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開發商在出售頂層的時候,附帶贈送閣樓給消費者,很多消費者也很買帳。閣樓增加了使用面積,市場反應熱烈也在意料之中,但是贈送的閣樓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近兩年,聰明的商家往往以「買頂層送閣樓」的形式進行頂層的銷售,部分開發商的贈送閣樓增加了使用面積,因此市場反應熱烈也在意料之中。一時間,帶閣樓的頂層受到消費者近乎瘋狂的追捧,有閣樓贈送的樓盤頂層住宅常常在排號認購期間就被人訂走。而事實是,各樓盤推出的頂層住宅的價格也隨行情在一路上漲。那麼,下面為大家分析下閣樓的利與弊,以及購買注意事項。
小閣樓大空間
一般來說,贈送的閣樓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積,如果價格比較合理而消費者又可以承受,那麼買頂層送的閣樓確實是非常經濟實惠的。
從設計上看,有閣樓的頂層與複式住宅是非常相似的,帶閣樓的頂層打破了原有戶型的單調平面形式,把室內居住環境空間化、層次化,使功能分區更為合理。閣樓不僅僅可以作為儲藏室使用,更可以被當作臥室、書房或兒童房,而較高閣樓完全可以作為客廳會客使用。這就給居住者留出大量空間,在下層原有的空間設計起居室、客廳、浴室、廚房等。頂層有著良好的隔音功能,安靜、私密性強,而有天窗、露臺的頂層閣樓可以滿足人們對陽光的渴望,這些對於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們來說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而相對複式住宅、躍層來說,帶有閣樓的頂層住宅價格又明顯低得多,因此選擇有閣樓的頂層是十分划算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
面對「贈送」的閣樓,人們都會抱有白白多得了一大塊面積,撿到了「天上掉下的餡餅」的感覺,滿心歡喜。
必須注意的是,在樓盤的銷售中,房屋有樓層差價是開發商與消費者的共識,以往頂層的價格都比中間樓層的價格低一些。如今帶有閣樓的頂層住宅的價格卻往往高於中間樓層幾十甚至上百元,對照之下,閣樓並不是「免費贈送」的,買房者並沒有撿到大便宜。
這就出現了閣樓是「贈送」還是「變相購買」的爭論。
一方面,開發商用「贈送」的促銷手段以一定比例加價出售頂層;另一方面,消費者購買「贈送」了閣樓的頂層,其實還是自己掏錢變相買了閣樓。開發商是否有欺詐行為?消費者是否上了當?
關鍵在於消費者是否知情
現在的房價都是明碼標價,購房者有選擇的權利,開發商也有在物價部門規定範圍內定價的權利,如果購房者在充分了解了房屋情況後,仍能接受開發商的定價,認為價格和房子的各方面相符,那麼就不存在欺詐問題了。
相對價格的上浮而言,有閣樓的頂層也帶給居住者更大的使用空間與更多的生活享受。當有閣樓的頂層價格較為合理,消費者又可以接受時,頂層住宅就成為了真正的美味餡餅了。
購買備忘錄:
一、注意閣樓高度。不同的層高決定了閣樓是否納入銷售建築面積。只有等於或高於2.2米的閣樓或閣樓的部分應計算其建築面積。
二、明晰產權。對於小閣樓中低於2.2米不計算建築面積,但有使用功能的部分,要在房屋權屬登記中明確其相應權利的歸屬。如果計入購買頂層者的產權,可以避免引起其他業主的爭議。
三、弄清計算方式。如果閣樓計算在銷售面積中,那一定要弄清楚是如何計算的,是浮動係數還是閣樓單獨計算,做到心中有數。千萬不可盲目相信宣傳廣告。
四、弄清配套。樓梯、供暖設施、裝修程度要問清楚,最好寫入合同。一些樓盤的閣樓與成品房的交房標準有很大差距,甚至會出現未做防水、無供暖的情況。而一些樓盤頂層與閣樓之間的樓梯需要購房者自行購買或另外付款,購房者一定要弄清楚。