肌肉張力和腦波活動等,都存在一個節律,大約90-120分鐘之間,前期數值會上升,後期數值下降。

而大約120分鐘後身體就需要通過休息來恢復精力。

如果一味保持單線程式的工作,比如壓迫自己持續輸出精力,就會導致毒素的積累,時間過長或者壓力過大就會讓我們變得精疲力竭甚至崩潰。

所以在緊張的閱讀中,每經過90分鐘的腦力活動之後,最好安排進15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

給大腦留出足夠的恢復時間,保持張弛有度,閱讀效率才能更高。

好了,關於快速閱讀,今天就分享以上4點,

希望對你有用!

我是金小牛,聚焦個人成長,擅長學習,輸出乾貨!歡迎來關注我,持續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30分鐘讀完一本書,還能抓住重點!學會4個步驟,你也能做到
    這樣的背景,可見本書的學術性和專業度。更重要的是,書裡可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技巧,而是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指導我們用最基本的概念來讀書,通過讀書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回到開篇的話題,在此想跟小夥伴兒分享快速讀書的心得。掌握下面的方法,我們都能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並且掌握其中的精髓!首先,快,可能嗎?
  • 高效專注快速地來讀完一本書,這三個方法你知道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專注高效的來讀一本書,可是讀著讀著就開始犯困,還沒有讀到幾頁 ,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有什麼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方法呢? 在讀過好幾本關於如何讀書的書籍,簡單分享一下自己現階段的體會和感悟?
  • 想要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嗎?教你如何一天讀完一本書
    一些有強迫症的小夥伴真的是逐字逐句地在閱讀,這也是造成閱讀速度緩慢最大的問題。如果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必須明白一個讀書理念。即使是仔細閱讀,「記不住的內容」還是會遺忘。3.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那麼什麼樣的書是可以快速閱讀的呢?可以快速閱讀的書的特點在於。貫穿全書的線索較少,相對獨立的章節較多,無論選擇從哪裡開始閱讀都能有所收穫。例如:方法學的書籍。4.
  • 如何做到一天讀一本書?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直到我讀完這本書《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才相信我可以做成這件事。反覆思量之後覺得,一天一本書這件事,不應該被妖魔化,當然也沒必要神化。其實只要我們想,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一天一本書。《無限可能》是一本教人升級大腦的學習指南。
  • 如何2小時高效讀完一本書?
    究竟怎樣才能快速高效地閱讀呢?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我的讀書心得和技巧。內容摘要:一、走出讀書的兩個誤區二、提高效率的四個技巧三、快速閱讀的四項基本功很多成年人看書往往還延續著學生時代看教材的思維,覺得一本書不從頭看完就不叫看書。成年人讀書主要的目的是致用,致用怎麼理解呢?
  • 讀完一本書,仍然模糊?不知道咋表述?四個方法教你吃透書中內容
    讀完書,不會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其實就是沒有吃透書中的內容,閱讀效率不高。以前我看書也記不住內容,也不知道怎麼分享一本書,自從學習了各種高效閱讀方法以後,經過長時間的鍛鍊,我不但能分條縷析地講出書中的內容,還成了職業讀書人,靠讀書打造了個人品牌。
  • 《快速閱讀術》:一天讀完一本書的秘訣,你想不想學
    你讀一本書需要多久?一天,兩天?或者一個星期,甚至是一個月?有人說一本書讀多久取決於書的厚度,誠然,書的厚度會直接影響閱讀時長,但書的厚度是由作者決定的,不是由讀者決定的,對讀者而言,要在短時間內讀完一本書,唯一的方法是提高閱讀速度。那麼,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呢?
  • 一年讀完700本書,別不信,看看這本書你就知道了
    可實際上很多人不僅能讀得快,還能很好的理解書中的內容。別不信?本書的作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快速閱讀術》這本書的作者印南敦史是一名職業撰稿人,他原來也是位慢讀者,曾經讀一頁書需要花5分鐘。如今的他,一個月讀書近60本,每天至少輸出一篇書評,累計閱讀書籍已超7000本。針對快速閱讀,印南敦史很有發言權。
  • 如何用半個小時讀完一本書,哪類書籍適合快速閱讀呢?
    快速閱讀能解決我們學習和工作中的很多問題,比如,小A會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哎,我買了好多本書了,大部分都還沒開封,不知道先讀哪本書?」小B會說:「我比你好一些吧,偶爾得空會看幾頁,可是真的沒時間讀完啊,下班還要帶娃,咋辦?」是不是這些話在你的生活裡,經常出現?
  • 如何做到一周一本書一篇讀書筆記
    如果想做一個事情,真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如果不想做,可能是你還沒有發現它的美。2016年10月份,開始一周一本書一篇讀書筆記到2017年8月份一共讀了41本書寫了41篇讀書筆記,後面開始挑戰100天33本書33篇讀書筆記去了。關於如何做到一周一本書一篇讀書筆記,分享幾點經驗。
  • 麥肯錫精英告訴你,如何在幾天內讀完15本書,而且能學以致用
    那麼如何變被動為主動呢?書中從如何選書到規劃閱讀時間,再到牢記書中的知識點、靈活運用到生活工作中這4方面詳細的為我們解讀。作者赤羽雄二1983年留學史丹福大學攻讀碩士學位。1986年進入麥肯錫公司工作14年。1990年創辦了麥肯錫韓國分公司。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完本書再讀書
    「你背過一本書的目錄麼?」
  • 4個技巧,教你如何快速讀懂一本書,遠離低效閱讀
    書所講內容為從閱讀的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每本書有一套骨架被肌肉包裹著,作為閱讀者,你要學會的不是去撕開它的皮肉找到骨架,而是要用一雙透視眼來看這本書。 接下來,我將從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四個方面,分享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啟示。
  • 提高閱讀能力的10本書,讀完後你能輕鬆閱讀一本書
    如何有效閱讀?作為一個讀者,你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閱讀?這10本書,連同它們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教你如何真正有效地閱讀。閱讀本身也是一種學習過程,這本書就像一把瑞士軍刀,一個非常薄的小冊子,它把「思維導圖」、「速讀」和「超級記憶」三種方法做了一個總結,讀完這本書,你可以在一小時內讀一本書。
  • 「央視報導」名師教你《60分鐘快速閱讀法》:讓你1年讀完100本書...
    這句話只有8個字: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董卿用8個字,收穫2.3億的流量, 做到了令全平臺網紅眼熱的數字! 超級流量的金句有多難?
  • 如何快速地閱讀一本書,一天可看一本書!
    你讀一本書,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一個小時?一周?還是一個月也無法讀完。這或許就是大多數人不願意讀書的原因:覺得花費很多時間讀完一本書,結果卻不記得自己讀了什麼,是一件挺不划算的事情。如何化快速閱讀一本書呢讀一本書之前,要看這本書值不值的讀,花大量的時間讀一本不值得書,不僅沒有獲取新的知知識和見解,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真實罪過!
  • 每年閱讀700本書,這篇文章為你揭秘如何修煉快速閱讀法
    直到有一天,通過別人的介紹,我知道了《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一口氣讀完後,我才豁然開朗。作者印南敦史是一名日本書評人,他曾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慢讀者」,直到他被邀請為生活駭客網站撰寫書評,才逐漸改變自己的閱讀理念,修煉出一套「快速閱讀術」。
  • 一年看700本書,他是怎麼做到快速閱讀的?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讀書很重要,能夠提升我們的認知,但「讀完一本書」真的太難做到了。一本書翻了幾頁就擱在沙發邊,過幾天再翻開,前面看過的都忘了,又得重頭再讀。一個月看完一本書,都要為自己點36個贊了。我們讀完一本書都很難了。日本著名書評人印南敦史,一年的閱讀量卻超過700本!他是怎麼做到的?印南敦史曾經和我們一樣,有閱讀困難症。
  • 《快速閱讀》構建高效閱讀,只需要1個小時,1年輕鬆讀完100本書
    職場人事抱怨工作太忙,想充電進階,卻一個月看不完一本書,莘莘學子抱怨備考的科目太多,辛辛苦苦讀完一本書只記得隻言片語。為什麼閱讀速度慢?是什麼原因閱讀之後什麼也記不住?《快速閱讀》作者克裡斯蒂安· 格呂寧認為,閱讀能力低是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逐字閱讀和有聲閱讀閱讀是低效率閱讀的癥結所在。
  • 大快人心,讀完50本書後,我終於找到了有效讀懂一本書的方法
    他提出:一昧盲目閱讀等於沒讀過。讀書不就應該流於表面,而是真誠地與書對話。他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出「筆記讀書法」讓我們知道,在讀書過程中,寫筆記、重讀筆記和活用筆記才是讀書的標配。書中不僅僅是教我們單純地記住書中的內容,還告訴我們如何把書中的知識化為己有,並且在日常中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